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1页
酸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2页
酸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3页
酸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4页
酸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仅供个人参考第三章酸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本章重点内容固体表面的酸性质及其测定方法;酸中心的形成与结构;二元氧化物酸中心判定经验规则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固体酸的催化作用 概述酸性催化剂是石油炼制与化学工业中使用较多的一类催化剂,如烃类的裂化、烃类的异构化、芳烃和烯烃的烷基化、烯烃的水合制醇、醇的脱水等反应都使用酸性催化剂。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烃类裂化异构化烷基化水合脱

2、水相应方程式)(img)早期用硫酸、氢氟酸、磷酸、等液体酸或三氯化铝等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这些酸都具有确定的酸强度、酸类型,而且在较低温度下有相当高的催化活性(活化能低即提供较少的势能就可以让反应继续进行,说明活性高)。从产品分离、设备腐蚀,尤其从环保方面考虑,使用固体酸催化剂替代H2SQ、HF和AIC3等液体酸催化剂的工艺十分重要。本章主要探讨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B( Br?nsted)酸和L(Lewis酸的概念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称为B酸NH3十出0十(B酸)=NH4+十H2O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L酸BF3 ( L 酸)十:NH3; F3B: NH3 固体酸:凡能化学吸附碱

3、性物质的固体。按Br? nsted和Lewis的定义:能给出质子或者接受电子对的固体称之为固体酸。 固体酸的类型1、天然粘土类:高岭土、膨润土、蒙脱土、天然沸石等,主要组分为氧化硅和氧化铝;2、浸润类:液体酸(H2SO4、H3PO4)负载在相应的载体(氧化硅和氧化铝)上;3、阳离子交换树脂4、 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如ZrQ, WO3 Mo03, WO3-ZrO2, MoO 3-ZrO2,杂多酸、合成分 子筛等5、金属盐:NiSQ, AIPO4,AIC3 固体表面酸性测定方法固体表面的酸性质 固体表面的酸性质包括如下几方面表面酸中心类型:有 2种类型酸中心,即 Br?nsted酸中心和Lew

4、is酸中心 酸强度及强度分布酸量固体表面的酸性质表征方法非水溶液的指试剂法 (No n-aqueous in dicator methods)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ic method)(用KBr压片制成分析样品,之前要对 KBr中微 量水小心处理)微量热法(Microcalorimetric methods)碱性气体吸附法(Adsorption of gas bases)程序脱附法(Temperature-programmed-desorption, TPD)模型反应法 (Model reacti ons for determ in ati on of surfa

5、ce acidity)指试剂法固体表面的酸强度定义为将吸附的中性的碱转变为其共轭酸的能力:B+H+=BH+如果碱性指示剂B与其共轭酸BH+式有不同的颜色,可以选择具有 不同解离常数 的指示 剂B,看能否与转变为其共轭酸BH+式该方法的缺点:无法区分B酸中心和L酸中心;如果固体酸本身有颜色,该方法不能用。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ic method)固体表面酸中心类型鉴定方法碱性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吸附的红外光谱法是一种表征固体表面酸中心特征的方法,该方法非常灵敏,提供的证据直接可靠;碱性探针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吸附,碱性分子在B酸中心吸附形成离子键;在L酸中心吸附形成配位键。

6、红外光谱可以灵敏、可靠的区分由于吸附形成的离子键和配位键。碱性探针分子通常选择NH3或吡啶分子。由于NH"吡啶分子的碱性较强,可以在很弱的酸中心产生吸附,对于强酸中心具有更 好的选择性。吡啶探针分子的红外光谱法(IR spectra of pyridine adsorbed)吡啶吸附在ZSM-5上的B酸中心上形成吡啶离子,其红外特征吸收峰之一在1540 cm-1附近处。吡啶吸附在ZSM-5上的L酸中心上形成配位键,其红外特征吸收峰在14401465 cm -1处区间。例子:HZSM-5沸石上B、L酸位(img)重量不变,那么留在样品上的碱量就可作为化学吸附量。常用的气态碱有 NH3、

7、吡啶、正丁胺等。程序升温脱附法(Temperature-programmed-desorption, TPD)由气态碱吸附法发展而来。该法将预先吸附了某种碱的固体在等速升温并通入稳定流速的惰性载气(N2或He)条件下,表面吸附的碱在一定温度范围便脱附出来,用检测器(TCD, MS)记录碱脱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即得TPD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大小及出现最高峰时的温度Tm值,均与固体酸的表面性质有关。各种阳离子交换的 ZSM-5上吸附氨的TPD结果(img)酸量的测定固体酸表面上的酸量,通常表示为单位重量或者单位表面积上酸位的毫摩尔数,即 mmol/wt或mmol/m 2。酸量也称酸度,指酸的浓度

