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1 基本概念一. 反馈 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hfeibicvceIbvbehrevcehiehoe内部反馈外部反馈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第1页/共119页vIvO+- -RLvIvO+- -RLR2R1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开环 无反馈通路闭环 有反馈通路反馈通路(反馈网络)信号的正向传输第2页/共119页反馈概念方框图fiiXXX 所以有 iXfXiX图中: 是输入信号, 是反馈信号, 称为净输入信号。在放大电路中信号的传输是从输入端到输出端,这个方向称为正向传输。反馈就是将输出信号取出一部分或全部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
2、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反馈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所以放大电路无反馈也称开环,放大电路有反馈也称闭环。第3页/共119页二. 正反馈与负反馈正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大了。负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小了。另一角度正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大了。负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小了。判别方法:瞬时极性法。即在电路中,从输入端开始,沿着 信号流向,标出某一时刻有关节点电压变化的斜率 (正斜率或负斜率,用“+”、“-”号表示)。第4页/共119页三、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 根据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是交流,还是直流,或同时存在,来进行判别。取决于反馈通
3、路。例vIvO- -+C2C1R1R2(+)(+)(+)(+)交、直流负反馈(+)交流正反馈第5页/共119页 存在将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电路的回路,并由此影响了放大器的净输入量。例vIvO- -+C2C1R1R26.1.2 反馈的判断一、有无反馈的判断第6页/共119页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断法之一:瞬时极性法 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假设一个输入信号对地的极性,可用“+”、“-”或“”、“”表示。按信号传输方向依次判断相关点的瞬时极性,直至判断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二、反馈极性判断负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 Xi | | Xi | ,
4、输出幅度增加 。第7页/共119页 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于输入回路两点时,瞬时极性相同的为负反馈,瞬时极性相反的是正反馈。对三极管来说这两点是基极和发射极,对运算放大器来说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 输入端。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断法之二: 以上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都是指对地而言,这样才有可比性。正反馈可使输出幅度增加,负反馈则使输出幅度减小。在明确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后,正反馈和负反馈可用下列规则来判断: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于输入回路一点时,瞬时极性相同的为正反馈,瞬时极性相反的是负反馈;第8页/共119页瞬时极性法第9页/共119页例vIvO- -+RLR2R1(+)(+)(-)(-)(-)净输
5、入量vIvO- -+RLR2R1(+)(+)(-)(-)净输入量负反馈正反馈vO- -+R4R5R3- -+vIR1R2反馈通路反馈通路级间反馈通路(+)(+)(+)(+)(-)(-)净输入量级间负反馈反馈通路本级反馈通路第10页/共119页 反馈存在于直流还是交流通路例vIvO- -+C2C1R1R2三、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第11页/共119页作业6.1第12页/共119页6.2.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要点1、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稳定的比例关系2、反馈量是对输出量的取样3、负反馈的作用是将引回的反馈量与输入量相减由此可组成四种阻态:输出端:反馈信号在输出端分为取电压和取电流两种方式。电压
6、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输入端: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联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反馈阻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反馈阻态态第13页/共119页四种阻态的判断方法iX并联:反馈量和和fX输入量接于同一输入端。接于不同的输入端。iX串联:反馈量和和fX输入量fXiXfXiXfXiX电流: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仍然存在。电压: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为零。第14页/共119页一、电压串联负反馈6.2.2 四种负反馈阻态第15页/共119页第16页/共119页二、电流串联负反馈第17页/共119页电流串联负反馈第18页/共119页三、电压并联负反馈第19页/共119页第20页/共
7、119页四、电流并联负反馈第21页/共119页电流并联负反馈第22页/共119页反馈的判断小结第23页/共119页 对于运算放大器来说,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一个加在同相输入端一个加在反相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第24页/共119页A. 电压串联RLvOvFvID vO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串联反馈:输入端电压求和(KVL)各种反馈类型的特点-vI+ vID + vF =0输入端有vID = vI -vF即第25页/共119页各种反馈类型的特点B. 电流并联RL iOiFiID iO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并联反馈:输入端电流求和(KCL)其他两种阻态有
