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讲稿1_第1页
心理学基础讲稿1_第2页
心理学基础讲稿1_第3页
心理学基础讲稿1_第4页
心理学基础讲稿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一、 心理学的概念1、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意识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的性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3、心理学的特点: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古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最早阐述心理现象。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心理问题的探讨仅属于哲学的一部分。 年轻: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里脱胎出来,成立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而生物学是媒人。”二、心理现象

2、与心理实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划分为以下各部分: (一)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2)情绪过程 2、人格(1)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2)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3)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二)心理的实质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师脑的功能(1)耽误的心理发展是以脑的进化为物质基础,分为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的萌芽阶段(2)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以脑的发育为物质基础(3)正常的心理、行为活动是以大脑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为基础2、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

3、)客观现实是县里活动的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是人心理产生的基础(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直接观察法2、控制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测验法(四)调查法(五)个案法第二节 心理学主要学派与研究领域 一、心理学主要学派 (一)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二)行为主义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三)人本主义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四)认知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奈赛尔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心身统一的观点2、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3、认知与自我评价的观点4、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第三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有助于适应医学模式的改变二、有助于全面提

4、高医疗质量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章 心理过程 第一节 认识过程一、感觉 (一)概述 1、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剥夺实验 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3、感觉的重要意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二)感觉的基本特性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如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味觉适应、嗅觉适应、听觉适应 2

5、、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联觉4、感觉的发展与补偿5、感觉后像二、知觉 (一)概述1、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P78、-1)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2、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二)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不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P90、3)人在作整体性知觉过程中遵循以下组织原则:(P87-89)相似原则、接近原则、闭合原则、连续原则。2、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的过程。知觉对象与背景可以互换:双关图实验。

6、 3、知觉的理解性 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言加以概括、赋予意义的过程。(P92、2) 如:两可图:老妇与少女4、知觉的恒常性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变化,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包括: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三)错觉 错觉是歪曲的知觉1、常见的错觉(1)图形错觉(2)大小错觉(3)形重错觉2、错觉产生原因与意义(四)痛觉 痛觉是极其复杂的感觉,痛觉与医学的关系密切。强烈的疼痛:1.导致躯体功能的紊乱,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2.对日常生活和心理造成很大伤害。痛觉特征:无特定的适宜刺

7、激。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痛觉体 验包括了痛知觉和痛反应。痛觉与情绪的关系是单极的:痛觉不愉快情绪逃避行为。痛觉评估患者主诉法视觉模拟法口述评分法马盖尔问答法0=无痛1=有疼痛感,但不严重2=轻微疼痛,病人不舒适3=疼痛,病人痛苦4=疼痛较剧,有恐惧感5=剧痛其他:临床实践中,对病人疼痛的评估,还需结合病人的表情、活动、睡眠以及饮食情况等。疼痛剧烈时,病人面部有皱眉、咧嘴等痛苦表情;有呻吟、呼叫或痛哭;躯体有扭曲或在床上辗转反侧;有时伴大汗淋漓、失眠、纳差等表现。这些都是重要的疼痛评估的客观指标。痛觉感受性质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受损伤程度、部位、年龄、性别等心理因素:对疼痛的态度、注

8、意、暗示、情绪等。1、意义2、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三)记忆1.记忆的概念:以往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2. 记忆的分类按记忆形式(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信息存留的时间:瞬时记忆(感觉性记忆):0.251秒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几秒至1分钟长时记忆:几分钟至几年,甚至终生3.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和回忆)4.遗忘及其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点的确定(1)从中观察时间间隔20分钟,1小时,8-9小时,1天,2天我们不复习会记得所学的百分之多少,对此先给一个复习的方法。(2)人的记忆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

9、周期是12小时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3)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思考题:n 如果你必须记忆一些术语或定义,通过看(例如阅读印刷的卡片)来记忆或通过听(例如出声地朗读)来记忆,哪种方式效果更好?如果材料以视觉(例如书)或言语(例如演讲)形式呈现,你能更好地记忆吗?你如何根据自己的感觉偏好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四) 注意1.注意的概念: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贯穿于心理活动的始终。2.注意的品质 广度: 8-9个黑色圆点 (范围) 4-6个英文字母3.注意的分类

