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e-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_第1页
mne-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_第2页
mne-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_第3页
mne-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_第4页
mne-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8/251泉州第一医院感染科泉州第一医院感染科2021/8/252( (一一) ) 胆红素的生成和来源胆红素的生成和来源来源来源80%80%来自衰老的红细胞,来自衰老的红细胞,20%20%来源于未成熟的造血来源于未成熟的造血细胞以及其他含铁卟啉的酶和蛋白质细胞以及其他含铁卟啉的酶和蛋白质生成生成正常人每天有约正常人每天有约8 8g g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KupfferKupffer细胞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细胞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变为作用下变为FeFe和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和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变为胆红素下

2、变为胆红素2021/8/253正常人每日可产生正常人每日可产生250300mg胆红素胆红素这种胆红素不溶于水,偶氮试验呈间接反应,这种胆红素不溶于水,偶氮试验呈间接反应,故称为间接胆红素。有亲脂性,可透过细胞故称为间接胆红素。有亲脂性,可透过细胞膜,有细胞毒性膜,有细胞毒性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行(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行(100ml血浆白蛋白血浆白蛋白可结合可结合2025mg胆红素)胆红素)水杨酸、磺胺、脂肪酸等阴离子物质可竞争水杨酸、磺胺、脂肪酸等阴离子物质可竞争性地与白蛋白结合而将胆红素游离出来性地与白蛋白结合而将胆红素游离出来, 在在酸性条件下间接胆红素可进入细胞酸性条件下间接胆红素可进入细胞

3、2021/8/2541. 摄取摄取间接胆红素经与肝细胞微绒毛膜受体结合而间接胆红素经与肝细胞微绒毛膜受体结合而入肝。连接蛋白入肝。连接蛋白Y和和Z与之结合运送到光面与之结合运送到光面内质网。内质网。 2. 结合结合在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胆红在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失去亲素葡萄糖醛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失去亲脂性,增强水溶性,偶氮试验呈直接反应,脂性,增强水溶性,偶氮试验呈直接反应,故称为直接胆红素。故称为直接胆红素。2021/8/2553. 排泌排泌将直接胆红素从肝细胞排泌到毛细胆管中。将直接胆红素从肝细胞排泌到毛细胆管中。通过激素的调

4、节,细胞器的参与及肝细胞膜通过激素的调节,细胞器的参与及肝细胞膜上的上的Na、K、ATP酶泵的作用而完成。酶泵的作用而完成。4. 旁路排泌旁路排泌间接胆红素经氧化作用可以产生一系列衍生间接胆红素经氧化作用可以产生一系列衍生物,颜色变浅水溶性增强随尿排出。物,颜色变浅水溶性增强随尿排出。2021/8/256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经酶促水解后,在无氧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经酶促水解后,在无氧条件下经细菌作用转变为中胆红素、二氢中条件下经细菌作用转变为中胆红素、二氢中胆红素及中胆素原,再还原为无色的胆素原胆红素及中胆素原,再还原为无色的胆素原(尿胆原)(尿胆原)10%20%胆素原被肠道重新吸收回肝脏,胆素原

5、被肠道重新吸收回肝脏,经氧化成胆红素,可重新进入肠道再度变为经氧化成胆红素,可重新进入肠道再度变为胆素原,到达大肠后经氧化变为胆素(尿胆胆素原,到达大肠后经氧化变为胆素(尿胆素,粪胆素)随粪便排出素,粪胆素)随粪便排出2021/8/2572021/8/258(一)肝前性黄疸:即溶血性黄疸(一)肝前性黄疸:即溶血性黄疸正常肝脏每天可将正常肝脏每天可将4040-50g-50g血红蛋白转变为胆红素血红蛋白转变为胆红素最高可产生最高可产生1.51.5g g胆红素(正常量的胆红素(正常量的5 5倍)倍), , 超过此量即超过此量即出现黄疸出现黄疸其特点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多,其特点间接胆

6、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多,血胆汁酸正常血胆汁酸正常(二)肝细胞性黄疸(二)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泌功能发生障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泌功能发生障碍血中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增高,尿中胆红素和尿胆原血中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增高,尿中胆红素和尿胆原均可(均可(+ +)例如各种感染、药物及中毒性肝损害例如各种感染、药物及中毒性肝损害2021/8/259胆道内压力胆道内压力300mm水柱胆汁不能运送水柱胆汁不能运送直接胆红素返流入血,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返流入血,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颜色变灰白,尿胆原(),尿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颜色变灰白

