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压吸附 (PSA)法变换气制氢操作手册(工艺部分 )下载可编辑XXXX 化工有限公司2009 年9月.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工艺说明第一节装置概述第二节一段系统工作原理和过程实施第三节二段系统工作过程第四节工艺流程第三章变压吸附装置的开停车第一节系统的置换第二节系统仪器仪表及自控系统开车前的准备工作第三节系统试车第四节系统运行调节第五节系统停车第六节系统停车后的再启动第四章安全技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本装置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第三节装置的安全设施第四节氢气系统运行安全要点第五节消防第六节安全生产基本注意事项.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五章安全规程.专业 .整理 .
2、下载可编辑第一章前言本装置是采用两段法变压吸附( PressureSwingAdsorption简称 PSA)工艺分离原料气,获得合格的二氧化碳及产品氢气。其中一段将原料气中二氧化碳分离提浓(98.5% )后送往下工段,脱除部分二氧化碳后的中间气再经二段完全脱除CO2 及其他杂质气体,使产品氢气中H2 含量 99.9% 。装置设计参数如下:原料气组成 ( V):H2N2CO2COCH441 43%0.5 2%55 60%0.5 2%1.0%处理能力 :4500Nm 3/h中间气 CO2 含量 :10% ( V)产品氢气中 H2 含量 :99.9%产品气 CO2 浓度 :98.5%吸附压力 :一
3、段0.72 0.977 MPa ( G)二段0.7 0.957MPa ( G)吸附温度 :40本装置为吹扫解吸PSA 脱碳工艺 ,就本工艺特点而言,氢气中杂质含量越低,氢气等气体回收率就越低 。 所以操作中不应单纯追求氢气的纯度,而应视实际需要,控制适当纯度,以获较高的经济效益。.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在启动和运转这套装置前,要求操作人员透彻地阅读这份操作手册,因为不适当的操作会导致运行性能低劣和吸附剂损坏。本手册中所涉及压力均为表压,组成浓度均为体积百分数,以下不再专门标注。.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二章工艺说明第一节装置概述本装置由两个系统组成,即一段和二段 。 一段采用12 个吸
4、附塔1 塔同时吸附8 次均压吹扫工艺,二段采用4 个吸附塔1 塔同时吸附1 次均压 2 次吹扫工艺 ,其示意图如图1-1 所示 。逆放气、吹扫气原料气一段装置二段装置产品氢气顺放气产品二氧化碳装置紧急放空装置紧急放空图 1-1工艺方块示意图.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来自压缩机出口温度40 , 压力为 0.75 1.0MPa 二氧化碳含量约55% 的原料气首先进入气水分离器 ( V0101 )除去原料气中的游离态水后进入一段,分离出高浓度二氧化碳(98.5%) 并送往下工段,同时降低中间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一段系统包括气水分离器( V0101 )、 吸附塔 ( T0101A-L )、 二氧化碳
5、缓冲罐 ( V0102 )等设备 。出一段的中间气进入二段,二段系统将中间气中CO2 及其它杂质气体充分脱除,使出二段系统的产品氢气纯度99.9% ,二段包括吸附塔( T0201AD )、 产品氢气缓冲罐( V0201 )、 吹扫气缓冲罐( V0202 V0205)等设备 。.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二节一段系统工作原理和实施过程变压吸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吸附质在不同分压下有不同的吸附容量,并且在一定压力下对被分离的气体混合物的各组分又有选择吸附的特性,加压吸附除去原料气中杂质组分,减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因此 ,采用多个吸附床,循环地变动所组合的各吸附床压力,就可以达到
6、连续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变压吸附 ( PSA)法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即根据上述原理,利用所选择的吸附剂在一定的吸附操作压力下,选择吸附变换气中的气态水、有机硫和无机硫及二氧化碳。就本装置而言 ,变换气先进入一段系统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床吸附,当吸附床吸附饱和后,通过8 次均压降充分回收床层死空间中的氢氮气,同时增加床层死空间中二氧化碳浓度,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整个工艺采用十二台吸附塔完成,其工作步骤如下(以 A 塔为例 ):每个吸附塔在一次循环中需经历: 吸附 ( A )、 一均降 ( E1D )、 二均降 ( E2D )、 三均降( E3D )、 四均降 ( E4D)、 五
