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上的车轮_第1页
校舍上的车轮_第2页
校舍上的车轮_第3页
校舍上的车轮_第4页
校舍上的车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可能的不可能,就是可能校舍上的车轮阅读设计主题:合作、梦想 适合年级:五年级课题第一课时:没有什么困难,挡得住梦想的脚步第二课时:只要行动,总会由意外的收获第三课时:不可能的不可能,就是可能书名校舍上的车轮作者美/迈.狄扬编译者吴璇煌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9月设计人担当者行动陈美玉1、 文本解读校舍上的车轮1955年获纽伯瑞文学奖(颁给作品的奖),作 者于1957年获得安徒生奖(颁给作者的奖)。“一切开端来源于梦 想。当然,要是你做梦,老是沉湎在梦境里,梦就会死去,变得 没有意义。要是先有梦想,后实践,这不是能使梦想变成现实吗? ” 故事发生在荷兰的一个渔村肖兰,村小共有

2、6名学生和1名老师, 由唯一的一名女生莉娜的一篇作文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 燃起了一个梦想:让吉祥鸟鹳鸟飞到肖兰来。为了实现梦想,师 生一起付出各种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化吸引了全村的老老 少少共同投入其中。正如文中老师一开始预言的那样“梦想变成 现实,常常需要很多岁月。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面 对着种种困难,甚至生命危险,但却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意外 收获,最终凭他们的力量、汗水、勇气、智慧、团结实现了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们成长了,大人们也彼此敞开了心扉, 孩子和大人的世界也融合互通了,一股浓浓的爱在流淌,滋润着 每一个人。Meindert DeJong是一个讲故事

3、的高手,没有魔幻、没有探险,平 平常常的生活背景、普普通通的人们,作者却凭借其高超的构思 和写作技巧,把故事写迭宕起伏、引人入胜。同时作者特别了解 儿童的世界,细节刻画和对话运用特别娴熟,从而表现出来的每 一位人物(哪怕配角)都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同时和孩子们的 生活又贴得如此之近,让孩子们可以以此为镜照见自己或身边的 伙伴,又可以引导孩子们重新思考身边诸如杜华、波茜奶奶等老 人、詹纳斯这样的残疾人、玲娜和颜恩这样的小娃娃等常人眼中 的弱势群体蕴藏着的价值。正如程玮所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应该是一只温暖有力的手,牵引着孩子从父母的怀抱走向广阔的 世界。”第1课时 导读课:没有什么困难,挡得

4、住梦想的脚步 一、 教学设计思路导读课既要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魅力,又要有悬念激发 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在教室没有PPT、学校打印材料也不方 便的情况下,教师大声朗读给学生听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选取情节曲折的奥卡和旧车轮的前半部份读给学生听,学生边听边做笔记: 奥卡一路上经历了哪些危险或困境, 他是如何化解的?在训练学生听力理解和速记能力的同时为接下来的预测做铺垫。然后在紧张处暂停,通过情节预测,调动学生阅读胃口。最后回应书名,让学生猜想“肖兰村的学生到底想做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 教学关键学生边听教师朗读边按要求做梳理, 能在笔记的基础上大胆预测三、教学预设1. 开门见山介绍故

5、事背景。教师朗读第一章前三段。板书荷兰渔村:肖兰村小: 5 名男孩 杰拉、埃凯、奥卡、双胞胎皮埃尔和迪克, 唯一 1 名女孩莉娜和唯一1 名老师(男)2. 过度到大声读: 就在这样一个村小, 有一天,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 让大家去找马车轮拿回学校。 于是学生们兵分六路出发了。我们先来听听 奥卡找车轮的故事3.大声读给学生听:第六章奥卡和旧车轮上半部分,截至 P84 第三段“奥卡转身朝铁环追去,可是太迟了,那只铁环跳出车辙,滚过大路,落入运河,弄得水花飞溅。 ”学生边听边思考并快速笔记:奥卡这一路上,经历了哪些麻烦或危险,他又是如何面对每一次麻烦或危险?2 .学生交流讨论刚才的笔记(指名

6、多人发言)所遇的麻烦如何面对?被怀疑是小偷平静、缓慢、明确的解释使得农 民感到满意;误会消除,且送他 一个旧车轮谷仓高出地面很多,旧车轮很重,奥卡一个人找到绳索,利用绳索与柱子,把车轮吊下去发生意外,他被摔在地上并被拉向敞开着的大门之前的预防措施“空出双手”产 生作用,他用手抓住门框,幸运 躲过一劫车轮摔成碎片,把它滚到学校去的幻梦破灭动脑筋“腰间插满车辐、肩上压 着车轴,滚起轮环”,把所有的部 件带回去,希望轮子再次装好。轮环突然散开,里面的木轮散落Tfe,外面的铁环滚入河中?3 .根据前文,讨论预测奥卡接下来会怎么应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指名多人交流,学生的预测要能抓住奥卡不轻易放弃的

