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向炼霞顾振彪先生认为:“写作与阅读结合,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以课文为写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劳,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尤其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见,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应紧密结合,同步前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切实做到以读促写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努力。一、注意积累除了提倡同学们摘抄课外读物上的精彩语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的时候也要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好

2、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后,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要求学生掌握它们,并且有意让他们在日记和作文中进行运用。并告诉学生,别人好的东西,我们要借鉴,如果能直接拿來就用的东西,为什么不用呢?毕竟人类的知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前人的经验,是书本上学来的。例如,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可以摘抄其中最有名的一段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远远超过了游览本身,这个道理是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的。还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等等,其中不乏有许多精美的语句,这些都可以作为积累的对象。当然

3、,要将这些精美的句子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前提是一定对这些句子有较深的理解,或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运用的时候才能更加自然融洽。所以,在要求学生摘抄课本中的好句子时,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见识深入剖析这些句子,拓展思维。例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其中讲到“既自以心为形役”一句,我除了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重点讲解“心为形役”的内在含义,还拓展补充“形为心役”“以心役物”“以物役心”三个概念。一是加深了学生对“心为形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层面。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了一次写作练习,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对以上四个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概念,又拓展了思维,写出来的文章

4、自然就有深度了。二、学会模仿有人说作文模仿会影响作文的创新能力,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前苏联教育家说过:“模仿对于学生,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写作需要借鉴,针对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加强对范文的模仿练习,正是创新的前奏。如学习过秦论时,就可以模仿作者的论证方法。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也”,原因在于秦“仁义不施”。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本文以史为料进行对比论述。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殽函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

5、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另外,我平时在教学中还注重搜集汇编具有导读导写功能、文质兼美的一些好文章,利用它们的经典性或示范性,让学生刻意模仿。可以仿写那些精美的语句,精彩的段落,也可以仿写巧妙的思路与写法,以此来培养学生规范作文意识。例如,在本学年开学典礼上,各层级的领导相继上台发言讲话,其内容无非总结过去,分析现在,勉励未来。虽内容大同小异,但就言辞结构而言,其中也不乏好的发言稿和讲话稿。所以我也选了两篇

6、好的稿子来进行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分析了这些稿子的内容和行文结构,让他们谈了自己的体会,感知了一篇好的稿子应有的思路和结构。于是,趁热打铁,安排学生围绕“写给父母的开学第一课”进行写作,要求写出开学万象,写出父母的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情感诉求。三、重视创新模仿是为了创新。教学中,我不仅重视学生的模仿练习,更重视启迪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导他们延伸原作情节,搭建自己的构思平台,拓展写作空间。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以林黛玉的眼光为线索来安排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让黛玉印象深的,作者详写,如王熙凤、贾宝玉;让林黛玉印象不深的,作者略写,如“三春”。这样的方法可以启发学生去感知联想自己的真实经历。初入高中的学生报名第一天也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在讲完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后,我布置了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描写自己初入高中的第一天。要求,以先后顺序至少描写三个在自己头脑中留下印象的人。这样的教学增加了课堂情趣,极大程度地利用了课文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调动了学生探讨作品意义、参与思考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反过来又开掘了阅读的深度,升华了阅读的体验,激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可谓一举数得。总之,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读促写”应体现在把每周的课堂作文分散到时时处处的课堂教学中,边阅读,边写作,以读促写。这样既能降低写作难度,又能提高写作效果。要真正做到以读促写,营造良好的写作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