8、。TPD法 用碱性气体的脱附温度表示酸的强度时,该温度下的脱附峰面积可以表示该强 度的酸量。脱附峰面积表示该强度的酸量(img)用于固体表面酸性表征方法比较方法吸附指试剂正丁胺滴定法酸量,酸强度吸附微量量热法酸量,酸强度热分析(TG )方法(气态碱吸附法) 酸量,酸强度程序升温热脱附酸量,酸强度探针分子红外光谱B酸,L酸1H MAS NMRB酸量,B酸强度固体碱强度与碱量固体碱强度:表面给出电子对给吸附酸的能力。固体碱表面上的碱量,通常表示为单位重量或者单位表面积上碱位的毫摩尔数,即 mmol/wt或mmol/m 2。碱量也称为碱度,指碱中心的浓度。测定方法:气态酸吸附质的吸附法,常用苯酚蒸汽

9、。酸碱中心对协同作用对于一些反应,虽然由催化剂表面上的酸中心所催化,但碱中心也或多或少地起一定的协同作用。这种酸-碱中心协同作用的双功能催化剂有时显示很高的活性。具有酸-碱中心的 双功能催化剂 的酸中心、碱中心强度比单个酸中心或碱中心的强度更低。(如ZrO2是一种弱酸弱碱,对分裂C-H键具有酸位和碱位的协同作用。)酸、碱中心对协同作用的例子-ZrO2ZrO2上酸中心和碱中心的强度都很弱、但它却具有很强的C-H键断裂活性,比SQ-A12O3和MgO的活性都高。这种酸中心和碱中心的协同作用,对于某些特定的反应是很有利的,具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这类催化剂叫酸碱双功能催化剂。酸碱中心对的表征(img)

10、用吸附苯酚程序升温脱附(TPD)法表征;苯酚可在酸性SiQ-A12O3上、碱性MgO上吸附,也可在 ZrO?上吸附。其脱附温度高于在MgO或SiC2-A12O3上的脱附温度。表明苯酚在ZrO2上吸附最强,在SiO2-A12O3上最弱, 在MgO上吸附中等。这是 ZrC2酸碱双功能催化中心协调作用的结果。固体表面酸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氧化物固体表面的酸性来源氧化物固体(SiC2,Al2O3)表面的0H能解离给出质子:A、A-C +H+( B酸)当合适的第二种氧化物B0掺入后,可增强氧化物表面酸性解离常数,通常会增强好几倍,女口 SiC2-Al2O3, SiC2,-ZrO2, AI2O3-B2O3

11、等在高温下处理氧化物固体,表面羟基(OH)脱水形成不完全配位的金属构成AI2O3表面酸碱中心AI2O3是广泛使用的吸附剂和催化剂,更多场合用作催化剂载体。AI2O3有多种不同的变体(a-, Y-等),其中重要的:-AI2O3表面既有酸中心,也有碱中 心。AI2O3表面的B、L酸中心形成与结构(img重要)L-酸中心由表面羟基脱水形成的不完全配位的铝构成;L酸中心吸附水后形成 B酸中心,B酸中心的酸强度太弱,通常认为AI2O3不具有B酸性。 SiQ-AbOs复合氧化物表面的 L酸中心的结构(img重要)SiQ-AbO3复合氧化物表面的 B酸中心的结构(img重要) 二元复合氧化物的酸性起源Tan

12、abe将氧化物的电价模型与氧化物的酸性进行关联,提出如下观点:(1)对于二元复合氧化物,凡是电荷出现不平衡就会有酸性产生。(2) 电荷为正过剩则显 L酸性,电荷为负过剩则显B酸性。 判定二元复合氧化物酸性的经验规则(两个基本假定)(1)两种氧化物形成复合物时,两种正电荷元素的配位数保持不变;(2)主要成分(量多)的氧化物的氧原子配位电荷数(氧的键合数)决定了所有氧原 子配位电荷数。TiO2-SiQ二元复合氧化物酸性的判断TiO2-SiO2二元复合氧化物,TiO2是主要成分,SiQ是次要成分。Ti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4和6 ; Si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4和4。TiO2上氧的配位电荷数为-4