8、类似的结论iI - iID - iF =0输入端有iID = iI -iF即第26页/共119页串联反馈信号源对反馈效果的影响vID = vI -vF 则vI最好为恒压源,即信号源内阻RS越小越好。 要想反馈效果明显,就要求vF变化能有效引起vID的变化。第27页/共119页并联反馈信号源对反馈效果的影响iID = iI -iF 则iI最好为恒流源,即信号源内阻RS越大越好。 要想反馈效果明显,就要求iF变化能有效引起iID的变化。RSvS+-end第28页/共119页反馈分析举例:第29页/共119页RLuoRLuo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一、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
9、出电压成比 例的反馈称为电压反馈;6.2.3 反馈阻态的判断第30页/共119页 将输出电压短路,若反馈信号为零,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 例的反馈称为电流反馈。电流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RLioiERLioiERf第31页/共119页 此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流相加减的关系。 此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压相加减的关系。 对于三极管来说,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输入三极管的基极或发射极,则为并联反馈;一个加在基极一个加在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二、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同一
10、个电极,则为并联反馈;反之,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两个电极,则为串联反馈。第32页/共119页解: 根据瞬时极性法,见图中的红色“+”、“-” 号,可知经电阻R1加在基极B1上的是直流并联负反馈。因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故又为电流反馈。结论:是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02 例题01图 经Rf 加在E1上是交流负反馈。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在T1两个输入电极,故为串联反馈。 结论: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例题1:试判断图02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第33页/共119页解: 根据瞬时极性法,见图中的红色“+”、“-” 号,可知是负反馈。 因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在运放A1的两个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 图0
11、3 例题02图 因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故为电压反馈。结论:交直流串联电压负反馈。例题2:试判断图03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第34页/共119页第35页/共119页作业6.4第36页/共119页6.3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及一般表达式 ofXXFiofXXA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放大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 ioXXA根据图6.3.1可以推导出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方程。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第37页/共119页FAAXXXAXXA1fiiiofFAXXXXXXofioif式中:称为环路增益。FAfiiXXX以上几个量都采用了复数表示,因为要考虑实际电路的相移
12、。由于第38页/共119页6.3.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表示法信号源输出信号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净输入信号)Xo基本放大基本放大A电路电路Xid反馈网络反馈网络FXf+XiXs变换网络变换网络K第39页/共119页信号的单向化传输Xo基本放大基本放大A电路电路Xid反馈网络反馈网络FXf+XiXs变换网络变换网络K信号的正向传输信号的反向传输信号在反馈网络中的正向传输信号在基本放大电路中的反向传输第40页/共119页信号的单向化传输Xo基本放大基本放大A电路电路Xid反馈网络反馈网络FXf+XiXs变换网络变换网络K信号的正向传输信号的反向传输单向化第41
13、页/共119页6.3.2 四种组态电路的方框图1. 表达式推导XsXfFXoAK+XiXidX 信号 在四种反馈阻态中的具体形式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idXiXfXoXidViVfVoVidIiIfIoIoVidViVfVoIidIiIfI第42页/共119页2. 电路形式第43页/共119页6.3.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开环增益(考虑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XsXfFXoAK+XiXididoXXA ofXXF 反馈系数ioFXXA 闭环增益因为 idXiXfX 所以ioFXXA fidoXXX FXAXXooo/ FAAA 1F即闭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又因为siXKX 所以so
