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11规则考试大纲_第1页
航海学11规则考试大纲_第2页
航海学11规则考试大纲_第3页
航海学11规则考试大纲_第4页
航海学11规则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航海学 9201: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202: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203: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9204: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9205: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9206: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9207: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9208: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9209: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考 试 大 纲适 用 对 象9201920292039204920592069207920892091 航海基础知识1.1 地球形状、地理坐标与大地坐标系1.1.1 平均海面、大地水准面及大地球体;地球圆球体和地球椭圆体的概念1.1

2、.2 地理坐标的定义和度量方法;经差、纬差的定义、方向性及其计算1.1.3 大地坐标系与坐标系误差的基本概念;卫星坐标系与海图坐标系不同而引起的船位误差的修正1.2 航向和方位1.2.1 方向的确定与划分;航海上划分方向的三种方法及其换算1.2.2 航向、方位和舷角的概念、度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1.2.3 向位的测定和换算1.2.3.1 陀罗向位的概念和度量;陀螺罗经差的概念和特点;陀罗向位和真向位间的换算1.2.3.2 磁差、自差和罗经差的概念、成因、特点和确定方法;磁向位、罗向位的概念、度量和特点;磁向位、罗向位和真向位之间的换算1.3 能见地平距离、物标能见距离和灯标射程1.3.1 海里的

3、定义和特点、标准海里及应用场合1.3.2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物标能见地平距离和物标地理能见距离的概念和计算1.3.3 灯标射程1.3.3.1 英版航海图书资料中灯标射程定义1.3.3.2 中版航海图书资料中灯标射程定义1.3.3.3 英版灯标实际能见距离的判断1.4 航速与航程1.4.1 对水航程(航速)、对地航程(航速)、计程仪航程(航速)、船速和主机航速的概念1.4.2 对水航程(航速)、对地航程(航速)和流程(流速)之间的关系1.4.3 计程仪种类、特点和计程仪航程的计算2 海图2.1 比例尺与投影变形2.1.1 局部比例尺、普通比例尺(基准比例尺)的概念和取值方法以及表示法2.1.2

4、海图比例尺与海图极限精度的关系2.2 恒向线与墨卡托投影海图2.2.1 恒向线的定义和特点;航用海图应满足的条件2.2.2 纬度渐长率概念;墨卡托海图及图网的特点2.3 高斯投影方法、图网特点及其在航海上的应用2.4 大圆海图投影方法、图网特点和大圆海图使用注意事项2.5 海图基准面、海图标题栏和图廓注记2.5.1 英版航海资料中高程基准面与深度基准面概念2.5.2 中版航海资料中高程基准面与深度基准面概念2.5.3 英版海图标题栏与图廓注记的主要内容2.5.4 中版海图标题栏与图廓注记的主要内容2.6 高程、水深和底质2.6.1 英版海图高程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几种常见的高程海图图式2

5、.6.2 中版海图高程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几种常见的高程海图图式2.6.3 英版海图水深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重要的水深海图图式2.6.4 中版海图水深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重要的水深海图图式2.6.5 常见的英版底质图式及含义2.6.6 常见的中版底质图式及含义2.7 航行障碍物2.7.1 英版礁石、沉船种类及重要的海图图式2.7.2 中版礁石、沉船种类及重要的海图图式2.7.3 其他重要的英版障碍物海图图式2.7.4 其他重要的中版障碍物海图图式2.8 助航标志2.8.1 基本灯质、常见灯质的图式和含义2.8.2 重要的英版灯标和无线电航标的海图图式2.8.3 重要的中版灯标

6、和无线电航标的海图图式2.9 其他重要的海图图式2.9.1 英版海图海上平台、推荐航路(航道)、深水航路、分隔带(线)、禁航区、警戒区、无线电报告点、叠标、导标、灯船、大型助航浮标和光弧灯标等海图图式2.9.2 中版海图海上平台、推荐航路(航道)、深水航路、分隔带(线)、禁航区、警戒区、无线电报告点、叠标、导标、灯船、大型助航浮标和光弧灯标等海图图式2.10 海图分类和使用海图按作用、比例尺和载体的分类方法;海图使用注意事项3 船舶定位3.1 海图作业的规定与要求3.1.1 海图作业基本要求3.1.2 确定推算船位和观测船位的时间间隔要求;应记入航海日志的重要数据3.2 风流对船舶航迹的影响3

7、.2.1 风流压差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2.2 连续定位法、叠标导航法、雷达观测法测定风流压差3.3 航迹计算3.3.1 航迹计算法适用时机3.3.2 平均纬度航法与墨卡托航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3.3 单航向航迹计算(平均纬度法)3.4 陆标定位方法3.4.1 陆标的识别方法3.4.2 方位、距离的测定方法3.4.3 两方位、三方位定位的特点、定位方法及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3.4.4 两距离、三距离定位的特点、定位方法及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3.4.5 单标方位、距离定位的特点和定位方法4 天球坐标系与时间系统4.1 天球坐标系4.2 时间系统4.2.1 视时4.2.2 平时4.2.3 区时4.2

