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1.gif)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2.gif)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3.gif)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4.gif)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226d914e-7497-43fc-b032-bccc00597f6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承上启下落实目标有效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引言做了四上教材培训后,如何做好四下的教材解读?我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本册教材有什么特点? 2.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的?和前后教材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3.怎样的教学建议更有针对性?在市教科所陶家伟老师和评价中心组老师们的指点帮助下,在认真研读课标,仔细梳理教材知识点以及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我逐渐明确了方向。今天,打算从三个方面和与会老师们共同研究:明确本册教材承载的任务梳理知识点,发现变化寻找有效的实施途径一、从课标要求多角度审视四年级下册教材从课标的年段要求看,四下作为中年段,教材仍然是围绕着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三方面能力编排设
2、计, “四个重点项目”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三方面能力”即:读书能力、理解能力、积累能力。也就是说,本学期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和上册大致一样,必须扎扎实实落实。可是,从年段要求之间的衔接关系来看,四下教材承载着一个 比较特殊的任务承前启后。 所谓“承前”,也就是要对完成第二学段任务的情况来一次“盘点”,也可是理解为“检测”,也就是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完成前面所说的“四个重点学习项目”,达到“三方面能力”要求;所谓“启后”,也就是这个学期将为高年段的学习做铺垫,在某些知识能力要求上已
3、经向下一个年段渗透。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理解这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没有改变,我们就完全按照上个学期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做就可以了,而应该重视这个“承前启后”的学期,更多思考如何落实这个特殊时期的任务。二、梳理教材知识点,探明编排意图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有必要对本册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仔细梳理,对照课标的年段目标,明确教材是怎样安排重点训练项目的,其中有怎样的变化和铺垫。下面,我想就阅读和习作两个版块和大家讨论。2 (一) 关于阅读教学的剖析1.呈现阅读教材一览表单元主题课文一单元颂春篇赞美春天、亲近自然走,我们去植树 第一朵杏花 燕子 古诗两首二单元创新篇倡导创新、 教给创造方法苹果里的五角星 最
4、佳路径人类的“老师”三单元英才篇介绍古代英贤人物, 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四单元爱心篇倡导美好品质永远的白衣战士 “番茄太阳” 第一次抱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五单元动物篇学习动物知识, 爱护动物鸟语 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六单元环保篇保护环境、改造环境沙漠中的绿洲 云雀的心愿 古诗两首七单元国魂篇歌颂领袖人物、 民族精神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黄河的主人从上表可以看出,四下教材共入选24 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单元编排绝非仅内容上的联系,在知识能力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
5、“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 通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实现了语文学习“三维目标”的整合。 老师们不仅要看到一个单元有哪些课文,还应把握住单元教材在内容和知识和能力上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前后照应和整合,才能凸显单元主题阅读的效果。2.四个重点训练项目的呈现
6、特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多次练习,难度增大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中有这样的体现:3 三顾茅庐 p50第四题:联系上下文,体会带点语句的意思: “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公仪休拒收礼物 p54第四题:联系现实生活谈理解:“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第一次抱母亲 p72第四题:联系上下文谈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生命的壮歌 p95第四题:读句子,想问题:“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第一朵杏花
7、p13第四题: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燕子 p16第四题: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从以上知识点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这个训练项目 反复出现,频率大,联系上下文理解语段的练习有所增强。我想编者的意图一方面是通过反复训练实现对中年段前三个学期学习的巩固,进一步培养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品味和鉴赏词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实现下高年段的进一步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
8、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课程标准)打基础。这一要求其实在一些课文练习中已经有所体现。(公仪休拒收礼物)尽管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初级的,却体现了向高年段过渡的意图。(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多角度理解,概括更全面第一朵杏花 p13 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从课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竺可桢爷爷对待第一朵杏花的态度,从而感受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品质。最佳路径p33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前后内容的对比、联系,理解“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做法带给人们的启示。黄河的主人 p133默读课文,
9、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 ” ?引导学生从核心问题入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从以上训练题的设置, 可以看出, 四下教材注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4 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多角度理解课文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 概括更全面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 走,我们去植树 p9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人类的老师 p37说说第 3、4、5 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云雀的心愿 p111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复述练
10、习:祁黄羊天鹅的故事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段落这些练习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在这里,要和老师们谈谈“复述课文”的练习。 复述,在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课标在中年段明确指出: “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高年段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这里,我们 特别注意“大意”一词,说明并不是要求详细地描述,更不是照搬课文,而是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进行简明、扼
