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49页]_第1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49页]_第2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49页]_第3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49页]_第4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4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第六课第六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征和经济目标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2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 “民亦劳止,汔(q)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 一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一)全面(一)全面建成小建成小康社会的特征康社会的特征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提出提出“三步三步走走” ” 战略战略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1.1.全面性

2、全面性-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2.协调性各种关系协调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经济更加发展经济更加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文化更加繁荣文化更加繁荣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民民主主更更加加健健全全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科技更加进步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3.可持续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方方面面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4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15(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6(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2.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工业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全列。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全列。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7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稳定民心、安天下的产业。业是稳定民心、安天下的产业。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

4、会(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9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大任务。 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122其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3村容村容整洁整洁生活生活宽裕宽裕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4挑好挑好“小官小官”干干“大事大事”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炕头上看大炕头上看大戏

5、戏乡风文乡风文明明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53 3、发发展展现现代代农农业业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61.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7 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内涵新型

6、工业化内涵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8以信息化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1以系统化设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系统化设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立足于国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立足于国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3新型工业化特征新型工业化特征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91.1.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02.2.产业结构构成产业结构构成

7、按产业部门按产业部门的性质的性质按产品的最按产品的最终用途终用途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按经济发展按经济发展的顺序的顺序农业农业轻工业轻工业消费资料生产消费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生产重工业重工业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二、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全面小康31 第一产业呈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先是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高科技产业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则成不断上升的趋势,地位越来越突出。3.3.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二、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全面小康32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1工业得到进一步地改造和提高工业得到进一步地改造和提高2

8、第三产业得到积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得到积极快速发展3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3 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1.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4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企业改革改组改造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努力提高创

9、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率先发展,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 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5 中部曾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中部曾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也是民主革命的发源地,还是中国近代工业一,也是民主革命的发源地,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一直是的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地,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

10、重的作用。 二、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6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37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变化的状况。1.1.经济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的内涵(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38 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现象。2.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39粗放型粗放型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

11、外延式增长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方式,效益相对低下。集约型集约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3 3、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类型: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40投资、出口投资、出口A、依靠消费、投资、依靠消费、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出口协调拉动。4.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41第二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带动B、依靠第一、第二、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第三产业协同带动。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面向未来的

12、必然选择42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增加物质资源消耗C、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管理创新4.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43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1.1.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44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全体公民中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2.2.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45m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创创新管理新管理科技科技进进步步劳动劳动者素者素质质3.3.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46 必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