7、均降 ( E5D )、 六均降 ( E6D )、 七均降 ( E7D)、 八均降 ( E8D )、 顺放( PP)、 逆放 ( BD )、吹扫 ( P)、 二段升 ( 2ER)、 八均升 ( E8 R)、 隔离 ( I)、 七均升( E7R)、 六均升 ( E6R)、 五均升 ( E5 R)、 四均升 ( E4 R)、 三均升 ( E3R)、 二均升 ( E2 R)、 一均升(E1R)、终升 ( FR)等二十三个步骤 。1)吸附(A)来自气水分离器的变换气,经程控阀KV101A, 从 A 塔下端入塔 ,在吸附工作压力下自下而上地流经吸附床时 ,气流中二氧化碳被吸附剂选择性地吸附,吸附二氧化碳后
8、气体经KV102A从塔顶排出并输往二段系统。当二氧化碳的吸附前沿接近吸附床出口时,即停止进料和输出中间气。此时吸附前沿到出口端之间尚留一段“未吸附饱和的吸附剂”预留段 。.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2) 一均降 ( E1D )A 塔吸附停止后 ,通过程控阀KV103A 、 KV103C 、与 C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C 塔出口连通 。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 A、 C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A 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 。 这一过程的作用是回收A 塔死空间内的部分氢气,其组成与输出的中间气基本相同。3) 二均降 ( E2D )一均降结束后,A 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
9、程控阀塔与 D 塔出口连通 。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 。4) 三均降 ( E3D )KV103A 、 KV103D 与 D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当 A、 D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A 塔的吸附二均降结束后,A 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塔与 E 塔出口连通 。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 。5) 四均降 ( E4D )三均降结束后,A 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塔与 F 塔出口连通 。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 。6) 五均降 ( E5D )四均降结束
10、后,A 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塔与 G 塔出口连通 。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 。KV104A 、 KV104E 与 E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当 A、 E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A 塔的吸附前KV104A 、 KV104F 与 F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当 A、 F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A 塔的吸附前KV105A 、 KV105G 与 G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当 A、 G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A 塔的吸附.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7) 六均降 ( E6D )五均降结束后,A 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塔与 H 塔出口连通
11、。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 。8) 七均降 ( E7D )KV105A 、 KV105H 与 H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当 A、 H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A 塔的吸附六均降结束后,A 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6A 、 KV106I 、KV109A 、 KV109I 与 I 塔进行压力均衡 ,即 A 塔与 I 塔出口连通 。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 A、 I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 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 。9) 八均降 ( E8D )七均降结束后,A 塔内尙有一定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6A
