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第三讲 胸部应用解剖学胸部应用解剖学1 1 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由胸壁、胸腔及其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由胸壁、胸腔及其内容物组成。胸壁以胸廓为支架,外面覆以皮肤、内容物组成。胸壁以胸廓为支架,外面覆以皮肤、筋膜和肌等软组织,内面衬胸腔筋膜和肌等软组织,内面衬胸腔两侧容纳胸膜囊和两侧容纳胸膜囊和肺肺;中部为以胸内筋膜。胸壁和膈围成胸腔,纵隔,;中部为以胸内筋膜。胸壁和膈围成胸腔,纵隔,内有心、大血管、食管和气管等重要器官内有心、大血管、食管和气管等重要器官2 2 第一节第一节 境界、分区及体表标志境界、分区及体表标志一、境界一、境界 1胸部与颈部的分界胸部与颈部的分界 2胸部与腹部的
2、分界胸部与腹部的分界 3胸部与上肢的分界胸部与上肢的分界 4. 胸腔与腹腔的分界胸腔与腹腔的分界 由于膈穹隆向上突入胸由于膈穹隆向上突入胸廓,因此,胸腔实际范围比廓,因此,胸腔实际范围比胸部的表面界限要小。胸部的表面界限要小。3 3 4 4 前正中线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锁骨中线 腋前线 腋中线腋中线 腋后线 肩胛线肩胛线 后正中线后正中线胸部标志线胸部标志线5 5 二、分区二、分区(一)胸壁(一)胸壁 1胸前区:胸前区: 2胸外侧区:胸外侧区: 3胸背区:胸背区:(二)胸腔(二)胸腔 分为三部,即分为三部,即 中部的纵隔和左右中部的纵隔和左右 两侧的胸膜囊、肺。两侧的胸膜囊、肺。6 6 三、体表
3、标志三、体表标志1 1、胸骨角:胸骨角: 平对平对第二肋软骨。第二肋软骨。2 2、胸骨下角胸骨下角(胸肋角)(胸肋角)3 3、胸骨剑突:胸骨剑突:4 4、锁骨锁骨与与锁骨上窝:锁骨上窝:5 5、肋间隙:肋间隙:6 6、肋弓:肋弓:7乳头乳头 男性乳头平对第男性乳头平对第 4肋间隙。肋间隙。7 7 第二节第二节 胸胸 壁壁 胸壁由胸廓、肌肉胸壁由胸廓、肌肉和软组织构成。和软组织构成。 一、皮肤一、皮肤 胸部的皮肤厚薄胸部的皮肤厚薄不一,胸背部较厚,不一,胸背部较厚,胸前部较薄,两侧胸前部较薄,两侧部、胸骨处、锁骨部、胸骨处、锁骨下窝及乳头区皮肤下窝及乳头区皮肤最薄。最薄。8 8 二、浅筋膜二、浅
4、筋膜 由脂肪组织和结缔由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血组织构成,其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胸前部浅层结构胸前部浅层结构 1 1血管血管: :在胸骨旁线在胸骨旁线处有肋间后动脉的前处有肋间后动脉的前穿支分布于浅筋膜和穿支分布于浅筋膜和皮肤。胸腹壁静脉起皮肤。胸腹壁静脉起于脐周静脉网,在腹于脐周静脉网,在腹前壁斜向上外至胸侧前壁斜向上外至胸侧壁,注入腋静脉。壁,注入腋静脉。 9 9 2 2神经神经 胸前外侧壁的皮肤胸前外侧壁的皮肤由第由第2 27 7肋间神经分布。肋间神经分布。分布具有一定的节段性分布具有一定的节段性和重叠性:和重叠性: 第第2 2肋间神经平胸骨角肋间神经平胸
5、骨角 第第4 4肋间神经平乳头,肋间神经平乳头, 第第6 6肋间神经平剑突,肋间神经平剑突, 第第8 8肋间神经平肋弓。肋间神经平肋弓。1010 三、乳房三、乳房 成年女性乳房内成年女性乳房内侧的侧的2/3位于胸大肌之位于胸大肌之前,外侧前,外侧1/3越过胸大越过胸大肌下缘,位于前锯肌肌下缘,位于前锯肌表面,左右对称。其表面,左右对称。其基底部上缘平第基底部上缘平第2或第或第3肋,下缘平第肋,下缘平第6或第或第7肋,内侧达胸骨旁线,肋,内侧达胸骨旁线,外侧几乎接近腋中线。外侧几乎接近腋中线。1111 四、深筋膜四、深筋膜 1 1浅层浅层 包绕胸大肌和前锯肌的筋包绕胸大肌和前锯肌的筋膜,向上附着
