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30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1.gif)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30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2.gif)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30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3.gif)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30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4.gif)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30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3fb14a00-1e84-44dc-8cc1-b38c5658921d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环境污染的防治是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旨在让学生 了解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认识大气污染、 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原因、 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 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 作用,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理念, 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能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学生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空气污染及污染来源:
2、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生产的废气等。水污染及污染源: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学生已经具备了查阅资料、对所查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能力,部分学生能熟练运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 三、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2、了解大气、土壤、水污染的现况,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3、通过探究,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理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
3、 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空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酸雨的形成;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废水净化的简单原理。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五、教法、教具本节主要应用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来进行。实验仪器及用品:试管、滴管、试管架、。化学药品:石蕊试液、酚酗:试液、白醋、稀盐酸、酸果汁、澄清的石灰水、NaOH溶液、纯碱溶液、肥皂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溶液。六、教学过程通过观看环境污染宣传视频,我们倡议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然后展示中国环境标志,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时分析中国环境标志的青山、绿水、太阳、十环分别代 表什么含义。在探索环境污染的过程中,
4、帮助学生对污染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建立一个体系。首先,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尤为重要,切入到对空气质量的保护。(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学生交流:空气污染物有哪些,来源是什么,有什么危害?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为、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小贴士:CO苏是空气污染气体。2这些染的来源:( 1 )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裸露地表、工地沙土、化石燃料燃烧等造成的粉尘)( 2) CO(主要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3) NOx (主要汽车尾气等排放)( 4 ) SO2 (化石燃料燃烧,硫酸厂排放的废气)强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只是含量多会加剧温室效应。3空气污
5、染带来的危害:( 1 )可吸入颗粒物: 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细菌的传播( 2 ) CO:使人中毒( 3 ) NOx: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 4 ) SO2 :硫酸型酸雨补充:硫酸型酸雨的危害主要为腐蚀建筑设施 (如大理石雕像, 钢铁设施等) ; 影响植物的生长, 使农作物减产; 土壤及水体的酸化;影响人体的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在探索酸雨的形成过程时,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书本相关内容, 先完成五个已有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根据五个方程式,推测酸雨形成的过程。并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2SO2+O2+2H2O = 2H 2SO4学生交流:根据书本内容和生活经验,谈谈空气污
6、染的防治措施。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 )减少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改进燃烧方式( 2 )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3 )工厂废气的排放,严格遵循“先处理后排放”的原则( 4 )对汽车尾气的安装催化净化装置( 5 )对于化石燃料进行脱硫空气污染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空气中, 同时也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用一组图片展示水体污染的危害,同时请同学们快速回顾有关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二)保护水资源1 水污染的来源:( 1 )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2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 3 )生活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2水污染的危害:( 1 )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
7、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 2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当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 3 )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3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1 )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工厂的废水先处理后排放;( 2 )研制无污染的化肥与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3 )不随意向河道中丢弃垃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 )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活用所学:给你一杯污水,该如何净化?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之前, 提醒学生首先要思考污水里有哪些需要出去的物质, 然后针对具体物质采用相应的方法。4净化水装置实验步骤:取污水-测定污水pH值-选择适当的
8、t剂调节污水pH值至中性-加入少量明矶,吸附小颗粒-过滤沉淀-消毒用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 2-处理后的水,其中,消毒这步骤肯定为化学变化。垃圾是 “放错地方的资源” 。 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人类从事生产生活需要的 “半成品” 。 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燃类垃圾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能,着部分热能可用于供热、发电及其他动力源。学生自主阅读,相互交流。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 )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2 )埋入土壤的垃圾会破坏土壤;( 3 )丢入水体的垃圾会污染水体。3垃圾的处理方法:( 1 )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和
9、高温堆肥等;( 2 )可燃性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等。4. 物品回收标志:5.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 绿水、 太阳及十个环组成。 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境。”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大气、 土壤、水污染的现况, 以及污染的成因、 危害及防护措施; 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污水净化的基本原 理。八、当堂练习九、作业布置导学案的练习和同步导学【板书设计】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1.空气污染物: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学科视角下的小学生综合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总结
- DB6528T 210-2024板椒联合收获机作业技术规程
- DB6103T 82-2025夏大豆扩行缩株栽培技术规范
- 专业常年法律顾问聘任合同模板
- 个人投资入股合作合同协议
- 专利许可合同
- 买卖合同终止及赔偿协议
- 专兼职律师服务合同格式范本
- 个人咖啡店转让合同范本
- 产品设计与制造合同范本
-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正式版
-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A类)
- 2024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附答案(共90题)
- 疥疮病人的护理
- 2024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公务员2012年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35kV输变电工程(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建设)技术方案
- 数学史简介课件可编辑全文
- 化学废水水池清理施工方案
- 离婚协议书常用范本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