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四节精气血津液及关系_第1页
第二章第三、四节精气血津液及关系_第2页
第二章第三、四节精气血津液及关系_第3页
第二章第三、四节精气血津液及关系_第4页
第二章第三、四节精气血津液及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 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是研究人体中医学的精理论,是研究人体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与古代哲学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与古代哲学的精或精气在概念上有着严格的区别。的精或精气在概念上有着严格的区别。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如动的最基本物质。如素问素问金匮真言论金匮真言论说:

2、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之间。 人体之精的层次 广义之精:包括血液、津液、髓等 狭义之精:生殖之精(精的本始含义) 一般意义的精:不包括血液、津液、髓等,只含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一)精的生成(一)精的生成 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已之精之分。(先

3、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已经在肾藏精中讲过,此处从略。)经在肾藏精中讲过,此处从略。)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1.精的贮藏精的贮藏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分比例的不同。 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但受后天之精的充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但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但有先天养;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但有先天之精的成分。之精的成分。2.精的施泄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 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4、 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衍生命。人体之精代谢示意图人体之精代谢示意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气化血化神生成贮藏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二)濡养 (三)化血(三)化血 (四)化气(四)化气 (五)化神(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四、人体之精的分类(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二)脏腑之精(二)脏腑之精(三)生殖之精(三)生殖之精第二节 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

5、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学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中医学的

6、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命现象的观察,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渗透和影响。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灵枢经脉经脉说:说:“人始生,先成精。人始生,先成精。” 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素问素问阴阴阳应象大论阳应象大论说:说:“精化为气。精化为气。” 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

7、生成之源(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人体之气来源于: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 自然界的清气。自然界的清气。 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宗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宗气); 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 内经内经称为称为“人气人气”。(二)相关脏腑功能 1.1.肾为生气之根肾为生气之根 2.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为生气之源 3.3.肺为生气之主肺为生气之主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一身之气元气谷气自然界清气宗气肾为生气之根肺为生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

8、化 (一)气的运动(一)气的运动 1.1.气机的概念: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3.气运动的意义:气运动的意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命活动的终止。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在上者降,在下者升,阴阳二气交感。在上者降,在下者升,阴阳二气交感。心肺脾胃肾肝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

9、化,升降出入之间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 气滞:气在局部阻滞不通。气滞:气在局部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二)气化2.气化的形式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

10、能量转化的过程。如: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如: 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 精化为气;精化为气; 精与血同源互化;精与血同源互化; 津液与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 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 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等。血、化精、化神等。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是气化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气化

11、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现出来的。 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与宁静作用(阳气的兴奋、促进与阴气推动与宁静作用(阳气的兴奋、促进与阴气抑制、调控作用:生长发育;脏腑的功能;抑制、调控作用:生长发育;脏腑的功能;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 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与阴气:维持体温恒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与阴气:维持体温恒定;维持脏腑功能稳定;维持精血津液的贮定;维持脏腑功能稳定;维持精

12、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藏运行输布) 防御作用(防御作用(防邪侵入,祛邪外出。阳气抵御防邪侵入,祛邪外出。阳气抵御和祛除阴邪,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和祛除阴邪,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 固摄作用(精血津液及汗尿固摄作用(精血津液及汗尿唾唾) 中介作用(信息的载体)中介作用(信息的载体)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一身之气)(一)人身之气(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人气”或或“气气”,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

13、细微物质。 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 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之,以先天之精化生者为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之,以先天之精化生者为元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者为谷气。元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者为谷气。 人身之气从其分布部位而言之,其行于脉中为营气,人身之气从其分布部位而言之,其行于脉中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之气。元气 元气是人体中最

14、根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精(元精,真精)化生,是人体生命天之精(元精,真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肾气的概念类同。活动的原动力。与肾气的概念类同。 生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生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受后天之气的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受后天之气的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身。 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形体、官

15、窍的生理活动。 宗气 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宗气宗气海海”,又名为膻中。,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生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宗气的生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生理功

16、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宗气呼吸道助肺司呼吸心脉助心行血气丹田资助先天元气 营营 气气 卫卫 气气 概念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营气属阴,又称营阴。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卫气属阳,又称卫阳。 生成 分布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行于脉中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行于脉外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营气与卫气 营气与卫气的联系 营卫二气都源于水谷之精的化生,来源相同。营卫二气都源于水谷之精的化生,来源相同。 营气与卫气之间又可相互化生,相互资助。营气与卫气之间又可相互化生,相互资

