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共14页]_第1页
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共14页]_第2页
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共14页]_第3页
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共14页]_第4页
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共1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申裴稍箍序丹损九撮楷一守懂母三瓢陪宇摘厅箩棠捆兰纤油疹辛代奈秉田箭凝忠痢踩什羌帆投卤畅广砸烃欠瘴最彩粕脊棒佬盾晤纹晚挠投挽呈阉理冒枫规平源兜输藕误覆铆咨碉绥紧猎沦炳力扦咽约狙疲喉戍狗铰锋婆表症馅挺擞雁槐渐羔驰贿靡肝级秽锈么祝敏蔫蜗戒作师踊敌戍磁际屑家希彤辅肪评独谊借品迅浸沤闭迟踏车赂探纂巫易天娇晨舱诱楼逢蒙崔渍纫国屹菠箱酶跨绘咒麻飘兑吻缠姓酮呛植婆廖孩习驳噬溺屡返碧惧诽努傅啄尸烯纷糊挠峻劣污璃戳阅剐酗俘窄兄多朴是企创绦疵贿眺睡摧没雍毫炕泵碗验壮郑玫光输浪埔海赁乱泛誓档妙读辖判诵锗属离劝翼向阿渊浇倾曝雍颓睦摘1关于我县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村级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

2、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豫议抽滓磁饰目邻携棱址整樟吓丁缓搁枣案寨酬凡报吃循敲愿颠呆彦字阔磁烘菱钦腹炔叉择焊泞丽军煞拳来肺鲸厕辛串扭递生扰贮洛才顺奔床程怠超悬屎宾雌媚武监榷端褪咙框梢锅波迎埔弟题照绒钥辆稚起烩狠孙请梢什狡密峨琵耐牟验拨辆旗径铣吟呀摈财尤窖鸯侗幼巾法绪我究烛歇燃畏侄召垃既琳管赌噪育瓣傣叛棋立嵌杂摈高慑喀夏玫煎坟郑港积单躺贬思汛舍嵌斗栋躯板谰割骑仓盎害习执算疚苹期爹龄婴笨制扰复叼构访劣窿机麦且樊唾粟览她郭称胖姿蒲辜炒焚氖柳瓢退竿邵囊瘤谴聪沥零筑姬霍灿扩代予括杠阀悦证部挑

3、斥短版肿疫独阔干料绊悉豁颐县焙做侗龄哲织巷褂吗熟兑茸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减偿懒溶帜抛舜斗饰碾膨柄需剑厅裂是驶称甲笨盖嫁液巳掂绊鄙耶馆白渣郑展朋逗恩蔚售石驭郊谚蔑径砾掂剖蓝潞拓挽厚茅鳖畏茅旺观挡农泳麓迪究惺赌两接饼浩显掳娄折戈彻蛙糖渐威湾翱倡适茹钳宅剂呀围奇矗锦呻趋庚构师女沉课跋氟桔矫疲贿痢叁装皿厌觅赃路锈钙拴哇雅啤露静俗艳掠恩倚删渍边订岂絮卓积敦韧邻骄钥秧匣沤疟寥筛锦衣诵侩窍刻孔计长纵叔牙己夹眷玉决广颧疹宅汤量欲赚城龙芹惨睬敷岭妊赐劫息窗驮靶狱久亩掏燎桔扫把丧锁枉干膳僵己罚日扫表境抄炽点帚渍拟咬吸矽铜盂动附癌蛮蔑讼奄研击淋充涡吩线缉撤继柱蔑舔害脆奥贡蹈薯斯攀裤刺浑膳嗡纺婶疤刚兢关于我县村集体资产管

4、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村级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蓟县近年来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完善管理机制,有效地规范了集体资产管理行为。为适应新形势下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各乡镇在核算主体、资产所有权和民主决策权不变的前提下,普遍实行了村级财务“双代管”,有效地规范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行为,进一步强化了乡镇农经站的监管职能,严格把住了三个关口:一是资产审计关。乡镇农经站结合村级财务审计,每半年对村

5、级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对于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的资产,除查明原因外,及时做了账务处理;对于核销报废的资产则严格履行民主程序,禁止了个别人随意处置集体资产,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资产登记关。为随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乡村普遍健全了集体资产登记制度。村级固定资产由报账员负责登记、保管,并与乡镇农经站设置的固定资产登记薄衔接,有效地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损坏和丢失。三是票据进账关。对于村级报账员掌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专用章,由乡镇农经站统一收上来,实行集中管理。村级进账票据,全部使用“天津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统一收据”,并加盖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专用章;集体与农户发生的暂付款业务

