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法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例谈微课法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例谈微课法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例谈微课法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例谈微课法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例谈“微课法”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牛超英+刘淑红摘要:该文对讲授新知识过程中的某些具有探究或讨论价值的段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段落可以进行探究式教学,因而其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关键词:片段法;“微元”法;合作“演出”;引导系统:g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7)02-0232-02引言:试比较“导线的功能是”和“给你一根导线,你能做什么?”的授课方式有何不同,很显然,前者是“速成法”,后者是“探索法”,其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度是截然不同的!而教材中有大量的“片段”是涉及这种情况的,如果“导演”们能

2、和“演员”们把这些“分镜头”合演得更加精彩而使其形成相对独立的“微元”部分,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这就是“微课法”。一、片段法讲授新课时,有一些知识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是与学生的经验知识相近或衔接的,因此,其利于教师的引导、师生的探究和讨论,故称片段法。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其本质是功能原理,因此,可以由功能原理出发进行引导、探究和讨论。(一)挖掘教材建构模型挖掘教材建构模型可按以下流程进行:1.把教材划分成一个或数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模型。2.分析和研究上述模型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系统有无衔接关系。3.研究模型内或模型间的逻辑关系并设计相应的引导系统。例如:电路元

3、件的特性方程1一节按上述流程为:1.把教材按元件可划分为:“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及“电源”元件等。2.根据学生已学过的课程,学生掌握了“电阻”元件的知识和电源元件的部分知识,其余部分仅仅是概念性了解。3.“电阻”元件的逻辑关系是欧姆定律,其余分别为电容器公式、法拉定电磁感应定律及部分含源电路欧姆定律。把上述逻辑关系作为模型间的引导系统,设计以电阻元件的模式为其余元件引导的类比模式。(二)合作“演出”完成探究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按逻辑顺序引导,完成探究。例如:“电感”元件的特性方程的探究过程如下:11.小结:在学习中,用类比法等方法学习,可以使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二、“微元”法在授

4、课过程中,有一些“简单”的概念、公式或原理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有相似性或类比性,经教师适当地引导或师生做简单的讨论即可得到结论,故称“微元”法。(一)研究教材挖掘素材研究教材挖掘素材可按以下流程进行:1.研究教材中具有“微元”部分的元素模型,挖掘教材以外的素材,扩展“微元”模型的内涵。2.研究“微元”模型及素材的逻辑关系,设计“微元”模型及素材的引导系统。例如:质点运动的参考系2一节按上述流程为:(坐标系以直角坐标系为例)1.经研究教材中具有“微元”部分的元素模型有:质点、参照系及坐标系等概念;经挖掘教材以外的素材有“垂直”、“相互独立”、“勾股定理”等使直角类坐标系有更丰富的内涵。2.“垂直”

5、、“相互独立”、“勾股定理”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以“勾股定理”、“相互独立”、坐标系结构为引导系统。(二)合作“演出”完成探究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按逻辑顺序引导,完成探究。例如:质点运动的参考系的探究过程如下:1.教师问:你们熟悉的坐标系有哪些?答曰:直角坐标系。2.教师问:直角坐标系的两轴垂直,确定了两轴方向的坐标量有何关系?答曰:无关系或互不影响。3.教师问:直角坐标系中的任一条“斜线段”(画图)都可以看作那种几何图形的一条边?答曰:直角三角形。4.教师问:在直角坐标系中,上述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分别与两轴平行,因此,它们有关联吗?答曰:没有。5.教师问:他们对斜边都有影响且都有“贡献

6、”吗?答曰:是的。又问:你们觉得类似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可以用勾股定理表达式给出吗?学生思考之后答曰:可以。三、解题思路讨论法在习题课中,解题思路的讨论常常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其在解答习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在讨论课中,解题思路又是学生很愿意回答的一个“话题”,加之,解题思路的讨论占整节课程的比例又很小,往往是十分钟左右,因此,其仍然属于“微课”范围。(一)研究题意梳理逻辑关系其流程为:研究题意并用逻辑关系解读题意并设计解题方案的引导系统。(二)合作“演出”完成探究例如:应用高斯定理求静电场(点电荷)场强4解题思路的讨论过程如下:1.教师问:(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已板书于

7、黑板上)上述解题过程的含义是什么?答曰:通过高斯定理公式求解点电荷电场强度表达式,又问:该题解题过程的逻辑解读是什么?答曰:用某种方法将电场强度 e从高斯定理表达式“提”出来然后求解,再问:从积分规则看,从积分号里提出来的“量”有何要求?答曰:常数或不变量。2.教师问:对点电荷来说,你们认为,场强在什么闭合曲面上会是常数?答曰: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上。又问:方向如何?答曰:垂直球面。问:满足上述条件的闭合面有什么特征?答曰:对称。3.教师问:求解此题的解题思路大体可分几个步骤?答曰:三步。又问:第一步是什么?答曰:设计符合电场对称条件的闭合面。再问:即对称性分析,第二步呢?答曰:闭合面上电场方

8、向与该面垂直。4.教师问:即cos=1,第三步呢?答曰:把高斯定理应用在此闭合面上解题即可。 5.教师问:后续讨论并小结。四、总结微课法常常是讲述法中的小插曲,其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使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参考文献:1郭木森.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17.2刘克哲,张承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3吴俊林.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6.4张三慧.大学基础物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7.talk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te

9、aching method" in basic physics teachingniu chao-ying1,liu shu-hong2(1.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2.basic course department,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commerce,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to teach new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some with inquiry or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the paragraph,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sections may be of inquiry teaching,thus it has the help 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