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心理效应在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论文_第1页
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心理效应在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论文_第2页
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心理效应在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论文_第3页
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心理效应在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论文_第4页
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心理效应在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心理效应在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 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为了使学生掌握“人无我优,人优我 特”的一技之能,专业技能实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技 能实训与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充 分运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充分激发学牛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技能实训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关键词:心理效应 积极作用中职学生 技能实训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 实际需要,培养他

2、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 练的职业技能。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清晰而明确:培养在生产 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同时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继续 学习奠定基础。技能训练对中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只有经过专业项目的技能提升,才能加强学生的实际动 手操作能力,真正的掌握一技之能,为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众所周知的理由,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 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素养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多元智能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强势智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动手能力就弱。我们发现,许多中职学生喜欢动手,

3、他们在专业实训的车间里,很明显要比在教室里“生动活泼”得多, 他们在动手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并能较快地掌握在传统课堂上 的大部分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技能实训的机会,正确对待分析 学生中存在的好奇、逆反、畏难、从众等心理现象,充分利用多种心 理效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激励其自身更努力地 学习与提高。一、利用“晕轮效应”,建起感悟的基石“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箸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 世纪20年代提出的。“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 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 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

4、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也有人 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o教师要善于利用“晕轮效应”的积极因素,注重“第一印象” 的作用,使学生“先入为主”的对技能实训产生新奇、美好、充满趣 味等良好印象。笔者在带领2011级中专机电班的学生进行第一次电 工实训之前,先请一名2010级的同学上场示范“三相电动机使用交 流接触器带热继电器作正反转制约电动机的接线”,在近30分钟的 过程中,该同学操作规范,动作娴熟,所接的电路干净利索,简直完 美!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我告诉他们,刚才这位为你们做示范 的同学刚进我们学校时,跟你们绝大多数人都一样,茫然、失落,上 课不认真,学习也

5、不努力。但是后来他明确了方向,热爱自己的专业, 钻研专业技能,在去年的苏州市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由 赞叹转为仰慕,我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是一种值得 骄傲的个性发展、能力展示。从今天开始,只要大家努力,你们也能 像那位同学那样做得完美!教师这样将最好的内容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往往可 以使他们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悟着其中所 包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为以后的技能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潜能“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玛利翁效应”、期望效应)来 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1968年所进行的一项心理

6、试验。他们在小学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向教师谎称所选 学生是学习能力优秀者。8个月后,研究者发现被教师期待的学生成 绩都优于未被教师期待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情感、性格更为开朗, 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研究结果说明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 在实训过程中的心理反复,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教师暗含的期待和 赞美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 上,从而出现了 “奇迹” o 12级高技数控班的学生文远,平时上课 比较认真,但参加实训后却消极怠工,经常不参加上机

7、操作。专业老 师多次找他谈话,苦口婆心,软磨硬泡,终于得知了症结所在。原来 文远的家境不好,父亲腰肌劳损,赋闲在家,母亲在一私企上班,每 月工资只够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参加数控机床实训时,学生操作不 当,很容易“撞刀”,而数控的车刀较贵,撞坏车刀,按照原价的 50%赔偿,也需要赔偿两三百元。文远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不积极参 加实训,是担心操作时撞刀,给原本清贫的家庭增添负担。性格内向 的文远心理比较脆弱,担心“撞刀”又增加了他的心理负担,打击了 他原本就不足的自信心。心病须得心药治,为此,专业老师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要 给文远任何压力,更不能逼着他上车床,平时应以鼓励为主。我们请 班级中专业技

8、能最过硬、个性较温和的两位同学对文远的实训进行专 门的督促和辅导,手把手地教他,文远每一个点滴的进步,大家由衷 地进行赞扬。渐渐地,文远不再沉默寡言,开始和同学探讨一些学习 的技巧和牛活的琐事,他也不再害怕“撞刀”,因为他从老师、同学 的赞美、信任和期待获得了一种能量,这种力量促使他转变了自卑的 心态与行为,产生一种努力转变自我、积极完善自我的动力。三、利用马太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马太效应源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圣经 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 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 研究者莫顿用“马太效应”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 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 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其具体表现是: 好生差生,区别对待。很多教师往往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将学生干部、 三好学生、共青团员等荣誉的光环都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