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就业现状及困境分析_第1页
高等农林院校就业现状及困境分析_第2页
高等农林院校就业现状及困境分析_第3页
高等农林院校就业现状及困境分析_第4页
高等农林院校就业现状及困境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等农林院校就业现状及困境分析    王爱芹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质量严重下滑,拥有高学历的学生数量骤增,高校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没有有明显的优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严峻。高等农林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和行业的对口性等原因,形成了产业、地域人才结构失衡的尴尬局面。农林院校学生就业便成为了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学生、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林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就业现状;人才结构失衡一、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一)高校就业人数逐年上升

2、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毕业生逐年增长,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每年大批量毕业生涌入社会,在社会上谋求立脚之地,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大军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且严重受到专业学科的限制,在对口专业用人单位需求量较少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二)学生初次就业不稳定学生初次就业,一方面,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各方面没有全面清晰的认识,不敢贸然签订工作,初次就业率比较低;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状态,便即使已经签订工作,也仍然存在毁约的可能性。在这种就业环境下,学生的诚信问题遭到用人单位质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便必然导致

3、部分待就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三)学生求职心理不成熟当前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强,心智相对不成熟。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学生干部经历,也没有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活动,学习也抱有“差不多就行”心理状态,整个过程出于一种“随大流”的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找工作是毕业时才需要做的事情,因此没有提前为就业做准备工作。等到找工作的时候,简历单薄,又希望用人单位在薪酬、工作条件、发展空间等各方面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不成熟的求职心理往往容易导致求职失败。反过来,失败的求职经历又增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四)用人单位招聘条件限制农林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环境。在毕

4、业季,大量学生同时找工作,用人单位会本着择优的原则制定更高标准的招聘条件,使得大部分学生都望尘莫及。此外,性别因素在农林类院校体现的也比较明显,尤其针对理工科类学生,这进一步增大了农林院校理工科类女生的就业困难程度。此外,农林类大部分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够到基层就业,不符合学生的就业期望。加之,部分用人单位的工作地点的特殊性,也会选择招聘生源地就近的学生。二、农林院校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一)学生层面1.学生学(职)业生涯规划迷茫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模糊,学(职)业生涯规划迷茫。学生不能准确的定位自己,没有养成规划自己的习惯,被动的跟着别人的步子走,没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自己的各项

5、能力,这些问题在找工作的时候才逐渐暴露出来,以至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但这些能力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弥补不足,最后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2.对专业认可度低,被动就业受劳动力市场歧视和偏见的影响,学生报考农林类院校的初衷并不是因为专业因素,更多的可能是学校效应或其他因素。这导致农林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可度低,大多数农林类毕业生还是期望跳出“农门”,到非农林类单位就职。此外,农林类高校学生在寻求就业途径的过程中,不善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单纯依赖于学校的通知和招聘会,被动就业。3.定位不清晰,与求职期望值不匹配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不明确,学生往往想多手抓,但最终结果却是哪一手都不

6、够硬。在这种“眼高手低”求职状态下,学生只盯着极少数优质单位。此外,农林类学生与其他高等学校学生一样,期望去沿海发达城市或者离家较近城市就业,对工作期望值较高,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岗位类别、假期等方面。而学生整体的平均技术水平下滑,专业知识不牢固,自我素质有待提高。农林类相关用人单位也由于其岗位的特殊性,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求职期望,因此导致学生求职失败。(二)学校层面1.理论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专业课程在设置上存在陈旧性和盲目性,不能定时定期的根据社会的总体需求修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相近专业课程雷同性严重,专业趋同,造成部分专业就业供给不平衡,部分专业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优势不明

7、显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所以高校的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障碍。2.实践教学不够深入,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近年来,尽管学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在安排实践课程上,部分专业的实践课时较少,教师不能系统的阐述专业知识,学生无法深入探索和理解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实践课程趋向于“走马观花”,实习老师带着学生参观一遍就算结束,没有详细的考核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3.“满堂灌”已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大数据时代,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课堂学习模式,传统教学方式激不起学生的学

8、习兴趣,尤其部分老教师照书念,照ppt念,甚至采用方言教學,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学生怠学情绪明显。另一方面,教师教授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更新知识要点,与社会需求脱节,知识转化率低,这也导致学生产生学校的理论学习不重要的思想。(三)社会层面1.人才结构不平衡,供求出现错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产业人才结构不平衡。虽然农林产业在高速发展,但薄弱的基础仍然限制了其发展水平,产业整体的科技和管理水平、经济效益较低,对高等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使得农林类专业的学生面临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由于社会对农林院校的偏见,使得农林院校中非农林专业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认可不足,竞争力相对较弱,因

9、此导致农林院校的整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农林人才不足并不是供给不足引起的,而是人才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选择该行业的倾向性不高,造成了结构性失业问题。此外,地区人才结构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大部分毕业生更愿意去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发展,而农林类相关岗位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工作区域的基层性,偏僻性和艰苦性。因此,农林类院校学生在面临人才结构不平衡的现状下,就业压力显著。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部分传统生产领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日渐萎缩,另一部分新兴产业抓住了机遇迅速崛起,新时期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升级,那么,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

10、质量做出积极的响应来支撑。然而,教育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专业设置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必然会形成大量毕业生待业的状态,不利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3.用人单位招聘标准不合理部分单位用人追求“高消费”,专科学生可以完成的工作,一定要招收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完成的工作,一定会招收研究生,这便导致了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困难。此外,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林类院校抱有一定的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农林类学校工科和文科学生的就业负担。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农林类高等院校学生由于其专业的限制性和对口专业特殊性,在就业方面,无论是从来自于自身、学校

11、还是社会的,都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希望在政府的有效调控与引导下,在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下,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就业将不再是一个问题。参考文献:1王艳花, 王兆华, 刘海英. 基于就业需求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分析以农林院校为例j. 高教论坛, 2017(4):116-120.2苏璇斐.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c.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0:53张恺,蒋承.我国林业人才供给不足原因探析从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视角j.林业经济,2015,37(04):114-119.4安伟强,何明星.浅议新形势下农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