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_第1页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_第2页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_第3页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_第4页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存第一节 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一般生长旺盛期有效成分最高人参药材中总皂苷随生长年限增长,至第5年夏达峰值不同生育期有效成分含量不同槐花中芦丁含量在花蕾期最高,开花后则急剧下降春采茵陈夏采蒿,时节一过当柴烧。秋天上山挖桔梗,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中旬摘菊花,十月上山采连翘。及时采收质量高。细辛长在密林下要采冬花窜河套,悬崖石壁有卷柏,阴湿地方有贯众。半夏南星溪边长,车前葶苈路边寻。所以,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本草经集注载:“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醇厚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也。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

2、、茎、叶,各随其成熟尔。”冬麻(冬至后采挖)质量比春麻(立夏以前采挖)好冬麻:不空心,鹦哥嘴(即顶端有红棕色芽苞);体重饱满;春麻:空心,体松皮多皱缩。第二节 生药的采收 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对保证药材优质高产,保护和扩大药源,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采收期的确定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1.双峰期:如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等根、根茎类中药,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后、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2.含量高峰期:如三颗针根的落果期小檗碱含量较营养期、开花期增加1倍以上。莪术、郁金、姜黄莪术、郁金、姜黄天

3、花粉天花粉、山药山药一、采收期的确定3. 产量高峰期:如牡丹皮3年生与5年生者丹皮酚含量变化不大。4. 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以总含量最高期为适宜采收期:如栽培人参4年生皂苷含量最高,6年生产量和皂苷总量最高。5. 含有毒成分药材,应在有效成分最高、毒性成分最低时采收。牡丹皮、人参牡丹皮、人参二、一般采收原则目前,很多生药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因此主要是根据传统的采药经验,结合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制定采收原则。凡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凡用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轮采地要分区封山育药。动物药,保护野生动物:以锯茸代砍茸、活麝取香(一

4、)植物药类1、根和根茎类 一般宜在秋后春前,即植物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有效成分也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天麻、苍术、葛根、桔梗、玉竹等。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人参、太子参等。例外:柴胡、明党参在春天采集较好。葛根、太子参、明党参葛根、太子参、明党参2、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有些木类生药全年可采,如苏木、降香、沉香等。3、树皮和根皮 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

5、木部易于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等。少数于秋冬两季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收,如川楝皮、肉桂等。根皮多在秋季采收。 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即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离地1520cm处向上至分支处的树皮全部环剥下来,剥皮处用塑料薄膜包裹,不久便长出新皮,一般3年左右可恢复。黄柏、厚朴、秦皮黄柏、厚朴、秦皮4、叶类 叶类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少数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经霜后,枇杷叶落地后。5 、花类 不宜在完全盛开后采收,有效成分

6、含量少,气味不佳。 有些宜于花蕾期采收,如金银花、辛夷、槐米、丁香。 一般在花刚开放时采收,如洋金花。 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 红花在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蒲黄、松花粉不宜迟收,否则影响产量。采集方法:选择晴天分期分批采摘,采摘后必须放入筐内,避免挤压,并注意遮阳,以防日晒变色。 金银花、辛夷、槐米金银花、辛夷、槐米丁香、洋金花丁香、洋金花 6、果实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在果实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娄、山楂、栀子等;有些在成熟经霜后采摘,如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青皮、枳实、桔红等品种。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如牵牛子、决明子、芥子等。瓜娄瓜娄山茱萸经霜变

7、红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川楝子经霜变黄7、全草类通常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生长茂盛收割,如青蒿、穿心莲、车前草、半边莲等品种;有些应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等品种;也有些是采集嫩苗,如春柴胡等品种;而马鞭草要在花开后采。全草类生药采收时大多割取地上部分,极少数要连根挖出入药,如北细辛、柴花地丁、车前草等品种。有的有两个采收季节,如茵陈,春节采的习称“绵茵陈” ,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花茵陈”。采集方法:割取或挖取。、菌、藻、地衣类 :根据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不一: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海藻在夏

8、、秋两季采捞;松萝全年均可采收。茯苓、马勃、海藻茯苓、马勃、海藻(二)动物类生药昆虫类: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宜在三月收集,过时则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以成虫入药的均宜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有翅昆虫在清晨露水未干时便于捕捉。如红娘子、青娘子、斑蝥等。两栖、爬行类: 一般夏秋两季捕捉,如蟾酥、各种蛇类等;霜降期采收的如蛤蟆油。脊椎动物: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如龟甲、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牛黄等;但鹿茸需在清明后45-60天(5月中旬至7月下旬)锯取,过时则骨化。土鳖虫,红娘子、青娘子、斑蝥土鳖虫,红娘子、青娘子、斑蝥(三)矿物类生药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开采

9、大多结合开矿采掘,如石膏、滑石、自然铜等;有的在开山掘地或水利工程中获得动物化石类中药,如龙骨、龙齿等。有些矿物药系经人工冶炼或升华方法制得,如轻粉、红粉等。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一、产地加工的目的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对需要鲜用的药材进行保鲜处理,防止霉烂、变质,如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如附子、狗脊、枇杷叶等。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铁皮石斛铁皮石斛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产地加工的要求 达到色泽好,形体完整,含水量适度,香气散失少,不变味(玄参、生地、黄精等须

10、加工改变味道的例外),有效成分破坏少等要求。二、常见的加工方法 1.拣、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和非药用部分。洗后晾干,进行保鲜处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如薄荷、细辛、木香等。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鸡血藤、木瓜。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苍术等。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份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但加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

