从二元经济视角分析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偏好_第1页
从二元经济视角分析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偏好_第2页
从二元经济视角分析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偏好_第3页
从二元经济视角分析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偏好_第4页
从二元经济视角分析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偏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从二元经济视角分析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偏好    李延+刘强+罗光摘要:福建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调查表明,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存在明显的偏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和机关事业单位是研究生就业的首选。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体制内外差距是造成研究生就业趋利化的根本原因。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编制外单位和低收入行业研究生的工资福利和待遇条件,提升研究生的创业能力,是解决农科研究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关键词:农科研究生;就业偏好;二元经济:g642 :a :1674-9324(2018)02-0087-

2、03我国研究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在学研究生的数量为191.14万人,比上年增加6.37万人,毕业研究生55.15万人,比上年增加1.57万人,均再创历史新高,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日趋凸显。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位研究生的前途,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已稳定就业的20042014届143名学术学位研究生和20102016届26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调查,分析农科研究生的就业状况,透析研究生就业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提高研究生

3、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策略,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调查方法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面向全国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该专业研究生主要针对亚热带和海峡西岸的资源环境特点,开展农业土壤重金属和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土壤侵蚀与退化土壤修复、农作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等方面的研究。本次调查选择该专业已稳定就业的20042014届143名学术学位研究生和20102016届26名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69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涉及就

4、业地区、就业单位、从事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内容。二、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偏好分析(一)学术学位研究生143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就业地域调查显示,87%的研究生就业于东部地区,7%的研究生就业于中部地区,6%的研究生就业于西部地区(图1)。从城乡分布看,54%的研究生在省会城市就业,26%在地级市就业,12%在特区和直辖市工作,只有8%的研究生在县级及乡镇工作(图2)。由此可见,研究生在就业地域和地区的选择上具有趋优性,即绝大多数人都以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特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择业目标地,只有少数会选择到西部地区和县级及乡镇工作。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图

5、3),有76%属于事业单位,14%属于企业,6%属于政府机关单位,4%选择自主创业。从就业取向看,研究生就业时更倾向于工作稳定、福利和社会声望较好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这契合社会、家长和研究生对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编制是“铁饭碗”、“吃公家饭”的“好单位”的普遍认识。从工作性质看,研究生就职比例最高的事业单位中,有62%属于农业厅、农业局、环保局、国土局、环境监测、高校等与毕业生专业相关的部门,38%的研究生的工作与专业没有明显联系,这一方面说明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是研究生就业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研究生面临专业和工资待遇的选择时,他们往往会优先考虑后者。(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位

6、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招生人数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14.1%提高到2014年的43.5%。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根据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计的,目标是强化与职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能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工作的研究生。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截至2016年,共有26名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选择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似,从就业地域选择看,有65%的研究生在省会城市、特区和直辖市就业,21%在地级市就业,14%在县级及乡镇工作;从就业单位的性质看,64%就业于事业单位,22%就职于企业,9%选择政府機关

7、单位,5%选择自主创业;从工作性质与专业的相关程度上看,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只占57%。三、研究生就业偏好的原因和对策“二元经济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提出的,后经费景汉(john c.h.fei)和拉尼斯(gustav ranis)等人加以发展,形成“拉尼斯费模型”(ranis-fei model),该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城乡之间、产业部门之间由于经济上存在较大差异而造成的劳动力流动规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二元特征,如城乡二元差距、东西部地区二元差距以及体制内外的二元差距。吴伟1采用

8、价格法与“马丁”法,在剔除地域、城乡生活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地域和城乡居民生活成本的差异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值为1.371.09l1.18,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的比值为2.021。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外,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公共部门收入高于非公共部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之公共部门工作的稳定性和隐形的福利,造成研究生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热度的经久不衰。我国不同行业的收入也存在很大的差距,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行业收入数据显示,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65296元,平

9、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其平均工资(31374元)与金融业的差额是69298元,与电力、热力、燃气业的差额是48692元。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求职就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研究生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仍然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其中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为工资待遇和福利2。罗海清等3的调查表明,“个人发展空间”、“经济收入”、“职业社会地位”是研究生选择职业时排在前三位的考虑因素,其选择比例依次为61.54%、55.67%、51.24%。endprint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是在二元经济背景下进行的,他们的就业偏好是面对二元经济差距时所做出的一种趋利化的选

10、择。这种趋利化的选择,一方面造成研究生的就业难;另一方面,如果研究生不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有价值的职业技能,国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被闲置,这无疑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二元经济现实,切实缩小二元差距。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政府可通过制定针对研究生就业的相关政策,通过提高研究生工资福利和待遇条件的措施,鼓励研究生去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就业;通过提高体制外单位和低收入行业就业的稳定性和福利保障水平,促进研究生选择到能发挥他们专业技能的行业就业。此外,提升研究生的创业

11、能力也是提高农科研究生就业的有效手段。在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热点问题、国家对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投入日益增大的情形下,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生拥有广阔的创业空间,但本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和5%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彭湘奇等4的调查发现,创业技能不足、知识背景单一是阻碍农学类研究生自主创业的原因。这与研究生培养过分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和科研训练,针对职业需求的技能训练不够有关。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專业学位研究生的占比要达到60%左右。因此,农科研究生的培养应遵循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

12、质提高为核心的原则,推行市场需求导向的“菜单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双导师培养制度,通过案例教学、见习实习、模拟创业训练等方法56,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参考文献:1吴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基于扣除生活成本地区差异的方法j.调研世界,2016,(7):3-7.2兰永生,铁卫.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收入差异周期性波动的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13):94-96.3罗清海,邹海贵,周玉林.几所地方高校工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调查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20-24.4彭湘奇,王美军,王愚.农学类专业研究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3,(1):25-28.5刘国瑜,李昌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2):3-5.6阎俊爱,赵安然,张素姣.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