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粘度计的原理_第1页
毛细管粘度计的原理_第2页
毛细管粘度计的原理_第3页
毛细管粘度计的原理_第4页
毛细管粘度计的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三三、 仪器药品仪器药品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五、实验记录五、实验记录六、数据处理六、数据处理八、八、思考题思考题九九、重、重点难点点难点七、七、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指导教师:方建波l 1.掌握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 基本原理和 实验技术。l 2.掌握测量原理和使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聚苯乙烯-甲苯体系的 特性粘数的方法并计算粘均分子量。l 3.了解聚合物分子量的控制方法。 分子量是表征聚合物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一,其摩尔质量常在103107之间,黏度法测定分子量是最常用的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技术。也是高分子物理实验中较为经典的

2、实验之一,以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精度高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当高聚物、溶剂、温度等确定以后,特性粘度值只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有关。目前常用半经验的麦克非线性方程来求得:km式中:m-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平均值; k-比例常数; -与高聚物在溶液中的形态有关的经验参数。 k,通过查阅高分子物理书册可以 查处文献值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粘度是它在流动过程所存在的内摩擦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 其中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又称为纯溶剂的粘度,以 表示;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以 表示。0

3、lim0cspc100rsp 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有:ckcsp2ccr2lnccspccrlnccrspln或0 c 测定不同浓度下的 sp 和r ,分别 用 sp/c和r /c对浓度c作图得到 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点,就是特性 粘数。2.3黏度的 测试原理l当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内因重力作用而流出时遵守泊塞勒(poiseuille)定律:ltvmlvtghr884式中:为液体的密度;l为毛细管长度;r为毛细管半径; t为流出时间;h为流经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 g为重力加速度;v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m为与仪器的几何形状有关的常数,r/l1时,可取m=1。 对某一指定的

4、粘度计而言,令 , ,则上式可写为:lmv8lvghr84tt式中100s时,等式右边第二项可以忽略。溶液很稀时0。这样,通过测定溶液和溶剂的流出时间t和t0,就可求00ttr1. 乌氏黏度计;2. 玻璃恒温水浴一套;3. 秒表;4. 移液管、吸耳球、容量瓶等;5. 不同分子量的聚苯乙烯-甲苯体系溶液; c b aabgedf(实物图片实物图片)1.恒温水浴的调节 调节恒温槽温度至(30.00.1),在粘度计的b管和c管上都套上橡皮管,然后将其垂直放入恒温槽,使水面完全浸没球。 2. 溶液流出时间t的测定 用移液管从管加入已知浓度的聚苯乙烯-甲苯溶液10ml。恒温15分钟,用弹簧夹夹住c管上的

5、橡皮管,用洗耳球从b管将溶液缓慢吸至1球,放开c管,让溶液自由下落,当液面通过刻度线a时,打开秒表开始计时;当液面通过刻度线b时,按停秒表。这就是溶液1的流出时间t1。重复三次,三次的最大偏差应小于0.3s。 用移液管分别由a管加入5ml、5ml、10ml、10ml的30的甲苯,使溶液的浓度分别为c2、c3、c4、c5,每次稀释,均要封闭管,并用洗耳球从管口多次吸溶液至球,以洗涤管并使溶液均匀混合。恒温10分钟后,分别测量溶液的流出时间t2、t3、t4、t5。 实验数据记录室温: 1.将所测的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原始溶液浓度c0(g/ml);恒温温度 ; t0 = s l黏度计型号

6、_ k=_ =_l聚苯乙烯的合成配方_ 实验日期: ;恒温槽恒温温度: 。 甲苯甲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 -甲苯溶甲苯溶液(液(c c0 0)+5ml+5ml甲苯甲苯+5ml+5ml甲苯甲苯+10ml+10ml甲苯甲苯 +10ml+10ml甲苯甲苯t t0 0(s)(s)t t1 1(s)(s)t t2 2(s)(s) t t3 3(s)(s) t t4 4(s)(s) t t5 5(s)(s)1 12 23 3平均值平均值1.计算 ;2.作 图; 3.确定 值;4.计算聚苯乙烯-甲苯体系相对分子质量;c、c、sprsprlnccc、csprlnccspccrlnccrspln或0 c g/10

7、0ml 、 关系关系 图图 ccrlnccsp正常状态正常状态kmkm其中: 30 时,k=7.210-3,=0.72 1.随着溶液浓度增加,高聚物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当溶液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高聚物溶液的sp/cc、lnr/cc的关系不成线性。因此测定时要求最浓溶液和最稀溶液与溶剂的相对粘度r在在2.02.01.21.2之间之间; 2.温度波动直接影响溶液粘度的测定,国家规定用粘度计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恒温槽的温度波动为0.05; 3.毛细管粘度计的选择,即毛细管的直径、长度以及球体积的选择,应根据所用溶剂的粘度而定,使溶剂流出时间在100s以上;4. 在特性粘度测定过程中,有时并非操作不慎才出现各种异常现象,而是高聚物本身的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形态所致,目前尚不能清楚地解释产生这些反常现象的原因。因此出现异常现象时,以sp/cc曲线且由截距求值;1.试举例说明影响粘度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