10、1) 不随意注意:即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2) 随意注意:即有意注意,又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意志支配的注意。3) 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向一个对象后期所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一定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4.注意的特征1) 注意的广度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2) 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上的特征。3) 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左手画圆,右手画方。4) 注意的转移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

11、动上。(五)思维1.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六) 想象与创造1.表象(形象记忆):人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或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再现的过程。2.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想象的其他实例和应用念动、梦、幻觉、生物反馈技术第二节 情绪情感过程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二)、情绪情感的特点1、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2、是一种体验3、需要是其产生的基础、以需要为中介的。、随着需要的变

12、化而变化。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稳定性不同、强度不同、赖以产生的需要不同2、联系:情感要靠情绪表达,情绪总是体现着复杂的情感。 二、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按情绪的性质分 我国古代:喜、怒、哀、欲、爱、恶、惧。祖国医学:喜、怒、忧、思、悲、恐、惊。现代西方心理学界: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二)、情绪状态: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是指那种时间短暂,但爆发力强的情绪状态。3、应激(Stress)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事件(情况)所引起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三)、高级情感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人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要

13、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三、情绪与机体变化 (一)、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第三节 意志过程一、意志概述(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并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的特征1. 明确的目的2. 克服困难3.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三)意志的调节:发动与制止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1. 确定目的2. 方法选择(二)执行决

14、定阶段1. 目标坚定、克服干扰2. 随现实变化审视决定,随机应变三 意志品质的培养(一)意志的基本品质1. 自觉性 2. 顽强性 3. 果断性 4. 自制性第三章 人格第一节 人格概述人格的概念和特征人格: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人格的心理结构:倾向性:需求、动机、兴趣、情感反应、认知能力。 个人类型特点:性格、气质、能力 自我意识 人格的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 特性与共性 完整性 复杂性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在不同的人身上具体表现时所呈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第二节 人格倾向性需要 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备条件的渴望

15、和欲求。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从低到高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 是指能引起、为此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意念活动。兴趣 是个体对一定事物所特有的稳定而积极的态度倾向。第三节 人格特征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只有水平高低之分,并无好坏之分。 气质: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只有急与慢,动与静,积极与消极的区分,也没有好与坏之分。 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即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有好坏之分,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16、第四章 心理卫生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一 、概念是指以积极有效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二、 发展1908年5月,在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1930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节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成立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1936年4月,我国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85年9月在山东泰安重新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三、 标准1、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 乐于工作、热爱生活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 人格完整和谐7、 智力正常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第二节 优生与胎教一、 优生是

17、人类健康的基础1、 配偶选择2、 婚前检查3、 生育年龄4、 孕前准备二、 妊娠期心理卫生1、 营养丰富、膳食合理2、 情绪稳定、心情舒畅3、 戒烟戒酒、不滥用药物4、 防止X射线、避免病毒感染5、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三、 胎教(一) 概念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实施最佳措施,利用胎儿的感觉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刺激,促进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二) 方法1、 音乐胎教2、 抚摸胎教3、 言语胎教第三节 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心理卫生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系,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

18、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着不平衡性. 年龄与发展的关系年龄是划分心理水平和特点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的对应关系:大致对应(不是绝对的,确切的对应, 应看到个体差异),不是因果关系年龄特征与年龄阶段1.儿童期(childhood)2.青少年期(adolescence)3.成年期(adulthood)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治疗情境而迅速发生变化。新生儿期:以敏捷、熟练、轻巧的动作以减轻刺激婴儿期:爱抚和亲近幼儿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学龄前期:具体分析学龄期

19、:以热安慰、有的放矢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儿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机智灵敏,善于从观察到的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突然事故发生。对儿童要多加鼓励,不要训斥,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成为儿童的贴心人。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心理上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心理护理要耐心、温和、不厌其烦,称呼需有尊敬之意,听他们说话要专心,回答询问要慢,声音要大些等。多让子女探望、照顾生活习惯,创造安静舒适环境等。 第四节 群体心理卫生一、 家庭心理卫生(一)婚姻关系夫妻之间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帮助,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是维护和

