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特点 :(1) 大陆法系 起源于罗马法,它的 主要特点:它以成文法和法典为基础,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概括性它在逻辑上 严密,体系上封闭它在法律部门的划分上比较系统和完整,它把法律分为宪法、民法、商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等 几大法律部门在诉讼程序上,一般是采用讯问制它特别注重和强调一般法律规范的作用。(2) 普通法系。又叫英美法系。特点:它是以判例为基础,它的条文是建立在法院判决的基础上的,“遵循前例” 是它的重要司法原则它没有完整的严密的法律体系,判决模式是开放的它的法律部门的划分上比较混乱,没有独立的民法部门在诉讼程序上,一般采用辩论制。总之,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尽管各有特
2、点,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区别,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剥削阶级法,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法。2、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概念、关系、价值) :( 1)程序正义 :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 平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说,司法机构对一个案件的判决,即使非常公正、合理、合法,也还是不够的;要使裁判结论 得到们的普遍认可,裁判者必须确保判决过程符合公正、正义的要求。( 2)实体正义 :案件判得结果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就是实体正义。举个例子吧。比如李昌 奎案,判了死刑,判对了,结果正确公平,就是实现了实体正义了。( 3)价值 : 1.
3、 程序的中立性保证了程序参与者认为参与的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程序,因而取消了对结果怀疑的负担;2.程序的对等性保证了程序参与者在强大的国家机关面前获得一种基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安全感,因而取消对过程的恐惧 负担; 3. 程序的合理性则通过制度的保障使得程序符合理性的要求,从而使参与者无法不信服由该程序产生的结果; 4. 程序的及时性、终结性避免了程序拖宕、反复,使参与者不必忍受太多讼累,从而实体正义不会因迟到或者中断而 变成非正义。( 4)关系 :实体正义是结果和目的意义上的正义,而程序正义是过程意义上的正义,法的正义性呢,应该是实体正义 与程序正义的统一。3、 学习中国法律制度的目的:a.以纵向的历
4、史看待, 当代中国法律的发展渊源、背景,吸取经验教训。b.学习封建法, 认清当前中国法制的封建因素,并建立反封建意识一一政策高于法律重刑轻民特殊法、家族主义法重实体轻 程序道德问题法律化4、法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规范。是国家的意志。具有国家强制性。5、法制与法治( 1)法制 :就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说就是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核心 因素是现行法系统(即法的体系) ,另外还包括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即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和一系列的法律 实践(包括法的创制、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的解释等实践活动)。(2) 所谓 法治 ,治是个动词, 就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
5、国的原则和方略, 或者说就是一切国家机关、 公职人员、公民、 社会团体必须服从法律的普遍守法原则,亦即依法办事的原则。法制和法治是两个概念,有联系和共同点:他们都是以法律为核心内容和因素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都受 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为统治阶级服务。(3) 但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含义有很大差别的。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是整个法律上层的建筑系统,更 多的是就静态意义讲的。而法治是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是普遍遵守的守法原则,依法办事的原则。法制史与国家政 权相伴相生,有国家政权就有法制,而法治是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6、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与“法”的关系。不同
6、的历史时期礼与法的关系有所变迁。夏、商、周三代,主要是礼刑并举、互用。特别是西周时期,礼与刑是 法的两个基本方面。礼主要是贯彻“亲亲”、“尊尊”原则,确认和维护封建伦理和等级关系,使之制度化,以稳定 权利的继承和财产分配的既定秩序;并规定国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制度。而且礼主要实施于贵族内部,所以它 通过教化、感染等方式来“禁于将然之前”,起预防作用。至于刑,则是惩治“已然”的犯罪,是事后的制裁。到了 春秋战国这一动乱之秋,各诸侯国为取得霸权,如果仅靠礼春风夏雨似的感化,是毫无成效的。因此符合各国急功近 利要求的法家思想应运而生。倡导“法治”的法家的地位逐渐取代了倡导“礼治”的儒家。礼、德地
7、位下降,法、刑 上升,并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到了秦朝时,所以这时期礼与法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法家的中心化与儒家的边缘化。 礼法关系的大转变在于汉朝。统治者采纳了黄老思想,推崇“无为而治”,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 逾炽”,“道莫大于无为”。到此,中国古代礼法关系最终确立,礼法完成其统一。而后世虽然对礼法有不同的侧重 点,但礼法合流的总趋势在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变化。7、 “五刑”的内容及其在历史上发生的变化:所谓“五刑”并不仅仅指固定的五种刑罚,“五刑”在中国古代的不同 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定义。“五刑”主要分为奴隶制和封建制两大类。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 五刑指笞、杖、徒、
8、流、死。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 , 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8、 官当 : 封建社会中官吏犯罪可以官品抵罪的制度。所谓“官当”是法律允许贵族官僚用官品和爵位抵挡徒流罪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封建等级特权原则在法律中的又一具体体现。官当起源于晋律中的“杂抵罪”,即用夺爵位、除 名籍和免官来抵罪。在南朝的陈出现了正式的“官当”名称,所以一般认为这种制度是陈所确立的。北魏律首次将“官当”制度列入法典。官当直接为官员的特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官当”作为一项制度正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 和南陈。“官当”成为保护犯罪的贵族官僚地主逃脱刑罚制裁的手段。“官当”制度确立以后,隋唐宋的封建法典均 予以沿用。明清法
