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42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42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42例临床观察_第3页
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42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42例临床观察曾丽宁(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乐里镇卫生院533300)【摘要】目的了解注射用双黄连的不良反应,旨在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使 用注射用双黄连静脉滴注而诱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2例接受 注射用双黄连静脉滴注的患者中,23例(61.9%)皮肤及其附件,表现为瘙痒、 眼睑水肿、无凹陷性水肿、全身剥脱性皮炎等症状;15例(35.71%)全身性反 应,主要表现为抽搐、寒战等;7例(16.67% )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上腹部 不适等;4例(9.52%)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为喘憋、呼吸急促等

2、症状;3例(7.14%)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室性早搏等症状。所有患者经由开放静脉通道、吸氧、 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或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等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 药品牛产企业必须要强化药物安全监测,基于与质量研究合格后健全药品说明书, 患者必须要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操作规范,以期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牛率,保证 患者用药安全。【关键词】注射用双黄连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4) 14-0167-02注射用双黄连属于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苓、金银花、连翘提取 物,清热解毒功效显著,在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等治疗中

3、具有 重要的应用价值。伴随着注射用双黄连在临床的不断推广,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 多。由于中药制剂成分较为复杂,受患者年龄、性别、体质、使用剂量、合并用 药、溶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复杂程度较高1。 基于此,木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使用注射用双 黄连静脉滴注而诱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使用注射用双黄连静脉滴 注而诱发不良反应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男性占有28例(),女性有14 例(%);年龄10个月至78岁,平均年龄在(3845&

4、amp;plusmn;8.78)岁之间,其中 18例v10岁,占42.86%; 4例处于(10-19)岁之间,占9.52%; 10例位于(20-60) 岁之间,占23.81%; 10岁>60岁,占23.81% o1.2 一般方法所有患者均予静脉滴注注射用双黄连(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批准 文号:国药准字z10960058), 38例患者一次性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4 例加入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1次/d。执行世界卫生组织(who)药 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分类标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 资料进行冋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表现。1.3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

5、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制定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推行 的adr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p<0.05 |寸为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与表现类型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在接受注射用双黄连静脉滴注而出现不良反应的 42例患者中,全身性反应15例(35.71%),临床主要表现为抽搐、发热、寒战 等症状;皮肤及其附件23例(61.9%),主要表现为瘙痒、眼脸水肿、皮疹、潮 红、无凹陷性水肿、疹块、全身剥脱性皮炎等症状;呼吸系统4例(9.52%), 临床表现为喘憋、呼吸急促,且伴有窒息感;消化系统

6、7例(16.67%),表现为 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心血管系统3例(7.14%),临床表现为心悸、胸 闷、室性早搏、房速等症状,如表1所示。表1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分类与临床表现2.2不良反应处理与预后分析针对患者不良反应症状予以停药、退热、开放静脉通道、吸氧、静脉注射地 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或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等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无任何后遗症。3讨论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独创的新剂型,因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优势在临 床上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与应用,但其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安全性问题值得探 究。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在42例患者中,全身性

7、反应15例,皮肤及其附件 23例,呼吸系统4例,消化系统7例,心血管系统3例,充分提示注射用双黄 连多表现为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必须要引起重视。究其根源,不良反应 诱导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射剂本身因素。注射用双黃连属于种复方 中药注射用冻干粉,主要成分包括黄苓、金银花、连翘,经由提纯后成分较为复 杂。就金银花而言,其中的绿原酸具有致敏性,入侵血液后易发变态反应。同时, 连翘中具有皂昔,当使用剂量过大吋,易出现呼吸中枢麻痹等现象。另外,小剂 量黄苓极其容易诱发发热、致敏反应。与此同吋,药液中具有隸质、高分子 蛋白等,对血管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易发过敏反应4;二是患者个体因素。 一般

8、而言,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易发于老年与小儿患者,多因此类患者排泄能 力较低、肝肾功能低下、药物耐受性,故发病急,且病情严重;三是与输液配伍 因素。注射用双黄连在ph小于5的溶媒中进行溶解,易析出黃岑昔结晶发沉淀 现象,故推荐注射用双黄连单独使用,注意配伍禁忌症57。由此可见,在使用 注射用双黄连时,必须要综合注射剂本身因素、患者个体因素及配伍禁忌症,予 以患者个性化用药方案,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必 须要重视配伍禁忌症与注射剂本身因素,从患者个体化特征出发,予以患者合理 化用药方案,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参考文献陈延飞,曾凡杰,张丽梅等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与防范措 施j 中医药导报,2011,17(2):80-82.2 李静,岳淑梅,李健等.文本挖掘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j 中国 药事,2013,27(11):1213-1217 3 李阳革两种不同剂型双黄连不良反应类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09,3(1):136-137.张赞玲,阎敏,龙丽萍等双黄连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溥件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现代医学杂 ,2010,20(11):1704-1707.程光文,曾媒毛宗福等.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冋顾性调查j 重庆医学,2011,4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