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意识与教学质量管理--金盘讲座_第1页
科研意识与教学质量管理--金盘讲座_第2页
科研意识与教学质量管理--金盘讲座_第3页
科研意识与教学质量管理--金盘讲座_第4页
科研意识与教学质量管理--金盘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教科科研研意识与教学质量管理意识与教学质量管理1. 1.教科研意识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教科研意识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2. 2.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关世民关世民一、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某中学总结出来的 有效教学模式,要求在你校学习并推广。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你听到一些耳闻,说这个模式并不像说的那样有效。你校有些教师也对此有抵触情绪。你看这件事应该怎么办?2.案例分析你校在学年末,要推荐一个教师出国培训,参加美国先进教学方法培训班。这两个教师都符合选拔推荐条件,而且他们的各项

2、条件大致相同,不差上下。这两个教师都坚称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方法最有效,而且学科考试成绩最好,自己最有资格出去学习培训。因此,他们俩都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你看使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3.海南省某县一所初级中学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校领导认为从教学质量检测抓起很重要,想通过考试检测的反拨作用来倒逼教师重视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质量。于是就取消本学校教师自己命题的做法,凡是测试题都要求从湖北黄冈、长沙一中、海口部分重点初级中学引进试卷。结果,这种做法不但没有改变低迷的教学质量,反而教学质量变得更低了,因为许多学生都反映使用外来试卷太难,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干脆就不学了,甚至也拒绝考试,反正考了也不

3、会。请问导致这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请问导致这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4.4.某学校中考前,初中三年级六个班进行三次英某学校中考前,初中三年级六个班进行三次英语模拟考试,每次考试分数都不一样。第一次学语模拟考试,每次考试分数都不一样。第一次学生的平均分是生的平均分是5656分;第二次是分;第二次是7575分;第三次是分;第三次是6262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这三次分数感到困惑,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这三次分数感到困惑,究竟哪次分数能够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高考预究竟哪次分数能够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高考预测以哪次分数为基准,将三次平均起来有意义吗?测以哪次分数为基准,将三次平均起来有意义吗?考试分数在什

4、么情况下能够反映出真实意义?考试分数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反映出真实意义?对此,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对此,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二、教科研意识的重要性1.教科研意识是指人们对教科研知识和方法的敏感度,通常指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教师是否能够首先想到使用将科研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教科研意识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常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3.教科研意识能够帮助我们自觉的去学习教科研知识并主动形成教科研能力。三、基本的教科研知识和能力(一)教科研常用方法1.行动研究法2.实验研究法3.个案研究法4.调查研究法我们主要介绍行动研究法,因为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师,这也是中小学教师常用的研究方法。(二

5、)教科研能力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2.实施行动研究的能力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法,简单易行,学术要求低,可以个人,也可以集体实施,聚焦教学问题,整个研究可以循环往复进行。行动研究包含了质化研究,行动研究的能力重要表现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3.行动研究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否具备研究能力,主要看是否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发现问题: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 (2)收集资料,分

6、析问题:这一阶段成立由有经验的教师或者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 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策略和方法,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准备。(3)设计实验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例如,选择能够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方法,确定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或者方法,制定实验期限,监督检查实验过程和评价实验成效。 (5)实施行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

7、和行动。不可行的,查找问题,做出调整。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6)总结评价:这是经过一个阶段后,再规定实验研究的时限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的总结。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和评价。 确认问题确认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资料实施对策实施对策寻找对策寻找对策总结评估总结评估第一、 提出问题:1.男生在学校学习不成功,很多男生辍学。 2.男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都不如女生。第二、确定行动研究: 1.分析研究问题:分析研究问题:根据教师们的经验,初步认为

8、,男生缺乏根据教师们的经验,初步认为,男生缺乏学习兴趣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学习兴趣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1 1)男生的学习风格与女生不同,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风男生的学习风格与女生不同,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风格比较单一,更适合女生(视觉型、倾听型、动作性)格比较单一,更适合女生(视觉型、倾听型、动作性)(2 2)男生对有些学习科目不擅长(如语言)男生对有些学习科目不擅长(如语言)(3 3)男生缺乏可效仿的榜样(如父亲、成功人士)男生缺乏可效仿的榜样(如父亲、成功人士)( (4 4) )男生的父亲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男生的父亲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 .2.2.设计行动研究方案:外来研究者与来自不同学