6、于锁骨,向下移膜,向上附着于锁骨,向下移行为腹部深筋膜,向内侧与胸行为腹部深筋膜,向内侧与胸骨骨膜相融合。骨骨膜相融合。 2 2深层深层 位于胸大肌深面,包绕锁位于胸大肌深面,包绕锁骨下肌和胸小肌。在胸小肌下骨下肌和胸小肌。在胸小肌下缘与浅层融合为一层,向下至缘与浅层融合为一层,向下至腋腔底,与腋筋膜相续。位于腋腔底,与腋筋膜相续。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筋膜又称之间的筋膜又称胸锁筋膜胸锁筋膜 1212 五、肋间隙五、肋间隙 肋间隙的宽窄各不相同,肋间隙的宽窄各不相同,上位肋间隙较下位的宽,上位肋间隙较下位的宽,前部较后部宽,肋间隙内前部较后部宽,肋间隙内
7、有肋间肌、血管和神经有肋间肌、血管和神经 1、肌肉、肌肉 1)肋间外肌)肋间外肌 从上位肋的从上位肋的下缘行向下位肋的上缘,下缘行向下位肋的上缘,纤维斜向前下方。纤维斜向前下方。 2)肋间内肌)肋间内肌 从下位肋的从下位肋的上缘行向上位肋的下缘,上缘行向上位肋的下缘,纤维斜向前上方。纤维斜向前上方。 3)肋间最内肌)肋间最内肌 只位于肋只位于肋间隙的中份,肋间内肌深间隙的中份,肋间内肌深面,纤维方向与肋间内肌面,纤维方向与肋间内肌一致。一致。1313 1414 2肋间隙的血管和神经肋间隙的血管和神经 肋间隙的血管、神经主要是肋间隙的血管、神经主要是相互伴行的肋间后动脉、肋相互伴行的肋间后动脉、
8、肋间后静脉和肋间神经。间后静脉和肋间神经。 1)肋间后动脉)肋间后动脉 起自胸主动脉,在肋角起自胸主动脉,在肋角内侧,行于每一肋间隙中份,内侧,行于每一肋间隙中份,在肋角前方,行于肋间内肌在肋角前方,行于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紧贴肋和肋间最内肌之间,紧贴肋沟。沟。 肋间后动脉在肋角附近肋间后动脉在肋角附近发出一分支,沿下位肋的上发出一分支,沿下位肋的上缘向前行。在肋间隙前部,缘向前行。在肋间隙前部,肋间后动脉的主干和分支与肋间后动脉的主干和分支与胸廓内动脉的上、下支相吻胸廓内动脉的上、下支相吻合,并在每个肋间隙形成一合,并在每个肋间隙形成一个动脉环。个动脉环。1515 思考:胸部穿剌应在肋
9、间哪个位置?思考:胸部穿剌应在肋间哪个位置?1616 (2)肋间神经)肋间神经 与肋间后动脉、静脉伴行,上六对肋间神经与肋间后动脉、静脉伴行,上六对肋间神经分布于胸前外侧壁皮肤,下分布于胸前外侧壁皮肤,下6对肋间神经经肋弓对肋间神经经肋弓进入腹壁,分布于腹肌和腹壁的皮肤。因此,下进入腹壁,分布于腹肌和腹壁的皮肤。因此,下位肋间神经受刺激时,可引起腹壁疼痛。位肋间神经受刺激时,可引起腹壁疼痛。1717 六、胸廓内动脉和胸横肌六、胸廓内动脉和胸横肌 1胸廓内动脉胸廓内动脉 位于上位于上6肋软骨及肋间肌与胸横肌和肋软骨及肋间肌与胸横肌和胸内筋膜之间,于胸骨线外侧约胸内筋膜之间,于胸骨线外侧约12cm
10、处下行。处下行。 2胸横肌胸横肌 起于胸骨体下份的后面,一般有起于胸骨体下份的后面,一般有35个个肌束呈扇形止于第肌束呈扇形止于第35肋软骨后面。肋软骨后面。1818 1919 七、胸内筋膜七、胸内筋膜 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衬于胸廓内面,向下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衬于胸廓内面,向下覆于膈的上面,向上构成覆盖胸膜顶的胸膜上膜。覆于膈的上面,向上构成覆盖胸膜顶的胸膜上膜。 从胸壁进入胸膜腔要经过以下的层次:从胸壁进入胸膜腔要经过以下的层次: 1、皮肤、皮肤 2、浅筋膜、浅筋膜 3、深筋膜、深筋膜 4、肌肉、肌肉 5、肋骨和肋间肌、肋骨和肋间肌 6、胸内筋膜、胸内筋膜 7、及壁胸膜、及壁胸膜