12、、KV106J、 KV109A 、KV109J 与 J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J 塔上 、下端都连通 。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 A 、J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 A 塔的吸附前沿刚到出口端,此时,停止均压 。 到这一过程结束时,A 塔内死空间气体被充分回收 ,其吸附剂也基本上被利用。10 ) 顺放 PP均压结束后接着进行顺放,开启程控阀KV106A 、 KV109A并根据情况开启程控阀KV111 、KV112 ,当顺放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接近98.5% 时关闭开启的程控阀。该过程目的是提纯床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满足下工段生产的要求。11 ) 逆放 BD.专业 .整理 .下
13、载可编辑经过顺放步序后, A 塔内最后剩余气体为高浓度二氧化碳产品气,开启程控阀KV110A 、并根据情况开启 KV113 ,利用调节阀PIC101 匀速的将气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收至二氧化碳缓冲罐。在逆放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逐步降低被吸附二氧化碳解吸出来,故此过程要求吸附床最终压力越低越好。12 ). 吹扫(P)逆放结束后 ,利用从二段系统吹扫气缓冲罐V0205 来的吹扫气 ,通过程控阀KV108A 让吹扫气从吸附塔顶端进入吸附塔A。 吹扫气通过床层时因存在浓度差被吸附二氧化碳解吸出来,使吸附剂获得再生 。从塔底排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要求的通过程控阀KV110A回收至二氧化碳缓冲罐,其余部分
14、则停留在吸附塔A 内。经过吹扫后吸附剂得到较好的再生,接着进行床层升压过程。13 )二段升 ( E2R)吹扫结束后 ,利用从二段系统吹扫气缓冲罐V0204 来的混合气 ,通过程控阀KV107A 让混合气从吸附塔顶端进入吸附塔A。 此过程主要是回收二段吹扫气中的氢气并对A 塔进行升压 。14 ). 八均升 (E8R)二段升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106A 、 KV106D 、 KV109A 、KV109D 与 D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塔与 D 塔进出口均连通。 L 塔对 A 塔进行八均升 , L 塔进行八均降 。15 ). 隔离(I)八均升压结束后,关闭 A 塔所有程控阀,使 A 塔与系统完全隔
15、离16 ). 七均升 (E7R)隔离结束后 ,通过程控阀KV106A 、 KV106E 、 KV109A 、 KV109E 与 E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E 塔进出口均连通。 E 塔对 A 塔进行七均升 , E 塔进行七均降。17 ). 六均升 (E6R).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七均升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105A 、 KV105F 与 F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F 塔出口连通 。 F塔对 A 塔进行六均升 , F 塔进行六均降 。18 ). 五均升 (E5R)六均升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105A 、KV10G 与 G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G 塔出口连通 。 G塔对
16、 A 塔进行五均升 , G 塔进行五均降。19 ). 四均升 (E4R)五均升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104A 、 KV104H 与 H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H 塔出口连通 。H 塔对 A 塔进行四均升,H 塔进行四均降 。20 ). 三均升 (E3R)四均升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104A 、KV104I 与 I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I 塔出口连通 。 I 塔对 A 塔进行三均升 , I 塔进行三均降。21 ) .二均升 ( E2R)三均升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103A 、 KV103J 与 J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J 塔出口连通 。 J塔对 A 塔进行二均升 ,
