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的训练题_第1页
伴性遗传的训练题_第2页
伴性遗传的训练题_第3页
伴性遗传的训练题_第4页
伴性遗传的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伴X隐性遗传特点 女病,父子病K|S|5U 男正,母女正 具有连续遗传的现象(代代都有患者,发病率高) 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伴X显性遗传特点 男病,母女病K|S|5U 女正,父子正伴Y遗传特点 父传子,子传孙 男全病,女全正|S|5U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具有连续遗传的现象(发病率高) 性状与性别不关联S|5U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 具有不连续遗传的现象(发病率低) 性状与性别不关联S|5U遗传方式的判断与解题思路:典型遗传模式: 双亲正常,女性后代患病,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女性后代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2、传病。考试中通过系谱图确定遗传方式的试题类型: 通过典型遗传模式,快速确定遗传方式 如果系谱图中没有典型模式,先判断显、隐性,再假设为伴性遗传,通过伴性遗传的特点找出矛盾,就可以确定遗传方式。 如果系谱图中没有典型模式,先判断显、隐性,再假设为伴性遗传,但是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都可能的情况下,要注意从题干中发掘信息。 系谱图中既没有典型模式、也不能确定显隐性,通过遗传的规律特点进行逐个排除。(排除法)【典型例题】 (福建师大附中)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9A由1×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只要知道2与5或4与7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

3、染色体上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D2号和5号是直系血亲,7号和8号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09年山东理综卷)27.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2的 基因型为_,-1的基因型为_,如果-2与-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CGG重复次数(n)n<50n150n260n5

4、00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50505050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10004001200症状表现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此项研究的结论_ _。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 的结合。参考答案:(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伴X隐性遗传病 AaXbY aaXBXb 7/32(2)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并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发病程度)有关 核糖体基因位置的确定(连环四题,有难度)题干:从一个野生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

5、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1)如果上题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灰色对黄色为显性),且亲本皆为纯种,实验设计又如何?_解析:如果原题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且亲本皆为纯种,只要选择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这种杂交亲本组合就可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1)若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并且与性别无关(在雌雄个体中的概率相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Paa×AAF1Aa(2)若后代出现的显性性状只在雌性中表现,隐性性状只在雄性中表现,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PXaXa×XAYF1XAXa

6、XaY答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若后代全部为灰色,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果蝇全为灰色,雄果蝇全为黄色,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如果原题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灰色对黄色为显性),且亲本皆为野生型,实验设计又如何?_解析:如果原题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且亲本皆为野生型,同样选择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这1种自交亲本组合就可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1)若后代出现的显性多于隐性,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Paa×A_F1Aaaa(2)若后代出现的显性性状只在雌性表现,隐性性

7、状只在雄性中表现,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PXaXa ×XAYF1XAXaXaY答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若后代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果蝇全为灰色,雄果蝇全为黄色,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如果上题未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亲本皆为纯种,实验又该如何设计?_解析:未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亲本皆为纯种,也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只是实验结果的表述与原题不同。(1)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F1表现的性状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AA×aa F1Aa反交:

8、Paa×AA F1Aa(2)若正交组合F1的性状表现甲性状,而反交组合F1的性状雌性全部表现甲性状,雄性全部表现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XAXA×XaY F1 XAXaXAY反交:PXaXa×XAY F1 XXAaXaY答案:选择2个自交组合:灰色雌蝇和黄色雄蝇自交、黄色雌蝇和灰色雄蝇自交。如果两个自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自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自交组合灰色雌蝇×

9、;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全部表现灰色;在自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在自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全部表现黄色;在自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雌性全部表现黄色,雄性全部表现灰色,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从一个野生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现用两个自交组合:灰色雌蝇和黄色雄

10、蝇、黄色雌蝇和灰色雄蝇,只做一代自交实验,每个自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自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作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_解析:此题未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亲本皆为野生型(野生种群,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设控制果蝇这对性状的基因为A、a:(1)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多的为显性性状,其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AA或Aa×aa F1A_aa反交:PAA或Aa×aa

11、F1A_aa(2)若正交组合F1表现的甲性状多于乙性状,而反交组合F1的性状雌性全部表现甲性状,雄性全部表现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XAXA或XAXa×XaYF1XA_XaXaXaY反交:PXaXa×XAY F1XAXaXaY答案:如果两个自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自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自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

12、全部表现黄色;在自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在自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自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总结:此类遗传推断试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假设法”,就是从推断问题出发,假设为其中的每一个结果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现象,然后再对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梳理。然后根据以上的分析过程去回答问题,其一般思路:如果出现(现象1),则说明(结果1);如果出现(现象2),则说明(结果2);如

13、果出现(现象3),则说明(结果3);。(10年山东理综卷)27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_)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 _和_ _。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 _。(2)卷刚毛弯翅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雄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和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_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 _和_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是_ _。(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