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同法自考复习资料自考合同法复习资料合同法考试内容第一章:合同的概述合同法第 2 条第 1 款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概念)合同的特征:1、合同是平等主体间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以发生一定民事后果为目的3、合同是当事人间的合意( 1)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上;( 2)合同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 3)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 ;4、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合同主体:是享有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的人。(依据我国合同法第2 条规定,合同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合同内容: 合同权利: 1 首领力, 2 保持
2、力, 3 请求力, 4 出分力,5 保全力合同义务: 1 主给付义务, 2 从给付义务, 3 附随义务, 4 不真正义务合同客体:又称合同标的,是合同义务人的给付。(合同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 合法性和社会安妥性, 2 可确定性, 3 可能性)合同相对性:合同之债:依法订立的合同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 合同关系是债的关系的一种。 债权分为:违约之债、侵权之债(相对于人有效力)知识产权、 人格权、 物权是绝对的, 对任何人都有效 (也叫世权)债之关系限于特定当事人之间,是债的相对性(例如:甲欠乙钱,丙欠甲钱,甲不能在跟乙的合同里让丙还钱给乙)合同分类:(具体内容自己看书)1、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3、8、有名合同、无名合同、混合合同2、主合同与从合同9、附和合同与非附和合同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10、预本与本约4、诺成合同与实践性合同11、一时合同与继续合同5、一方负担义务的合同与双方或多方负担义务的合同6、双条合同与单务合同12、买订合同与射幸合同7、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涉他合同分为利他合同、负担合同)第二章:合同法的概述合同法:是调整特定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因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行为所发生的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合同法中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分为:1、绝对权(对世权)2、相对权(对人权)债的发生原因有很多,除合同以外,还有因单方允诺、遗赠、不
4、当得利( 1 年之内,否则无效) 、无因管理等事由;单方允诺、遗赠、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发生的债权关系不属于合同债务关系,属于民事调整。我国作为法典形式的合同法于1999年3 月15 日颁布,同年 10 月 1 日实施。该法则含总则、分则、附则三大部分,共章, 428 条。合同法基本原则:1、合同主体平等原则2、合同自由原则3、合同公平原则234、诚实信用原则5、鼓励交易原则、第三章: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是缔约各方就特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消灭协商一致达成协议的事实状态。合同订立程序:1、要约 2、承诺要约:是一方希望和他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5、;例:招标公告、商业广告为要约邀请】【拍卖人:承诺;拍卖公司:要约邀请(代理人)、竞拍人:要约;买者:承诺、卖者:要约】要约的撤回、变更:是指要约人在做出要约后,于要约生效前使要约不发生效力的行为(生效前)要约的撤销: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消灭要约效力的行为(生效后)甲 要约收到承诺(成立)乙(撤回)(撤销)(变更)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承诺到达的时间即为合同成立的时间,承诺到达的地点即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承诺生效的地点即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若合同为表明卖者送货,买者应担前往卖者所在地取货;若合同为表明诉讼地点,理应在合同签署地的法院提出诉讼,合同有规
6、定再具体分析】缔约方式:1、交叉缔约(有中介) :双方当事人就同一内容各自向对方发出书面要约的情形。2、同时表示:双方当事人同时向对方发出以成立合同为目的的同一内容口头意思表示,为同时表示。(与交叉方式区别于:以对话方式进行)3、以招标方式为缔约 【三阶段: 招标(要约邀请)、投标(要约)、定标(承诺)】4、以拍卖方式缔约【拍卖人:承诺;拍卖公司:要约邀请(代理人)、竞拍人:要约;买者:承诺、卖者:要约】5、以格式条款方式缔约: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条款。特征:1、格式条款由合同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并提供。2、对合同内容无磋商余地我国合同法第39、40
7、、 41条对格式条款提供方作了一定的限制:【减少自己责任,限制对方权利,要明确说明(告知)】( 1)缔约中的限制( 2)合同内容的限制( 3)合同解释的限制: 1、社会通常解释规则 2、不利解释规则6、以悬赏广告方式缔约:是指民事主体以广告的形式向不特定之人所作出的,对于依照广告内容实施一定行为或完成一定工作的人给付报酬的行为。 (例如:通缉悬赏)数缔约当事人在为缔约而相互接触的一刹那间,彼此就建立了关于缔约的信赖关系。形成了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缔约各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忠诚、协力、告知、保密、保护、照顾义务。这种义务属于附随义务,发生在缔约过程中,被称为先合同义务。第四章:合同的内容和
8、形式例子:借款合同甲:A公司乙: B银行丙: C担保公司合同内容:就甲方向乙方借款一事,经互方(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内容要求: 1、数量、质量(币种)2、借款期限(时间)3、利率 4、还款方式5、担保抵押方式(责任)6、借款用途(用途不当可提前收回)7、违约责任8、争议解决方式(仲裁、诉讼)9、合同生效时间本合同一式()份,三方各持()份,如有未尽事宜,可另订补充协议。签名、时间、盖章合同的内容:是指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合同条款合同条款分为:绝对必要条款、相对必要条款、任意条款绝对必要条款:是指合同必须具备的,如果不具备则合同不能成立的条款。合同法第12 条规定了合同的内容:1、当事
9、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款价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9、借款要写借款用途)合同法第61、62条规定,合同欠缺第12 条以为的其他条款,当事人可以事后协商补正;协商不成的,按照习惯;既不能补正有没有习惯可循的按照第62 条的规定。相对必要条款: 指合同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则依照习惯或者依法推定成立的条款。【相对必要条款一般包括:质量、款价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的解释目的:是探求合同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条款意思明了或者使合同内容完整。合同的解释对象:合同解释对象仅限于意思不明的