7、特点,如果学生的预测中没有“杰拉”的参与,要提醒学生杰拉在此时 已经出现,故事的发展肯定不能少了他)4 .出示目录,学生自己在脑海中初步猜测其他孩子寻找车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杰拉和农民(有认真听的同学,可以根据奥卡的故事中的提示猜测)皮埃尔、迪克和樱桃树埃凯和锡器小贩莉娜和沉船5 .总结回应,开启阅读之旅。为什么学生要找马车轮?(指名回答,细心的同学会在前面 听读部份就注意到奥卡说“我们学校需要一只马车轮子,是希望鹳鸟 能飞返肖兰。他们为什么希望鹳鸟能飞返肖兰?他们最后有没有梦 想成真?6.布置阅读任务阅读第一单一一第十章,并完成阅读单一人物是否有发现车轮/结果意外收获杰拉皮埃尔和迪克奥卡埃凯第

8、二课时读中推进:只要行动,总会有意外的收获一、教学设计思路由简单的开始,让学生分享最喜欢的片断,因为文本的细节描述很精彩,借由分享加深大家的阅读体验,尤其带动感染一些读得慢或不爱阅读的同学;接着抛出一个话题讨论,让学生结合文本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通过推进课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的目的,同时这个问题也为下一节课的交流课做铺垫;最后讨论阅读单的任务,既是对前面阅读的总结,也由此导读后面的篇章,诱导学生坚持阅读完或读完的同学有兴趣再重读。教学关键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阅读单一 教学预设1. 回应导读课大家一起回答: 孩子们为什么希望鹳鸟回肖兰?他们有没有找到马车轮?2. 学生分享最喜欢的片断指名多人交

9、流, 可朗读原文可复述,每人分享不超过2 分钟3.话题讨论:通过阅读莉娜和沉船 ,我们认识了老杜华,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这样的他吗?为什么?指名多人交流4.交流学习单一: 意料之外的收获孩子们的老师告诉他们: “一切开端来源于梦想。当然,要是你做梦,老是沉湎在梦境里, 梦就会死去, 变得没有意义。 要是先有梦想,后实践,这不是能使梦想变成现实吗?”果然, 事实证明,只要行动起来,就会有收获。寻找马车轮的过 程中,除了莉娜以外,杰拉、皮埃尔、迪克、奥卡和埃凯 看似空手而归,但其实收获了另一些东西,请一一列举他 们的收获。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代表选择其中一位人物 发言,其他小组补充人物是

10、否有发现车轮/结果意外收获杰拉有,“偷” 了一个车轮, 结果被主人发现,被 告到学校,被罚干农 活弓,并有机会学习制作箭;这把弓后来救了他的命皮埃尔和迪克没有,刚进詹纳斯的院子,结果被发现詹纳斯成了他们的朋友, 后来在梦想的实现过程 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员奥卡有,一位农民送了他 一个车轮,结果摔散 架了,拿回来途中掉 进河中发现了自己的力量、获得自信和杰拉的认可埃凯有,结果锡器小贩的 旧车轮给了埃费德, 埃费德的新车轮给了 锡器小贩帮助了锡器小贩和埃费德,锡器小贩的马车最后帮助他们拉出了沉船中的车轮并救出了杜华和莉娜5. 提问导读:孩子们在寻找马车轮的一路上,遇到过很多次意外的麻烦,当然,也一次

11、又一次有意外的收获。现在把马车轮找到了,可是意外的麻烦又来了,教师读 P221第二段。在这意外的大麻烦面前,孩子们的梦想还 能成真吗?6. 布置阅读任务阅读全书并用思维导图完成: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哪些人参与其中,他们分别起了什 么作用?第三课时读后交流:不可能的不可能,就是可能一、教学设计思路本书涉及到的人物很多,且关系错综复杂,但是每一个人物的 出场都不可缺少,因为他们都和“让鹳鸟回肖兰”这件事情有 关系。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理清人物及其作用,既可以考察 学生的理解、梳理、概括能力,又可以引发他们对“合作”主 题的体认。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互助学习与表达。二、教学关键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

12、成思维导图,并经由导图体认“合作”的 重要性三、教学准备: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四、教学预设1 .简单话题导入孩子们最后有没有梦想成真?2 .话题深入作者一开头写道:“这些住家中的五户,有六名小学生,看来这异常 重要。当在还有少许别的住户,但他们都没有孩子,只有老人。是啊, 只有老人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即使有小孩,也都是些刚刚学步的婴 幼儿,不是小学生,所以也显得无关紧要。”读完整本书,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提示:波茜奶奶和老杜华、幼儿玲娜和颜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3 .奔入主题 小组讨论交流完善:思维导图一一在实现梦想的过程 中,哪些人参与其中,他们分别起了什么作用?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下, 边讨论边画在

