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名词解释: 1 遥感(狭义):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 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机器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和频率,递增或递减排练, 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3、 空间分辨率:是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间视场,或地面物体所 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3、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 分辨率越高,就可以分辨出不同物体光谱特征的微小差异,有利于识别更 多的物体。 4、 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波普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
2、表现 为每一个像元的辐射量化级。 5、 时间分辨率:只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 期。 6、 辐射校正:针对遥感图像辐射失真或辐射畸变进行的图像校正。由于这种校正是通过纠 正辐射亮度的办法来实现的,因此称作辐射校正。 7、 大气校正:是指消除由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过程。 8、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9、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10、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 11、 不能生存。 12、 冷害:
3、喜温生物在 0 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13、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14、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 体体积比较小。 15、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16、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即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 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17、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K=N(T-C) (式中 K 为有效积温,N 为发育时间,T 为平均温度,C 为发育阈温度)。 18、 土壤质地:土粒按直径
4、大小分为粗砂、细粒、 粉砂和粘粒,不同大小土粒的组合称为土 壤质地。 19、 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 (或生态地带之 间)的过渡区域。 20、 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21、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 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 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 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 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二、 填空 1、 谣感系统包括信息源、 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运用。 2、 遥感类
5、型: 按遥感平台: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 _ 按电磁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3、 四大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四川) 、酒泉(甘肃)、太原(山西)、文昌(海南)。 4、 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 _ 5、 生态环境遥感主要应用于:植被生长状况监测、湿地监测、荒漠化 _ 盐渍化监测、水土流失监测、土地利用 /覆盖监测等。 6、 遥感解译矢量图层的质量检查,主要是对一斑多码、邻斑同码和非用户代码进行检查。 7、 在全国生态监测与评价使用的土地利用 /覆盖分类系统中,灌木林地是指郁闭度大于 _ 40
6、%,高度在 _2_ m 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 8、 TM 数据的覆盖周期为_16 _ d。 9、 美国地球资源卫星 Landsat5 的扫描宽度为 _ 185 _ km。 10、 CBERS-02B 平台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 HR 的空间分辨率为 _2.36_ m。 11、 目前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HJ-1A、HJ-1B)可形成对国土 2 d 的快 速重访能力,A 星和 B 星的单独重访周期为 _ 4_d。 12、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 CCD 相机有_4 _ 个波段,每个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 _ 30 _ m。 13、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单个 CCD 相机扫描宽度
7、 180 km,两台 CCD 相机 联合可形成 700 km 的宽度。 14、 遥感数据分辨率一般分为光谱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和 空间分辨率.三种。 15、 自然保护区诵常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 16、 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要素是 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及 非生物环境 。 17、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 信息传递 。 18、 自然保护区包括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和 自然溃迹类自 然保护区 三类。 19、 生物多样性可以从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三个层次上 描述。 20、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的 镶嵌
8、性 _ 。 21、 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个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 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 最小种群原贝 U _ 。 22、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途径有 _太阳辐射能 _ 和_辅助能 _ 两大类型。 23、 生物群落中盖度最大,生物量最高的物种是 _ 建群种 _ _ 。 24、 根据竞争的作用方式,可将竞争区分为 干扰(性)竞争 和 利用(性)竞争 两 种类型。 25、 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 盖度 _ 。 答案: 26、 某个物种在调查中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调查样方数的百分比是该物种的 频度 _ 。 27、 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的身体住往比生活在
9、低纬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 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 贝格曼规律 _ 。 28、 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 _ 优势度 和重要值。 29、 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 _ 物候 _ 。 29、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叫 _ 相对盖度 _ 。 30、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坦斯列首先提出来的。 31、 氮离开生态系统途径主要有 燃烧、反硝化、流失、淋溶、挥发 。 31、 既能按气相型循环,又能按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是 硫。 32、 全球生态问题主要是指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 人口问题 。 33、
10、确定生物优势度大小的主要指标是 盖度和密度。 34、 林业上常用 郁闭度 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答案:郁闭度 35、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角色、 作用和对环境因了的要求叫该生物的 生态位。 36、 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的 丰富度 和种的 均匀度 两方面含意。 37、 基础生态位比实际生态位 宽 。 38、 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 盖度比 。 39、 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 限制因子 。 40、 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素吸收,因此,把这部分光辐射叫 生理有效辐射 。 41、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
11、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 固氮 作用,才 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 42、 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叫 有效积温 。 43、 广义的共生包括 偏利共牛 、 原始合作 、 互利共牛 。 44、 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 人口问题 _。 45、 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 但只有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46、 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叫 交错群落(群落过渡区) 。 47、 有关植物种群密度效应的两条定律是: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和-2/3 自疏法则。 48、 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引起的其他变化, 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 成
12、分的变化叫生态系统的 正反馈 。 49、如果土壤中的氮可维持 250kg 的生物产量,钾可维持 350kg 的产量,磷可维持 500kg 的产量,而实际产量只有 250kg ;如果多施 1 倍的氮,产量将停留在 350kg,因为 此时产量为钾所限制。这种现象可以用生态学上的 利比希最小因子 定律进行解 释。 50、 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方式包括 行为适应 、 形态适应 、 生理适应 。 51、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 节能 _ 、 减排 _ 。 52、 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植被破坏 _ 。 三、单选题 1 大地控制点的英语缩写是 _ 。( A ) A. GCP B . GPC C .