10、合同条款,对于语义清楚命了的文字或数字,不能作为合同解释的对象。合同形式: 1、合同的书面形式2、合同的口头形式3、合同的其他形式(行为默示)第五章: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备合同生效条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法律约束力(即法律效力)受国家保护。关于合同主体的生效条件( 1)合同关系当事人应当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民事主体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订立合同的缔约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1、年满 18 周岁、精神正常的自然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够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
11、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或者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行为有效。】【 4、未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为他的法定监护人。】合同的特殊生效条件:合同法第44 条第 2 款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类型1、因重大误解成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4、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5、乘人之危的合同无效合同:是指不符合合同
12、的生效条件,自始、永久不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的法律后果(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的合同。合同效力待定: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且非纯获利益的合同。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附条件合同:合同中设立一项附款,以该付款中所设条件成就与否限制该合同效力的称为附条件合同。附条件合同特征:1、合同设立一项附款,附款中约定限制合同效力的条件2、以合同附款中的条件之成就与否限制合同的效力3、附款中要有四个条件(1)该条件是合同当事人协商确定的,不是法定的( 2)该条件的内容必须合法( 3)条件事项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4)条件能否成就不确定4、合同效
13、力处于不确定状态附条件种类:1、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3、随意条件、偶成条件与混合条件附期限的合同:一合同设立一项附款,以该付款中所设期限的到来限制该合同效力的,为附期限合同。附期限合同特征:1、合同设一项附款,附款中约定期限用以约束合同的效力2、期限所限制的是合同生效时间,而不是合同成立时间3、附款中四个条件:( 1)期限是当事人约定的,不是法定的( 2)期限之约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公序良俗( 3)期限必须是将来到来的( 4)期限一定能到来4、期限的到来能够限制合同的效力期限种类: 1、延缓期限与接触期限2、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篇二:自考合同法复习资
14、料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法人 .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一种合意2.合同是发生法律上效果的双方民事行为3.合同是发生民法上效果的民事行为.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2.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4.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6 主合同与从合同 7.本约 (本合同 )与预约 (预备合同 )8 为自己订立的合同与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 .,是指由法律赋予其特定名称及具体规则的合同.主要有 15 种 :包括买卖合同 .供用电 .水.气热力合同 .赠予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 .技术
15、合同 .保管合同 .仓储合同 .委托合同 .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 ,都属于有名合同 .,是相对于有名合同或称典型合同的一个概念,即在法律.行政法规中未明文规定合同名称和调整范围的合同.即有名合同之外的其它合同.对于有名合同应当直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无名合同,则首先应当考虑适用合同法的一般规则.另外 ,因为无名合同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有名合同的某些规则,因此 ,也可以比照类似的有名合同的规则,参照合同的经济目的及当事人的意思等对无名合同进行处理.赠与合同。;在风险的负担上是不同的;因一方的过错所致合同不履行的后果不同.,是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法律意义在于 :
16、两种合同成立的条件.时间不同 .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前者称为法定之要式合同,后者称为约定之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1.在有相互关联的合同中,凡不以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而能独立存在的合同 ,称为主合同 .反之 ,必须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自己不能独立存在的合同称为从合同如抵押合同 .保证合同等都是从合同 .合同的这种分类 ,其法律意义在于 :从合同以主合同存在为前提 ; 主合同的消灭 ,从合同也将随之消灭 .,又叫本合同.,又叫预备合同 .a 对预约的违反 ,预约权利人只能请求对方履行订立本约的义务,不能直接要求履行本约的义务b 即使
17、在预约中 ,明确了标的物及价金范围,也不能认为本约成立.:订约当事人订立合同式为自己设定权利,使自己直接取得和享有某种利益.,合同将对第三人发生效力.保险合同。合同相对性的突破b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在发生第三人违约时,仍遵守合同相对性.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具体内容了解 .合同主体的相对性2 合同内容的相对性3.合同责任的相对性.法人 .其它组织之间设立. 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是发生法律上效果的双方民事行为;是发生民法上效果的民事行为 .必考。,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无名合同传统民法又称为非典型契约,例如广告
18、中使用他人肖像.瘦身美容 .信用卡 .加盟店 .企业咨询等现代新型合同都是法律没有规定的无名合同.从原则上说 ,合同法不仅不禁止当事人订立无名合同 ,而且还鼓励当事人订立无名合同.合同法关于有名合同的规定 ,并不是代替当事人订立合同,也不是要求当事人必须按照有名合同的规定来订立合同,只是要求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特别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才适用合同法的规则.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区分的意义主要在于两者适用的法律规则不同 .合同法第124 条规定 :“本法分则或者其它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 ,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它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这就确定了无名合同所应适用的法律规则.