14、FSXXA KXX/io FAK 对信号源的增益第44页/共119页反馈深度的讨论一般负反馈称为反馈深度FA 1FAAA 1F时,时, 11 )1( FA, FAA 时,时, 11 )2( FA深度负反馈正反馈时,时, 11 )3( FA, FAA 自激振荡时,时, 01 )4( FA, F A第45页/共119页开环时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Xo基本放大基本放大A电路电路Xid反馈网络反馈网络FXf+Xi对输入口的影响对输出口的影响Xo基本放大基本放大A电路电路Xid反馈网络反馈网络F+Xi6.3.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第46页/共119页作业6.6第47页/共119页6.4.1 深度负
15、反馈实质FAVV ab环路电压增益=0i XffiidXXXX FAFFAAA11fFAFA环路增益 是指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所形成环路的增益,当 1时称为深度负反馈,与 1+ 1相当。于是闭环放大倍数6.4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分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分析析第48页/共119页6.4.2 反馈网络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反馈系数的倒数,与有源器件的参数基本无关。一般反馈网络是无源元件构成的,其稳定性优于有源器件,因此深度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比较稳定。 第49页/共119页 对图所示电路,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经Rf加在发射极E1上的反馈电压为+,与输
16、入电压极性相同,且加在输入回 路的两点, 故为串联负反馈。反馈信 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 电压反馈。 后级对前级的这一反 馈是交流反馈,同时Re1上 还有第一级本身的负反馈, 这将在下面分析。 图6.4.3 串联电压负反馈一、 电压串联负反馈6.4.3 放大倍数的分析第50页/共119页 对图(b),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加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且为电压负反馈。结论是交直流串联电压负反馈。 串联电压负反馈(b)集成运放放大电路第51页/共119页 反馈系数:ioiofVVXXAvvvvvvvvFAA1ofofVVXXFvv对于图02(a) :对于图02(b)
17、:e1fe1RRRFvv1f1RRRFvv对于串联电压负反馈,在输入端是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相减,所以第52页/共119页解:在求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时,可以把A1和A2看成一个运算放大器,见图中棕色线框。 因A1和A2 都是反相输入的,因此可确定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极性。该电路相当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所以 651RRAvv例 :求电压放大倍数。第53页/共119页 对图示电路,反馈电压从Re1上取出,根据瞬时极性和反馈电压接入方式,可判断为串联负反馈。因输出电压短路,反馈电压仍然存在,故为串联电流负反馈。二、电流串联负反馈第54页/共119页fivAviF1RIRIFvioo第55页/共119
18、页RRRARVIVVAivvvLLfLioioffivA于是 1/R ,这里忽略了Rf的分流作用。电压增益为:第56页/共119页 电压并联负反馈三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的电路如图所示。因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一点相加,为并联反馈。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为负反馈,且为电压负反馈。因为并联反馈在输入端采用电流相加减。即第57页/共119页 具有电阻的量纲 具有电阻的量纲 具有电导的量纲iofIVAviivviviFAA1fofo1/RVRVFiv1f11f1ioiof1RRFRRARIVVVAivvivv而电压增益为:ifi IIIio/IVAviiof/IVAviof/VIFiv 称为互阻
19、增益, 称为互导反馈系数, 相乘无量纲。对于深度负反馈,互阻增益为fviAivFivviFAivviFA1f第58页/共119页电流并联负反馈(a)(b) 电流并联负反馈的电路如图所示。对于图(a)电路,反馈节点与输入点相同,所以是电流并联负反馈。对于图(b)电路,也为电流并联负反馈。四 电流并联负反馈第59页/共119页of/=IIFiif22of2offf=0)(RRRIIFRIIRIii)1 (12ffRRFAiiiiof22fIRRRI电流放大倍数:1L2f1Lf1iLoiof)1 (=RRRRRRARIRIVVAiivv电流反馈系数是 ,以图(b) 为例显然,电流放大倍数基本上只与外
20、电路的参数有关,与运放内部参数无关。电压放大倍数为:第60页/共119页求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若要实现串联电压反馈, Rf 应接向何处?要实现串联电压负反馈,运放的输入端极性如何确定?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例:回答下列问题。第61页/共119页 Ic1 = Ic2 = Ic3 /2V7 . 97 . 09V9156V666241515BE3B3E3EER2B3221EECCR2VVVVVVRRRVVVV5mA5 . 0mA13 . 5157 . 9c1C1CCC2C1C2C1e3EEE3C3RIVVVIIRVVI解: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即静态时 T1和T2的集电
21、极 电位。第62页/共119页解 既然是串联反馈, 反馈和输入信号接到差放的两个输入端。要实现负反馈,必为同极性信号。差放输入端的瞬时极性,见图中红色标号。根据串联反馈的要求,可确定B2的极性。见图中绿色标号,由此可确定运放的输入端极性。解 : 可以把差动放大电路看成运放A的输入级。输入信号加在T1的基极,要实现串联反馈,反馈信号必然要加在B2。所以要实现串联电压反馈, Rf应接向B2。第63页/共119页为了保证获得运放绿色标号的极性,B1相当同相输入端,B2相当反向输入端。为此该电路相当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所以电压增益为2bf1RRAvv解: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增益,可把差放