13、/6=(-2/3) (6个氧原子与1个Ti+4配位);SiQ上氧的配位电荷数也是(-2/3),1个Si与4个O相配位,每个 Si-O键上电荷净值 为(4/4) -( 2/3) =+1/3整个SiO2上的电荷净值为:4*( +1/3) =+4/3 (正电荷过剩)TiO2-SiO2混合物表面呈L酸性。SiQ -TiO2二元复合氧化物酸性的判断(img)SiO2-TiO2二元复合氧化物,SiO2是主要成分,TiO?是次要成分;Si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4和4, Ti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4和6;。SiO2上氧的配位电荷数为-纠4=-1;TiO2上氧的配位电荷数也为-1,Ti-O键上的电荷净值为:(

14、+4/6) -1=-1/3;整个TiO2上的电荷净值为:6*( -1/3) =-2 (负电荷过剩)SiO2 -TiO2混合物表面呈 B酸性。ZnO -ZrQ二元复合氧化物酸性的判断(必考)ZnO -ZrO2二元复合氧化物,ZnO是主要成分,ZrQ是次要成分;Zn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2和4; Zr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4和8。ZnO上氧的配位电荷数为-2/4=-12;ZrO2上氧的配位电荷数也为-1/2;Zr-O键上的电荷净值为:(+4/8) -1/2=0;整个ZrO2上的净电荷值为:0;ZnO -ZrQ混合物表面无酸性。影响二元氧化物酸位产生的因素二元氧化物的组成TiO2-SiO2二元复合

15、氧化物,Ti02是主要成分,SiC2是次要成分,复合氧化物表面呈 L酸性。SiC2是主要成分,TiO2是次要成分,复合氧化物表面呈B酸性。制备方法;(机械混合与复合物结果不同)预处理温度等。固体酸的催化作用研究固体酸的催化作用通常需了解如下几点关系:1酸性质与催化作用的关系2.酸强度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关系3酸量(酸浓度)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酸位性质与催化作用关系酸催化反应,与酸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类型的酸活性中心会有不同的催化效果, 不同类 型的反应,要求酸催化剂的酸位性质也不相同。有的反应需要B酸催化,有的反应需要L酸催化,有的反应可同时被两种酸催化。B酸位催化作用大多数的催化反应是在B酸位上

16、进行的。异丙苯裂解是典型的B酸催化的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是SQ2-AI2O3。SiO2-Al2O3上既有B-酸中心,又既有L-酸中心,用醋酸钠处理后其 裂解异丙苯的活性便降低了,这是因为钠离子置换了SiQ-AbQ上的质子,失去了 B酸中心之故,单独L-酸位是不显活性的。该催化反应的速率与B-酸位的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H3g #CH3CHH3C CH3Cc/+ CH 3-CH-CH 3L 酸位催化的反应CH 3-CH-CH 3 CH 2= CH-CH 3 + H*各种有机物的乙酰化反应,要用L酸位催化,通常的SQ2-AI2O3固体酸对乙酰化反应几乎无催化活性,但高温处理的SiO2-Al2O3固

17、体酸对乙酰化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常用AlCb、FeC3等典型的L酸催化剂;乙醇脱水制乙烯也是在 L酸催化下进行,常用-AI2O3催化剂。B酸位和L酸位同时催化的反应链烷烃催化裂解,既可被B酸活化,又可被L酸活化,最大裂解速率与总酸量( B酸+L酸)相对应。重油加氢裂化的主催化剂为 C0-M0O3/AI2O3或Ni-MoO3/Al2Q,在AI2O3上原来只有L酸 位,弓I入MoO3形成了 B酸位,Co或Ni的引入是阻止强 L酸位的形成,中等强度的 L酸 位在B酸位共存下有利于加氢脱硫的活性,L酸位和B酸位的共存具有协调效应。有些反应虽不为酸所催化,但酸的存在会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女口:过渡金属

18、氧化物上烃的氧化,氧化物的酸碱性能影响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酸强度与活性和选择性的关系固体酸催化剂表面,不同酸强度的部位有一定分布。不同酸强度的部位可能有不同的催化活性。一般涉及C-C键断裂的反应如催化裂化、骨架异构化、烷基转移和歧化等反应,要求强 酸中心;涉及C-H键断裂的反应如氢转移、水合、环化、烷基化等反应,要求弱酸中心;通常,顺反异构 双键异构 聚合烷基化裂化 歧化同一反应,不同的酸强度对其活性的影响不一样,酸强度大的反应活性也高。 酸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固体酸催化剂表面上的酸量与其催化活性有明显的关系。在合适的酸类型与酸强度下,通常催化剂的活性随酸量的增加而增加,或呈线性关系, 或呈非线