19、,其不同于其它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合同关系的相对性.所谓合同关系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2同当事人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出诉讼;于合同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 ,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诉讼,也不能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责任;非依法律或合同约定,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尽管合同的相对性规则包含了极为丰富和复杂的内容,且广泛体现在合同的各项制度之中 ,但概括起来 ,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 .主体的相对性 :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 ,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
20、出请求或提出诉讼请求 .具体的说 ,首先 ,由于合同关系仅是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 ,因此 ,只有合同关系当事人彼此之间才能相互提出请求 ,与合同关系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诉讼.其次 ,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或诉讼.二 .内容的相对性 :是指除法律 .合同另有规定外 ,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说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合同说规定的义务 .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在双务合同中,合同内容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另一方承
21、担义务才使一方享有权利,权利义务是相互对应的,因此权利人的权利必须依赖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三 .责任的相对性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义务是责任产生的前提 ,而责任则是债务人不履行其义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责任的表现,责任与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由于违约责任以合同债务的存在为前提,而合同债务则主要体现在合同义务之中,合同义务的相对性必然决定了合同责任的相对性 .所谓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即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09 条和第121 条
22、,“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报酬”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 ,违反合同责任的相对性,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 ,违约当事人应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根据合同法的一般规则,债务人应对其履行辅助人的行为负责.所谓债务履行辅助人,是指根据债务人的意思辅助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人.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债务代理人 ,二是代理人以外的根据债务人的意思事实上从事债务履行的人.履行辅助人通常与债务人之间具有某种委托与劳务合同等关系,但他与债权人之间并无合同关系,因此债务人应就履行辅助人的行为向债权人负责
23、 ,如果因为履行辅助人的过错而致债务不履行,债务人应对债权人负违约责任 .第二 ,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我国合同法第121 条对此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债务人在承担违约责任以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债务人为第三人的行为向债权人负责,既是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体现,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所必需的.当然 ,如果第三人行为已经直接构成侵害债权 ,那么 ,第三人可依侵权法规定向债权人负责.我国民法也确认了债务人应就第三人行为向债权人负责的原则.第三 ,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能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因为只有债权人和债务人才是合同当事人 .其
24、它人因不是合同的主体 ,所以债务人不应对其承担违 3约责任 .如果因为违约造成国家 .集体或他人损害的 ,债务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所以 ,在违约的情况下 ,法律为制裁违约当事人的行为 ,对违约方处以罚款 .收缴其非法所得等 ,都不是违约责任 ,而是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尽管多种责任有时同时并存 ,但不丧失其各自固有的性质,违约责任依然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 ,而罚款和收缴非法所得属于其它责任范畴.总之 ,合同相对性规则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集中体现于合同的主体 .内容 .责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相对性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即由合同法所确认和保护的财产关系,是民事法律
25、关系的组成部分 .合同关系简单地说是一种基于合意而形成的法律关系.与所有的法律关系一样,合同关系也包括三方面的要素,即主体 .客体和内容 .平等性 ;任意性 ;等价有偿性 .2. 合同的相对性(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合同关系和合同的效力主要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是债的相对性的体现.包括 :合同主体 .合同内容和合同责任的相对性物 :对世权 .绝对权 .所有权 .物的诉讼 ;债 :对人权 .相对权 .请求权 .人的诉讼.,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效力 .履行 .变更 .转让 .终止 .违反合同的责任等问题.合同法以任意性规范为主.(2)合同法以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为原则.第二章合同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26、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包括两个方面:当事人的合意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享有订立合同和确定合同内容等方面的自由 .包括 :缔结合同的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选择补救方式的自由;选择裁判的自由 .:当事人的合意具有法律的效力;当事人享有订立合同和确定合同内容等方面的自由. 合同自由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缔结合同的自由 ;选择相对人的自由 ;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 ;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 ;选择补救方式的自由 ;选择裁判的自由 .履行 .变更 . 解除 ,甚至合同关系终止后,都应严格依照诚信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7、.具体为 :(1)合同订立阶段,基于缔约联系而依诚信原则负有附随义务:忠实义务 ,不得欺诈 .不得恶意谈判 .相互照顾和协助 .遵守允诺 .(2) 订立后履行前:严守诺言 ,认真做好履约准备(不得随意中止履行.不得擅自单方解约).(3)合同履行阶段:履行标的 .履行时间 .履行地点 .履行数量 .履行方法 .(4)合同的解除方面:不得随意解除 .特定情形下提前通知.(5)合同的终止 :后合同义务 .4合法原则首先要求当事人在订约和履约中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 .(2)在合同订立方面,尽管我国合同法没有采纳计划原则,在实践中当事人也极少按照指论性计划订立合同,但在特殊情况下,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