11、要、提纲挈领地讲述,也就是概括性复述。这种复述虽然不强调引用原文,但关键词句应当加以运用,还要防止主次不分,轻重倒置,三言两语的问题,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边读边思学会方法苹果里的五角星 p29 默读课文,说说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永远的白衣战士 p64 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番茄太阳 p68 默读最后四个自然段,谈自己的感受。默读是重要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联系课文重要语句、主要问题和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在读后能够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默读
12、习惯。这是本册教学需要继续落实和加强的,也是为进入高年段“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注重读写结合关于这一方面,我想提醒老师们关注一点,即:读写结合。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 春日偶成) ,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 三顾5 茅庐 ) ,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 鸟语 ) ,仿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 ( 天鹅的故事) ,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 “选用” “课文中的词语” ( 沙漠中的绿洲)等。这么多篇课文后安排读写结合,我想既是体现了苏教版“阅读与习作结合”“长短线结
13、合”的习作教学理念,也是从积累和运用的角度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践运用的练习,而且是从积累运用优美词语逐渐向语段过渡,向积累课文句式、构段方法过渡。3.教学建议明确了本册阅读教学的特点及变化,针对重点训练项目和年段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我想给老师们提出如下教学建议。(1)把牢基础认读关,夯实保底工程。进入四年级下学期了,不少老师会认为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应该都认识课文里的生字,识字、写字环节可以完全不管了,所以常常是拿起一篇课文随便请几个学生读一遍,就开始分析内容了。长期下来,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就出现了混淆,学生的作业、试卷、作文上的错别字让人“触目惊心”。还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扎实的基
14、础知识巩固,语文知识缺漏越来越大,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少,成为了“学困生”。对照中年段课标对识字写字方面的要求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使用字典、 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来看,识字、 写字仍然是中年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与低年段不同的是在能力上提出更高要求。生字词的音、形、义学习仍然必须在每一节课上扎扎实实落实,没有读通、读顺课文,绝不能开讲,特别是要请基础薄弱的学生多读、多练。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扶、放”结合。第一朵杏花一课要学会八个生字:“株、泛、仰、皱、曾、确、估、掌”。教学时先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说说这些生字哪些容易读错,
15、请你提醒同学们。哪些字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呢?请你当小老师。说说怎样写才美观?请你示范书写。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而词语的意思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予以解决。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段教学要求,也达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2)落实四个重点训练项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于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继续加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训练。经过几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在理解的深度和准确表达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老师们在教学时,要注意捕捉教材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多练习。方法上注意逐渐“放手”,引导学生在经常训练中,逐渐掌6 握方法,形成能力。 如苹果里的五角
16、星中的“循规蹈矩”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 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再引导读3、4 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 的切法是怎么切的, 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 “循规蹈矩” 的?这样把 “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又如最佳路径 “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 三顾茅庐的“茅塞顿开” ; 祁黄羊的“内举不避仇,外举不避亲”;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蓬蓬勃勃”等。这样的训练点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注重学用结合,用中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注重实践,学用结合,既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
17、最最重要的途径,也是理解内化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理解的提高。 “学用结合,用中理解” ,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形式。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就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材编写的这一理念。如公仪休拒收礼物 鸟语的课后都安排了任选词语造句练习;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后第三题,要求选用词语描写雨景;云雀的心愿课后要求用“可以也可以”造句等。老师们可以把运用练习放在课文讲读中或是课后进行,使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关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这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 ,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顺利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的基础。结合学生已有的能力
18、,这个学期要加强自读自悟,教会方法,整体把握的学习。也就是摒弃繁琐分析, “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注重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把学习的时间,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整体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出下面几个方法给老师们:抓课题 。 如 黄河的主人, 就可能提出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引导学生学展开学习。抓关键词(句)。如三顾茅庐,抓“诚心诚意”一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刘备是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
19、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得到了哪些回报?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步步深入,从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动情点 。如第一次抱母亲,如果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为情感线索,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我认为母亲是怎样的?实际上母亲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为什么报母亲入睡?就会很快进入课文的意境,感受对母爱的赞颂和回报母亲的一片真情。7 抓课后问题。这里所说的“抓课后问题” ,是指引导学生读书时,要 从课后“阅读思考和探究”类的问题入手 。因为这类问题,都是以引导学生读书为着眼点的,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