9、律中虽未明确规定“官当”之制,去卩代之以罚俸、革职等一系列制度,以继续维护封建官僚的等级 特权。9、律令格式唐代:律: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典。令:国家基本制度。格:皇帝敕命的汇编。式:国家机关事规则和公文整成。 中国隋唐时期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令是制度、规章的规定,格是用来防止奸邪的 禁令,对律的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各种章程细则(“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 以轨物程事”)。10、死刑奏报制度: 指对已判定死刑的案件,最后决定权应属于皇帝,行刑前必须奏请皇帝再次核准,待核准后,再 下达死刑执行的命令。北魏正式形成。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
10、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 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 众的体恤。11、刑统1.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唐至宋,历代沿袭。始于唐宣宗大中年间的大中刑律统类,现仅存宋刑统。12、 大诰明大诰于 1387年编成,共有二百三十六个条目,其内容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大诰的问世, 标志着明王朝把重典政策推向了新的阶段。”它用刑的严峻程度和明律相比确实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列举种种酷刑案例惩戒臣民,以诏令
11、的形式公开肯定法外用刑的必要性、合理性。大诰总共罗列了凌迟、 枭令、夷族罪千余条,斩首弃市以下罪万余种。第二,同一种犯罪,大诰的处刑要比大明律大大加重。第三, 朱元璋还在大诰中设置了不少具有法律效力的重刑法令。“大诰”有以下几个特点:列举种种以酷刑惩治吏民的案例。同一犯罪,“大诰”较明律大大加重,其中不少依 明律只应处笞、杖的,“大诰”却加重为死刑。设置了不少为明律所没有的-和罪名。强调重典治吏。“大诰”的打击矛头总的说来是针对全体吏民,但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其条目80%以上是属于治吏的。13、 申明亭中国在明朝设有“ 申明亭”。它同时具备 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开展调解民间纠纷活动的建筑。它
12、可以容 纳一些人员开展这一活动,建筑物上还有一些起到警戒的文字,起扬善惩恶的作用。二是指一种调解组织。它的调解 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有民事案件和轻微的刑事案件。申明亭主要设在州、县以下,数量比较。申明亭”不是一种专门的司法机关,而是一种设在州、县之下具有调解功能的群众性组织。当地德高望重的耆老、里长等人主持调解14、 厂: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明代的一种特务机构。如:厂臣(明东厂、西厂的主官);厂狱(指 明代东厂、西厂囚禁犯人的牢狱 )15、 中国古代民事法规不发达的原因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古代中国以农为主,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统治者 采取巫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
13、发展。为维护封建统治,立法上重刑轻民,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压抑了民众的民事权利;在法律适用上,封建的家族家规同国法并行,礼在调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起到了替代民法的作 用。一、农耕文明束缚了民事关系的产生、发展二、商品经济落后,是民法落后的根本原因三、重农抑商,阻碍了民 事关系的发展四、礼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准则五、家庭法的强化替代了民法的作用16、晚清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预备立宪,就是正式立宪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20世纪初,由于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和群众反抗斗争的持续高
14、涨,使清政府感到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与此同时,由于清政府的“新政”没有触及政治体 制改革,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批评,他们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以挽救严重的危机。清朝最高统治者企图通过立宪来巩 固自己的特权,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势,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族官僚则企图借立宪限制满族亲贵的权势,给自己带 来更大的发展机会。预备立宪是对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在这次改革中,第一次颁布了宪法大纲,成立了经过选 举产生的具有议院雏形的资政院和谘议局,对传统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 进步意义的。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1906年9月1日,慈禧正式
15、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第二天,下令进行官制改革。1906年11月6日,清政府宣布中央官制改革方案:1911年11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又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但已挽救不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也最终随清王朝的灭亡而付之东流。主要活动:a.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 b.咨议局与资政院的设立 c.1911年11月3日十九信条颁布17、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钦定宪法大纲
16、 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该大纲是以满清光绪帝的名义颁布并 非慈禧太后的名义。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的封建性。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 了君上大权,意味皇权由法定,再把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表现了清朝统治者重军权、轻民权的一贯性,但 它在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这对于开启民智,培养近化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实际上,钦定宪法大纲的发布只是对封建君权的又一次强化,它算不