28、要考虑,国家也可能会给有关企业下达指令性任务和国家订货任务,因此 ,合同法第38 条规定 :“国家根据需要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的,有关法人 .其它组织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而不得拒绝依据指令性计划任务或者订货任务的要求订立合同.(3)合法原则还包括当事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 .;严格区分合同的无效和可撤销;严格区分无效和效力待定;严格区分合同成立和生效;明确规定了事实合同;严格限制违约解除的条件 .增进社会财富积累的手段 .1.鼓励交易是促进市场发展所必须的 ;2. 鼓励交易是提高效率 .增进社会财富积累的手段 ;3
29、.鼓励交易是与维护合同自由 .实现合同当事人意志和订约目的密切联系在一起.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是指(1)订约主体存在多方或双方当事人;(2)订约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3)一般应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未达到受要约人之前,有权宣告取消要约,从而阻止要约生效的意思表示.,将该项要约取消,从而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要约是当事人自己发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则是当事人希望对方当事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的一种意思表示 .2.要约一经发出,邀请方可以不受自己的要约邀请的约束,即受要约邀请而发出要约一方当事人,不能要求邀请方必须接
30、受要约 .极容易考。对要约人的拘束力:不可随意撤销 .变更要约 ;(2)对受要约人的拘束力 :获得承诺的资格,即承诺适格.,将该项要约取消 ,从而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 . 要约有效撤销的条件 :没有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形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撤销邀约的限制:(1)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间或者以其它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在法律上 ,承诺须具备条件才能生效: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达到要约人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 5篇三
31、:自考合同法名词简答题复习资料合同法复习资料1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特征为:是一种合意;是发生法律上效果的双方民事行为;是发生民法上效果的民事行为。2 合同的要素: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3 有名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及规则的合同。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法律适用:在适用法律时,有名合同直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无名合同则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合同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
32、相类似的规定。4 双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单务合同:是合同当事人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在法律上区分单、双务合同的意义:在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方面不同;在风险的负担上是不同的;因一方的过错所致合同不履行的后果不同。5 有偿合同: 是指一方通过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而给对方某种利益,对方要得到该利益必须为此支付相应代价的合同。 无偿合同:是一方给付对方某种利益,对方取得该利益时并不支付任何报酬的合同。其区分的意义:确定某些合同的性质;义务的内容不同;主体要求不同。6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的合同。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除当事人
33、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其区别: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起合同即告成立,实践合同在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以后才能成立。7 为订约人自己订立的合同:是指订约当事人订立合同是为自己设定权利,使自己直接取得和享有某种利益。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订约当事人并非为了自己设定权利而是为第三人的利益订立合同,合同将对第三人发生效力。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的特征:第三人不是订约当事人,他不必在合同上签字,也不需要通过其代理人参与缔约;此种合同只能给第三者设定权利,而不能为其设定义务;此种合同的订立,事先无需通知或征得第三人的同意。8 合同的相对性:在大陆法中称
34、为“债得相对性” ,是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与其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合同主体的相对性。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合同内容的相对性。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都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具体引出三个规则: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
35、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合同责任的相对性。指合同责任只能在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三方面内容: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违约责任;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9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约责任等问题。其适用范围: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6、所适用的合同包括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既包括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也包括当事人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不应由合同法调整的包括:政府依法维护经济秩序的管理活动,属于行政管理关系,适用有关政府管理的法律;法人、其他组织的内部管理关系,适用有关公司、企业的法律;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功能:保护功能;鼓励当事人从事自愿交易行为的功能。10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自由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鼓励交易原则。合同自由原则: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包括两个方面:当事人的合意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
37、享有订立合同和确定合同内容等方面的自由。包括:缔结合同的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选择补救方式的自由;选择裁判的自由。诚实信用原则: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义务, 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设立的必要性:保持和弘扬传统道德和商业道德;保障合同得到严守,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确定行为规则、衡平利益冲突、为解决法律和合同提供准则。合法原则:指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包括:当事人在订约和履约中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得拒绝依