22、和运放合为一个整体看待。第64页/共119页作业6.19第65页/共119页6.5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是改善放大电路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广泛应用于放大电路和反馈控制系统之中。1 负反馈对增益的影响2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3 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4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5 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6 负反馈对噪声、干扰和温漂的影响第66页/共119页ioiofVVXXAvvvvvvvvFAA1 在负反馈条件下增益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这里增益应该与反馈组态相对应AAAFAAAFAAFAAFAAFAd)1 (1d)1 (d)1 (dd)1 (df
23、f22f有反馈时增益的稳定性比无反馈时提高了(1+AF)倍。6.5.1 稳定放大倍数根据负反馈基本方程,不论何种负反馈,都可使反馈放大倍数下降1+AF倍,只不过不同的反馈组态A、F的量纲不同而已,但AF无量纲。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第67页/共119页式中Ri =rid 。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与反馈加入的方式有关,即与串联或并联反馈有关,而与电压或电流反馈无关一、对输入电阻的影响(1)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 串联负反馈输入端的电路结构形式如图所示。对串联电压负反馈和串联电流负反馈效果相同。有反馈的输入电阻iiiiiiifiiiif)1 ( )1 ( RFAIVFAIFAVVIVVIVRvvv
24、vvvvvvvvv6.5.2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第68页/共119页oiifiiiif iVFIVIIVIVRivvvidvv1iiiiiiiFArFAIIV 并联负反馈对 输入电阻的影响并联负反馈输入端的电路结构形式如图所示。对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效果相同,只要是并联负反馈就可使输入电阻减小。有反馈的输入电阻为(2)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第69页/共119页(1)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图09.12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图09.12为求输出电阻的等效电路,将负载电阻开路,在输出端加入一个等效电压Vo,并将输入端接地。于是有式中 是负载开路时
25、的电压放大倍数。oooooooofoooiooo)1 (RFAVRVFAVRXAVRXAVIvvvvFARIVRvooooof1ovA 此处用XS=0 是因为考虑到电压并联负反馈时,信号源内阻不能为零,否则反馈信号将被信号源旁路。 XS=0 ,说明信号源内阻还存在。负载开路二、 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电压负反馈可以使输出电阻减小,这与电压负反馈可以使输出电压稳定是相一致的。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电压的降落就小,稳定性就好以串联电压负反馈为例,有第70页/共119页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式中Ais是负载短路时的开环增益,即将负载短路,把电压源转换为电流源,再求负载开路的增益 这与
26、电流负反馈可以使输出电流稳定是相一致的。输出电阻大,负反馈放大电路接近电流源的特性,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就好。例:为求输出电阻的等效电路。将负载电阻开路,在输出端加入一个等效的电压Vo,并令输入信号源为零,即VS =0。可得osfsisIFAXAXAiiiosoosoo)1 (IFAIIFARViiosooof)1 (RFAIVRi(2)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第71页/共119页 无反馈时的通频带f= f HfL f H 有反馈时的放大电路高频段的增益为6.5.3 展宽频带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宽了Hmj1ffAAh第72页/共119页FAAFAAAhhhmhmhfffj
27、11ffj11fHmfHmHmj1)1 (11j)1 (j1ffAfFAfjFAAffFAAFAffAHmmmmmHmHffFAf)1 (FAffmLLf1HfLfHfbwfffff有反馈时的通频带同理:第73页/共119页 因加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幅度下降,不好比对,因此必须要加大输入信号,使加入负反馈以后的输出幅度基本达到原来有失真时的输出幅度才有意义。失真的反馈信号,会使净输入产生相反的失真,从而弥补了放大电路本身的非线性失真6.5.4 减小非线性失真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但是只能改善反馈环内产生的非线性失真。第74页/共119页注意:1、信号源要有足够的负载能力2、只能
28、抑制电路内部非线性失真第75页/共119页6.5.5 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一般原则1、稳定动、静态交直流2、信号源性质决定串并联3、负载决定电压、电流反馈4、根据输入输出量纲最终确定组态第76页/共119页2021-11-28负反馈对噪声、干扰和温漂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原理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改善。负反馈只对反馈环内的噪声和干扰有抑制作用,且必须加大输入信号后才使抑制作用有效。第77页/共119页作业6.11第78页/共119页 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但是负反馈引入不当,会引起放大电路自激。为了使放大电路正常工作,必须要研究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原因和消除自激的有效方法。6.6
29、 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性自激振荡现象Xo基本放大基本放大A电路电路XidXf+Xi反馈网络反馈网络F 在不加任何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放大电路仍会产生一定频率的信号输出。第79页/共119页 在高频区或低频区产生的附加相移达到180,使中频区的负反馈在高频区或低频区变成了正反馈,当满足了一定的幅值条件时,便产生自激振荡。FA和和6.6.1 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一、 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 根据反馈的基本方程,可知当FA1= 0 时,相当放大倍数无穷大,也就是不需要输入,放大电路就有输出,放大电路产生了自激。 AAAFf=1将 = 0 改写为1FAFA1第80页/共11