7、,尿胆原(),尿胆红素()胆红素()血中胆汁酸量增高,出现皮肤瘙痒血中胆汁酸量增高,出现皮肤瘙痒完全阻塞时间延长后,肝细胞功能亦可受损,间接胆红素完全阻塞时间延长后,肝细胞功能亦可受损,间接胆红素亦可增高亦可增高如总胆管结石、壶腹癌等如总胆管结石、壶腹癌等2021/8/2510 肝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影响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肝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影响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泌功能,导致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升高。一般来和排泌功能,导致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升高。一般来说,胆红素的高低和肝细胞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说,胆红素的高低和肝细胞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2021/8/2511由于感染、药物中毒或过敏,使肝

8、细胞排泌胆红素由于感染、药物中毒或过敏,使肝细胞排泌胆红素及胆汁酸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胆淤及胆汁酸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胆淤,导致血胆红导致血胆红素和胆汁酸增高,出现黄疸和皮肤瘙痒。素和胆汁酸增高,出现黄疸和皮肤瘙痒。1. 胆红素的排泌胆红素的排泌2. 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泌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泌胆汁酸由胆固醇在肝细胞的内质网转化而成,胆酸、胆汁酸由胆固醇在肝细胞的内质网转化而成,胆酸、鹅脱氧胆酸和脱氧胆酸等初级胆汁酸与甘氨酸、牛鹅脱氧胆酸和脱氧胆酸等初级胆汁酸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成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磺酸结合成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2021/8/2512胆汁的排泌胆汁的排泌细胞器的参与细胞器的参与框架微

9、丝微管的作用框架微丝微管的作用肝细胞的胞饮和胞吐作用肝细胞的胞饮和胞吐作用肝细胞膜的钠泵作用肝细胞膜的钠泵作用, 可将胆红素从肝内泵到毛可将胆红素从肝内泵到毛细胆管中去细胆管中去2021/8/2513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的肝肠循环初级胆汁酸经胆道进入肠道转变为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胆道进入肠道转变为次级胆汁酸95%可被肠壁重新吸收回肝可被肠壁重新吸收回肝每餐后可有每餐后可有2 4次肝肠循环,使脂肪类食物得次肝肠循环,使脂肪类食物得以顺利乳化后吸收以顺利乳化后吸收并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并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K、E的吸收。的吸收。未被吸收的胆汁酸随粪便排出未被吸收的胆汁酸随粪便排出2021/

10、8/25143 3. .胆汁的代谢胆汁的代谢健康人肝脏每日分泌胆汁健康人肝脏每日分泌胆汁300700ml(10.511ml/kg)固体成分占固体成分占3%4%胆盐(胆汁酸的钠、钾盐)占胆盐(胆汁酸的钠、钾盐)占0.9%1.8%胆色素(胆红素和胆绿素)和粘蛋白占胆色素(胆红素和胆绿素)和粘蛋白占0.4%0.5%胆固醇和其他脂类占胆固醇和其他脂类占0.2%0.4%无机盐占无机盐占0.7%0.8%其他无用的色素代谢产物其他无用的色素代谢产物2021/8/25154. 胆汁郁滞的机理和病理胆汁郁滞的机理和病理肝细胞的钠、钾、肝细胞的钠、钾、ATP酶泵的作用受损,病毒、细菌的毒素、酶泵的作用受损,病毒、

11、细菌的毒素、化学毒物的中毒、休克、心衰、甲状腺和脑下垂体功能低下、化学毒物的中毒、休克、心衰、甲状腺和脑下垂体功能低下、线粒体病,氯丙嗪、雌激素治疗,均可影响钠泵的功能线粒体病,氯丙嗪、雌激素治疗,均可影响钠泵的功能细胞器异常,微丝微管不正常细胞器异常,微丝微管不正常 甲基睾丸酮可使微丝崩裂失去甲基睾丸酮可使微丝崩裂失去作用作用毛细胆管的运动失调:正常毛细胆管的运动失调:正常56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持续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持续60秒,秒,Ca+可促进,毒素抑制可促进,毒素抑制病理病理 肝细胞有胆色素沉着,毛细胆管扩张,胆栓,微绒毛减肝细胞有胆色素沉着,毛细胆管扩张,胆栓,微绒毛减少、消失。细胞内线

12、粒体、光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肿大、空泡少、消失。细胞内线粒体、光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肿大、空泡变、溶酶体增多变、溶酶体增多2021/8/2516l血胆红素增高,直胆可占血胆红素增高,直胆可占60%以上,以上,TBil200mol/Ll血清胆汁酸增高,可达正常值血清胆汁酸增高,可达正常值10倍以上倍以上l转氨酶增高幅度较小,下降亦快转氨酶增高幅度较小,下降亦快l血清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胺转肽酶以及胆固醇等可明显血清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胺转肽酶以及胆固醇等可明显升高升高l尿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可()也可(),尿胆原可()也可(+),),PTA多在多在60%以上以上l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乏力、纳差比