8、.4 世界时4.2.5 时间系统的正确使用4.2.5.1 拨钟、船过日界线的日期调整与记录4.2.5.2 法定时、标准时的概念;世界各国或地区执行的法定时资料的查询5 天文船位误差5.1 天文船位线误差5.2 两天体定位的船位误差5.3 三天体定位的船位误差6 罗经差 6.1 利用天体求罗经差6.1.1 利用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6.1.2 利用低高度太阳方位或太阳真出没求罗经差6.2 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包括使用GPS测定罗经差)7 潮汐与潮流7.1 潮汐7.1.1 潮汐基本成因;潮汐周日不等、半月不等、视差不等的成因和现象7.1.2 潮汐类型;潮汐术语7.1.3 潮汐表与潮汐推算7.

9、1.3.1 英版潮汐表出版方式、各卷主要内容和潮汐表改正资料来源;主、附港潮汐推算方法7.1.3.2 中版潮汐表出版方式、各卷主要内容和使用注意事项;主、附港潮汐推算方法7.1.3.3 任意时潮高和任意高潮时的计算方法;潮汐推算在航海上的应用7.2 潮流7.2.1 英版潮流海图图式;英版潮汐表中潮流预报表内容和潮流推算方法7.2.2 中版潮流海图图式;中版潮汐表中潮流预报表内容和潮流推算方法7.2.3 往复流每日最大流速和半日潮海区每小时平均流速的确定方法;利用回转流表或回转流海图图式预报潮流的方法8 航标8.1 航标的种类与作用8.2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制度标志类型、特征及作用;新危险物的

10、概念及其标示特点8.3 国际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制度区域划分、标志类型、特征及作用;新危险物的概念及其标示特点8.4 国际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制度适用范围、标志类型、各类标志特征及相应的航行方法9 航线与航行方法9.1 大洋航行9.1.1 大洋航线种类、特点和适用时机9.1.2 利用大圆海图设计大圆航线和混合航线的方法9.1.3 空白定位图的结构、特点、作用、适用时机及使用方法9.1.4 大洋航线设计原则与航行注意事项9.2 冰区航行:接近浮冰和冰山的预兆;冰区航线选择;冰情资料9.3 沿岸航行9.3.1 沿岸水域航线设计9.3.1.1 航线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确定离岸距离应考虑的因素及一般原则9.3.

11、1.2 确定离危险物距离应考虑的因素及一般原则;转向点的确定9.3.1.3 船舶定线制区域的航线选择9.3.2 沿岸航行特点和航行注意事项;转向时机确定;观测船位可靠性判断9.4 狭水道航行9.4.1 过浅滩航行注意事项9.4.2 浮标导航、叠标导航、导标方位导航、平行线导航方法9.4.3 正横转向、逐渐转向、导标方位转向、平行线转向、平行方位线转向方法9.4.4 方位避险、距离避险、平行方位线避险方法适用时机和避险方法9.5 岛礁区航行:航行特点;航线选择原则;物标串视、“开门/关门”导航和避险方法9.6 雾中航行:雾航特点、准备工作、航行注意事项10 船舶交通管理10.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12、(VTS)10.1.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概况、功能;船舶交通管理的方法和内容10.1.2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船舶应提供的信息10.1.3 船舶交通管理区域的航行注意事项10.2 船舶定线:船舶定线的作用;常见的航路指定方式;各种指定航路的利用和航行方法、使用定线制与船舶避碰的关系10.3 船舶报告系统:船舶报告系统的目的;船舶报告的种类、程序、主要内容和常见格式11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11.1 电子海图与电子海图系统11.1.1 电子海图定义与种类11.1.2 电子海图系统11.1.3 电子海图系统有关国际规定11.1.4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11.1.4.

13、1 系统组成及硬件要求11.1.4.2 系统海图及功能11.1.4.3 替代纸质海图的条件11.2 ECDIS数据11.2.1 数据种类与结构11.2.2 数据显示11.2.3 数据可信程度与更新11.3 ECDIS功能和应用11.3.1 与其他导航系统与设备的集成11.3.2 海图外其他航海信息的使用11.3.3 导航与监控参数的设定11.3.4 船舶、航线、航迹的显示11.3.5 系统警示与报警11.3.6 航线设计与航次计划11.3.7 航行监控11.3.8 航行记录11.4 使用ECDIS的风险11.4.1 海图数据的误差11.4.2 船位的准确性11.4.3 硬件故障与数据误差11.

