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炎症_第1页
03第三章炎症_第2页
03第三章炎症_第3页
03第三章炎症_第4页
03第三章炎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炎症概述炎症概述1.1.掌握炎症、变质、渗出、增生、炎症介质、脓肿、掌握炎症、变质、渗出、增生、炎症介质、脓肿、蜂窝织炎、炎性肉芽肿的概念。蜂窝织炎、炎性肉芽肿的概念。2.2.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病理分类和病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病理分类和病变特征。变特征。3.3.熟悉炎症的临床分类及其结局。熟悉炎症的临床分类及其结局。4.4.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及其炎症介质的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及其炎症介质的类型和主要作用。类型和主要作用。 的概念的概念: :炎症是炎症是、和和修复修复三为一体的综合三为一体的综合过程;过程;血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是炎症反应的

2、中心环节。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和增生,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和增生, 是损伤,是损伤,和和是抗损伤。是抗损伤。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发生的以的的组织反应。组织反应。 1.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2.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机械力、高温、冷冻、电离辐射等 3.3.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化学毒物等 4.4.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常见于各类型的超敏反应条件条件致炎因子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时间致炎因子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时间机体的防御机能状态以及对致炎因子敏感性机体的防御机能状态以及对致炎因子敏感性(altera

3、tion) )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变性、坏死坏死。 致炎因子的直接作用;致炎因子的直接作用; 炎症过程中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过程中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或免疫机制介导或免疫机制介导/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 1.分解代谢增强分解代谢增强 2.局部酸中毒局部酸中毒 3.组织内渗透压升高组织内渗透压升高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4.炎性介质的形成和释放炎性介质的形成和释放细胞源性炎性介质:细胞源性炎性介质: 血管活性胺:组胺、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羟色胺(5-ht););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pg、lt(白细胞三烯(

4、白细胞三烯 ) 白细胞产物:活性氧代谢产物、溶酶体成分白细胞产物:活性氧代谢产物、溶酶体成分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i l(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 )、)、tnf(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no) 血浆源性炎性介质:血浆源性炎性介质: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c3a、c5a; 激肽系统激肽系统缓激肽缓激肽 ; 凝血系统凝血系统凝血酶、纤维蛋白多肽、凝血酶、纤维蛋白多肽、a;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dp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 主要炎症介质主要炎症介质 血血 管管 扩扩 张张 pge2、pgd2、pgi2、no 血管壁通透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性升高 血管活性胺、缓激肽、血管

5、活性胺、缓激肽、c3a 、c5a、ltc4 、ltd4、lte4趋化作用趋化作用白细胞激活白细胞激活 c5a、ltb4、细胞因子(细胞因子(i l-8)、细菌、细菌产物产物 发发 热热 i l-1、i l-6、tnf、pg 疼疼 痛痛pge2、缓激肽缓激肽组织损伤组织损伤 溶酶体酶、氧自由基、溶酶体酶、氧自由基、no 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一)(一)血管反应血管反应 细动脉短暂收缩细动脉短暂收缩细动脉扩张细动脉扩张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速

6、度减慢(二)(二)液体渗出液体渗出(三)(三)白细胞渗出白细胞渗出充血和渗出充血和渗出(二)(二)液体渗出:液体渗出:炎症时血液中的液体成分通过细静炎症时血液中的液体成分通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的过程。脉和毛细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的过程。 炎性水肿炎性水肿/ /浆膜腔积液浆膜腔积液1.渗出成分:轻:水、盐、白蛋白渗出成分:轻:水、盐、白蛋白 重:球蛋白、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2.渗出机制:渗出机制: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组织内渗透压升高;组织内渗透压升高;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渗出液渗出液 漏出液漏出液 性性 质质透透 明明 度度蛋白含量