17、J 塔进行二均降 。22 ). 一均升 (E1R)二均升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103A 、 KV103K 与 K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K 塔出口连通 。 A塔进行一均升,K 塔进行一均降。对 A 塔的一系列均压过程,不但回收了各塔死空间内的氢和提高了A塔的压力 ,而且还将A 塔残存的少量杂质,推向吸附塔的进口端,起着吸附剂的“更新 ”作用 。通过8次升压 ,吸附床为下一循环的所有准备工作即告完毕,紧接着进行下一循环过程。23 ). 终升(FR).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即为最终充压,利用L 吸附塔吸附过程的中间气,把 A 塔压力提高到操作压力。中间气经阀KV102A 由 A 塔出口
18、端充入A 塔,最终使 A 塔压力基本接近吸附压力。这一过程同样也有把A 床内少量杂质组分再一次推向入口端的作用。 通过8 次充压及终升 ,吸附床为下一循环的所有准备工作即告完毕 ,紧接着进行下一循环过程。其余 7 个塔的操作步骤与A 塔完全相同 ,只是在时间上按一定程序相互错开。.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三节二段系统工作过程二段系统脱除中间气中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杂质,即利用所选择的吸附剂在一定的吸附操作压力下,选择吸附中间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而使气体得以净化。当吸附床压力降低时,被吸附的组分就得以解吸,使吸附床按一定的顺序变动压力,就组成连续分离气体混合物的( PSA)装置 。 整个操
19、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一、二段系统吸附剂的再生 吸附塔压力降至低压:首先顺着吸附方向降至某一中间压力(均压 、顺放), 以回收床层死空间(系指吸附塔内除去吸附剂外的所有空间)的产品气 ,接着是逆着吸附的方向降至低压(逆放 ), 此时被吸附的杂质组分从吸附剂中解吸,并排出吸附塔; 通过吹扫进一步将吸附剂吸附的二氧化碳解吸出来;二、净化系统吸附塔工作步骤如下(以 A 塔为例):每个吸附塔在一次循环中需经历:吸附 (A)、一均降 ( E1D)、 顺方(PP)、 逆放(BD )、吹扫二 (P211个步骤 。)、吹扫一(P)、 一均升 ( E R)、 终升( FR)等 81)吸附(A)来自一段的
20、中间气,经程控阀KV201A, 从 A 塔下端入塔 ,在吸附工作压力下自下而上地流经吸附床时 ,气流中二氧化碳被吸附剂选择性地吸附,吸附二氧化碳后气体经KV202A从塔顶排出 ,其中的一部份气体通过KV208 用作最终充压气,而大部分气体输往下工段。当二氧化碳的吸附前沿接近吸附床出口时 ,即停止进料和输出氢气。此时吸附前沿到出口端之间尚留一段“未吸饱和的吸附剂”预留段 。.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2) 一均降 ( E1D )A 塔吸附停止后,通过程控阀KV203A 、 KV203C 立即与 C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C 塔出口连通 。此时 A 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 A、 C
21、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 A 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 。这一过程的作用是回收A 塔死空间内的部分氢气,其组成与输出的产品氢气基本相同。3) 顺放 ( PP)一均降结束后,打开程控阀KV204A 、塔内气体从吸附塔上端排出并分别通过程控阀KV209A/B 、KV210A/B依次进入顺放缓冲罐V0202 、 V0203 、作为二次吹扫气源。顺放结束后,关闭程控阀KV204A 、 KV209A/B 、 KV210A/B 。4)逆放(BD)顺放结束后 ,将 A 塔内高压部分气体通过程控阀KV206A 、 KV211 回收至逆放气缓冲罐V0204 用于一段二段升升压,其余压力较低部分根据情况通过KV21
22、2 回收至吹扫气缓冲罐V0205 用作一段系统吹扫 ,同时不回收的气体可通过KV213 放空 。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将吸附的杂质解吸出来,使吸附剂得到初步再生 ,此过程要求吸附床降到最低压力。5 )吹扫二 ( P2)逆放结束后 ,打开程控阀KV205A 、 KV214 利用顺放缓冲罐V0203 中气体对A 塔进行吹扫 ,使吸附剂获得再生,吹扫时气体通过调节阀PV0203匀速缓慢的通过吸附塔以达到最佳吹扫效果,解吸气通过 KV214 去吹扫气缓冲罐V0205 或通过 KV215 部分放空 。6 )吹扫一 ( P1)吹扫二结束后,打开程控阀KV205A 、KV214 利用顺放缓冲罐V0202 中气体
23、对A 塔进行吹扫 ,使吸附剂再次获得再生,吹扫时气体通过调节阀PV0202匀速缓慢的通过吸附塔以达到最佳吹扫效果,.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解吸气通过KV214 去吹扫气缓冲罐V0205 或通过 KV215 部分放空 。 经过两次吹扫后吸附剂完成再生过程 ,接着进行升压。7 )一均升 ( E1R)吹扫一结束后,通过程控阀KV203A 、 KV203C 与 C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 A 塔与 C 塔出口连通 。 A塔进行一均升,C 塔进行一均降。对 A 塔的均压过程 ,不但回收了各塔死空间内的氢气和提高了A 塔的压力 ,而且还将A 塔残存的少量杂质,推向吸附塔的进口端,起着吸附剂的 “更新 ”作
