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营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疾病与营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疾病与营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疾病与营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疾病与营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疾病与营养教学大纲Disease and Nutrition课程编号:学分: 2学时: 40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营养学一、课程目的要求疾病与营养是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和要求如下:( 1)使学生对临床各科疾病及膳食治疗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有一概要认识;(2)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及与营养膳食关系较大的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膳食治疗原则; ( 3)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 解决临床营养中常见的一般问题。先修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先行修过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及营养学课程的学习。二、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首先介绍临床常见症状及医院基本膳食分类,

2、 进一步介绍人体各个系统在出现疾病时的临床特点及营养治疗, 重点介绍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胰腺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造血系统疾病(如贫血)、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苯丙酮尿症、甲亢及更年期综合症)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及其营养治疗原则及其营养食谱制定。传染性疾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包括营养治疗) ,并进一步介绍了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相关知识。另外介绍了外科病人的营养治疗及临床检查用膳食。三、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以

3、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一些常见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要求学生制定出相应的营养治疗食谱。四、主要教学参考书:葛可佑,主编 .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郑建仙,编著 . 功能性食品(第三卷)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蔡东联,主编 . 现代饮食治疗学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查良锭,主编 . 实用营养治疗手册 (第二版)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 宋申蕃,著 . 疾病营养学(第二版) . 台北:环球书社, 1992 何志谦,主编 . 治疗营养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顾景范,邵继志,主编 . 临床营养学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4、版社, 1990 陈学存,主编 . 应用营养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张爱珍主编 . 临床营养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陈炳卿主编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五、考核方式及要求:采用笔试(闭卷或开卷)方法或写作课程论文的方式考核,总评成绩为:期未考试成绩 60期中考试成绩 20平时成绩 20。六、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 (2学时)一、临床膳食治疗的简要发展概况二、膳食治疗在医疗上的重要性三、膳食治疗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医院膳食( 2学时)一、概述、膳食计划的原则、医院膳食的分类:按质量分类,按摄入途径分类,按性质和烹饪原则分类二、医院的基

5、本膳食普通饭、软饭、半流质及流质的适用范围、 膳食原则、禁用食物及膳食举例。三 、治疗膳食、 治疗膳食的定义及分类、 常见几种治疗膳食的适用范围、膳食原则及内容:高热能膳食,低热能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低胆固醇膳食、贫血膳食、少渣饮食、管喂饮食。作业:食谱设计 -贫血患者的营养治疗。第三章常见症状( 4学时)一、发热、水肿、呼吸困难、 呕血与便血、便秘、黄疸及血尿的定义及临床表现。二、便秘的膳食治疗原则及膳食举例,尿三杯试验,血尿与Hb尿鉴别。第四章检体诊断( 2学时)一、检体诊断的定义及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听诊。二、体格检查内容:一般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

6、营养、淋巴结等),头颈部,妇科检查。第五章传染性疾病( 4学时)一、总论、传染病、感染、传染病学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特征:病原体、败血症、流行性、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特点二、腹泻的膳食治疗、腹泻的定义及分类、腹泻膳食治疗目的、膳食原则及膳食举例三、伤寒、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包括膳食治疗及食谱举例)。四、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包括膳食原则及膳食举例)。作业:食谱设计 -限钠饮食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2学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其中重点是肺结核膳食治疗)第七章 消

7、化系统疾病( 4学时)胃炎、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及痔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各病膳食治疗是重点)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4学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各病膳食治疗是重点) ;心肺复苏的定义及方法。第九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2学时)一、总论: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分类,血液病的特点二、缺铁性贫血:铁循环、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的概述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 4学时)一、肾脏病的临床特点。二、肾炎、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其中各病膳食治疗是重点

8、)。作业:食谱设计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治疗。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4学时)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病、痛风、苯丙酮尿症及甲亢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各病膳食治疗是重点) ;糖尿病患者膳食治疗食谱设计方法 (食品交换份法)。第十二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治疗( 2学时)一、概述:外科病人营养的重要治疗原则,外科病人摄取营养的途经。二、要素饮食:定义、分类、组成、性质、适应症、禁忌症及使用方法。三、完全胃肠外营养:定义、途经、性质、适应症及并发症。第十三章临床检查用膳食( 2学时)胆囊造影膳食、潜血试验膳食、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的适应症、临床意义、方法及饮食实施。考试:期中考试2 课时,

9、期末考试 2 课时实验 1 流质饮食的制备 ( 3学时)学习流质饮食的特点、用途、膳食原则及制备。实验 2 半流质饮食的制备 (3 学时)学习半流质饮食的特点、用途、膳食原则及制备。实验 3 麦淀粉主食的制备 (3学时)学习麦淀主食的用途及制备。实验 4 管喂饮食 (3 学时)学习管喂饮食的用途及制备。制订人: 江芸审核人:赠送以下资料 3D 打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3D 打印技术课程编码: 1100001120学分及学时: 1 学分理论学时18 学时 (其中理论课10 学时 )适用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开课部门 :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先修课程: 物联网技术概论、电子

10、技术、无线传感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考核要求: 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作者 :高帆 3D 打印技术著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5 年 10 月 1本课程属于设计类的课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走近 3D 打印技术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特长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而开发的设计课程。3D 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与传统技

11、术相比,三维打印技术还拥有如下优势: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而且, 它还可以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外形,让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出飞机机翼或热交换器。因此,3D 打印技术今后会在世界上替代大部分制造业;如果我们不能在3D 打印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将难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因此,走近 3D打印技术,了解并学习3D 打印技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程本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融合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学生对世界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3D 打印技术) ”的学习与实践;在 “挥动想象的翅膀”的过程中,

12、体验创意的神奇和伟大;快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协调能力。同时也初步体会3D 制造技术将给社会带来的社会伦理困境。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 通过学习,了解 3D 打印技术的现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与热情。形成初步的3D 制造技术概念以和了解3D建模的方法,以及对技术作品的鉴赏能力。2.学习 3D 建模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拓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3.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借鉴中模仿,在模仿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增强社会,生活,知识产权

13、观念,提高科学理论精神和技术素养。、课程学时分配章序课程内容(章题)理论实验一3D 打印概论1二正向三维工程设计21三逆向工程设计12四3D 打印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22五制作及后处理11六桌面 3D打印机的拆装与维修22七3D 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110818第一章3D 打印概论1 、3D 打印的历史2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状况3 、3D 打印技术的分类4 、3D 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5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市场第二章正向三维工程设计1 、简单零件设计2 、钣金造型3 、自由造型4 、曲面设计5 、装配设计6 、特殊曲面第三章逆向工程设计1 、三维数据的获取2 、三维数据的处理第四章3D 打印

14、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1 、融熔沉积技术2 、紫外光固化技术3 、立体光固化技术4 、分层实体制造技术5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6 、粉末粘接技术第五章制作及后处理1 、FDM技术的制作及后处理2 、其他技术后处理流程简介第六章桌面 3D 打印机的拆装与维修1 、桌面 3D 打印机的安装与使用2 、桌面 3D 打印机的参数设置3 、桌面 3D 打印机的维护第七章3D 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1 、Creo 2 0系列 Win32/64详细图文安装教程2 、Cimatron单机版软件的安装3 、切片软件Cura 的安装利用资源:网络资源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学分与学时本课程为 1 个学分,共12 学时,安排在四、五年级进行。(二)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网络资源、建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