7、蛋白含量比比 重重细细 胞胞 数数rivalta试验试验凝凝 固固 性性炎症炎症混浊混浊30 gl1.0200.5109/l阳性阳性可自凝可自凝非炎症非炎症澄清澄清25 gl1.0120.1109/l阴性阴性不能自凝不能自凝3.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有利有利:渗出液可稀释毒素及代谢产物,减轻毒渗出液可稀释毒素及代谢产物,减轻毒素对局部损伤;素对局部损伤;为局部浸润的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为局部浸润的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运走代谢产物;运走代谢产物;渗出物内有抗体补体成分,有利于渗出物内有抗体补体成分,有利于消灭病原体;消灭病原体;渗出物中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阻止细渗出物中纤维蛋白交织

8、成网,阻止细菌扩散,并且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使病灶菌扩散,并且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使病灶局限化;局限化;炎症后期纤维蛋白成为修复支架;炎症后期纤维蛋白成为修复支架;渗出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携带到局部淋巴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携带到局部淋巴结,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结,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有害:液体过多,压迫器官,影响功能。纤维素有害:液体过多,压迫器官,影响功能。纤维素渗出过多渗出过多机化、粘连。机化、粘连。 (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1.白细胞边集白细胞边集2.白细胞附壁白细胞附壁3.白细胞游出白细胞游出

9、4.趋化作用趋化作用5.吞噬作用吞噬作用 (识别和粘着、吞入、杀伤降解识别和粘着、吞入、杀伤降解)白细胞从血管内穿过血管壁到达炎区组织的过白细胞从血管内穿过血管壁到达炎区组织的过程称为程称为,又称,又称。白细胞边集和渗出白细胞边集和渗出白细胞附壁白细胞附壁白细胞游出白细胞游出趋化作用(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是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向着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包括,包括 外源性:细菌产物;外源性:细菌产物; 内源性:内源性:c5a 、ltb4、il-8特点(特点(1)趋化因子作

10、用是特异的;)趋化因子作用是特异的; (2)不同白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性不同)不同白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性不同白细胞的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见于急性炎症早期或化脓性炎症急性炎症早期或化脓性炎症 (吞噬细菌尤其是化脓菌、坏死组织碎片、抗原抗体复合物)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急性炎症后期、肉芽肿性炎、病毒感染急性炎症后期、肉芽肿性炎、病毒感染 (吞噬非化脓菌如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和较大组织碎片、异物等)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和和浆细胞浆细胞 :常见于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发挥免疫作用的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三者协同作用三者协同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和某些变

11、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见于变态反应性炎症变态反应性炎症 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高倍镜)(高倍镜)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10001000倍)倍)多核巨噬细胞(多核巨噬细胞(1000倍)倍)淋巴细胞(淋巴细胞(1000倍倍)浆细胞(浆细胞(1000倍倍)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1000倍倍)概念: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和某些理概念: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和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的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血血管内皮细胞管内皮细胞和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的增生。的增生。 某些情况下,局部的上

12、皮细胞或实质细胞某些情况下,局部的上皮细胞或实质细胞也可增生。也可增生。(proliferation)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发热发热 末梢血白细胞增加末梢血白细胞增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 实质器官损害实质器官损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1.1.解释变质、渗出、增生的概念。解释变质、渗出、增生的概念。2.2.为什么说炎症是以防御为主的组织反应?为什么说炎症是以防御为主的组织反应?3.3.渗出液和漏出液有何区别?有何临床意义?渗出液和漏出液有何区别?有何临床意义?4.4.液体和细胞渗出的意义如何?液体和细胞渗出

13、的意义如何? 1、超急性炎症超急性炎症:病程数小时一周;:病程数小时一周; 2、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几天一:起病急,病程短,几天一个月,以变质、渗出性病变为主,浸润的炎细个月,以变质、渗出性病变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3、亚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 4、慢性炎症慢性炎症:起病慢,病程长,几个月:起病慢,病程长,几个月几年,以增生性病变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主要几年,以增生性病变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二、炎症的病理分类二、炎症的病理分类(一)变质性炎症(一)变质性炎症(二)渗出性炎症(二)渗出性炎症 1.浆液性炎