13、PCG D . CPG 2.在影像的重米样过程中米样像兀的大小一般与其空间分辨率保持一致, Landsat TM 影像 的像兀大小为 m o ( C ) A . 15X 15 B . 20X 20 C. 30X 30 D . 15X 30 3.标准假彩色合成 (如 TM4、3、2 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 。 (B ) A .绿色 B .红色 C.蓝色 D.青色 4. TM 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时,使用的波段是: 。(C) A . 3 和 1 B . 3 和 2 C . 4 和 3 D . 5 和 3 5.图像校正包括辐射校正与 o ( C ) A .大气校正 B
14、 .光谱校正 C.几何校正 D .传感器校正 6.“ 3S”指的是: 。( A) A . GIS、RS、 GPS B . GIS、DSS、 GPS C. GIS、GPS、 OS D . GIS、DSS、 RS 7.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_ 。( D ) A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 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D .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 。( A ) A .初级生产也称为第一性生产 B .生态平衡是一种静态平衡 C .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稳定 D
15、 .自然保护区通常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观光区 7 9. _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入侵的阶段: 。( D ) A .侵入 B .定居 C .繁殖 D .扩展 10、 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_ 。( D ) A 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B 动植物及微生物物种的天然储存库 C. 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D. 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的基地 11、 按 _ 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B ) A. 生物类群 B.生物的组织层次 C.生态学的应用 D.生态系统 12、 世界上大多数相对稳定的森林的平均生产力是 _ 。 ( B ) A. 2000 300
16、0 g/m2?a B.1000 2000 g/m2?a C.250 1000 g/m2?a。 D.0 250 g/m2?a。 13、 种群呈“ S 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 _ 。 ( D ) A. 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14、 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 A. K 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机会的; B. K 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 C. K 对策者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 D. K 对策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15、 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 _ 。
17、( D )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6、 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 _ 。 ( B ) A.限制因子 B.生态幅较窄的因子 C.生态幅较宽的因子 D.主导因子 17、 生物群落演替的效应是 _ 。 ( B ) A. 物种多样性越来越高 B. 每个阶段形成的内环境都不利于自己,而有利于下一个群落 C. 每个阶段的群落都形成一个有利于本身生存的内环境 D. 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18、 自然环境中影响生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因子是 _ 。 ( B ) A.生存因子 B.生态因子 C.生存条件 D.环境因子 19、 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正对抗作用强则其内
18、分布型是 _ 。 ( B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 20、 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 13.5C,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 250dC,则其在 26C条 件下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 _ 。 ( D ) 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_ 。 ( B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22、 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_ 。( C) A.保持平静 B.低度干扰 C.中度干扰 D.强度干扰 23、 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 是 _ 。 ( C )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
19、不规则型 24、 营养级之内同化量与摄食量之比是 _ 。 ( C) A.组织生长效率 B.生态生长效率 C.同化效率 D.维持价 25、 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 _ 。( C) A.湖泊 B.热带雨林 C.农田 D.水库 26、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 _ 。 ( B) A.3 % B.0.5 % C.20% D.万分之一 27、 一般来讲,生态学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 _ 。 ( A ) A.应用生态学 B.系统生态系 C.行为生态学 D.发展生态学 28、 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 _ 。 ( B ) A.有机物燃烧 B沉积 C.反硝化 D.挥发 29、
20、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_ 。( A )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 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30、 群落的发生过程依次是 _ 。 ( C ) A.竞争一定居 迁移 B.定居迁移一竞争 C.迁移一定居一竞争 D.迁移一竞争一定居 31、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 _ 引起的。 (B ) A.SO2 B.CO 2 C.CO D.O3 32、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_ 。 ( B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早生演替 33、能流和物流速度较快的生态系统是 。(A ) A
21、.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北方针叶林 34、 逻辑斯蒂方程式中 K 是 。 (B ) A.30d B. 50d C. 40d D.20d A.种群数量 B.环境容纳量 C.内禀增长率 D.周限增长率 35、下列不属于 K-对策的生物是 _ 。( B ) A.大熊猫 B.金丝猴 C.白暨豚 D.细菌 36、 _ 种群密度的大小与下列那个因素无关 A. 种群对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 B. 生物种群营养级的高低 C. 种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D. 种群分布形式 37、 生态系统把植物、动物、微生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 _ 。 ( A ) A.功能上的统一性 B.生物学上的一致性 C
22、.都是生物 D.都生活在一起 38、下表是不同群落中高位芽植物生态型的比例,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 叶林 寒带针叶林,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 A 97.4% 74.3% 52.0% 25.4% B 9.74% 7.43% 5.20% 2.54% C 2.54% 5.20% 7.43% 9.74% D 25.4% 52.0% 74.3% 97.4% 39、下列关于我国春季物候期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上比山下晚 B.高纬度比低纬度晚 40、由沿海向内陆延伸,生态系统生物量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_ 。 ( C ) A.光照逐渐减弱 B.温度逐渐降低 C.降水逐渐减少 D.土壤逐渐
23、贫瘠 四、多项选择 1 减少土壤侵蚀的方法有( ABD ) A 进行等高耕作 B 覆盖作物(如豆科作物) C.轮作 D 进行免耕农业 2、 农业对生态的影响有( ABCD ) A .控制害虫的后果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 土壤侵蚀 D.营养物、水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3、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分类单位是( BC)。 A 种群 B 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 4、 对植被分布影响最大的一组生态因子是( AD ) A 水分 B 温度 C 地形 D 土壤 5、 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 ABCD ) A .个体 B.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五、判断题 1. 沙地C.沿
24、海比内陆晚 D.平原比高原晚 中不包括沙漠。 (X) 2. 植被指数 NDVI 的中文名称为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v) 3. 初级生产量是指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质。 (V 4次级生产量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或其他异样生物通过消耗植物,而不是直接利用太阳 能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和固定的能量。 5遥感影像的主要的判读特征有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和纹理等。 (v) 6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最少生物组成成分应该包括植物和分解者。 (V 7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是同一概念,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X) &生态因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 (V) 9. Allen规
