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_第1页
项脊轩志教案_第2页
项脊轩志教案_第3页
项脊轩志教案_第4页
项脊轩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脊轩志教案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项脊轩志教案知识目标1.掌握本课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3.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有关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训练学生捕捉文中细节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课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

2、的特点。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教学方法 提问法 研讨法 朗读法 引导法教学课时 2课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班同学有没有特念旧的?比如说有没有现在还保留着上小学/初中,或是更早以前的东西。(找两位同学)我呢,上大学,找工作,家搬来搬去,可一直保留着一个小鞋盒,里面放的都是我小学时集的糖纸。有喔喔奶糖全套。搬家扔了很多东西,可这盒糖纸我一直保留着,因为一看到这些糖纸,我就回想起当年得到一张新品种时的那种简单的快乐,回想起收集糖纸时的执着。尤其是在生活越来越忙碌的今天,更显得珍贵。我们每个人或在现实中,或在内心里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一些东西,它能勾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对

3、于明代古文家归有光来说一直留在他心里的是这么一间小屋子。由此他特别创作了一篇文章项脊轩志,请大家翻到111页,今天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归有光心中的这间小屋。(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情况同学们昨天已经预习过了,我要求大家必读两遍,选读一遍,第一遍不借助任何材料自读课文,这一遍能读懂80%的同学请举手,好。第二遍结合课下注释细读课文,并把字和词的解释搬到课文当中去,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这一遍能读懂80%的同学请举手,好。看来这篇文章在字词方面对我们大家而言是有一点障碍的,不过没关系,我们慢慢来。第三遍选做,结合手边的工具书或其他资料细读课文,这样做了的同学请举手。有一部分同学做了,非常好!学习

4、最喜主动,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难题,不仅记得牢,而且更有收获。三、情线1、大家自读了课文,那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抒情散文2、我们学过抒情散文吗?学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3、鉴赏散文就要从散文的特点入手,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4、不散的神就是散文中的一根情线。在预习的过程中你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情线了吗?5、找一找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词或句子。可喜可悲6、这句话的位置在文章的中间,语意上有转折,由喜到悲,通常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什么句?过渡句。7、那么可喜是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描述的?第一段8、可悲呢?此句之后四、分析“可喜”1、先用研讨法疏通文意请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

5、们一起研讨。研讨法是很好的,过去我们同学常常提出了一些老师都没有留心到的问题,我们一起查找答案,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提高。2、齐读2、 可喜什么?珊珊可爱3、 思考:小屋可爱在哪里?(板书)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明亮、优美与情趣。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都营造了一个和谐清雅的小天地,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4、 富有诗意地诵读描写项脊轩周边环境及在轩中“兀坐”“啸歌”的文字(个人读,各自读)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们一起找了课文当中生动的细节,并对这

6、些细节进行了鉴赏和分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总体评价这篇课文所体现的艺术魅力。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我们先把课文朗读一遍。(3分钟)这篇文章通过对项脊轩的回忆,记录下了作者大半生的情感经历,作者在这篇文章当中,用一个个细小的情景,给我们描绘了他在项脊轩中的所见所闻。我先把上节课的一些内容总结一下,大家看投影:课文在第一段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出示: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小鸟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用这些描写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提问一种非常幽静的意象,闭上眼睛就会去想象如世外桃源的那种感觉。出示板书:一、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放在细节的上面

7、)月光下,树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样的一幅美妙的图画。这是第一幅。然后在第三段,一开始作者又通过这样几个细节:出示: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问破败,凌乱,衰败的感觉。好,我们来概括一下(出示板书)二、衰败、凌乱的家道衰落图再接下去,作者通过对老妪、祖母的回忆,写了他们对他的关爱之情,这里也有几个细节写的非常好。(出示板书)先妣: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大母: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通过这几位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想象当中这是一幅发生在项脊轩中的三、真挚深沉的至亲关爱图。(出示)在这些至亲

8、的关爱之下,作者立志要发奋苦读,要光宗耀祖。因此,第四幅图画,我们给他命名为:四、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板书)出示:借书满架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完了没有?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生答:与妻子的感情)对,还有与妻子的互敬互爱。最后一部分作者更多的是回忆和妻子在小轩当中的生活琐事。出示板书:(朗读)五、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写了这棵枇杷树,刚才有同学在发言的时候说这时候是作者融情于树,情深似海。所以这样的一个情节的描写我们给它概括成互敬互爱的夫妻相伴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样五幅图画,告诉我们作者在项脊轩中的一段生活经历,这