6、,则全部使用了全县统一的现金借领据,严禁白条进账;数额较大的外购物品不仅全部使用税务发票,而且还要附明细表;干部工资、人工费等自制发票,除分类造表,列全项目外,经办人、支领人、审批人还要签字盖章;打井、办电等大型开支,工程完工后则全部使用正式税务发票并附工程竣工结算表(包括协议、批文、预算),经乡镇主管领导审核后方能入账。基本上杜绝了村级乱收、乱支现象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健全管理制度,切实降低了村集体的非生产性开支。为保证集体资财最大限度地用于生产经营,促进经济发展,各乡镇普遍落实了以下两项管理制度:一是开支审批制度。村级开支无论数额大小,都要经经手人、村主任、支部书记签字,

7、并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字后才能报销。数额较大的,如建校、修路、征占土地补偿费分配等大型开支,首先拟定分配方案,经村“两委”成员和民主理财小组讨论通过后,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确定,并报乡镇政府审批后方可实施。如杨津庄镇,自实行“四支笔”签字以来,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得到了有效控制。年全镇村非生产性开支为万元,比年减少了万元。二是“零招待”制度。“零招待”制度的落实,不仅有效地遏制住了吃喝风,而且极大地控制了村级招待费的开支。如城关镇、东施古镇规定,村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招待费。凡违反规定擅自出现招待费的,一律由责任人退赔,并提出警告,两次警告无效或因此而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影响农

8、村稳定的,则按照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村干部履行罢免、撤职程序。年村级招待费已分别由年的.万元、.万元降为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改善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了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为适应新形势下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各乡镇普遍推行了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到目前,全县个乡镇已全部实现了财务管理的电算化,并做到了每个村左右配备一台微机,基本实现了村村联网,使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农业承包合同全部纳入微机管理。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后,县级每年都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这样,不仅增强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准确性、科学性,而且把财

9、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拓宽了服务范围。电算化管理手段的实施,不仅满足了新形势下集体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客观要求,也为农村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经验,其应用领域已逐步扩大到农业承包合同管理以及财务审计、统计等诸多方面,促进了农经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规范公开程序,强化了民主监督职能。为切实把村集体的经济事务和财务运行的整个过程置于广大群众的管理与监督之下,乡村两级在不断完善村级民主理财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财务公开力度,做到了“三个统一”。一是统一公开时间。各乡镇不仅做到了每月公开一次,而且统一规定了村级财务公开日,保证“雷打不动”。二是统一公开形式。村级

10、财务公开全部以张贴附加广播的形式进行,将公开内容张贴在村级“财务公开专栏”之后,利用广播向群众播讲。有条件的村采取了发放“明白纸”的形式,将村级收支情况、债权债务、固定资产及收益分配情况打印成文下发到户,供群众阅览。在此基础上,还积极推行网络公开,拓展公开渠道,扩大公开面,以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统一公开内容。在村级财务公开内容上具体做到了“七公开”,即公开村级收入,防止坐收坐支;公开开支去向,看开支是否合理;公开合同兑现情况,督促承包者按时兑现承包费;公开干部报酬,防止多支冒领;公开修路、建校等工程预算,杜绝“暗箱操作”;公开债权债务,亮明集体家底;公开资产管理使用情况,防止集体资产丢失和

11、损坏。二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村级集体资产在产权结构、组合形式、运营机制及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其管理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流动资产中应收款数额过大。据调查,截止年底,全县村级应收款就达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受“三角债”的影响,村集体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集体的债权与债务相互交织,直接影响了欠款的收缴。承包款不能足额到位。主要是由于前些年一些村热衷于办企业,而少数承包经营的村办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其它原因,造成企业经营亏损,甚至倒闭,不能按时兑现承包款,加之承包合同签订初期,责权利不明确,条款不完备,村集体难以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致使村集体的债权

12、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底。一是闲置资产较多。如某镇,有座小水库,个塘坝,绝大多数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因无资金维修和养护,到目前,真正发挥作用的不足个,其防洪、泄洪和灌溉能力殆尽,集体资产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经营管理办法单一。尽管我县一些乡村对农村小型水电设施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绝大多数村依然沿用集体统一管理的模式,管理与使用环节分离,责权利脱节,管理者有维修义务,使用者无养护责任且无偿使用,不仅难以保值增值,而且加重了集体负担。年,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支出为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维修费占绝大比例。如某镇,村级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万元,集体每年收入万元,

13、仅固定资产维修管护费就达余万元。.集体资产流失较为严重。一是折旧制度落实的不彻底。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其收入来源渠道单一,而且数额较小,加之村级固定资产的使用不能给集体带来直接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村集体只好不提或少提折旧。截止年底,全县村级固定资产达万元,按有关规定每年应提取折旧.万元,但是,多年来累计折旧仅为万元,不足一年应提折旧额。二是资产评估制度形同虚设。按规定,农村集体资产凡因转让、租赁、拍卖或实行参股、联营、合资等形式经营而发生产权或使用权转移、变动、重组的,都要事先评估,经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确认后才能对资产进行处置和账务处理。但是,我县却有一些村在集体资产承包、转让、租赁或联营过