24、用。8 )终升 (FR)即为最终升压,利用 D 吸附塔出塔产品气,把 A 塔压力提高到操作压力。中间气经阀KV208 、KV203A 由塔出口端充入A 塔,最终使 A 塔压力基本接近吸附压力。这一过程同样也有把A 床内少量杂质组分再一次推向入口端的作用。 A 塔通过一次升压和终升,吸附床为下一循环的所有准备工作即告完毕 ,紧接着进行下一循环过程。其余 3 塔的操作步骤与A 塔完全相同 ,只是在时间上按一定程序相互错开。.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四节工艺流程一、装置一段一段系统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压力为 0.977MPa 温度小于 40 的原料气由界外送入一段系统,先经气水分离器 ( V0
25、101 )除去游离水后进入处于吸附步骤的1 个塔 ,由下而上通过床层,出塔中间气送入二段系统。当被吸附杂质的浓度前沿接近床层出口时,关闭吸附塔的进出口程控阀,使其停止吸附 ,通过 8次均压步骤回收床层死空间的氢气,然后先少量顺放以提纯床层二氧化碳浓度,再逆着吸附方向降压,回收二氧化碳气体供下工段使用。逆放结束后 ,利用二段吹扫气解吸吸附的杂质,使吸附剂得到再生同时回收吹扫气中的氢气。吹扫结束后利用二段升压气体对吸附塔升压,然后用一段系统均压气和中间气对床层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二、装置二段二段系统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中间气进入二段中处于吸附步骤的1 个塔
26、,由下而上通过吸附塔,出吸附塔产品氢气送往下一工段。当吸附杂质的浓度前沿接近吸附剂床层出口时,关闭吸附塔的中间气进口阀和产品气出口阀,使其停止吸附 ,通过 1次均压步骤回收吸附床层死空间的有效气体。然后进行顺放 ,将塔内气体依次放入V0202 、 V20203两个顺放缓冲罐为吹扫做准备。顺放结束后进行逆放 ,即将吸附塔气体中可回收部分通过程控阀KV206 、 KV211放入逆放气缓冲罐( V0204 ),逆放解析气去一段作为二段升气源,其余不可回收气体则通过程控阀KV213 放空至常压 ,被吸附杂质排入大气使吸附剂得到初步再生。逆放结束后开始吹扫, V0202 、 V0203两个顺放气缓冲罐中
27、气体通过调节阀 PIC202 、 PIC203 缓慢匀速对吸附塔进行逐次吹扫,以进一步解吸吸附剂上残留的吸附杂质使吸附剂得到完全再生 。 吹扫解吸气通过缓冲罐 V0205缓冲后作为一段吸附剂再生气源吹扫一段。吹扫结.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束后 ,利用二段系统均压气和产品气对床层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 。.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二章变压吸附装置的开停车第一节系统的置换一、置换用气 :用纯度大于99.5% ( V)压力为 0.5MPa 的氮气 (或惰性气体 )置换二、置换步骤 .启动油压系统 ,让所有程控阀关闭 。.打开置换用氮气管线手动阀V116 向
28、系统充入置换气,置换气经过气水分离器V0101 后从从管道 PG0103 上排污阀后端法兰处排出大气,同时打开气水分离器排污阀、安全阀的前端法兰和手动阀的放空管及原料气入口盲板进行置换,直到排出口含氧量低于0.5% 为止 ,然后关闭气水分离器排污阀、手动放空阀及安全阀前手动闸阀,装好安全阀的前端法兰,全关上述手动阀。当水分离器V0101和 PG0103 置换合格后 ,充压至 0.05Mpa( 表压 ) .一段吸附塔区 、对应管道及其相连缓冲罐的置换 :吸附塔的置换打开手动阀V101 、 V216 、 V217打开吸附塔T0101A的程控阀KV101A和KV107A 、 KV108A ,视情况打
29、开净化段相关阀门,置换放空气经净化段吸附塔后通过V218放空。 当吸附塔 T0101A 置换合格后关闭手动阀V216 、 V217 ,充压至 0.05Mpa( 表压 ),关闭程控阀KV101A 和KV107A 、 KV108A ;同理置换吸附塔T0101B L。吸附塔区管道的置换依次打开PG0105的排污阀、吸附塔T0101A的程控阀KV101A和KV103A ,当 PG0105 置换合格后关闭PG0106 的排污阀 ,充压至 0.05Mpa( 表压 ),关闭程控阀KV101A和 KV103A ; 同 理 置 换 PG0106 、 PG0107 、 PG0108 、 PG0109 、 PG01
30、10 、 PG0111 、 PG0112 、PG0113 ;依次打开吸附塔T0101A 的程控阀 KV101A 和 KV106A ,管道 PG0109 上的排污阀 ,当 PG0113 置换合格后关闭该管道上的排污阀,打开管道 VT103 上手动阀 V109 、程控阀 KV111 ,将该段管线置换合格,关闭 V109 、程控阀 KV111 ,充压至 0.05Mpa( 表压 ),关闭程控阀KV101A 和 KV106A ;同理置换VT0104 、 VT0105 、 PG0115 、 PG0116 、 PG0117 。 二段吸附塔区 、对应管道及其相连缓冲罐的置换:吸附塔的置换打开手动阀V103 、