9、几幅图画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在项脊轩中他有不少的欢乐,也有太多的悲哀。这句话呢,作者其实在课文当中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是哪一句话呢?大家一起念念看。这句话非常简洁,但是把作者所要抒发的喜和悲全部都揭示出来了。项脊轩中的往事,那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修饰,就是琐事。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他用的文字并不多,而且平平淡淡。但是读完全文为什么这么会让我们感动呢?本文抒情的艺术魅力在哪里?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问题进行概括和评价。(分四人小组讨论)学生甲:第一点,整篇文章都是以悲伤为基调的。第二,它没有特别的直接抒情的语句,啊,我多少怀念啊,生活多少让我向往啊。他没有这种感

10、觉。而是用客观的语言叙述中穿杂着情感,非常平凡但是入人心。而且他描写的都是非常平凡的小事情,没有象什么今天倾盆大雨啊,谁送我去医院啊。(评价:用客观的语言写了很平凡的琐事。既用客观的描写了细小生动的细节,反而体现出了艺术魅力。非常好。)学生乙:我觉得这篇抒情性的散文名为“志轩”,实际上是“志人”。作者以百年老屋的兴废为主线,穿插了他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回忆和怀念。选材于琐事,读起来比较有人情味。这篇文章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淳朴。如果越袄打动读者的话不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情节,简简单单才是真,这也是归有光最大的特点。(评价:项脊轩并不重在记轩。而是重在记人,记事和记情)学生丙:我觉得项脊轩中的细节

11、描写很琐碎,但是都是很典型的。虽然很平淡,但是都是真情的流露,真情在人与人心中都是相通的。所以他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却好象春天吹来的杨柳风一样一丝一丝的沁入人的心脾当中,又好象是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灵。(评价:为什么会日次滋润人的心田呢?它的魅力主要在哪里呢?两个字真实,没有虚请假意。)学生丁:我概括一下前面同学的说法: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平淡淡才是真。(评价:把这句话写到黑板上。其它同学再来体味下什么叫平平淡淡才是真)学生戊:前面同学都提到了平凡两个字,越是平凡的东西就越容易和读者产生共鸣。在这篇文章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但是每个人说的话都不多,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体现了他们的个性

12、和心情,而且也能读出作者内心包含的情感。学生己: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记叙了非常多的琐事,从这一点我感觉作者是一个非常多情的人。在第一段中“小鸟时来啄食”他觉得小鸟十分可爱,表现了他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在第三段中又抒发了对娘亲和祖母的亲情;在第四段中抒发了对小轩的热爱;最后对妻子的爱情,我自己被他那种多情所折服。(评价:为什么这么短的文章能容纳这么多生动丰富的细节,缘自什么呢?作者是一个多情的人)学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拿鲁迅的文章来讲解。鲁迅的文章用比较尖酸刻薄的文字去表现社会的黑暗,如果说鲁迅的文章是美术中的大写意,波墨画的话,那么归有光的文章就属于白描(评价:白描这个词用的很好,板书。拿鲁迅的

13、文风与其比较,那显然是不同风格的)学生:和骈文相比有特点。骈文都是以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这篇文章的语言是非常质朴的。作者花很大的笔墨进行描写,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寄托哀思的氛围,抒发自己的感情来打动读者。作者在项脊轩中埋下希望的种子,但是八次应考都没有成功。与他朝夕相伴的亲人,妻子都先他而去,作品中的一些意象,如枇杷树等,都象有一层感情的面纱,帮助作者述说平生不得志及丧失亲人的痛楚。就象有句话:“于细微处见真情”,这篇文章就做到了这一点,融情于景,读后感人肺腑。(评价:说的很好,整篇文章特点就是融情于景,融情于事)那么最终我倒是要问一下同学们,他借项脊轩到底抒发了作者哪一些感情?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

14、常好,我们现在来一起总结一下。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从课文当中细节的选材(板书:1。细节的选材)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几个字来概括(琐细 真实 丰富(板书)同学们都说到了,他写的是平凡的事情,甚至是琐碎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都非常的真实,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有着深刻感受的。那么一般的文章,细节用一到两处也差不多了,是不是?但是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写下来,一个一个的细节连缀而成,非常丰富。这是他选材的特点。第二个特点,我们从描写的角度去分析(板书:2。细节的描写)描写呢,刚才同学已经一言已蔽之了,就是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什么叫白描?白描就是不加修饰,“不事修饰,尽得风流”了。那么在这篇课文当中它的描写追求的是怎样的境界呢?我概括同学的话是不是就这三个词(板书):自然 简洁 清淡)没有抒情笔调十分浓郁的语境(啊,我爱你,祖母我思念你)但是就是写的那么感人,它蕴涵的感情又是怎么样的呢?所以细节的抒情是什么样的?板书:3。细节的抒情细腻 真挚 委婉他对项脊轩、对家人有着这样一种细腻的深厚的感情,但是注意了,这种感情他不是直抒胸臆的表达出来的,而是委婉,含蓄地表达的。那么因此,这样含蓄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幅作品它的艺术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