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填空_第1页
病理生理学-填空_第2页
病理生理学-填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填空1、 正常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血液的缓冲作用、肺的调节作用、肾的调节作用和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2、 严重腹泻时可导致大量hc03- 碳酸氢根丢失,弓i 起代谢性酸中毒。3、 在疾病状态下, sb 与 ab 可以不相等, absb 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 , abse 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4、 血液 ph 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hc03 与 h2co3 的比值。5、 酸中毒常伴有社血钾;碱中毒常伴有彳基血钾。6、 休克的始动环节有急性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增加和心功能障碍。7、休克晚期即使大量输血补液,血压回升,但仍不能恢复毛细血管血流,称为无复_

2、现象。8 如果休克持续时间过长,弓起的肾功能衰竭则称为器质性肾功能衰竭。9、 微循环一词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10、休克代偿期代偿意义表现为动脉血压维持和保证心脑血供。11、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为500ml, 每天最低排出的水量为1500ml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细胞外液量减少. 易发牛休克;其中组织间液量减少更为明显,故出现明显的脱水征。13、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治疗,原则上应给予生理盐水。1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补液原则是补水为主,适当补钠。15、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一钠、水潴留。16、 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

3、收钠水增加的机制是醛固酮分泌增多和adh 分泌增多。17、 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两大机制,即肾的调节和钾白18、弓起低钾血症的三大原因是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和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钾丢失过多。19、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和威胁是心律失常。2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na+多于失水。21、酸中毒引起那种钾代谢紊乱高钾血症。22、碱中毒引起那种钾代谢紊乱低钾血症。23、低容量性咼钠血症失na+/卜于失水。2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可称为高渗性脱水。25、肝性腹水形成的机制有门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循环障碍、钠水潴_ 留。26、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种上消化道出血、

4、水电解质紊乱、感染、摄入_ 蛋白质。27、肝硬化患者可口服不易被肠道吸收的乳果糖,在肠腔内细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乳酸、醋酸从而降低肠道内ph 值,减少氨的吸收。28、肝性脑病中氨基酸失衡学说指的是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29、目前解释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主要学说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血浆 氨基酸失衡学说、 gaba 学说。30、肝功能障碍时肝细胞对激素的灭活能力减弱,从而引起醛固酮增加。31、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32、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是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33、应激原可粗略

5、地分为外环境因素、机体的内在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三类。34、应激时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迅速升高。35、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脑死亡。36、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37、人类疾病的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38、疾病的转归有康复或死亡两种结局。39、心衰时各种临床表现产生的基础是心输出量不足,静脉淤血。40、根据发病部位可把心衰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41、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42、心室的舒张势能主

6、要来自心室的收缩。43、影响心脏舒缩活动协调性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律失常。44、心衰发病的关键环节是心输出量减少。45、通过代偿反应心输出量能满足正常活动而暂时不出现心衰表现的称为完全代偿:仅满足安静状态下需要,已发生轻度心衰的称为不完全代偿;不能满足安静状态下需要,发生明显心衰表现的称为失代偿。46、心衰临床表现大致归为三类,即肺循环充血、体循环淤血和心输出量不足。47、心肌肥大有两种形式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48、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高钾血症,其对生命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对心脏功能的损害。49、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 50、慢性肾功能

7、衰竭患者,肾浓缩功能减退稀释功能正常则出现低渗尿,随病情发展,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贝畑现等渗尿。51、肾缺血或肾中毒时,远端小管中钠离子浓度升高,刺激致密斑分泌肾素,使肾内血管紧张素止增多,引起肾血管收缩。52、arf 的发病机制有肾缺血、肾小管阻塞和肾小管原尿反流。53、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原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54、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四个阶段。55、24 小时尿量低于低于100ml 为无尿。56、 机体内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脑;细胞内耗氧最多的细胞器是线57、缺氧的基本类型有低张性缺氧,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5

8、8、 影响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动脉血氧分压,当p50 增加时,氧解离曲线右移。59、低张性缺氧血气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脉血氧含量降低,卫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0、贫血时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一氧化碳中毒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1、pao2 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直接作用是兴奋,寸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62、轻度缺氧时心输出量增加,其机制是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和回心血量增加。_ 63、急性缺氧引起的血管反应为肺血管收缩,脑血管扩张,冠状动脉扩张,腹腔内脏血管收缩。64、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

9、是皮肤。65、在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出汗。66、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67、病理性体温升高包括发热和过热两种情况。68、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69、输液反应出现发热的原因多数是由于细菌内毒素污染所致。70、发热的发牛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内生致热原。71、内生致热原主要是由产内生致热原细胞所产牛。72、决定内毒素致热性的主要成分是脂。73、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可导致脱水。74、典型的 dic 临床上可分为髙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纤亢期三期。75、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的组织、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vii 结合而开始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因子是xii 因子。76、呼吸衰竭时最常见的酸碱紊乱是混合型酸碱失衡。77、胸外中央型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外周气道阻塞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