38、据指令性计划任务或订货任务的要求订立合同。当事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合同正义和合同自由原则是合同法的两大基本原则。鼓励交易原则在合同法上的体现:特别强调无效合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无效和可撤销;严格区分了无效和效力待定的合同;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明确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严格限制了违约解除的条件。11 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合同订立阶段,当事人彼此间已具有缔约上的联系,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有忠实、诚实守信、相互照顾和协助、遵守允诺的附随义务;合同订立后至履行前
39、,双方都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做好各种履约准备;合同履行阶段,应当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履行法律和合同规定的义务,以及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各种附随义务,另一方面,在义务内容不明确或欠缺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义务;合同的解除也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长期的继续性合同中,任何一方依据合同规定的条件而解除合同,应当提前通知对方,使对方由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仍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承担必要的附随义务,如保密、忠实等义务。12 合同成立的意义:旨在解决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成立和生效是区分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标志;尽
40、管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密切联系在一起。合同的成立要件: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的成立一般应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13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要约的生效要件: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交叉要约:是指订约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相互不约而同地向对方发出了内容相同的要约。14 要约邀请: 又称引诱要约, 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来区分;依法律规定区分;根据订约提议
41、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来区分; 根据意思表示是针对特定人还是不特定人发出来区分;根据交易的习惯区分。15 要约的撤回: 是要约人在要约发出以后,未达到受要约人之间,有权宣告取消要约,从而阻止要约生效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撤销:是要约人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生效以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从而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撤回与撤销的区别:撤回发生在要约并未到达受要约人即其生效之前;撤销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并生效,但受要约人尚未作出承诺的期限内。由于撤销要约时,要约已生效,因此对要约的撤销必须有严格的限定;而对要约的撤回就没有限制。16 要约失效: 是指要约丧失了法律拘束力,即不再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
42、产生拘束。要约失效的原因: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来自写 论 文 网 :合同法自考复习资料)销要约; 承诺期限届满, 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17 承诺: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从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其要件: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达到要约人;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必须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18 缔约过失责任: 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 1861 年由德
43、国学者耶林提出。其特点:缔约上的过失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违背其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19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发生的阶段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缔约过程中,违约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后。违反的义务不同。缔约过失责任的当事人违反了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违约责任当事人违反了合同义务。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20 先契约义务: 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附有的一定附随义务。具体包括:无正当理由不得撤销要约的义务;使用方法的告知义务;合同订立前重要情事的告知义务;协作和照顾的义务;忠实义务;保密义务;不
44、得滥用谈判自由的义务。21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泄漏或不正当的使用商业秘密;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主要有:违反有效的要约邀请;要约人违反有效要约;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因信赖对方要约邀请和有效的要约而与对方联系、赴实地考察以及检查标的物等所支出的各种合理费用;因信赖对方将要缔约,为缔约做各种准备工作所支出的各种合理费用;为谈判所支出的劳务,以及为支出上述各种费用所失去的利息。22 合同条款中, 提示性的合同条款有: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质量和数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履行地点和方
45、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默示条款的种类:实现合同目的及作用所必不可少的条款;公认的商业习惯或经营习惯的条款;合同当事人系列交易的惯有规则的条款;明示或约定俗成的交易规则在行业内具有不言自明的默示效力的条款;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成为合同的普通条款。23 合同解释: 是对合同及其相关资料的含义所作的分析和说明。合同解释的原则:以合同文义为出发点,客观主义结合主观主义原则;体系解释原则;历史解释原则;符合合同目的原则;参照习惯或惯例原则;合法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以客观合理性标准解释的原则;统一解释原则;限制解释原则;调和解释原则;个别商议条款优先原则。免责条款的解释原则:免责条款不得违反合同主要目的的解释原则;不得将“免责条款之合意”视为“自甘冒险”的解释原则;非为企业合理化经营所必需的免责条款应从严规制的解释原则;限制解释原则在免责条款上要具体化。24 限制解释原则在免责条款上的具体化:未指明是免除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时,解释为只免除违约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