31、 V201A 、 V218程控阀KV101A 、 KV102A ,打开吸附塔T0201A的程控阀KV201A 和 KV202A ,当吸附塔T0201A置换合格后关闭程控阀KV202A ,充压至0.05Mpa( 表压 ),关闭程控阀 KV101A 、KV102A 、 KV201A ;当 PG0203 置换合格后关闭手动阀V218 ,打开手动阀 V202 、 V201B 进行置换 。同理置换吸附塔 T0201B D。 吸附塔区管道的置换打开管道PG0204的排污阀 、吸附塔T0201A的程控阀KV203A当PG0204 置换合格后关闭该管道上程控阀KV203A ;同理置换PG0205 PG0208
32、。.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打 开 手 动 阀 V205A/B 、 V220 , 再 打 开 程 控 阀 KV201A 、 KV204A 、 KV209A/B , 对 该 管 线 PG0210 、VT0205 进行置换至合格后关闭 V205A/B 、 V220 、KV209A/B 。同理置换 PG0211 及该管线上的放空管道 ,打开程控阀 KV210A/B 、V206A/B 和 V222 ,合格后关闭该手动阀 。 按照同样的方法对PG0212 、PG0213 进行置换 。 打开手动阀 V213 、程控阀 KV201A 、 KV206A 、 KV213 ,对管线 VT0202 进行置换至合格
33、后关闭上述阀门 。 用同样的方法置换管道 VT0203 、 PG0215 、 PG0216 以及其相关联的放空管线 。缓冲罐的置换打开缓冲罐V202的放空阀和排污阀、程控阀KV201A 、 KV204A 、KV209A/B对缓冲罐V202进行置换 , 当置换合格后关闭缓冲罐V0202的放空阀和排污阀充压至0.05Mpa( 表压 )后,关闭所有阀门。用同样的方法对缓冲罐V0203 V0205进行置换 。三、 置换要求取样分析其中的氧含量,直到氧含量低于0.5% 为止 。四、 置换结束检查保证系统与外界隔离。第二节系统仪器仪表及自控系统开车前的准备工作一、对现场压力表和温度计按要求进行调校,在其量
34、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不得低于1.5 级;二、对压力变送器按要求进行调校,在其量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不得低于1.5 级,通入 420mA电流 ,检查零位和满度是否正确;。三、用标准气对CO2 在线分析仪按要求进行调校并合格。 当通入标准气时, CO2 在线分析仪的指针应指示在标准气中CO2 含量处 ,当向标准气加入少量空气时,测量值应下降。如果不是上述情况,需查故障 ,直至符合为止;四、用标准气对H2 在线分析仪按要求进行调校并合格。 当通入标准气时, H2 在线分析仪的指针应指示在标准气中H2 含量处 ,当向标准气加入少量空气时,测量值应下降 。 如果不是上述情况,需查故障 ,直至符合为止;五、按
35、流量计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校和标定,并确定流量计有关系数。以上所有仪器仪表的调校和标定必须经当地主管技术监督机构的认可;.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五、检查微机油压控制系统 微机控制器的主控讯号经过电磁阀、换向站实现电 液转换后 ,驱动现场各程控阀动作,微机报警系统由程控阀阀位检测系统及成分分析系统( AIRA101 、 AIRA102 、 AIRA201 )发讯控制 。 系统按要求安装完毕后,应严格按程序检查电磁阀接线是否有误。逐一核对微机控制器对程控阀的编号与现场对程控阀的编号是否按设计要求一一对应。然后 ,启动油压系统,动态检查程控阀的开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程控阀阀位位置传感器是否正常。
36、仔细反复核对输入微机控制器的程控阀开关是否符合程控阀开关时序图的要求(微机控制器 、程控阀 、油压系统等联动后检查), 对主要程控阀开关时序图和备用程控阀开关时序图都必需仔细反复核对 。 在定时状态下任意设置可调时间,开启电源 ,程序即从初始状态开始执行,仔细反复核对控制程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阅读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仔细检查控制系统各功能是否正常。 仔细检查仪表电源和电磁阀驱动电源是否有足够的备品。 仔细检查油压系统的压力和液位是否接入控制系统,报警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仔细检查装置各个压力、分析等报警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六、油泵电气联锁试验启动脱碳装置油压系统,油压压力调定到4.55.0
37、 MPa ,分别关闭正在运转的油泵,观察其备泵是否自动启动,并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报警,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第三节系统试车 一段和二段系统工艺阀门的设定: 全开一段和二段系统安全阀手动阀V112 、 V114 、V219 、V221 、 V223 、 V225 打开一段顺放、 逆放手动阀V105 、 V109 、 V111 以及放空手动阀V108 ;调节阀进出口阀V107A/B ,应根据装置负荷调整其阀门开度,通常开度约30 50% 。 打开二段逆放 、吹扫放空手动阀V211 、 V212 、 V213 、 V214 、 V215 ,缓冲罐 V0202