30、9页 图a是一个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其输入、反馈、净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关系如图b所示。因运放输出与输入相移为0,若附加相移达到180 ,则可形成正反馈。 图b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矢量图图a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第81页/共119页二、 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相位条件又可分解为 幅度条件1|FA AF= A+ F=(2n+1) n=0,1,2,31FA起振条件:1|FA第82页/共119页 AF是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的总附加相移,如果在中频条件下,放大电路有180的相移。在其它频段电路中如果出现了附加相移AF,且AF达到180,使总的相移为360,负反馈变为正反馈。如果幅度条件满足要求,放大电路产生自激。
31、 在许多情况下反馈电路是由电阻构成的,所以F=0 ,AF = A+F= A。 第83页/共119页6.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定性分析1、单管放大电路不可能自激振荡 CE接法基本放大电路全频段微变等效电路第84页/共119页2、双管放大电路不可能自激振荡3、放大电路级数越多越容易产生自激振荡4、自激振荡之取决于电路结构本身,不受输入信号约束。 但可以被外信号激发。第85页/共119页FAFA1lg20lg20lg20 环路增益的幅频响应写为一般与频率无关,F则F1lg20的幅频响应是一条水平线利用波特图分析关键作出A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波特图F1lg20水平线Alg20 与与的交点为F1
32、lg20Alg20 1 FA即该点满足第86页/共119页波特图的绘制 有效地判断放大电路是否能自激的方法,是用波特图。第五章波特图的Y 轴坐标是20lgA,单位是分贝,X 轴是对数坐标,单位是赫兹。例:一个三极点直接耦合开环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方程式,波特图绘制过程方法如下:)10j1)(10j1)(10j1 (107645idofffVVAv6.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第87页/共119页幅频特性放大电路在高频段有三个极点频率fp1=104、fp2=106和fp3=107。分子105代表中频电压放大倍数(100dB)。1、以20lg|105|=100dB 自0Hz A点做线段至fp
33、1=104 B点,注意该点为第一个拐点 B。2、以100dB-(20db/10倍频)*f 自fp1=104 B点做线段至fp2=106 C点,注意该点为第二个拐点C。3、以100dB-(40db/10倍频)*f 自fp1=106 C点做线段至fp2=107 E点,注意该点为第三个拐点E。4 、自0开始做A至0.1 fp1=103 G点,自G点以(45/10倍频)到R(C) 点。 、自R(C)开始以(9010倍频)做A至 T(E)点。6 、自T(E)开始以(13510倍频)做A至 -270 相频特性第88页/共119页第89页/共119页环路增益波特图的引入 由于负反馈的自激条件是 ,所以将以
34、20 为Y坐标的波特图改变为以20 为Y坐标的波特图,用于分析放大电路的自激更为方便。由于1FAAlgFAlgFAFAFA/1lg20lg20lg20lg20lg20对于幅度条件 1FAdB0/1lg20lg20lg20FAFA 相当在以20 为Y坐标的波特图上减去 即可到以环路增益20 为Y坐标的 波特图了。如图19所示。AlgF/1lg20FAlg第90页/共119页 在图10.04中,当F3=0.01时,MN线为20lg =0 dB。20lg =0 dB这条线与幅频特性的交点称为切割频率f0。此时 =1, A=180,幅度和相位条件都满足自激条件,所以20lg =0dB这条线是临界自激线
35、。FAFAFAFA 在临界自激线上,从S点向左达到对应R点的频率时,此时 A=135,距A=180有m=45的裕量,这个m称为相位裕度。一般在工程上为了保险起见,相位裕度m45。图19 环路增益波特图 仅仅留有相位裕度是不够的,也就是说,当A=180时,还应使 fc ,Gmf0 ,Gm0dB (c)临界状态: fc=f0, Gm=0dB fc 20lg|AF|=0 处的频率fo AF=0 处的频率第92页/共119页自激的判断第93页/共119页思考 如果 在0dB线以上只有一个转折频率,则无论反馈深度如何,电路都能稳定工作,对吗?(假设 为无源网络)Alg20 FdB 01lg20 FF最大为 1,即0dB线以上只有一个转折频率,则在0dB线以上的Alg20 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找不到f0 放大电路是稳定的。Alg20 00-90-180第94页/共119页放大电路自激的判断举例 加入负反馈后,放大倍数降低,频带展宽,设反馈系数F1=10-4,闭环波特图与开环的波特图交P点,对应的附加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态农业项目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建材城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湖南省平江县2026届中考押题数学预测卷含解析
- 五官争功300字(11篇)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与合作协议
- 农村资源整合利用开发协议
- 疫情下的税收政策
-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维护合作合同
- 宏八初一上期中数学试卷
- 邯郸一中高考数学试卷
- 哔哩哔哩认证公函
- 托玛琳养生碗gg课件
- 关节穿刺入路课件
- 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行政后勤人员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卡
- 河北省张家口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树木学(总论)课件
- 消化系统炎症性肠病labc
- DB52∕T 1480-2019 GLW-8430连栋塑料薄膜温室通用技术规范
- 员工推举代表书
- 自动化食用菌大棚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