25、律是指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 尾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 趋势。 10. 水中溶氧量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 (V) 11 一般情况下, 光照强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 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 V) 12、 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数。 (V) 13、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与周围物理环境的关系。 ( X) 14、 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六、简答题 1 遥感、遥控与遥测的区别: 答:遥测是指对北侧物体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距离测量的技术,分接触测量和非 接触测量。 遥控是指远距离控制目标物体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 遥感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
26、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 来,通过分析, 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机器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特别是空间遥感过程大 的完成需要综合运用遥测和遥感技术。 2. 简述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含义。 答:空间分辨率:指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地面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时间分辨率:指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最小时间间隔; 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3. 简述何谓生态监测。 答: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可比的和较成熟的方法,对不同尺度的生态环境质 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连续观测和评价的综合技术。 4. 简述自然保护区的主
27、要功能。 答:( 1)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 “本底”。( 2)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储存库。 ( 3)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活的自然博物馆,向群众普及自然界知识和 宣传自然保护的重要场所。 ( 5)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 5. 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答: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 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 及其他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 (或生存 条件、生活条件 )。如对植物而言,光、温、水、肥、气等是其生存因
28、子。生存因 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 6. 简述氮循环失调的环境问题。 答: (1)水体富营养化; (2)酸雨; (3)光化学雾; (4)臭氧层破坏; (5)硝酸盐、亚硝酸盐污 染水体和食品。 7. 简述碳循环的途径。 答:碳循环的途径有三个:(1)途径之一是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细胞水 平的个体水平的群体水平的食物链 (系统 )水平的循环; (2) 途径之二是海洋 生物与大气之间碳素交换。 (3)途径之三是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8.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后果。 答: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 由于含氮、 磷较多的化肥和生活污水大量进入 天然水体
29、而恶化水质。 其后果是使蓝藻、 硅藻以及水草大量繁殖, 藻类死亡后被微 生物分解时, 消耗大量溶解氧, 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 或藻类分泌有毒物质 毒害鱼类。 9. 简述生态失调的标志。 答: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生态平衡失调结构上的标志一级结 构受损。 二级结构变化。 (2)功能上的标志。 能量流动受阻。 物质循环中断。 10. 简述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 答: (1)具有生命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2)具有空间结构,是实实在在的 客观系统; (3)是动态平衡系统; (4)是开放系统。 11. 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答: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
30、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 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 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 于平稳的情况下;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 答: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 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 及其他生物等。 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人为因子五 大类。 13. 简述耐性定律。 答: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
31、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 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 甚至灭绝。 这一理论被称为耐性定律。 14. K 对策和 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 答: r 选择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 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K 选择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 和长的世代周期。 15. 种群个体空间分布格局有哪几种类型: 答:随机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完全和机遇符合,或者说每个个体的表现都有同等的 机遇,任何一个个体出现与其它个体是否存在无关。 均匀分布:种群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距离。 集群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
32、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团状。 16.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答: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 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 输出平衡, 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 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17. 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答:(1 )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 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 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 4)改变了生 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18.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有限。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年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往年题考
- 2025年公司及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
- 2025年公司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模拟题】
- 2025-2030家居生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一中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五中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博物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公募基金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游戏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即时配送行业经营策略及未来竞争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版
- 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课件
- 水肥一体化技术 稿课件
- 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卡(配电)
- 施工班组考核表
- 车间粉尘清扫记录表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3 圆柱(复习) ︳西师大版 (10张PPT)
- 国际五一劳动节颁奖荣誉晚会动态PPT模板
-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内部培训)课件
- CPK计算表格EXCEL模板
- 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72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