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教学方法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进行应用性研究,通过对意境欣赏教学法的内涵,意境辨识教学法,意境分析教学法,意境欣赏教学法进行研究,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古典诗词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g643 a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2、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文学体裁,在高职院校开设古典诗词课程,发挥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特点,开展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有现实意义。一、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技能型人才,
3、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能力培养为目的, 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二)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中国古典诗词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应从高职院校实际状况出发,遵循高职院校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教学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可持
4、续性有机结合。(三)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与传统古典诗词教学的区别传统古典诗词教学通常采用讲授理解背诵模式,不同阶段古典诗词教学担负不同层面的教学使命,其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也不相同,小学阶段古典诗词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诵读;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可以对诗词作品进行体式分类、主旨分析和句段理解,教学以应试为主;大学古典诗词教学内容宏观,注重理论研究成果;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应围绕高职教育目标,树立能力导向的课程理念,建立起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二、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平台就是课堂,探索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迁移
5、能力,自主学习,推动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一)意境欣赏教学法内涵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感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意境欣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握,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把握诗歌展示的意蕴与主旨,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促进思维创新,激发创造潜能。(二)意境辨识教学法意境辨识教学法是通过对古典诗词不同作品欣赏方法的对比分析,厘清意境欣赏方法的特点、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方法,学生自主运用意境欣赏方法品读作
6、品,感受古典诗词蕴含的意境美。试以贾岛寻隐者不遇与杜甫石壕吏进行意境辨识分析。贾岛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以简短的20个字,通过寻者与童子的对话,采用“藏问于答”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寻隐者不遇的美妙意境。作品虚实相生,开放的意境具有流动和灵活的特征,诗中营造“白云”“苍松”等意象,以“白云”喻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全诗通过意境的营造,隐者的形象若隐若现,苍松翠柏之间,茂密的山林之间,缭绕的云雾之间,到处可见隐者采药的身影,然而隐者究竟在哪里,却又无迹可循,这就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隐者是什么人呢?是衣食无忧,辞官归隐的世外高人?是妙手回春,悬壶济世的神医?隐者为什么要归隐?贾岛又为什么要
7、苦苦寻访隐者?不同的联想形成每个人心中不同的隐者形象。隐者高洁的品性,高雅的情趣,高尚的目标,令人向往。全诗不带客观评价,不着主观色彩,在开阔的意境描绘中,使读者身临其境,怡情悦性,运用意境欣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体会其中的妙处。杜甫石壕吏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事件描写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开头“暮投石壕村”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典型环境,接下来“有吏夜捉人”预示了情节发展的方向及其悲剧性的结局。“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概括写出“吏”与“妇”的尖锐矛盾,全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爱憎分明,倾向性强,表达了杜甫“穷
8、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篇作品就不适宜用意境欣赏教学法进行教学。(三)意境分析教学法意境分析教学法是通过对作品意境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作品主旨,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品传达出的景外之景,画外之画,弦外之音,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想象力。下面试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马致远的天净·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五句二十八字,十景一人。作者营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马和夕阳十个意象,景物之间似乎并无关联性,却因一个人,一份情,什么样的人?天涯游子。什么样的情?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以此作为线索,把看似不相关的景物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苍茫
9、萧瑟的夕照秋景图。作品寄情于景,情景交融。首句“枯藤老树昏鸦”,起笔背景描写运用冷色调,勾勒出一派荒凉、萧瑟的秋景,为游子内心的悲凉凄苦,慨叹人生迟暮奠定感情基调;次句“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写哀愁,以清幽温馨的景色,反衬游子的无限乡愁;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罕无人迹的古道,刺骨的西风,疲惫的老马,游子是何等寂寞,内心是何等悲苦;第四句“夕阳西下”把前九种景物笼罩其中,落日黄昏,游子无家可归;末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秋思”主题,游子的归途在哪里?游子的家在哪里?游子要去何方?游子的命运变化?茫茫天涯,一切没有答案,怎能不肝肠寸断?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特定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写
10、秋野旅人的情怀,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整体意境表现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悲愁之恨,作品充满诗情,用意境分析教学法,引导学生将意象融合连缀,发挥想象,把握作品主旨,体会诗人情感,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细腻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四)意境欣赏教学法意境欣赏教学法是通过冥想法、描画法、植入情境法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意境“美”。冥想法就是闭目展开想象,让思想插上翅膀,围绕作品创设的情境,自由想象。如寻隐者不遇,想象一片茂密的山林,一席草庐,隐者一身青衣,步履轻盈矫健,在山间,或俯拾,或攀缘,或休憩,或取下腰间葫芦饮酒,身边跟着一个扎着总角小辫的小童,天真活泼;描画法就是拿出手中的笔
11、,根据作品美妙的意境画出心中的图画。如天净沙·秋思,结合作品意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勾画出一幅羁旅秋思图;植入情境法就是把自己带入情境中,让自己成为作品的主角,在意境中畅游。如寻隐者不遇可以把自己想象为隐者,运用同理心,体会隐者心境;天净沙·秋思可以把自己想象为天涯游子,运用同情心,体会游子浪迹天涯的思乡之情。运用冥想法、描画法、植入情境法可以充分体会作品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高职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欣赏教学方法是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基础上做出的应用性研究,通过对意境欣赏教学法的内涵,意境辨识教学法,意境分析教学法,意境欣赏教学法进行研究,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古典诗词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陈红,李玉春.高职教育规律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3).2高利华.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