19、性关系三聚甲醛在酸性催化剂上的解聚,在催化剂酸强度H。w -的条件下,催化活性(一级速率常数)与酸量呈线性关系;苯胺在ZSM-5催化剂上与甲醇的烷基化反应,苯胺的转化率与ZSM-5的酸量呈非线性关系。固体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固体酸的强度若超过100%硫酸的酸强度,称之为超强酸。因为100%硫酸的酸强度用酸强度函数 H0表示为-11.9,因此,H0 -1.9的固体酸就称为固体超强酸。(H0 越小酸强度越强,H0越大酸越弱。)固体超强酸可分为含卤素和不含卤素两大类含卤素的固体超强酸主要是负载型的典型代表有 SbE,、AICI3、SbF5-HF、SbF5-CF3SQH 等负载在 SiQ-AbOs, S

20、Q2-TQ2, AI2O3等载体上优点:活性高问题:原料价格高、稳定性差、卤素对设备有腐蚀性。不含卤素的固体超强酸主要是负载型的典型代表有含SQ2-促进类的锆系(SQ2-/ZrO2 )、钛系(SQ2-/TiO2 )、铁系2(SO4 -/Fe3O4 );以及 WO3、M0O3 和 B2O3 负载的 WO3/ZrO2、WO3/Sno2、WO3/TQ2、MoOs/ZrO?、 和B2O3 /ZrO2等复合氧化物;可作为酸催化剂替代传统的H2SQ和氟磺酸等,用于异构化、烷基化、酯化、醚化、氯化等反应,活性高、无腐蚀和分离问题,被认为是绿色催化剂。不含卤素的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浸渍法含 SQ2-促进

21、类的 SQ2-/ZrO2、SQ2-/Fe3O4 的制备:用 H2SO4或(NH4)2SO 浸渍 Zr(OH)4、Fe(OHp,后经一定温度(500600oC焙烧制得。WO3/ZrO2、WO3/SnO2、MoO3/ZrO2、的制备:用钨酸氨或钼酸氨水溶液浸渍Zr(OH)4、Sn (OH%,后经一定温度(600800oC)焙烧制得。固体超强碱:由于超强酸被定义为酸强度超过 H0 -1.9 (100%硫酸的酸强度),强度较 中性物质H0 =7低了 19个单位,因而提出强度较中性物质( H0 =7)高出19 个单位的碱性物质就称为固体超强碱。固体表面的碱强度用碱强度函数H-表示高于+26时就称为固体超

22、强碱。固体超强碱有经特殊处理的碱金属与氧化物形成的(1)氧化物固体超强碱,(2 )分子筛型固体超强碱。固体超强碱类型氧化物固体超强碱Na/MgO, K(NH3)/Al2O3, KOH/AI2O3, KF/AI2O3, KF/ZrC2;分子筛型固体超强碱例子:KNQ/KL经600°C处理后,得 H-=27.0的固体超强碱;KF/AIPC4-5固体超强碱常用于烯烃的转化其它类型酸性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杂多酸及其盐类杂多酸是由杂原子(P、S、Fe、Co等)和配位原子(Mo、W、V、Nb、T

23、a等)按一定 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组成的一类含氧多酸,常用HPA表示。同时具有酸性和氧化性 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特点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作为固体酸有以下的特点可通过组成原子的改变来调变其酸性和氧化还原性;一些杂多化合物表现出准液相行为;结构确定环境友好用于醚化和水合反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还有许多酸催化工艺,迄今仍不得不使用H2SC4、H3PO4、HF、AlCb等为催化剂。最突出的例子是低碳异构烷烃(主要是异丁烷)和烯烃(C3 -C5)的烷基化反应。开发可以取代H2SO1、HF的固体酸催化剂体系的主要障碍这主要是由这些反应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以烷基化反应为例,这个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1 )需要

24、有像硫酸(Ho = - 1 0.2 )、氢氟酸(Ho =- 1 2.0 )那样酸强度极高的酸 作为催化剂;(2 )由于反应是放热的,反应需要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才能进行(H2SQ,8- 12 C, HF 30 - 40C );(3) 需要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才能抑制不可避免的副反应-烯烃聚合的发生。可取代H2SQ、HF等的新催化体系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即:(1 )针对不同反应要有酸强度合适的催化剂;(2 )新催化体系要有较高的低温活性;(3) 要满足反应物质在反应中传质上的要求,避免催化剂因 积炭失活缩短使用寿命。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25、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goic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