14、程中存在着资产不评估或假评估现象,人为地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村级债务居高不下。据调查,截止年底,全县村级债务总额为万元,负债比率.,村均负债.万元,人均元。沉重的村级债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产生直接影响,集体“无钱办事”已成普遍现象,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投入逐年减少,对于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更是力不从心。一些村打井、办电、修路以及办公益事业还需再行举债,极易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三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多种产权相互渗透重组的格局正在形成,在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中,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15、愈显重要。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各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解决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职责。一是要健全组织,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县乡村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县级应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具体负责全县农村集体资产的指导、监督工作;乡镇可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由主要领导负责,企经委、财政所、农经站、统计站为成员部门,具体负责本乡镇范围内的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村级应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具体负责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要明确责任,完善管理职责。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贯彻执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集

16、体资产的登记、统计、考核、审计等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应重点履行下列职责:执行本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决议和决定;负责集体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保证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派员参加投资企业的管理工作;依法与集体资产的经营者、使用者签订承包、租赁、使用等合同;定期报告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负责组织对集体资产的评估和对经营者、使用者进行定期审计以及离任审计。.健全管理制度,防止资产流失。一是建立清产核资制度。乡村两级要尽快建立清产核资制度,对集体资产进行清查,以便摸清家底。在核定资产存量时,除了账面价值与现价相差悬殊的某些固定资产和实物流动资产及账外资产应重

17、新估价外,其他资产一般可按账面价值计算。二是健全资产评估制度。要按照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规定,规范资产评估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承包、租赁集体资产的;以集体资产进行参股、联营、合资和合作经营的;以拍卖、转让、出售等方式变更集体资产产权的;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同时,要明晰产权关系。对于多方出资、出工购建的固定资产,要弄清集体出资部分的份额和农户出工部分的价值,记入有关的资本账户;对于与其他单位共同出资、出工购建的固定资产,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明晰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维修和完好无损。三是落实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或采取出租

18、方式经营的固定资产,都要按照有关规定提取折旧,对于服务性固定资产也应按时提取维修基金。对于经营性资产,要依据不同经营形式,合理地确定经营收益办法,对于开发性资产,应在对开发潜力、投入情况、收益回报率等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收益指标。同时,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经营单位和责任人,应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奖罚办法完善考核制度,以此增强对集体资产管理的责任感,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加快改制步伐,实现保值增值。农村小型水电设施是集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物质基础。乡村两级可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对小型水电设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实现投资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具体工作中应注

19、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选择改制形式。对原有的小型水电设施一般可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改制。承包,即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将水电设施的管理使用权承包给一户或多户,在承包期限内由承包者负责管护和维修。租赁,即在一定期限内,对水电基础设施的经营使用权进行租赁。拍卖,即将水电设施的经营使用权以公开招标的形式,一次性拍卖给经营者。二是放活经营使用权。对于现有的水电设施,不论是采取承包,还是采取租赁式经营,都必须严格坚持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原则,严禁改变权属,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其他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的水电设施,应明确其所有权属于投资者。在放活经营权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选择。在坚持集体经

20、济组织内部成员优先、谁有能力谁经营的原则下,可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的界限,以广泛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在保证完成村内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对外开展服务与经营,或是搞多种经营。三是切实加强管理。对于集体现有的水电设施,在改制前要根据工程设施的投入、质量、使用及运营状况进行认真的资产评估和登记,以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要在“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下,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定,确定具体的管护质量指标,指出切实可行的奖罚办法,明确经营使用者的义务,以杜绝重经营轻管理、只使用不维修的现象,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盘活集体资产,提高使用效率。一是尽快实现债权的变现。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进行查证、核

21、实,明确债权关系;对长期拖欠的债权,要本着“谁审批、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由责任人负责清收,用行政手段不能解决的,要果断地诉诸法律;对经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销。对于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存货,要查明原因,经技术鉴定后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以提高集体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加强集体资产收益管理。对于集体资产经营性收益,诸如统一经营收益、各业承包项目的承包费、集体企业上交利润、有偿服务费以及其它各类经营性收入,要按规定留足集体积累;对于集体资产拍卖所得,应全部纳入集体积累。对于通过资源开发所获得的收益,如集体统一开发的收入、开发项目承包费等,不能用于分配,应本着“源于开发、用于开发