14、浆液性炎 2.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炎 3.化脓性炎:化脓性炎:脓肿;蜂窝织炎;表面化脓 4.出血性炎出血性炎 (三)增生性炎症(三)增生性炎症 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炎性假瘤;炎性息肉 2.肉芽肿性炎症:肉芽肿性炎症:感染性肉芽肿;异物性肉芽肿 (一)(一)病变特点病变特点:以组织器官实质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为主,渗出和增生轻微。多为急性炎症。形态学改变形态学改变: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的各种变性和坏死原因原因:某些重症感染、中毒;某些重症感染、中毒;好发部位好发部位:肝、肾、脑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例: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1.( (serous

15、inflammation):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血浆成分为主,含蛋白: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血浆成分为主,含蛋白质(白蛋白),少量白细胞、纤维素。质(白蛋白),少量白细胞、纤维素。: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 、粘膜、浆液、皮肤;、粘膜、浆液、皮肤;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炎性水肿炎性水肿 感冒早期感冒早期浆液性卡它浆液性卡它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腔积液(胸水胸水) 烫伤烫伤水泡水泡:大部分病例:大部分病例吸收,不留痕迹和后遗症。吸收,不留痕迹和后遗症。 少数病例少数病例浆膜腔大量积液,压迫器官,影响功能浆膜腔大量积液,压迫器官,影响功能 小儿:小儿:急性喉水肿急性喉水肿,抢救

16、不及时可窒息。,抢救不及时可窒息。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右)(右)急性喉水肿急性喉水肿(大体)(大体)2.(fibrinous inflammation) 概念概念: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机制机制:一般是血管壁损伤严重,通透性显著增高引起:一般是血管壁损伤严重,通透性显著增高引起 光镜光镜:大量片状、红染、质地均匀红染的纤维素交织:大量片状、红染、质地均匀红染的纤维素交织呈网状,间隙中有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细胞的碎屑。呈网状,间隙中有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细胞的碎屑。 病因病因:细菌:细菌( (白喉白喉杆菌、杆菌、痢疾痢疾杆菌、杆菌、肺炎肺炎球菌球菌) )毒素毒素 内、外源性毒

17、素(尿素、汞中毒)内、外源性毒素(尿素、汞中毒) 好发部位好发部位:粘膜(:粘膜(假膜假膜) 浆膜(浆膜(绒毛心绒毛心) 肺肺 白喉(大体)红色箭头示假膜白喉白喉-假膜假膜(低倍镜)(低倍镜)细菌性痢疾之假膜细菌性痢疾之假膜(大体)(大体)绒毛心(大体)纤维素性肺炎(高倍镜)纤维素性肺炎(高倍镜) 纤维素性炎症的结局纤维素性炎症的结局(1)溶解吸收;)溶解吸收; (2)粘膜者:表面的假膜脱落;)粘膜者:表面的假膜脱落;(3)浆膜者:机化、)浆膜者:机化、粘连粘连(纤维渗出过多,(纤维渗出过多,不能完全吸收)不能完全吸收)心包脏壁层粘连心包脏壁层粘连( (大体大体) )3.(purulent i

18、nflammation)概念概念: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病因病因:葡萄球菌(疖、痈);:葡萄球菌(疖、痈); 链球菌(化脓性兰尾炎);链球菌(化脓性兰尾炎); 脑膜炎双球菌(流脑);脑膜炎双球菌(流脑);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分类分类:根据病变不同分为三种:根据病变不同分为三种 (1) (2) (3) (1)脓肿脓肿概念概念: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坏死: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坏死 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发生部位发生部位:皮肤和

19、内脏;:皮肤和内脏;病原菌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机制机制: 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使纤维蛋白原使纤维蛋白原纤维素纤维素(局限病灶) 金葡毒素金葡毒素组织坏死组织坏死液化液化 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周围肉芽组织增生脓肿膜脓肿膜脓肿壁脓肿壁(脓肿形成)(脓肿形成)肉眼肉眼:脓液粘稠(黄色、浆糊样:脓液粘稠(黄色、浆糊样-有纤维素之故)3.化脓性炎症化脓性炎症肾脓肿(大体)肺脓肿(大体)肺脓肿(低倍镜)肺脓肿(低倍镜)1.小脓肿:吸收消失;小脓肿:吸收消失;2.大深部脓肿:切开排脓引流,疤痕形成;大深部脓肿:切开排脓引流,疤痕形成;3.内脏:肝、肺、脑、肠间脓肿;内脏:肝、肺、脑、肠间脓