38、、 V0204进口阀 V205A/B 、 V206A/B ,调节阀前后手动阀 V207A/B 、 V209A/B ,缓冲罐 V0204 、 V0205 出口阀 V216 、 V217 ,终升手动阀 V204 。应根据装置负荷调整其阀门开度,通常开度约3050% 。 全关一段和二段系统所有排污阀和其它工艺阀门。 一段和二段系统仪器仪表系统阀门的设定全开一段和二段系统所有现场压力表阀、压力变送器取样阀、手动分析取样阀 、在线 CO2 、H2分析仪气源取样阀、调节阀仪表气源阀。 调节阀设定将流量调节回路PV-101 、 PV-202 、 PV-203 置于自动状态,控制该调节阀的开度,以保证流量均匀
39、。 启动油压系统:按油压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书启动,让所有程控阀关闭。 再次反复核对一段和二段系统输入微机控制器的主程序和备用程序程控阀开关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微机控制器 、程控阀 、油压系统等联动后检查)。.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 将一段和二段系统流量计、压力变送器 、在线CO2、 H2 分析仪 、调节回路等仪器仪表投入运行。 再次多处取样分析一段和二段系统的氧气含量是否合格,取样分析即将送到一段系统的原料气组成及氧气含量是否合格。 以上分析合格后方可试车。二、系统试车 通知前工序做好送原料气气和通知后工序做好接受产品二氧化碳气以及产品氢气的准备。 当系统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即可将原料气
40、引入 ,使系统投料运行 。具体操作如下 :1 ) 充压开车 (为尽快获得合格的产品气体,建议采用充压开车。特别是在低负荷开车情况。) 打开产品氢气缓冲罐进口阀V203, 并打开调节阀PV201 前截止阀 V201A 并适当开启产品氢气放空阀V218 。 缓慢打开手动阀V101、 V102手动开启一段各相应程控阀将处于不同状态的吸附塔充压至对应状态,充压时保持吸附塔压力在每分钟升高0.05MPa 的速度 ,以防止超流量操作 。操作时应注意单台程控阀连续动作时间不要超过20 分钟,以避免烧坏电磁阀; 一段充压结束后 ,缓慢打开手动阀V103 ,手动开启二段各相应程控阀将处于不同状态的吸附塔充压至对
41、应状态 ,充压时保持吸附塔压力在每分钟升高0.05MPa 的速度 ,以防止超流量操作 。 在此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不要用一台或几台一段吸附塔对二段吸附塔充压,应多台切换充压 ,以避免吸附剂 (氧化铝 )吸水过饱和后穿透 ,造成硅胶失活 ;充压结束后 ,再次确认各系统内阀门开关是否符合要求;.专业 .整理 .下载可编辑 启动一段和二段系统控制器:按控制器使用说明书启动。使控制器 、油压系统 、程控阀所组成的程控系统处于正常程序运行状态 。再次核查程序系统是否正常,同时 ,程序系统各步骤时间按正常运行时间的2 3 倍设定 。 将 FIC-101 、FIC-201 、 FIC-202 、 FIC-203 投运 ,对其进行初步调节,以后随处理气量或操作工况作进一步调整 。 观察中间气中CO2 含量的变化 ,中间气中CO2 含量控制在6 10% 范围内 ,此值升高 ,产品CO2含量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跨境电商仓储租赁合同合法经营拓展全球市场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地钢筋施工安全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版网络短视频剪辑师招聘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用沙子购销及环保审计合同3篇
- 2025年皮包原材料进口合同二零二五年度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拍卖会筹备及组织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牛羊肉品牌保护及侵权纠纷处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内墙抹灰工程质量监督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摩托车二手车交易评估与收购合同4篇
- 2025年建筑物清洁与智能安防系统维护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课件模板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糖尿病眼病患者血糖管理
- 抖音音乐推广代运营合同样本
- 教育促进会会长总结发言稿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心理调适教案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 小学数学6年级应用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 喷漆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