11、进入胸膜腔。进入胸膜腔。 2020 第三节第三节 纵纵 隔隔 一、境界和位置一、境界和位置 纵隔是位于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脏器与结构的总称。纵隔是位于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脏器与结构的总称。纵隔内主要包括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食管、纵隔内主要包括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食管、胸导管、神经、胸腺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胸导管、神经、胸腺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2121 第三节第三节 纵纵 隔隔 纵隔境界:纵隔境界: 前界为胸骨;前界为胸骨; 后界为脊柱胸部;后界为脊柱胸部; 两侧为纵隔胸膜;两侧为纵隔胸膜; 上经胸廓上口与颈根部相续上经胸廓上口与颈根部相续 下至膈。下至膈。
12、2222 2323 二、纵隔的分区二、纵隔的分区 1三分法三分法 以气管及气管杈的前面和心包的后面为界,将以气管及气管杈的前面和心包的后面为界,将纵隔分为前纵隔和后纵隔,前纵隔又以胸角骨角平纵隔分为前纵隔和后纵隔,前纵隔又以胸角骨角平面分为前纵隔上部和前纵隔下部。面分为前纵隔上部和前纵隔下部。2424 2525 二、纵隔的分区二、纵隔的分区 2四分法四分法 以胸骨角至以胸骨角至第第4胸椎下缘平面胸椎下缘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隔;下纵隔又以心包为标志,分心包为标志,分为前纵隔、中纵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三部。隔和后纵隔三部。解剖学多按四分解剖
13、学多按四分法分区。法分区。2626 三、纵隔侧面观三、纵隔侧面观1纵隔左侧观纵隔左侧观 由于心包偏向左侧,并有主动脉故称动脉侧。纵隔的描由于心包偏向左侧,并有主动脉故称动脉侧。纵隔的描述以肺根为中心述以肺根为中心肺根上方:主动脉弓及弓上的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胸导管和肺根上方:主动脉弓及弓上的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胸导管和食管上段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的右后方;食管上段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的右后方; 肺根肺根前方前方:心包、:心包、左膈神经。左膈神经。 肺根肺根后方后方:胸主动脉、:胸主动脉、左迷走神经左迷走神经。 肺根下方:食管下段。肺根下方:食管下段。 左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有动脉韧带相连。
14、左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有动脉韧带相连。 左膈神经和左迷走神经自左颈左膈神经和左迷走神经自左颈 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 行,左膈神经向前内侧行并经行,左膈神经向前内侧行并经 肺根前方,贴心包侧壁下降至肺根前方,贴心包侧壁下降至 膈。左迷走神经在肺根后方至膈。左迷走神经在肺根后方至 食管,分支吻合成丛。左喉返食管,分支吻合成丛。左喉返 神经从主动脉弓下缘向后绕过神经从主动脉弓下缘向后绕过 主动脉弓,沿气管食管之间的主动脉弓,沿气管食管之间的 沟向上进入颈部。沟向上进入颈部。2727 2隔右侧观隔右侧观 此面可见上、下腔静脉故称静脉侧此面可见上、下腔静脉故称静脉侧肺根上
