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柴胡店中学刘光)4.3灯光与影子第二课时_第1页
(滕州市柴胡店中学刘光)4.3灯光与影子第二课时_第2页
(滕州市柴胡店中学刘光)4.3灯光与影子第二课时_第3页
(滕州市柴胡店中学刘光)4.3灯光与影子第二课时_第4页
(滕州市柴胡店中学刘光)4.3灯光与影子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课题:第四章 第三节 灯光与影子第二课时授课人:滕州市柴胡店中学 刘 光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2年11 月7日,星期三 ,第1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含义,能够确定视点下的盲区;了解“中心投影”与“视点”“视线”和“盲区”之间的联系.2.通过做游戏,观察、想象,能够判断在固定视点下的盲区;感受“视点”、“视线”和“盲区”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能力,体会“观察-联系-归纳”思维方法.3.通过实践,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第二环节“设计实验,诠释定义”,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合作交流”

2、,第四环节“拓展提高,建立联系”,第五环节“回顾思考,前后呼应”,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新知”.通过轻松快乐的游戏与学习,最后达成学习目标.课前准备: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有关视点、视线、盲区等的动画,以便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分好组,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做关于盲区的游戏.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师: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之前,我先考考大家的语文知识.生1:数学老师还教语文?生2:我语文学的比数学好,老师快出题吧!师:很好.请大家补全下列句子:一叶障目, .欲穷千里目, .会当凌绝顶, .生:(齐答)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师:看样子,大家都学习得很

3、不错!那我问你们:一片小小的树叶,为什么却能把作为五岳之首的这么高大的泰山挡住了呢?又为什么“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呢?生3:本来就是这样的嘛!这好像不是个问题!师:应该说,这不是个语文方面的问题.谁能用数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生:(陷入沉思)师:呵呵,咱做完下面的题目,你可能就明白一些道理了:(利用几何画板展示) A处是一个点光源,BC是一个木板,请在墙上画出BC留下的影子.生:(全体)在自己练习本上作图.师:(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结果;再利用几何画板,现场演示影子的制作过程.)生4:哦,线段DE就是所求作的影子!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讨论的“视点”、“视线”和“盲区”的问题.

4、生:(在课本上找出 “视点”、“视线”和“盲区”这三个概念.)设计意图:问题1的设计,是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成语和诗句,引出本节课讨论的内容,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知欲望的目的;问题2的设计,主要是对于“中心投影”的复习,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也给本节课新知识的传授做了一定的铺垫. 实际效果:在课堂上,同学很容易给出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说明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是不错的.成语和诗句的出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设计实验,诠释定义师:刚才这三个概念可能比较抽象,下面我们就通过做游戏来解释一下.游戏内容是:面对黑板站立,你的同位在你的面前拿一本书,让它的正面对着自己的眼睛,当书本由远到近移动时,自

5、己看到的黑板上的范围如何变化?同位合作,每个同学都体验一下.如果书本位置固定,观察者前后移动,你看到黑板上的范围又如何变化呢?同位合作,每个同学都体验一下.生:(兴致很高地)同位合作,做游戏.师:利用几何画板展示游戏的效果:人不动,书本动 书本不动,人动师: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发出的线称为“视线”,看不见的部分称为“盲区”. 生5:(结合投影,指出“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具体位置.)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亲身体验一下影响“盲区”大小的变化因素,体会“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关系,为学习的定义提供活动经验;在阐述完定义后,给出一个简单的巩固练习,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同

6、时,游戏活动养成了同位之间的合作意识.另外,本环节的设计,我没有利用书上的剧场问题,原因是条件的限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亲身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不能很好的落实.修改后的活动比较容易实现,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达到目的.活动效果:在活动中,学生对于这个简单的生活事例比较容易理解,对于其中渗透的数学道理充满好奇;同位之间的合作默锲,顺利完成了实验.三、巩固练习,合作交流师:看样子,大家都理解上述三个概念了.下面我们做练习巩固一下: 问题1:用“视点”“视线”“盲区”的观念解释:在开始的活动中,为什么书本固定,观察者离书本越近,看见的黑板的范围就越小呢?生6:书本固定,观察者离书本越近,