13、较轻,肝多肿大且有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乏力、纳差比较轻,肝多肿大且有触叩痛,脾亦有肿大的触叩痛,脾亦有肿大的l黄疸持续时间长,多在黄疸持续时间长,多在2-4个月间个月间2021/8/2517l药物对肝脏的损伤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有中毒性及过敏性,前者与用药剂量多少相关,后者和剂量的有中毒性及过敏性,前者与用药剂量多少相关,后者和剂量的关系较小关系较小药物可损伤肝细胞中的细胞器,代谢障碍,细胞死亡药物可损伤肝细胞中的细胞器,代谢障碍,细胞死亡药物的代谢产物和肝细胞大分子结合导致细胞死亡药物的代谢产物和肝细胞大分子结合导致细胞死亡如异烟肼代谢物乙酰肼,苯巴比妥,利福平的药酶可诱导乙酰如异烟肼代谢物乙酰肼

14、,苯巴比妥,利福平的药酶可诱导乙酰肼的产量增多肼的产量增多氯丙嗪雌激素影响钠泵,甲基睾丸酮使微丝崩解,胆汁不能由氯丙嗪雌激素影响钠泵,甲基睾丸酮使微丝崩解,胆汁不能由肝细胞排出肝细胞排出药物可成为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药物可成为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2021/8/2518l病毒性肝炎样的表现病毒性肝炎样的表现许多药物均可,特别注意抗结核药和抗癌药许多药物均可,特别注意抗结核药和抗癌药l淤胆性肝炎表现淤胆性肝炎表现氯丙嗪,雌激素,甲基睾丸酮等病毒指标全(),病氯丙嗪,雌激素,甲基睾丸酮等病毒指标全(),病前有服药史,发病多在用药前有服药史,发病多在用药14周后,可伴有其他过敏周后,可伴有其他过敏表现

15、,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等2021/8/25191. 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缺乏症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缺乏症, 亦称亦称Crigler-Najiar综合症综合症l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缺乏(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缺乏(型)或不足型)或不足( 型)间接胆红素不能经结合变为直接胆红素,型)间接胆红素不能经结合变为直接胆红素,故血中堆积大量间接胆红素,可进入脑细胞引起故血中堆积大量间接胆红素,可进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核黄疸2021/8/2520型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完全缺乏葡萄糖醛酸转换酶,婴儿出生很快出完全缺乏葡萄

16、糖醛酸转换酶,婴儿出生很快出现黄疸,多可出现核黄疸现黄疸,多可出现核黄疸角弓反张,肌肉强直角弓反张,肌肉强直血胆红素可高达血胆红素可高达400800mol/L多死于婴儿期多死于婴儿期型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临床表现比临床表现比 型轻型轻血胆红素多在血胆红素多在100400mol/L2021/8/2521l可用光疗(波长可用光疗(波长430470nm),),经氧化作用使间接经氧化作用使间接胆红素变为无色水溶性物质随尿排出胆红素变为无色水溶性物质随尿排出l长期服用苯巴比妥长期服用苯巴比妥30mg日日3次,苯巴比妥是葡萄糖次,苯巴比妥是葡萄糖醛酸

17、转换酶的诱导剂,可增强转换酶的作用,此药醛酸转换酶的诱导剂,可增强转换酶的作用,此药对对型患者无效型患者无效2021/8/2522l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l肝细胞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和运转功能不足肝细胞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和运转功能不足lY和和Z连接蛋白功能低下连接蛋白功能低下l不能将间接胆红素运送到光面内质网引起轻症不能将间接胆红素运送到光面内质网引起轻症Gilbert综合征综合征l如肝的结合能力也不足,则可导致重症如肝的结合能力也不足,则可导致重症Gilbert综合征综合征2021/8/2523l自幼年起出现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血胆红素轻症者可在自幼年起出现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

18、,血胆红素轻症者可在85.5mol/L以下以下,重症者可在重症者可在85.5mol/L以上,其他肝功正以上,其他肝功正常常l患者可无症状,黄疸可因感染、劳累、酗酒而加重,可出患者可无症状,黄疸可因感染、劳累、酗酒而加重,可出现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现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l肝穿刺无异常,可能有点脂肪变肝穿刺无异常,可能有点脂肪变l电镜光面内质网可增大增多电镜光面内质网可增大增多l尿胆原不增多,尿胆红素(一)胆囊造影显影良好尿胆原不增多,尿胆红素(一)胆囊造影显影良好l血中总胆汁酸正常,治疗可用苯巴比妥钠血中总胆汁酸正常,治疗可用苯巴比妥钠30mg日日3次次2021/8/2524l195