20、增进家庭心理卫生的动力。(二)亲子关系1、不美满的家庭2、父母不当的管教方式3、家庭背景4、代际冲突二、 学校心理卫生(一)学生的心理卫生1、开发智力潜能2、培养健全的人格(二)教师的心理卫生适应良好,情绪反应适度,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三、 社区心理卫生(一) 社区的概念是若干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区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二) 工作原则1、 责任地段原则2、 整体服务原则3、 连续服务原则4、 预防为主的原则5、 教育性原则6、 群众性原则(三) 机构与工作内容1、 机构:2、 工作内容:第五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第一节 心理应激一、 概念是个体察觉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

21、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紧张状态,其结果为适应或适应不良。二、过程(一)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心理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1、躯体性应激源2、心理性应激源(1)挫折(2)动机冲突3、社会性应激源4、文化性应激源(二)中介机制1、心理中介机制2、生理中介机制(三)应激反应1、生理反应2、心理反应(1)积极的心理反应(2)消极的心理反应3、行为反应三、心理应激与健康1、积极影响(1)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2、消极影响:会生病3、应对(1)应对资源(2)应对策略(3)应对方式第二节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致病

22、因素冠心病病人的人格特征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结合临床)糖尿病人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结合临床)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心身疾病的分类 1.按躯体病变状态分类 心身症:只是躯体功能性改变。 心身病:发生了躯体器质性病变。2.按器官系统分类 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心身疾病与躯体疾病 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性不同。心身疾病与精神病 在是否存在器官组织的损伤方面不同。心身疾病与神经症 后者有明显的精神痛苦,有时表现出某些自主器官的功能紊乱,但却没有躯体方面客观检查的异常发现。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心理

23、社会因素、生物躯体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因素生活事件是研究心身疾病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活变化单位(LCU)得分过高的人容易产生心身症状。但心身疾病同生活事件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关联。生活事件的性质不同对人体影响程度不同,生活事件与疾病种类无特异相关。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 发病的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并且这些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和体征。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变化;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病 心身疾病诊断方法 发病原因环境与情绪人格特征生物遗传因素 治疗药物配合心理治疗。 常见的心身疾病冠心病发病原因 1、心理社会因素 2、人格特征A型行为特征 3

24、、生活习惯冠心病治疗1、消除应激因素,矫正行为类型。2、应用行为疗法。 常见的心身疾病糖尿病 发病原因1心理社会因素2个性特征治疗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除使用药物、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外,心理治疗与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 常见的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 v 发病原因1、情绪状态 2、生活事件3、工作环境 4、人格因素v 治疗 药物治疗 、饮食疗法,避免生活上紧张应激。常见的心身疾病恶性肿瘤v 发病原因 1应激、精神紧张 2个性特征 v 治疗 除手术、放疗、化疗外,各种心理治疗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如音乐疗法、支持治疗、集体心理小组辅导、气功等放松疗法。常见的心身疾病气管哮喘 u 发病原因 除了感染和变态

25、反应等因素外,引起哮喘的心理社会原因是: 1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2人格特征u 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情和病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第六章 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一 、挫折的概念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客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可图的障碍和干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产生挫折的三个条件:(一) 挫折情境(二) 挫折认知(三) 挫折反应二、 产生的原因(一) 外在因素1、 自然因素2、 社会因素(二) 内在因素1、 生理因素2、 心理因素三、 心理行为反应(一) 情绪性反应1、 攻击2、 焦虑3、 冷漠4、 固着5、 厌世(二) 理智性反应(三) 个性变化第二节

26、影响挫折感受性与耐受力的因素一、 认知评价因素(一) 理解挫折的普遍性(二) 认识挫折的两重性(三)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二、 人格因素三、 应对能力因素四、 身体素质因素五、 社会支持系统第三节 心理防御机制一、 概述(一) 概念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潜意识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心理反应。(二) 作用1、 积极作用2、 消极作用二、 类型(一) 建设性防御机制升华作用(二) 替代性防御机制1、 补偿作用2、 认同作用3、 抵消作用(三) 掩饰性防御机制1、 合理化作用2、 反向作用3、 幽默作用(四) 逃避性防御机制1、