9、校的教师设计行动研究方案:外来研究者与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并设计了一个行动方案。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并设计了一个行动方案。3.教师们决定收集资料,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有关专家为他们提供有关指导。教师们查找和阅读有关文献。第三、初步调查研究1.他们通过访谈和发问卷向家长、教师、男女生了解情况2.他们在课堂上观察男生在不同时间有什么不同的行为,与女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3.他们观察男女生对不同学习科目的不同反应4.他们观察不同教师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男女生的不同行为表现。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们随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写反思笔记;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定期讨论初步发现,并制定下一步行动

10、计划。第四、实施行动研究第四、实施行动研究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取一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取一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具体行动研究策略如下:具体行动研究策略如下:1.1.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男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男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学习积极性。2.2.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生至少表扬一次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生至少表扬一次。3.3.有的教师定期对男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父母交谈有的教师定期对男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父母交谈

11、。4.4.有的教师鼓励男生的父亲更经常地到学校来参加活动。有的教师鼓励男生的父亲更经常地到学校来参加活动。5.5.有的教师邀请体育明星到学校来与男生交谈有的教师邀请体育明星到学校来与男生交谈6.中期研究效果分析:学期中期,教师们又聚集在一起,分析采取对策后的效果;如果有的对策效果不大,则采取不同的对策。 此时,专家也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结果进行此时,专家也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研究过程和结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果记录下来。第五、研究成效评估第五、研究成效评估研究成效总结:学期末,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起,彼研究成效总结:学期

12、末,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遇到的困难和对策。专家也参此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遇到的困难和对策。专家也参与到讨论中,并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到讨论中,并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教师开始评估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效,男生的学习是否有提高。教师开始评估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效,男生的学习是否有提高。评估的具体做法:他们使用了学生的考勤表、学生成绩记录评估的具体做法:他们使用了学生的考勤表、学生成绩记录单、男生及其父母在访谈中所说的话、课堂观察记录单、男生及其父母在访谈中所说的话、课堂观察记录分分析析等来进行评估。等来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男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他们开始不像以

13、研究结果发现,男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他们开始不像以前那样厌倦学习了,而且他们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前那样厌倦学习了,而且他们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本行动研究完成了一个循环。本行动研究完成了一个循环。常规的教学行动研究继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常规的教学行动研究继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四、教学质量管理意识与成绩分析要素(一)教学质量管理意识教学质量主要包含教学各个要素(备讲批辅考)的好与差,高与低的水平情况。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对这些教学要素进行保质保量的计划、指导、检查、考核与总结。这是对教学质量管理的广义理解。我们通常认为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和评价,这是对教学质量管理的狭义理解。科学的教

14、学质量管理应该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内容,也就是全程监控管理。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大误区在考试质量分析环节。因此,我们要重点讲如何正确实施考试质量分析,也就是如何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以及分数反映出来的问题。关于教学质量分析,我们大家都分析什么?(二)考试质量分析要素(二)考试质量分析要素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分析试卷命制质量,因为试卷命制质量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问题。因此,作为教学工作工作者,我们必须要重视制约考试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难度、区分度、离散度、信度和效度。1.考试的效度效度,又称有效性。它是指一套测试题是否测试出了设计人想要测试的内容,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测试到了应该测试的内容。