17、得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18、 大清新刑律 是在沈家本的主持下由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等起草的中国第一部新式的刑法,1911年1月25 日公布,共两编,53章411条,还有5条暂行章程。主要内容:(1)规定新式的刑法原则:如规定刑法的效力范围、罪刑法定原则、加减刑的条件,诉讼时效等。(2)确立新式的刑罚制度:新的刑罚由主刑和从刑组成,主刑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有: 褫夺公权、没收。这一刑罚制度打破了中国封建刑罚制度的模式,奠定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刑罚制度的基础,被 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继承。(3)规定新式罪名:其中主要有妨害国交罪、妨害交通罪、妨害卫生罪、妨害安全信用名
18、誉及秘密罪等。(4)镇压人民的革命斗争:表现在侵犯皇室罪、内乱罪两章之中。(5)维护封建的礼教纲常:如对尊亲属的犯罪处刑要重于对卑亲属犯罪的处刑等,在暂行章程中这一点就表现的更加明现。保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表现在特别规定了妨害国交罪专章。 )大清新刑律:(1)1911年1月25日制定,并未真正施行(2)抛弃诸法合体,只保留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 条文(3)结构上分为总则和分则,后附暂行章程(4)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5)采用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刑法制度,如罪刑法定、缓刑(6)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法典。(意义)19、三权分立与责任内阁制:(2)三权分立(checks
19、and balances )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 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2)内阁制是以议会为基础而形成的。内阁的首脑由议会中通过选举而产生的议员中占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的成员由内阁的首脑从与其政见相近的议员中挑选,或由参加内阁的各党派协调分配名额 产生,然后提请国家元首任命。国家元首只是在名义上代表国家,执行些礼仪上的活动,并无实际权力。国家 实际权力在内阁
20、,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向议会负责。国家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都必须由内阁首脑或 有关阁员签署。内阁向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如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只 有向国家元首提出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的首脑重组内阁,或者是由内阁提议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 行议会大选,然后,根据大选结果组织内阁。内阁总揽国家政务,其首脑有权任命所有政府高级官员,负责制 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一切重大方针与政策。由于内阁制政府是以向议会负责为特征,故亦称之为责任内 阁制或议会内阁制。属于这类政体的国家有英国、意大利、德国、希腊、印度、新加坡等国家。20、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立法改革:立法改
21、革一一(1)保障民权,整治人口买卖,保护华侨(2) 民风习俗的改革 司法改革一一(1)司法机构:中央一法院,地方一高级法院、地级法院、初级法院(四级五审制)(2)法官考试条件,法官独立审判、律师制度。21、宪政民主:是人类迄今为止民主的最高阶段,核心是限制政治权利,实行有限权利政府,基本要点:一方面实现 民选政府,法律限权,分权制衡,违宪审查,司法独立,另一方面充分保护个人的权利与自由。22、 六法全书:广义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均可纳入六法范围,一般认为六法包括:宪、民、商、 刑、民事、刑诉。狭义一一大约中国的戊戌变法时期,日本翻译了法国的上述法典,其后中国人又翻译了日本的法规
22、大全,约在辛亥革命前已称为日本六法全书近代世界法律有两大法系,英美法系,以英、美为代表; 大陆法系,以法、德为代表,日本和当时的中国的"六法"均属之;两大法系在全世界的影响,大致各占一半。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都可以简称”六法”,因此,”六法全书"的名称,实际上涵盖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国家,甚至苏联的立法也可以包括在内。六法全书 是现时 中华民国 及日本国对常用法律工具书普遍采用的名称。因其内容包含常用的六类法律,故谓“六法全书”。当然,法律并不止这六法,只是这六法比较常用,和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比较有广大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所使用的法律全集都 被称为“六法全书”
23、。23、 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 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 10月10日公布施 行。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1947年夏秋颁布。内容:(1 )明确规定了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2 )规定了土地分配的办法和原则:按人口平均分配;公开宣布分配的土地归个人所有;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关于敌对方及其家庭的财产和土地分配:本人不能分,但家庭成员可以分。(3)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营业不受侵犯。(4)规定了改革土地制度的执行机关(乡村农民大会及其委员会)及保证其实施的措施。24、 中国土地国有化过程:(一)1947年中国土地
24、法大纲: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t 1949年,“共同纲领”:继续坚 持土地私有制t 1954年宪法:保持了原有土地所有权制度t 1954 -1975 :社会主义改造,公然违宪t 1975年,删除了 资本家所有t 1988年,改革的宪法: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及城郊的土地除规定属国家所有外,属集体所有;由利益需要,国家可征用土地。(二)农村土地国有化:1951年,发放“土地证” t 1955年,发布通知,层层审核,土地买卖、出租t 1962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集体所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改草案(六十条)。25、调解制度:调解制度是指经过第三者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