20、肿;4.在皮肤或粘膜的化脓性炎时,由于皮肤或粘膜坏死、在皮肤或粘膜的化脓性炎时,由于皮肤或粘膜坏死、崩解脱落,可形成局部缺陷,称崩解脱落,可形成局部缺陷,称溃疡溃疡(ulcer)。)。5.深部脓肿如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可形成只有一个深部脓肿如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可形成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称开口的病理性盲管称窦道窦道(sinus)。)。 瘘管瘘管(fistula)是指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是指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个有腔器官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管道。个有腔器官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管道。: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弥漫: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

21、漫性化脓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为特征。浸润为特征。:皮下、粘膜下、肌肉、阑尾(疏松组织)。:皮下、粘膜下、肌肉、阑尾(疏松组织)。: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链球菌分泌:链球菌分泌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溶解透明质酸;溶解透明质酸;链激酶链激酶溶解溶解纤维素纤维素细菌易扩散(细菌易扩散( 炎症弥漫)。炎症弥漫)。:发炎组织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于组织间隙;:发炎组织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于组织间隙;原有的组织不发生显著的坏死和溶解;炎症病灶与周围正常组原有的组织不发生显著的坏死和溶解;炎症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织分界不清。:脓液稀薄,脓液易吸收,组织坏死少,愈后不留疤痕。:

22、脓液稀薄,脓液易吸收,组织坏死少,愈后不留疤痕。蜂窝织炎蜂窝织炎性阑尾炎(低倍镜)性阑尾炎(低倍镜)横纹肌蜂窝织炎横纹肌蜂窝织炎(低倍镜)(低倍镜)(3)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和积脓(surface suppuration)发生于浆膜发生于浆膜或粘膜组织的表浅的化脓性炎症。中性粒细胞主要或粘膜组织的表浅的化脓性炎症。中性粒细胞主要向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向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如如流脑流脑(empyema)表面化脓发生在浆膜或胆囊、表面化脓发生在浆膜或胆囊、输卵管的粘膜时,脓液则在浆膜腔或胆囊、输卵管输卵管的粘膜时,脓液则在浆膜腔或胆囊、输卵管腔内蓄积,

23、称为腔内蓄积,称为积脓积脓。4.(hemorrhagic inflammation)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 如: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鼠疫。如: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鼠疫。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 炎性息肉炎性息肉: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和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的、根部带蒂的肿物; 炎性假瘤炎性假瘤:炎性增生形成边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多见于肺及眼眶。鼻息肉鼻息肉(低倍镜)(低倍镜)炎性假瘤(低倍镜)炎性假瘤(低倍镜)2.肉芽肿性炎症肉芽肿性炎症:以巨噬细胞或其演化的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直径0.5-2c

24、m)。 感染性肉芽肿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性肉芽肿结核性肉芽肿 异物异物性肉芽肿 (手术缝线、石棉、滑石粉和尿酸盐等) 肺结核性肉芽肿(低倍镜)肺结核性肉芽肿(低倍镜)异物异物(手术缝线)(手术缝线)性肉芽肿(中倍镜)性肉芽肿(中倍镜)异物异物(植物材料)(植物材料)性肉芽肿(高倍镜)性肉芽肿(高倍镜) 1、 在炎症过程中,清除病因,溶解在炎症过程中,清除病因,溶解吸收少量的坏死物和渗出物,通过周围健康细吸收少量的坏死物和渗出物,通过周围健康细胞的再生达到修复,最后完全恢复组织原来的胞的再生达到修复,最后完全恢复组织原来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 2、 如炎症灶的坏死范围较广,则如炎症灶的坏死范围较广,则由肉芽组织修复,留下瘢痕,不能完全恢复组由肉芽组织修复,留下瘢痕,不能完全恢复组织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织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致炎因子不能在短期内清除、或在机体内持续存在,而且还不断损伤组织,造成炎症过程迁延不愈,急性炎症转化为慢性炎症,病情时轻时重。 1、: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经组织间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