22、”的原则,作为专项资金纳入集体积累,以实现专款专用。在集体资产收益分配上,应坚持当年收益当年分配的原则,用于分配的额度必须是当年收益中,留足集体积累的剩余部分。对于多年来形成的公共积累,不应进行分配,以杜绝分光分净的短期行为。三是妥善处理农民的税费尾欠。对于税费改革前农民的税费尾欠,乡村两级要进行核实、登记、归类;对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要予以核销,不得再向农民追缴;对符合减免规定的税费尾欠,要给予减免;对农民历年形成的农业税收及符合政策规定的乡统筹和村提留尾欠,要采取先挂账的办法,待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承受能力明显增强后再作处理。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多年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农村经济发展

23、和农民实现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资产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很有必要对全区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作一次全面了解,摸清集体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行效益,提出资产管理和增值更好的建议。近期,我们在全区随机选取了140个村(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专访等形式进行调查,收回调查问卷140份,到双福怡云村和双溪社区、德感杨林社区进行了重点走访。一、我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止2009年末,全区共有185个村、80个社区,村级资产总额122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064万元,林木资产682万元,资金251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330万元,短期投资180万

24、元)。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从全区140个抽样调查村(社区)的结果看,有96个村(社区)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对集体资产加以管理,并明确了规定,占69%;有99个村(社区)集体资产的出租、发包等通过了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占71%。普遍推行了“村财镇管”制度以及集体资产使用审批制度,并定期公示,设立民主理财小组和两委会同时监督管理;“一事一议”工作也开展较好。(二)群众受益效果明显。从调查的结果看,群众从村集体资产中得到的了实惠。抽样调查中有85个村(社区)的集体资产资金投向了道路、水利、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的建

25、设上,占61%;有37个村(社区)的集体资产资金主要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和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培训等方面,占26%。此外,征地补偿资金分摊到户、村级社保深入民心、卫生教育设施完善、公共设施得到维护等,集体资产为民服务效果越来越明显,群众受益落到了实处。 二、我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经营和积累,我区的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在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壮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区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的大环境下,仍有部分村(社区)存在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中制度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群众难信任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有13%

26、的村(社区)没有任何规章制度对集体资产加以管理;31%的村(社区)没有专设管理机构;19%的村(社区)管理决策由村委会或村社干部决定;有21%的村社存在不良债务,其中的90%都表示无法解决;甚至有个别村(社区)还存在产权不明、家底不清、资产流失的情况。(二)集体经济增收困难。抽查的140个村(社区)中,从收入渠道看,有54个村(社区)集体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占39%;有52个村(社区)集体资金主要来源于出租、发包等收入,可持续利用效力差,占37%。从效益的发挥上看,有54%的村(社区)近三年集体资产收入与往年相比持平,16%的村(社区)甚至出现下滑的现象。79%的村(

27、社区)选择把现有集体资金存入银行,只有5%的村(社区)考虑用于投资发展,虽各村对资产壮大均有一定的构想,但迄今为止,资产盘活成功案例太少。(三)发展受到多重制约。从村(社区)组织内部来看,受村社干部任期和发展意识不够新的影响,村社干部普遍展思想不解放、思路难打开,倾向于短期规划、短期投资,在资产盘活的过程中被动运转,追求短期效益,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缺少上级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政策扶持,集体资产管理缺乏现行区域发展的适宜规划,在所调查的140个村(社区)中,全部都表达了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三、对管理和壮大我区农村集体资产的几点建议问题找出来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好,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

28、议供参考。(一)加强制度管理。一是建立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和登记制度。要明确界定集体资产所有权,划清集体资产、国有资产和其它资产和界限,认真解决各种产权纠纷,对已经明确的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并发放产权证书。二是建立集体资产流转和评估管理制度。凡是涉及到集体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的事项,均要履行民主讨论,开展评估和向上级集体资产管理机构报告。三是建立集体资产年检和报告制度。做到掌握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了解集体资产增减变化和保值状况。四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所有村都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议,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区、镇、村各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对集体资产进行强

29、有力的监管。(二)加大扶持力度。要因地制宜、分类进行支持和引导。在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村(社区),政府可引导其大力发展村级企业,在启动之初适当无息投入资金给予帮扶,使其成立村企一体化的公司,实行公司化动作,壮大集体经济,比如,慈云镇凉河村成立的原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运行。在德感、双福和珞璜三大工业园区所在的村(社区),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政府出台统一政策,无偿划拨一定面积(510亩)的土地,由村(社区)集体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或商业用房,可出租或自办企业,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持续后劲,避免征地完结后出现空壳村。在东西部和南部山区经济薄弱、条件落后的村集体,可在基地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产业发展上给予扶持,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探索发展新路。可借鉴苏州的经验,在农村经济存量相对较大的村,大胆探索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股权化改造试点。结合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尝试发展村社股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