15、效度的高低是衡量语言测试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命制试卷的基本出发点,一次效度偏低的语言测试是没有意义的。例如,我们想要测试学生的听说能力,但是检测方式还是选择让学生做试卷,而试卷内容又多是选择题、改错题、阅读理解题等。这样的考试内容与考试目的不相符,因此,也就没有了效度。效度当中最重要的是内容效度。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指一套测试题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目的要求,内容效度明显的特征就是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具体讲,具体讲,内容效度是指是否考到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应该检测的那些内容。为了检验我们的命题的内容效度,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6、判断:(1)检测的内容是否和测试的目标有关;(2)检测内容(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3)检测内容是否适合检测对象。例如,我们测试学生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和能力,如果我们采用的题型和综合考试题型一样,语音、语法、词汇、阅读面面俱到,那么,该测试的内容效度就很低。2.信度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换句话说,就是那同一份试卷对同一组的学生实施两次测试或者多次测试,如果结果比较一致,那就说明这份试卷的信度高。具体来说,在学生考过之后,在常态下,相隔一定时间,再让学生做一遍同样的试卷,如果结果与第一次结果相似或相近,那么这份试卷的信度是好的。如果,两次测试结果相差很大,说明试卷信度不好,测试成绩没有

17、使用价值。这种信度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阅卷人阅卷所得的分数大致相同;二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阅同一份试卷,分数也大致相同。例如,考试中的作文部分批阅,三个老师批阅的分差接近,说明信度可靠;分数差距大,说明信度不可靠。信度在中学测试中可以具体理解为考试命题质量、考试监管质量和阅卷质量的把控程度。3.测试信度与测试效度的关系(1)测试效度高的题目有时测试信度低。例如,在口语考试中,考生与主考教师直接对话考查考生的口语能力。这种考试具有很高的测试效度,但是主考教师评分有时带有主观性,这样口语考试的信度就会受到影响。(2)测试信度高的题目有时测试效度差。例如,利用语音单选题目考查学生口语能力,评分

18、十分可靠,测试信度高;但是分数高的考生并不一定口语好,所以测试效度差。具体讲,信度差的考试其效度也必然差,但是效度差的考试不一定信度也差。考试命题尽可能兼顾信度和效度的互补关系。4.4.难度和难度系数分析4.1 信度和效度是针对整个试卷而言,而难度则是针对每道试题而言。分析一套试卷的质量如何,除了要分析其信度和效度外,还要分析其难度系数,也即试题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赋值区间为0.001.00。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值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值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

19、均难度指数最好掌握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4.2 考试说明明确表示,“高考试卷由容易题、中等试题、难题组成,并以中等试题为主,总体难度适当。”一般来说标准的、有效的考试卷易、中、难三类试题的比例为2:6:2或3:5:2,我们可以看出试卷各类试题的难易比例是中下等的比例是7或者8,可以说整个试卷试题“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我们中考试卷的易、中、难三类试题比例通常是2:6:2或者5:3:2,1:7:2整体比例与高考相似,中等以下试题占8比较适合海南省情.一般来说难易度在0.40.7的试题为中等试题,低于0.4的为难题,高于0.7的为容易题。4.3 难度系数使用P表示。P

20、值实际上是指答对题目的比率。假设有50个学生参加考试,某一道题有15人答对了,那么该道题的难度系数就是: 答对题的人数 15P= =0.3 考生总数 50这个难度系数说明该题难度很大。本公式适合计算客观试题难度分析。主观试题的难度计算如下:该题得分的平均分除以该题的满分值。 该题得分的平均分 P= 该题的满分值例如,某写作题满分为20分,所有考生在这道题的得分平均分为16分,则该题的难度值为: 16P= =0.8 20这说明该题比较容易,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16分,接近满分。4.4 整份试卷的难易程度计算方法:(1)用参加考试的人平均分除以试题的总分。例如,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加考试人数是3

21、50人,语文试卷总分是100分,平均得分是63分。该语文试卷难度系数是0.63.(2)用参加考试的人的总得分除以所有参考人试卷总分之和。例如,参加考试的人数是350人,平均分是63分,总得分是22050分;参考人试卷总分之和是35000分。二者相除结果是0.63.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指数最好掌握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否则,试卷命制工作属于缺乏科学的盲目的行为,不利于正确检测

22、学生真正的学习成绩。4.5 试卷难度计算练习:计算每道题的难度系数;试卷难度计算练习:计算每道题的难度系数;计算试卷总体难度系数。计算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一份试卷总分一份试卷总分100分,共有分,共有6道大题。考生总数道大题。考生总数60人,平均得分人,平均得分68分。分。1题,满分值题,满分值10分,答对人数分,答对人数30人;人;2题,满分值题,满分值15分,答对人数分,答对人数28人;人;3题,满分值题,满分值20分,答对人数分,答对人数25人;人;4题,满分值题,满分值15分,答对人数分,答对人数23人;人;5题,满分值题,满分值15分,平均分分,平均分9分;分;6题,满分值题,满分值2