7、书本后面的盲区就越大,所以看见黑板的范围就越小.师:问题2:坐在后排的小明被前排的小刚的头挡住看不见黑板,小明心中不悦,半开玩笑的说:“小刚,你的头比黑板还大,黑板都被你挡住了,我一点也看不见!” 小明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生7:小明的这种说法不正确,只是黑板位于小明的视线的盲区内,所以看不见黑板.师:问题3: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路面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客车在位置1,司机看见的建筑物B的部分是C点以上的部分.那么请画出客车在位置2时,看见的建筑物B的部分.标出客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刚好看不见建筑物B?当客车从位置1开始向建筑物A靠近时,司机发现,建筑物B沉到建筑物A后面去了,你能告诉司

8、机师傅是为什么吗?生8:在课本上画出要求的线段,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师:(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动画效果,学生兴致大增.)师:问题4:如图,小明站在残墙前,小亮在残墙后面活动,又不被小明看见,请你在俯视图中画出小亮的活动区域生9:阴影部分是小亮的活动区域.师:问题5:为什么较大的会场都是呈阶梯状的,你能解释其中道理吗?生:(小组讨论)目的主要是减少与会人员的盲区.师:问题6:盲区的存在有它的利与弊.请举例生活中与盲区有关的例子.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生10:在超市,摄象头往往都是转动的,因为这样可以扩大视野,减少盲区,实现更大的监控效果.生11::战争时挖战壕,修掩体都是为了将自己处于敌人的盲区内

9、保护自己.设计意图:本部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三个层次练习,巩固学生对“视点”“视线”“盲区”的理解.第1,2小题是第一个层次,是对前面活动的小结和简单的模仿练习.第3,4小题是第二个层次,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盲区的理解.第5,6小题是第三个层次,是开放性的练习,在四人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全班一起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同时在交流中,培养大家交流协作的良好品质.实际效果:在层次一的练习中,学生都比较顺利的回答出正确答案;在层次二的练习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同时,老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出动画效果,增

10、强了直观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层次三的练习中,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效率很高,对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既感兴趣,又印象深刻.四、拓展提高,建立联系师:我们知道,4.3的课题“灯光与影子”,而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视点与盲区”,它们有什么联系呢?生:(思索中)师:如果A处是视点,BC是挡板,请画出墙上A看不见的部分.生:和刚才的点A是光源一样画!线段DE就是挡板在墙上看不见的部分.师:比较两个图的区别和联系,你得到什么结论?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视点”和“点光源”都是点.“视线”和“光线”都是光线.“盲区”实际上就是把“视点”看成“点光源”,“光线”照不到的地方.“盲区”和“影子”本质上

11、是一样的.设计意图:通过类比的方式,建立“中心投影”与本课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视点”和“点光源”、“视线”与“光线”、“盲区”与“影子”的本质是一样的.实际效果:四人小组在积极讨论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答案.通过小组讨论,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增加了感情.五、回顾思考,前后呼应师:谁能说一下今天我们都有哪些收获?生16:通过做游戏,这节课我知道了“视点”、“视线”和“盲区”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很多利用盲区的例子.师:那么谁来解释一下开始时成语和古诗所蕴涵的数学知识?生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说明泰山正好处在了视点的盲区范围内;生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会当凌绝

12、顶,一览众山小”都说明:登得越高,盲区越小,视野就越开阔.设计意图:前后呼应,解决课上学生的遗留问题,并进一步体会“视点”、“视线”和“盲区”在现实中的广泛存在,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本节课中的主要收获.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我把作业设计三个层次.作业A要求100%学生完成;作业B要求大部分学生完成;作业C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作业A:书122页,随堂练习1.作业B:书123页,习题4.5,练习1.作业C:书124页,试一试.(建议把这题作点铺垫,在前面加上正三棱柱形建筑物和正四棱柱形建筑物,这样学生在解决正六棱柱形建筑物时就会简单很多.)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课堂的有效拓展,本次作业分三个层次进行,目的就是让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体验自己的成功.实际效果:从课后作业看来,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不错,体现出课堂的效果还可以.作业C的修改,降低了本题的难度,有很多同学完成得都不错.板书设计: 4.3灯光与影子(2)1、视点灯光 2、视线 光线 3、盲区影子教学反思:本课根据实际的需要,我对教材作了修改,首先是引入时借助了成语和古诗,生动活泼地提出了疑问.对概念的引入也抛弃了书本上的剧场,原因是学生实际体会不到,而是用学生容易实现的实验来引入.针对知识点的要求,对课堂的练习和课后作业也作了相应调整和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