27、 潜抑作用2、 退化作用3、 否定作用4、 幻想作用(五) 攻击性防御机制1、 移位作用2、 投射作用第七章 心理障碍第一节 概述一、 概念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了个体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状态,使个体无法有效适应日常生活要求。二、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一) 内省经验标准(二) 统计学标准(三) 医学标准(四) 社会适应标准三、 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一) 生物学因素1、 遗传2、 基因改变3、 脑部病变(二) 心理因素(三) 社会文化因素第二节 神经症【概 述】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更早的概念是一组脑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精神障碍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幻觉

28、、妄想等。 神经症的障碍指的仅是功能方面的障碍、所以又有脑功能失调之说。目前学术界之所以把神经症称做一组,因为它们包括 很多种疾病。普遍认为至少包括下列几种:经衰弱 、癔症 、强迫症 、恐怖症、焦虑症 、疑病症 、抑郁性神经症【共同的临床基础】多种疾病统称为神经症,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临床基础。这些基础表现包括以下几点:1.起病可与精神应激或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3.病人对自己的病有相当自知力。4.患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与人格基础。5.无精神病性的症状。6.一般适应社会良好。 (1)起病可与精神应激或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例如:癔症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前多因生气、委屈、恐惧等因素

29、有关。(2)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例如:疑病症的病人,仅是怀疑自己有病,事实上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因素基础.(3)病人对自己的病有相当自知力,一般均能主动求治。自知力是精神科特有的概念。所谓自知力就是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对于某些疑病者不但主动就医而且强烈就医。显然他们的自知立是非常完整。而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没有自知力。(4)患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与人格基础。所谓人格是一种心理现象,人有外在的表现也有内心的真实。人格也就是一个人由表及 里,包括心身在内的一个真实的人。然而真实不等于完美。没有那种人格是完美无缺的。 有人喜欢内向性格认为谨慎小心,可以不出麻烦。有人认为外向更完美,可以自由

30、交流。 其实外向也好内向也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家更认同普通人格、当然这种普通人格是被共同认可的。所谓共同认可既普通的、一般的。(5)无精神病性的症状。所谓无神经精神病是指无重性精神病症状。这是指无幻觉无妄想类表现。(6)一般适应社会良好。疾病并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学习。【发病率】1982年流行病调查报告神经症发病率在22.21%。1982、12个省调查发现,大部分以女性多见于,初发年龄在20- 29岁之间、 40-49岁高发。第三节人格障碍一、概述人格变态或病态人格,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明显偏离正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二、 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一) 偏执型人格障碍(二) 分裂

31、样人格障碍(三)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四) 冲动性人格障碍(五) 表演性人格障碍(六) 强迫性人格障碍(七) 焦虑性人格障碍(八) 依赖性人格障碍第四节 成瘾一、 概念是指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或吸食某种物质,虽然带来各种不良后果,但仍无法控制。二、 分类(一) 药理学分类1、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2、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3、 大麻4、 致幻剂5、 阿片类药物6、 挥发性溶剂(二) 根据使用环境分类社交性成瘾物质、处方用药、非法成瘾物质三、 主要临床表现(一) 依赖综合征(成瘾综合征)个体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二) 戒断综合征停用或减

32、少某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综合征。第八章 心理评估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等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二、常用方法1、调查法2、观察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第二节 心理测验一、概念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评估方法,指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数量化的客观分析和描述的技术方法。主要形式是问卷量表。通常按其目的和功能可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临床评定量表和职业咨询测验等。二、分类(一)按测验目的划分1、智力测验2、人格测验3、特殊能力测验4、症状评定量表5、神经心理测验(二)按测验方法划分1、问卷法2、操作法3、投射法(三)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划分1、文字测验2、非文字测验(四)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划分1、个别测验2、团体测验三、心理测验的条件(一)心理测验的工具要求1、标准化2、信度3、效度4、常模(二)心理测验的实施要求1、慎重选择测验2、对主试的要求3、对被试的要求4、施测环境5、注意保密四、常用的心理测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