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排水工程实用教案_第1页
室外排水工程实用教案_第2页
室外排水工程实用教案_第3页
室外排水工程实用教案_第4页
室外排水工程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排水体制(tzh)1.定义:城市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废水以及(yj)空中降水所采用的排水方式称为排水体制。2.分类:排水体制可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类。第一节室外第一节室外(sh wi)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第第2页页/共共16页页第1页/共16页第一页,共16页。3. 合流制(1)完全合流制: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系统汇集和排除时,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优点:采用(ciyng)这种系统时,街道下只有一条排水管道,因而管网建设比较经济。缺点:几种污水汇集后都流人处理厂,使处理厂的规模过大,投资过多;不降雨时,排水管内水量较小,管中水力条件较差;如果直接排入水体又极不卫生。因此实际采用

2、(ciyng)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很少。 第第3页页/共共16页页第2页/共16页第二页,共16页。(2)(2)截流(ji li)(ji li)式合流制 定义:污水与雨水合流后排向沿河的截流干管,并在干管上设置雨水溢流(y li)井。不降雨水时,污水流入处理厂进行处理;降雨时,管中流量增大,当管内流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超出的流量将通过溢流(y li)井溢入河道中。第第4页页/共共16页页第3页/共16页第三页,共16页。4. 分流(fn li)制定义:污水与雨水分别排除的系统。分类: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以三个管道来排除;或生活污水与水质(shu zh)

3、相类似的工业污水合流,而雨水则流入雨水管道。完全分流制完全分流制第第5页页/共共16页页第4页/共16页第四页,共16页。 特点:完全(wnqun)分流制系统卫生情况好,管内水力条件也较佳,并可以分期建设,减少一次投资。实际采用的较多。 缺点:由于管道数增多,投资比合流制增大。同时,因雨水可直接排入河道,初降的雨水较脏,有可能污染河道。 第第6页页/共共16页页第5页/共16页第五页,共16页。2 2)不完全(wnqun)(wnqun)分流制定义:是城市只设污水排水系统而不设雨水系统。雨水沿街道边沟或明渠排入水体。特点:比较经济,但需具有有利地形时才能采用。在新建城市中,初期采用不完全(wnq

4、un)分流制系统,先解决污水排除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逐渐完善,雨水管也建设起来,改为完全(wnqun)的分流制,从而有利城市的发展。5.混合制排水系统 第第7页页/共共16页页第6页/共16页第六页,共16页。二、室外(sh wi)排水系统的组成1.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组成(1)庭院或街坊管道系统;(2)街道排水管道系统;(3)管道上的附属构筑物;(4)中途提升泵站;(5)污水处理厂;(6)污水排放口及事故出水口。2、室外(sh wi)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1) 雨水口;(2) 雨水管;(3)出水口;(4)排洪沟。第第8页页/共共16页页第7页/共16页第七页,共16页。第二节室外排水管道的

5、布置第二节室外排水管道的布置(bzh)与敷设与敷设 一、街道排水支管的布置 低边式、围坊式和穿坊式三种 。 二、排水干管的布置形式 排水管道系统在平面上的布置均呈树状网形式。管道系统布置和定线的原则是:尽可能在管线短、管道埋设深度浅的情况下,使最大区域的污水或雨水(y shu)能自流排除。 1、正交式 2、截流式 3、平行式 4、分区式 5、分散式第第9页页/共共16页页第8页/共16页第八页,共16页。第第10页页/共共16页页第9页/共16页第九页,共16页。 三、排水管道敷设(fsh)的位置 布置在道路边绿化带或人行道下;街道宽度超过40m时,可在马路两边同时铺设两条排水管。 地下设施拥

6、挤时,采用地下管廊做法。第第11页页/共共16页页第10页/共16页第十页,共16页。第三节室外污水(w shu)管的设计计算 一、污水量计算 1、生活污水量 (1)居住区生活污水量:式(61) (2)工业企业(qy)生活污水量:式(66) 2、工业废水量:式(67) 3、城市污水设计量:式(68)第第12页页/共共16页页第11页/共16页第十一页,共16页。 二、城市排水管道设计中的几项规定 1、充满(chngmn)度 2、设计流速 3、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4、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1)冰冻深度;(2)地面活荷载;(3)街道排水管与街坊(居住小区)排水管的衔接。 5、管道的衔接:管底平

7、、水面平、管顶平。 6、检查井设置第第13页页/共共16页页第12页/共16页第十二页,共16页。 三、排水管道水力(shul)计算 1、计算公式:式(610) 2、计算步骤:略 3、管段水力(shul)计算第第14页页/共共16页页第13页/共16页第十三页,共16页。 一、雨水道系统的布置 1、雨水口 2、雨水管线布置 二、雨水管道的计算 1、雨量分析要素 (1)降雨( jin y)量 (2)降雨( jin y)历时第四节雨水(y shu)道设计第第15页页/共共16页页第14页/共16页第十四页,共16页。 (3)降雨强度 (4)降雨的重现期与降雨频率(pnl) (5)径流系数 2、暴雨强度公式:式(6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