25、依法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它已形成了一个调解体系,主要的有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调解组织、行政调解、仲裁调解等。(1)调解范围:一般民事案件、轻微刑事(2)调解形式:民间自信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法院调解(3)调解原则:自愿平等、合理合法、尊重诉权。26、 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遗传基因及其体现:(一)中国古代封建法一一古代:诏命(重刑轻民,大于成文法),官当(以行政处罚取代刑事处罚);现代:宪法(政策大于宪法,无民法典,保护合法收入)。(二)清末民国时期从日本引进的大陆法系结构和内容(三)苏联法律文化(计划经济时期):20世纪30年代,维辛斯基: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意志,以阶级
26、斗争为纲,以政代法。形成了个 人崇拜,大国沙文主义。1949-1976,完全照搬,模仿苏联。27、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部门法的构成:宪法一一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刑法、诉讼法 各种制定法一一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规章、行政性 法规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条例。28、宪法(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应,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 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核心精神是公民权利保障、国家权利制约。29、 当代中国一元多层的立法体系:国务院一一行政法规;省、自
27、治区、人大委员会一一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省、自治区所在市、经济特区 地方法规。30、宪法的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权利制约原则。31、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称宪法权利、基本人权,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按法的精 神而言,权力是实现权利,而由权利派生的,而公民权利在宪法中的至上性,是权利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依据和根本,公民权利的天赋性贺至上性,决定其为宪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内容:(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诉愿权。政治自由(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
28、利(6)特定主体的权利(妇女、归侨和侨眷)。7.光荣义务32、 权利与权力的区别:一、行使主体不同。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二、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三、推定规则不同。权利的推定规则为“法无明文禁止及可为。”而权力只以明文规定为限,否则为越权。 四、社会功能不同。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是享有的,应该予以保护;权力是拥有的,应该予以限制。33、诉讼法:诉讼法指的是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是打官司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诉讼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在中国有 三大诉讼法,分别是民事诉讼法、刑事
29、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在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除 了以上三大诉讼法外,一般还有宪法诉讼。(中国目前还没有宪法诉讼,因此没有规范违宪案件审理的程序法)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各种案件争诉的专门活 动。34、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1)有效地约束国家公共权利,防止其滥用的行为。(2)保护国家公民权利不因公权利 的滥用而受到侵害,并在侵害行为发生时为公民提供有效的救济。35、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使用原则:(1)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2)严禁刑讯逼供以及以威胁、引诱等非法方式搜集口供;(3) 一切证据必须查证属实。36、 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讨论: (1)把“人民”改为“公民”,包括犯罪分子和嫌疑人(2)秘密窃听可作为证据(3)饮食、休息时间改为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刑讯逼供相关(4)拘唤时间12小时改为24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和田考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
- 济宁学院《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数学试题
- 福建省莆田九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理)试卷
- 课程设计论文销量好评
- 热敏蜂鸣器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难点解决
- 儿童画影子课程设计
- 迷宫问题课程设计参考
- 集成运放电路课程设计
- 上海市虹口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物理试卷-教师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模拟试卷(译林版+含答案解析)
- (档案管理)消防安全档案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渭南市三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 期中模拟检测(1-3单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
- 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期中考试(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2024年广西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财政学-第16章-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 2024至2030年中国手机配件产业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 时间介词in,on,at的区别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