15、方:奇静脉弓和气管。肺根上方:奇静脉弓和气管。肺根前上方:上腔静脉、右头臂静脉。肺根前上方:上腔静脉、右头臂静脉。肺根后上方:食管。肺根后上方:食管。肺根前方:心包、上腔静脉、右膈神经。肺根前方:心包、上腔静脉、右膈神经。肺根后方:食管、右迷走神经、胸导管及奇静脉。肺根后方:食管、右迷走神经、胸导管及奇静脉。肺根下方:下腔静脉、肺根下方:下腔静脉、 食管右缘。食管右缘。2828 四、食管胸部四、食管胸部 1食管胸部的位置和分段食管胸部的位置和分段 食管胸部位于上纵隔和后纵隔,沿食管胸部位于上纵隔和后纵隔,沿胸椎体前面下行,下段渐向左侧,胸椎体前面下行,下段渐向左侧,斜向越过胸主动脉前方,至第斜
16、向越过胸主动脉前方,至第10胸胸椎高度穿膈的食管裂孔,续为食管椎高度穿膈的食管裂孔,续为食管腹部。腹部。 食管胸部一般以气管杈下缘平面为食管胸部一般以气管杈下缘平面为界分为胸上段和胸下段。但临床上界分为胸上段和胸下段。但临床上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将食管分为上、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将食管分为上、中、下中、下3段:主动脉弓上缘水平面段:主动脉弓上缘水平面以上为上段,大致居中或略偏左侧;以上为上段,大致居中或略偏左侧;主动脉弓上缘平面至左肺根下缘平主动脉弓上缘平面至左肺根下缘平面为中段,行于主动脉弓及胸主动面为中段,行于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的右侧;左肺根下缘平面以下为脉的右侧;左肺根下缘平面以下为下段,越
17、过胸主动脉的前面向左侧下段,越过胸主动脉的前面向左侧偏斜。偏斜。2929 食管食管位置与分部位置与分部: 分颈部分颈部 胸部胸部 腹部腹部 食管食管三个狭窄三个狭窄 :1、起始部(、起始部(C6) 距中切牙距中切牙15cm2、与左支气管交叉处、与左支气管交叉处 (T4,5)距切牙)距切牙25cm3、食管裂孔、食管裂孔 (T10) 距中切牙距中切牙40cm3030 2食管胸部的毗邻食管胸部的毗邻 食管前面:从上至下食管前面:从上至下有气管、左支气管、有气管、左支气管、心包、左心房及膈。心包、左心房及膈。 食管后面:与脊柱胸食管后面:与脊柱胸段之间形成食管后间段之间形成食管后间隙,内除结缔组织外,隙,内除结缔组织外,还有右肋间动脉、胸还有右肋间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末静脉和副半奇静脉末段。此间隙与咽后间段。此间隙与咽后间隙沟通。隙沟通。3131 3食管胸部的血管食管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涉及热寂说的三子女二五年财产协议
- 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模拟考试试题(适用沪科版)(含答案)
- 写作基础知识:仿写、改写与续写
- 政协知识微课堂
- 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 市长热线12345培训
- 第1章 标志设计概述
-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山东春季高考春招单招日语模拟练习及答案详解
- 《农村发展概论》课件
- (高清版)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
- 林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光伏并网前单位工程验收报告-2023
- 自动驾驶培训资料
- 阿瑞匹坦注射液-临床用药解读
- 2022-2023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2知识梳理
- 小学篮球社团简介
- zippo稀有品系列图鉴
- 第三篇 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