23、5分,平均分分,平均分13分。分。4.6. 4.6. 试题难度概念的重要意义:试题难度概念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重视试题难度的把握?主要是因为:为什么要重视试题难度的把握?主要是因为:(1 1)难度的合理控制是确保试卷区分度能够合理有效。)难度的合理控制是确保试卷区分度能够合理有效。难度控制不好,就不会有良好的区分度,区分度不好,试难度控制不好,就不会有良好的区分度,区分度不好,试卷质量就差,因此,也就失去了考试的有效性。卷质量就差,因此,也就失去了考试的有效性。(2 2)难度不必都是一个标准。一份试卷应该有不同难度)难度不必都是一个标准。一份试卷应该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按照易、中、难三个梯度,试

24、题比例可以是的试题,按照易、中、难三个梯度,试题比例可以是3/5/2;3/5/2;可以是可以是2/6/2;2/6/2;也可以也可以1/7/2.1/7/2.三个部分。中等以下试题占比通三个部分。中等以下试题占比通常是常是8 8,这样有利于区分不同程度的学生水平。,这样有利于区分不同程度的学生水平。(3 3)题型难度高低的设置原则可以根据测试内容和课程)题型难度高低的设置原则可以根据测试内容和课程标准的重点要求来定,可以实行教学内容难度大,考试试标准的重点要求来定,可以实行教学内容难度大,考试试题难度低或者教学内容难度低,考试试题难度大的原则。题难度低或者教学内容难度低,考试试题难度大的原则。5.

25、5.区分度以及作用区分度是指一份试题能否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来。区分度计算也是针对每道试题的,试题的区分度是指测试题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其取值范围介于-1.00和+1.00之间。一个试题的区分度的估计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能力强的学生(以卷面总分表示)应该比能力差的学生答对该题的比例要大。区分度值越大说明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质量标准:0.4 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该淘汰。我们常用三种方法来计算实际的区分度:计算方法一:以某一道试题的答题

26、人数为依据进行计算。人数计算法 H答对人数L答对人数 D= N高(低)分组人数式中 D = 区分度指数;H = 高分组答对某题的人数(总人数乘0.27);L = 低分组答对某题的人数(总人数乘0.27);N = 高分组(或低分组)人数,也可以高、低分组人数之和乘以0.27,得出N的数量。其计算步骤如下:(1)将全部试卷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2)确定高分组和低分组。如果总人数多,可取前三分之一(或27%)作高分组,后三分之一(或27%)作为低分组人数,且高分组人数与低分组人数相等。(3)算出高分组答对某题的人数(H) 和低分组答对该题的人数 (L)。将两者相减再被考试H组或者L组人数除。(4)按

27、公式算出该题的区分度。此公式适合客观试题区分度。某校英语期中考试,全班58人,其中第一道题答对人数:高分组580.27=15人,在15人中(H)答对者有12人;在低分组580.27=15人在15人中(L)答对者有7人;高、低分组人数N:(H15+L15)0.27=8 HL 12-7D= = =0.62 N 8本试题的区分度为0.62,根据区分度理论值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4 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因此,本题的区分度很高。 计算方法二以高低组的平均分为内容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先将某一道题的分数进行排序,H=27高分组的平均分,L=27低分组的平均分,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小题满分值。此次计算方法适合主观题。分值计算法: 27高分组平均分27低分组平均分D= 小题满分值某题满分值为20分,参考人数为58人,高分组人数为15人、高分组总分为200分,低分组人数为15人,低分组总分为128分。请计算本题的区分度: H均分-L均分D= X满分值 138.5D= =0.22 20本题的区分度按照区分度理论值,0.20.29之间的区分度属于区分度质量低的题目,应该修改。计算方法三计算试卷总体区分度(1)将考生的成绩分为1/2,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占50%;(2)计算出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