20、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永远的白衣战士: “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 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这个问题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引导学生读书圈画,用演绎的方法,对课文的内容铺陈展开,把书读“厚”使护士长叶欣的形象逐步地丰满高大。而走,我们去植树“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这个问题则引导学生读书思考,用归纳的方法,把书读“薄”既准确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深刻地感悟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关于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在前面对课后习题的梳理,我们已经看出本册教材对默读训练的重视
21、。如何在这个学期落实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的要求,又逐步渗透第三学段的默读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呢?我认为 要坚持一个原则:整合教学环节,留足读书时间,培养“动笔习惯”如何从整体入手,抓住文章主要问题展开学习,在前面部分已有陈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提出 加强养成“三到”的好习惯,即“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扑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关于“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本册课后安排的读写词语训练,大都是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抓好这些词语的学习和积累,对于丰富学生语言储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2、因此,应该把这个任务作为本册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之一。“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 ,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 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串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训练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提高。(3)注重知识的拓展性与延伸性。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放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习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也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8 根据需要收集信息”,因此,在
23、这个学期,我们应注意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学习。例如可以 根据单元主题内容的不同, 对语文教学阅读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提升与拓展。如设立 “科普小知识”( 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 ) ; “名人篇”( 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 ) “走进三国” ( 三顾茅庐)等等。学习同类主题课文时候,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课后开展针对性课外阅读,收集有关文化背景材料,积累素材,丰富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间接增加生活体验,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发展。这样的相关练习可以帮助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具有拓展性与延伸性,就能更灵活地运用。(二)关于习作教学的剖析单元习作一览表习作重点一单元对春游地点的建议理
24、由充分(内容具体)二单元推荐“明星”同学突出主要事迹(有详有略)三单元生活中的新发现发现的过程(叙述完整)四单元对身边事情的看法交流看法(大胆表达)五单元观察研究植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内容具体)六单元对感兴趣问题的认识自己的看法(大胆表达)七单元一次体验活动经历和感受(有条理、内容清楚)统观这学期要写的7 篇习作,并与前几册习作相联系,我们发现以下的变化:第一:习作话题的范围有明显扩大以往习作的内容大多数的要求是写自己,或学生直接接触到的人和事。而在这一册教材的 7 篇习作之中, 要求学生从社会、自然,及其他媒体搜集习作素材成分的就有 5 篇之多。比如习作 1给春游活动写建议书;习作3写自己
25、在自然界中的新发现;习作4围绕最近发生的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谈谈看法,再写下来;习作5从校园、公园、广场或家庭附近选择一两种植物,自己观察、研究并把成果、想法、感受写下来;习作6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进行讨论,也可以留心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里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等。建议:在进行本学期的 每一次习作之前,我们必须为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搜集习作素材创造条件, 必须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培养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从社会、自然或9 其他媒体上有意识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和习惯。例如提前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习作3)、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习作5)、组织体验活动(习作
26、7)、热点问题讨论会( 4)等。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习作向第三学段习作过渡的一项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小学生搜集和存储写作素材能力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第二:对动笔成文要求更高一是具体。 如习作 1中就提出了“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习作2提出了“注意有详有略”。教材提供的例文,篇幅上已较过去明显增长,描写与叙述更加细致、具体。这暗示我们: 本学期的习作教学,在坚持减少限制,让学生放开手脚的前提下,注意把文章写得具体、详细一点。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向第三学段能把文章写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二是有条理。 比如习作1中提出的“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实际上就已经蕴含了写文章时,应当注意条理性的要求。你想,既然是要讲理由,首先是要有根有据,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办公室租赁及商务接待服务合同
- 电子产品运输保险合同模板
- 工程管理与规范操作指导手册
- 投资融资协议书
- 工副业承包经营合同
-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合作指南
- 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
- 原始股权转让协议书
- 承包注塑机维修合同
- 销售服务费合同
- 清代文学绪论
-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PPT
- 阿里云数字化转型生态介绍课件
- 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考试测试题库含答案
- 《控轧控冷》课件
- KET词汇表(英文中文完整版)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Section B Learning about Language(教案)
-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使用说明
- 黄恕伯:必修教材教学建议
- 19年国际龙奖总部荣誉体系2.0意愿启动方案宣导职场版3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