19、4年首先由年首先由Dubin和和Johnson 2人描述本病,故亦称人描述本病,故亦称DubinJohnson综合症(直接综合症(直接型),亦称先天性型),亦称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有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有家族性l主要病因为肝细胞对已结合的直接胆红素不能充分主要病因为肝细胞对已结合的直接胆红素不能充分排泌到毛细胆管中,导致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间排泌到毛细胆管中,导致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也有一些增多,最突出之点为肝组织呈褐接胆红素也有一些增多,最突出之点为肝组织呈褐色(肉眼),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浆中有黑褐色颗色(肉眼),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浆中有黑褐色颗粒粒l电镜检查这些颗粒位于毛细胆管周

20、围的溶酶体内,电镜检查这些颗粒位于毛细胆管周围的溶酶体内,粗面内质网减少而光面内质网增多粗面内质网减少而光面内质网增多2021/8/2525l患者多为青年,长期慢性间歇性黄疸,血清患者多为青年,长期慢性间歇性黄疸,血清TBil多在多在100mol/L以下以下l可因饮酒、感染,妊娠或服用避药而加重,可可因饮酒、感染,妊娠或服用避药而加重,可出现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出现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l肝脾可肿大肝脾可肿大l转氨酶碱磷酶等正常,血中直接胆红素增多为转氨酶碱磷酶等正常,血中直接胆红素增多为主,尿胆红素(主,尿胆红素(+),尿胆原可增多,口服胆),尿胆原可增多,口服胆囊造影剂不显影囊造

21、影剂不显影l预后良好,无特殊治疗预后良好,无特殊治疗2021/8/2526l1948年年Roter首先报送,故亦称首先报送,故亦称Roter综合症。由于肝细胞的摄取综合症。由于肝细胞的摄取(间接胆红素)和将结合胆红素排泌到胆管的作用有先天性障碍,(间接胆红素)和将结合胆红素排泌到胆管的作用有先天性障碍,导致间接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多不超过导致间接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多不超过200mol/L ,间接胆红间接胆红素约占素约占1/3,直接胆红素中,直接胆红素中40%不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而是其不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而是其他结合胆红素(如与硫酸结合的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可中度他结合胆红素(如与硫

22、酸结合的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可中度增高。增高。l患者无任何症状,多起病于儿童期,有家族史,肝脾不大,黄疸患者无任何症状,多起病于儿童期,有家族史,肝脾不大,黄疸可因劳累、感染、进食脂肪而加重,妊娠可减轻。肝组织检查无可因劳累、感染、进食脂肪而加重,妊娠可减轻。肝组织检查无异常,细胞中无黑褐色颗粒。电镜检查肝细胞内溶酶体增多且肥异常,细胞中无黑褐色颗粒。电镜检查肝细胞内溶酶体增多且肥大,其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预后良好,无特殊治疗。大,其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预后良好,无特殊治疗。2021/8/2527l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肝细胞将直接胆红素和胆汁酸排泌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肝细胞将直接胆红

23、素和胆汁酸排泌到毛细胞胆管中的功能障碍,导致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增高。到毛细胞胆管中的功能障碍,导致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增高。肝细胞中有淤胆,毛细胆管中有胆栓,汇管区有淋巴细胞浸肝细胞中有淤胆,毛细胆管中有胆栓,汇管区有淋巴细胞浸润,偶见肝细胞点状坏死和纤维化。润,偶见肝细胞点状坏死和纤维化。l2岁左右开始出现间歇性黄疸,可持续数日到数月。血清胆红岁左右开始出现间歇性黄疸,可持续数日到数月。血清胆红素可高达素可高达500mol/L左右,以直胆为主,尿胆红素(左右,以直胆为主,尿胆红素(+),尿),尿胆原(),血清总胆汁酸增高。粪便灰白,皮肤瘙痒。如胆原(),血清总胆汁酸增高。粪便灰白,皮肤瘙痒。如持续

24、慢性化,则可发展为肝硬化。持续慢性化,则可发展为肝硬化。l治疗:肝移植治疗:肝移植2021/8/25281. 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女:男女:男= 4:1型:抗核抗体(型:抗核抗体(ANA)和和/或抗平滑肌抗体或抗平滑肌抗体(SMA)()(+)型:抗肝肾微粒体(型:抗肝肾微粒体(LKM-1)抗体(抗体(+)型:抗肝可溶性抗原的抗体(型:抗肝可溶性抗原的抗体(+)2021/8/2529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90%可(可(+)女:男女:男=9:1主要病变为小胆管炎症主要病变为小胆管炎症黄疸出现之前黄疸出现之前1-2年即有皮肤瘙痒年即有皮肤瘙痒血清碱磷酶血清碱磷酶rGT总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