13、黑板上,其他小组在课桌上讨论;等黑板小组完成,具 他小组补充。4.总结 孩子们为什么能够梦想成真? 指名回答提示:一个梦想要实现,需要大家付出行动,在行动中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更需要团结与合作,有时也需要一些运气等。三、延伸活动1 .辩论:为了引鹳鸟入驻肖兰,村民们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甚至 冒着生命危险,你觉得值得吗?2 .访谈村里的老人,挖掘他们的人生故事或村庄的历史故事。3作者简介(资料来源红泥巴 Meindert DeJong其人其书(艾斯苔尔 )Meindert DeJong,这不是一个标准的美国名字,只是 因为Meindert是荷兰裔美国人,而他又如此的怀念他的故 土,因此,这个荷兰名

14、字就一直沿用下来。正是因为他坚持采用他的荷兰原名,据我所知,在 Meindert的作品进入到中文世界的时候,他的名字就曾经 出现过三种不同的译名。最早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康馨翻 译过他的校舍上的车轮(The Wheel on the School ), 在那里,他的名字被翻译成 迈因德特 狄杨”,之后是1993 年的外国文艺上,刊登了由任溶溶翻译的一只兔子 般纯白的猫(Almost All-White Rabbity Cat),在那篇故 事里,他的名字又变成了 迈德容”,以至于一开始我如此 喜欢校舍上的车轮,却懵懵懂懂的错过了肖毛扫校的 这篇一只兔子般纯白的猫。然后在2002年,河北教育 出版社

15、出版了一套安徒生作家获奖书系,出版了这位作家 的三本书。这三本书分别是校舍上的车轮,六十个老 爸的房子(The House of Sixty Fathers ),小兔沙得拉(Shadrach )这次,他的名字是 门得特 德琼”。就个人 的感觉而言,更喜欢康馨翻译成 狄杨”的那个版本,因此, 下文里我会采用狄杨,这种译法来称呼这位作者。:)迈因德特 狄杨(Meindert De Jong, 1906),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和美国纽伯瑞奖等许 多重要儿童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生于荷兰渔村维鲁姆(located in the province of Friesland on the n

16、orth coast of the Netherlands),在1914年,也就是他八岁的时候,就跟着 父母移居美国,生活在密执安州的大拉皮兹农村( Grand Rapids, Michigan)。他毕业于该州的加尔文大学,后来又 进入芝加哥大学,但是却没有取得学位就离开了。当时美 国经济萧条,他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曾经先后当过泥水匠, 罐头厂临时工 掘墓工,也曾在大学任过教,但后来去农 场做工,养鹅养鸭。他写作儿童文学完全出自偶然,他喜欢读书,常常去图 书馆,一次在图书馆大谈鹅鸭的故事,一位图书馆管理员听 的津津有味,建议他写下来给孩子们看,他这才尝试为儿 童讲故事,写出了第一本小说大鹅和小白

17、鸭(Big Goose and the Little White Duck ), 1938 年出版后大受欢迎。在 他写作了一些书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空 军,被派到中国做了三年随军记者。正是这期间的特殊经 历,使得他创作出了六十个老爸的房子一书。战后他 继续从事儿童小说写作,在整个五十年代,他每年都要创 作出一本书。随后,他在墨西哥度过了接下来的十年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他又写作了六本书。在返回美国之后,他 先是在密执安呆了一段日子,之后他定居在北卡罗来纳。根据一些中文资料,狄扬一生写作了 27本书,不过在 一个国外的售书网站上,我却发现了那个网站在出售有狄 扬参与写作的28本书籍

18、,因为英文资料不足的缘故,我 暂且按照那个英文网站来列一下狄扬的这些著作。首先我先特别提一下在狄扬的写作生涯中,比较有名的几部作 品。The Wheel on the School (校舍上的车轮)这是一本太好看的书。故事非常简单,荷兰一个小渔村的孩子们,为了让鹳鸟能到他们的村庄来生活, 费尽心 思,寻找能够给他们作窝用的车轮的故事。 短短的162页 文字,却承载了许多沉甸甸的内容。比如梦想,比如友谊, 比如温暖。所以,这本书也获得了 1955年的纽伯瑞奖(Newbery Medal),其他的荣誉还包括入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简称 ALA)1940 1970 年间最值得阅读的童书之一;以及1963的路易丝卡洛书卷奖(Lewis Carroll Shelf Award)。THE HOUSE OF SIXTY FATHERS (六十个老爸的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