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_第1页
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_第2页
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_第3页
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_第4页
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刘超摘要: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在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要想控制裂缝,必须对其种类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切实抓好混凝土的配和比设计、施工工艺、切缝时间和深度、混凝土的养护等各个环节,来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并采取有效的浇注后的防治措施。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随着建筑施工技术与国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

2、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早已成为限制与制约我国建筑施工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外观显然是最为关注的问题,外观不合格的建筑,功能再好也难以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因此如何正确有效地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混凝土裂缝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就成为了我国政府与建筑施工单位尤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之一。2 建筑施工中裂缝的种类分析(1)基础裂缝。该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中由于材料的质量以及其它天气等方面原因而引起的建筑裂缝。(2)主体结构的裂缝。该裂缝是建筑施工中的最主要的裂缝之一,其主要包括了混凝土裂缝以及墙体裂缝两种。尤其是其中的混凝土裂缝,更是现今

3、各个施工中裂缝产生的最主要的裂缝之一。(3)装饰裂缝。对于这种裂缝而言,其主要的由于建筑物在装饰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技术人员以及其它装饰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建筑物装饰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导致了裂缝的产生。3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3.1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主要表现在: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构件的裂缝;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

4、,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表面的开裂。3.2施工影响在现场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其次,因为混凝土工程进行的抹面次数不能满足要求,更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另外,在养护方面,由于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会造成混凝土早期脱水,从而引起收缩裂缝。3.3材料影响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不当也会引起裂缝,如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

5、多,收缩量也会增大。另外,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会严重增强混凝土收缩。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水泥强度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越大。3.4设计影响由于现代建筑追求形式美,因而越来越多的建筑外立面变化丰富,功能多样,这就使得建筑平面布置也复杂多变,在设计中,对伸缩缝、后浇带的设置不尽合理。通常出现梁跨度大的状况,另外,由于一味地追求经济,使得结构中的板厚太薄、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构件断面突变和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等问题频频出现,最终引起裂缝问题。板中多种功能的预埋线管布设

6、过于集中,造成楼板实际厚度下降,刚度也无法满足预定要求。部分楼板钢筋采用简支计算,在支座处未配置负弯矩钢筋。而且在设计中,由于对构件施加的预应力估计不足,造成锚固端偏心、应力过大等引起裂缝。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对混凝土抗裂也极为不利。4 建筑施工裂缝的处理方法4.1表面修补法。此法适用于对于承载力无影响的表面,在处理时在表面涂拌环氧胶化,并且要在事先进行验证。4.2内部修理法。在修补时,要将胶结材料压进裂缝中,由于其凝结作用而起到修补和恢复结构整体性的作用,这种方法适合对整体有影响的裂缝的修补。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4.

7、3结构加固法。此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承载力有较大影响的裂缝。在处理时要先凿除薄弱的土层,并清理干净,用钢筋加上圈套进行固定。因裂缝直接影响工程和建筑物的质量,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裂缝的处理。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裂缝的防治工作,并与有关部门进行研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5 建筑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5.1加强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的对混凝土温度以及收缩变形程度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及时对现场情况进行反馈以便工程能顺利进行。此外,尽量做好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工作,加强养护提高抗裂能力,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优良质量对预防裂缝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贯穿裂缝的产生,发现这种情况后要

8、再做更改,努力恢复结构的整体性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施土过程中预防贯穿性裂缝的产生成为主要工作。5.2合理布置防裂钢筋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是两者之间的粘结力。在一般常温和允许应力状态下,钢材的性能是比较稳定的,其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相差不大,因而在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内应力很小,而钢材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7-15倍。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极限强度、变形达到极限拉伸值时,应力开始转移到钢筋上,从而可以避免裂缝的开展拼。配置的构造钢筋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例如配置直径6-14mm、间距控制在100-150mm。按全截面对称配筋是最合理的,这样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抵抗贯穿性开裂

9、的能力。若进行全截面对称配筋,配筋率应控制在0.3%-0.5%之间。5.3重视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混凝土浇筑方面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在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混凝土从料口投放的自由倾落高度要控制在2米以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分层分段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确保插点排列均匀,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间歇。如果不能避免,则

10、应该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并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停止作业,并在浇筑好的混凝土凝结前,将问题排除,以保证正常作业。5.4加强后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这样既减少外界高温倒罐,又防止干缩裂缝的发生,促进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一般在浇筑完毕后12-18小时内立即开始养护,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或设计龄期。混凝土表面覆盖防护。在低温季节,混凝土表面覆盖防护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及内外温差,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同时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以减少新老混凝土上、下层的约束温差,最终防止裂缝的发生。夏季高温宜采用流动水养护。冬季低温季节侧模宜嵌入珍珠岩保温板防护,表面宜用油布覆盖。当月平均气温在24天内连续下降-,未满28天的混凝土暴露表面应进行覆盖保护。6 结束语综上所述,裂缝控制是一项综合性问题,一直是建筑物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共同关心的话题,需要经过工程设计、工程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