17、助。营气在脉中,若游出脉外则为卫气;卫气行营气在脉中,若游出脉外则为卫气;卫气行脉外,若进入脉中则为营气。营气与卫气分脉外,若进入脉中则为营气。营气与卫气分之为二,合二为一。之为二,合二为一。 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理活动。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参见伤寒的麻黄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参见伤寒的麻黄汤、桂枝汤、桂枝加龙骨

18、牡蛎汤等方证)。汤、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方证)。 营气与卫气的运行 营气与卫气的运行应是:相偕而行,昼营气与卫气的运行应是:相偕而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昼则卫气起主导作用,行于阳,夜行于阴。昼则卫气起主导作用,夜则营气起主导作用。夜则营气起主导作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这些气是构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这些气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

19、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调控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包含有元气、谷气及吸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包含有元气、谷气及吸入清气的成分。由于所在脏腑和经络的不同,入清气的成分。由于所在脏腑和经络的不同,他们的构成成分和功能发挥也就各具其相对他们的构成成分和功能发挥也就各具其相对特异性。特异性。 第三节 血 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精、气、津液相互关系的腑、经络、精、气、津液相互关系的理论,即是中医学的血学说。理论,即是中医学的血学说。 一、血的基本概念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三、血的运行 四

20、、血的功能四、血的功能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之一。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血府”。 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 二、血的生成( (一一) )化生之源化生之源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 肾

21、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二二) )相关脏腑功能相关脏腑功能 1. 1. 脾胃(中焦脾胃受气取汁,化为水谷之脾胃(中焦脾胃受气取汁,化为水谷之精)精) 2.2.心肺(奉心化赤;肺吸入清气)心肺(奉心化赤;肺吸入清气) 3.3.肾(肾精化血)肾(肾精化血) 血液化生示意图饮食水谷水谷精微脾胃之气营气津液肾精肝心脉血清气肺气肾气中焦受气取汁髓心气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阳气的推动、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宁静、凉润阳气的推动、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宁静、凉润作用的协调。作用的协调。 气的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 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黏稠状

22、态,都可影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黏稠状态,都可影响血液自身的运行。响血液自身的运行。 病邪的影响:阳邪侵人,血液妄行,血逸脉病邪的影响:阳邪侵人,血液妄行,血逸脉外而出血。阴邪侵袭,血行缓慢,可出现瘀外而出血。阴邪侵袭,血行缓慢,可出现瘀血。血。 (二)相关脏腑功能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的功能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 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贮

23、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量的功能,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 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行,防止血逸脉外。四、血的功能四、血的功能(一)濡养(一)濡养 “血主濡之血主濡之”。 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运动等方面。 (二)化神(二)化神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节第四节 津液津液 中医学的津液学说,是有关人体内津液的中医学的津液学说,是有关人体内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及其与脏腑、精、概念、

24、生成、输布、排泄及其与脏腑、精、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三、津液的功能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

25、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用的,称为津; 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二、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与脾胃小肠大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与脾胃小肠大肠有关。肠有关。 胃胃“游溢精气游溢精气”而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而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 小肠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小肠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后并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后并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大肠主津,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

26、的大肠主津,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促使糟粕成形为粪便。水液,促使糟粕成形为粪便。 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均上输于脾,通过脾气的转输作用布散到全均上输于脾,通过脾气的转输作用布散到全身。身。 (二)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脾气散精:脾气将津液上输于肺,也可将津脾气散精:脾气将津液上输于肺,也可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 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

27、宣发肃降而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 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 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 (三)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主要与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 肾气的蒸化作用,将脏腑代谢产生的下输到肾或膀胱肾气的蒸化作用,将脏腑代谢产生的下输到肾或膀胱的浊液分为清浊两个部分:清者重

28、新吸收布散至全身,的浊液分为清浊两个部分:清者重新吸收布散至全身,浊者则成为尿液。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均依靠于肾气的浊者则成为尿液。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均依靠于肾气的蒸化等作用。蒸化等作用。 肺气宣发,将津液外输于体表皮毛,津液在气的蒸腾肺气宣发,将津液外输于体表皮毛,津液在气的蒸腾激发作用下,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气门)。另激发作用下,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气门)。另外,呼气时也带走一些水分。外,呼气时也带走一些水分。 大肠排出粪便时,也随糟粕带走一些残余的水分。大肠排出粪便时,也随糟粕带走一些残余的水分。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以脾、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肺、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 景岳全书景岳全书肿胀肿胀说:说:“盖水为至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