11、参置沸水中略烫。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桑螵蛸、五倍子桑螵蛸、五倍子 4.有些药材在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而使药材质地松泡,在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揉搓,使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等目的。如玉竹、党参、三七等。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6.干燥 除少数药材有时要求鲜用外,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等,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除去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

12、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 常用的干燥方法(1)阳(晒)干是直接利用日光晒干,可将生药置于搭架的竹席、竹帘上晒在日光下,或铺于河滨砂砾地,其干燥时间可显著缩短适用于肉质根类;不宜采用本法的药材:含挥发油(宜 35 )、易变色、有效成分易破坏、易爆裂者。生药晒干后,要凉透后才可以包装。(2)烘干可不受天气的限制,加温时要注意富含淀粉的生药,烘干温度须慢慢升高,以防新鲜生药遇高热淀粉发生糊化。烘干法一般温度以 5060为宜。对含挥发油或须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宜采用本法干燥。(3)阴干是将生药置于通风室内或屋檐下等阴凉处使水分自然散发。主要用于芳香性花类、叶类、草类生药、或者含水量少的,或

13、者已曝晒有五六成干且不宜继续曝晒的。(4)其他麝香可用石灰干燥器进行干燥。近年来常使用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新方法干燥药材。中国药典规定药材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如下: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与保管一、常见变质现象虫蛀:指饮片被虫蛀蚀,从而降低疗效或失去药用价值的现象。霉变: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霉菌大量繁殖,导致发霉的现象。泛油:习称“走油”,

14、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 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变色: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气味散失: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风化:指某些已含结晶水的无机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潮解:习称返潮、回潮,是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表面逐渐湿润并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粘连:指有些固体饮片,由于熔点较低,遇热则发黏而粘结在一起;或含糖分较高的饮片,吸潮后粘结在一起,使原

15、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腐烂:指饮片,尤其是鲜药,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微生物繁殖生长,从而导致饮片腐烂败坏的现象。 二、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自身因素水分:一般饮片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含水量与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含水量两高于或者低于饮片本身应有的水分含量,就易发生质量的变化。水分过高,饮片容易发生虫蛀、霉烂、潮解、粘连等。反之,若水分过低,饮片又会发生风化、气味散失、泛油、干裂、脆化等现象。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淀粉:是一种适合蛀虫、霉菌生长的营养基质,同时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很容易吸收水分,当表面水分增加时,更便于霉菌、虫卵繁殖,因此淀粉含量高的饮片容易发生虫蛀霉变。黏液质:是一

16、种近似树胶的多糖类物质,它存在于植物细胞中。黏液质遇水后会膨胀发热,既易于发酵,又是微生物、虫卵的营养基质。因此,含黏液质的饮片也易于发霉、生虫。油脂:含油脂的饮片,若长时间与空气、日光、湿气等接触,或因微生物的作用,会发生氧化反应,继而发生异味、酸败等现象。油脂也易在脂酶影响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具有异味。挥发油:含挥发油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浓郁气味,长期与空气接触,随着油分的挥发,其气味会随之减弱,且在温度较高时,会加速挥发。 色素:有些色素很不稳定,易受到日光、空气等影响而遭到破坏,受潮后也易发霉变色。三、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环境因素温度:药物在贮存过程中,外界温度的改变,对药物变质速

17、度有很大影响。在常温下,储藏中的中药一般都比较稳定。17以下或36以上湿度: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量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它是影响药物质量的一个极重要因素,不仅可引起药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而且能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35%75%日光:日光的照射,是使中药变色、气味散失、挥发、风化、泛油的因素之一。空气:空气中氧和臭氧对中药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以氧化反应最为主要。霉菌:一般室温2035,相对湿度75%以上,霉菌极易滋长,使饮片霉变、腐烂而失效,甚至产生毒性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等。虫害:温度在1835 ,药材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最利于常见害虫的繁殖生长。包装容器

18、:保护药品的完整和清洁,防止微生物、虫害等侵蚀,避免外界温度、湿度、有害气体、阳光等的影响。常用的包装有陶瓷、玻璃、金属、木质、纸及硬纸、塑料包装等。必须根据药品理化性质、贮存要求选择适当的容器,以免影响药品质量。贮存时间:为保证药品质量,减少损失,保证病人用药安全,药品不宜长时间贮存,要做到先产先出、近效期先出。四、中药的贮藏(一)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系对药品贮藏与保管的基本要求,除矿物药应置干燥洁净处不作具体规定外,一般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

19、入。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和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的环境。冷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的环境。常温:系指1030的环境。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二)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1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 2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 3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4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三)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对于含不

20、同性质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可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贮存方法:1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2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应贮于通风干燥处。3含淀粉多的药材和饮片,如泽泻、山药、葛根等,应贮于通风、干燥处,以防虫蛀。4种子类药材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应密闭贮藏于缸、罐中。薄荷、荆芥薄荷、荆芥当归、川芎、当归、川芎、肉苁蓉肉苁蓉天冬天冬泽泻泽泻5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骨、甲、蛇虫躯体,易生虫和泛油,并且有腥臭气味。应密封保存,四周无鼠洞,并有通风设备,阴凉贮存。6盐炙的泽泻、知母、车前子、巴韩天等饮片,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受潮,若温度过高盐分就会从表面析出,故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贮存。7蜜炙的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饮片,易被污染、虫蛀、霉变或鼠咬,通常密闭贮于缸、罐内,并置通风、干燥处贮存,以免吸潮。8加酒炮制的当归、常山、大黄等饮片,加醋炮制的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饮片,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