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作者建国60年征文_第1页
铁路工作者建国60年征文_第2页
铁路工作者建国60年征文_第3页
铁路工作者建国60年征文_第4页
铁路工作者建国60年征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路工作者建国60年征文铁路工作者建国60年征文曾几何时,和大多数工薪阶层的人一样,冰箱,空调, 电脑,电话、手机悄悄地走进了我这个寻常百姓之家,光 手机就更新换代了 4台,宽带互联网,让我每天都在周游 世界这个''地球村”,自己做起了网页,开办了博客,在网 上与文友们说古论今,交流心得。要是在30年前,这是想 也不敢想的事情。我的学生时代是在平溪边上的学校度过的。那时 候,看着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骑车上学,心里很羡慕的不得 了。由于当时条件都差,和我一样寄读于学校的同学,连 每人每周5毛钱的伙食费往往都难以为继,别说花上数百 元钱买车,更不用想家里能添“三转一响”。物质馈乏,特别

2、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紧缺。 农村人交了征购猪(又叫爱国猪)后,供销社发了几斤肉 票,可以凭票到食品站买猪肉。夜半三更赶着起早排队, 还要讨好着向屠户递烟送笑脸。好不容易轮到自己,案上 的肉已是不多。买肉时,眼睛总是盯着那膘白油亮的大肥 肉,不是肥肉好吃,而是肥肉让人过了把难得的“肉瘾” 后,还可以熬出油来,让以后炒的菜里增加一点油味。现在,往肉案前一站,可以对屠户指指点点,按 自己的喜好挑筋拣瘦,据说广州人买猪肝做汤时,以小勺 子理论,屠户照样笑脸相迎。这是物质丰俭的不同时期的 不同反映。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自行车,这是六十年代的 “三转一响”。现在的年轻人从电影电视上看到,身着长衫 的有

3、身份的阔人老板才能佩带一块怀表,在一些场合从左 胸前衣袋里小心地掏出怀表,啪地一响,表盖打开,露出 白表盘,黑表针,几多悠雅!那神态整个就是一个傲慢的 绅士。解放后,人们都有了一份工作,有了稳定的工资收 入,上下班哪能没有表呢?于是,手表成了人们的追求, 年轻人更是如此。那时,戴手表的不是老师,就是干部, 不是说他们富裕,而是工作的必需。收音机,过去的老人们叫它“话匣子”。了解国内 外大事少不了它,听音乐离不了它,听相声晚会离不了它, 听评书连播戏曲节目还离不了它。收音机,特别是国产的 “北京”牌、后来的“红灯”、“春雷”、“红梅”牌等,都 成为新宠。那年,县里来的下放干部老傅从挎着的皮套里

4、取出“小匣子”,拉出一根天线,拧着开关,那收音机使 “乌里哇啦”地响了起来。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 等京剧,也有翻身道情、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陕甘 宁边区革命民歌,甚至可以收听到一些广播剧,经常引来 甩鼻涕的小孩子们的围观。收音机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啊! 人们也是通过收音机人门知道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代播音员夏青,葛兰寨上那位做牛贩子生意的老杨头,吐着满嘴的酒气,眯着眼睛躺在在竹懒床上,听着 在城里当干部的儿子托人捎来的收音机,跟着京戏里人物 哼调子,惬意地说:进过城里,坐过拖拉机,听了 “话匣 子”,这辈子死了也值!缝纫机成为居家大件是因为做衣服,修补衣服, 做鞋垫都能用得上。虽然当时布票很少

5、,但较之从前人们 还是有了一种满足。在孩子较多的家庭,改制,翻新衣物 更是常事,许多家庭主妇或新婚夫妇都想拥有一架缝纫机。 老家的钟裁缝按各家报名的先后,让人给挑着缝纫机担子, 咬着旱烟袋,上门做衣服,享受主人家的热情招待。缝纫机工作时发出的嗒嗒响声,手表,闹钟,座 钟也能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收音机更是响彻街头巷 尾,于是就有了三响,加上自行车运动时的前后轮旋转, 便凑成了 “三响一转”四大件。姑娘与人谈恋爱,不是首先了解对方的人品,而 是先对男方的家底进行“火力侦察”,姑娘在媒婆的带领下, 到男主家视察。男方就必然会进行一番精心准备,全家人 一齐动手,将平时不太注意的收拾打扫的

6、房子打扫干净, 让人看起来窗明几净,更重要的是对“硬件”进行“全副 武装”,媒婆和女方不仅要看房子,更要看“ “三转一响” 四大件。还要看米缸里的米多不多,那时有余粮的人家不 多,拥有“三转一响”四大件的就更少了。到了八十年代,收音机开始被电视机取代。电视 机,摩托车,电子表,洗衣机成为新的“四大件”。机械手 表迅速被石英电子表取代。自行车涌出山地车一族,“小姐 车”,“公主车”等轻型车逐渐走俏。同时,轻型摩托车已 迅速被城乡青年所选购。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城市,摩托 车又悄悄地取代了自行车,生活的节奏变快了,也更精彩 to洗衣机开始进入家庭。短短几年之后,单缸洗衣机已 不受欢迎,大多数家庭又添

7、置了双缸洗衣机、甩干机。九十年代,冰箱,空调,电脑,电话(手机)进 入寻常百姓家。先是完成了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的替 代过程,接着录放机代替了录音机,影碟机代替了录放像 机,d vd兼容vcd。空调机,家用电脑,排油烟机,热水器 进入寻常百姓家。长时间以来能代表身份地位的电话机也 开始进入普通人家,九十年代初,装一台程控电话,集团 用户要五千多元一台,几年后,电话免费安装进户。电讯 部门赚的是你的话费,免费装机,不怕你不打电话。移动 电话的广泛使用,昔日"惜字如金”的电报业,逐渐被手 机短信所取代。现在人们还在羡慕什么呢?有些人不羡慕电话, 也不稀罕bp机,而是用手机通话;有些人不羡慕风驰电掣 的摩托车,而是购买个人的家用小轿车。在精神文化方面 已不羡慕国内旅游,而是要到国外度假;在事业和人生追 求方面不再羡慕个体户,而是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