14、4.4 系统的可靠性11.4.5 系统操作误差11.4.6 备用系统12 电子定位和导航系统12.1 船载GPS/DGPS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基本原理 12.2 影响船载GPS/DGPS船位精度的主要因素13 回声测深仪13.1 回声测深仪工作原理13.2 回声测深仪误差及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13.2.1 声速误差及其修正计算方法13.2.2 测量时的估读误差;零点误差13.2.3 其他影响因素:船舶摇摆;水中混响;换能器表面附着物及安装位置14 磁罗经和陀螺罗经14.1 磁罗经14.1.1 磁罗经的结构与寻北原理14.1.2 磁罗经自差校正方法14.1.2.1 永久船磁对罗经的作用力14.1.2.

15、2 感应船磁对罗经的作用力及软铁系数14.1.2.3 自差类型及特性14.1.2.4 自差计算、自差系数计算及自差表制作14.2 陀螺罗经14.2.1 陀螺罗经基本工作原理14.2.2 陀螺罗经误差及其修正14.2.2.1 陀螺罗经误差定义、产生原因,特性14.2.2.2 陀螺罗经误差修正方法14.2.3 主要类型陀螺罗经的结构与保养15 使用来自导航设备的信息保持安全航行值班15.1 船载AIS15.1.1 船载AIS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15.1.2 船载AIS信息优势与局限性15.2 船用计程仪15.2.1 船用计程仪的测速原理及使用15.2.1.1 电磁计程仪工作原理15.2.1.2

16、 多普勒计程仪工作原理15.2.1.3 声相关计程仪工作原理15.2.2 船用计程仪的信息显示15.3 VDR和LRIT简介16 使用雷达和自动雷达标绘仪保持航行安全16.1 雷达目标探测与显示基本原理16.1.1 雷达测距测方位基本原理16.1.2 雷达图像要素和显示方式及其应用16.2 雷达观测性能16.2.1 雷达目标观测范围(最大观测距离、最小观测距离)16.2.2 雷达目标分辨能力(距离分辨力、方位分辨力)16.2.3 雷达目标测量精度(距离测量精度、方位测量精度)16.3 目标观测特性16.3.1 目标的雷达反射特性(目标材质、尺寸、表面结构、雷达视角)16.3.2 典型目标的雷达

17、观测特性(陆地、导航设施、船舶、冰山等)16.3.3 雷达假回波16.4 影响雷达观测的因素16.4.1 雷达地平16.4.2 海况与海浪干扰16.4.3 气象与雨雪干扰16.4.4 非同步雷达干扰16.5 雷达航标16.5.1 无源雷达航标16.5.2 有源雷达航标16.6 雷达跟踪目标16.6.1 目标录取16.6.1.1 手动录取在不同航行环境中的应用16.6.1.2 自动录取的局限性16.6.2 目标跟踪16.6.2.1 目标稳定跟踪条件16.6.2.2 目标丢失的各种可能性16.6.2.3 目标交换的各种情况16.6.2.4 本船机动和目标机动的影响16.6.2.5 目标跟踪最大距离

18、16.7 AIS报告目标16.7.1 AIS目标信息16.7.2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16.8 影响目标跟踪精度的因素16.8.1 雷达跟踪的局限性16.8.2 传感器误差及其局限性16.8.3 正确解读雷达跟踪信息16.9 符合IMO性能标准的雷达(ARPA)的使用性能17 气象学基础知识17.1 大气概况 17.1.1 大气成分17.1.2 大气垂直结构17.2 气温17.2.1 气温定义和温标17.2.2 空气增热和冷却方式17.2.3 气温随时间的变化17.2.4 气温的空间分布17.3 气压17.3.1 气压定义和单位17.3.2 气压随高度变化17.3.3 气压的日年变

19、化17.3.4 海平面气压场基本型式17.3.5 气压梯度17.3.6 气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17.4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17.4.1 风的定义及表示方法17.4.2 作用于大气微团的力17.4.3 地转风17.4.4 梯度风17.4.5 海面上的风17.4.6 局地地形的动力作用对风的影响17.5 大气环流17.5.1 大气环流的形成17.5.2 气压带和行星风带17.5.3 海平面平均气压场的基本特征17.5.4 季风的概念、成因及分布17.5.5 东亚季风17.5.6 南亚季风17.5.7 其他地区季风17.5.8 局地环流17.6 大气湿度17.6.1 湿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7.6.2

20、湿度的日年变化17.6.3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17.7 大气垂直运动和稳定度17.7.1 垂直运动17.7.2 稳定度定义17.7.3 稳定度判定17.8 云和降水17.8.1 云17.8.2 降水17.9 雾与能见度17.9.1 雾的概念及对航海的影响17.9.2 平流雾、辐射雾、锋面雾和蒸汽雾定义、成因及消散条件17.9.3 世界海洋雾的分布17.9.4 中国近海雾的分布17.9.5 船舶测算海雾的方法17.9.6 海面能见度17.10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和记录18 海洋学基础知识18.1 海流18.1.1 海流基本知识18.1.1.1 海流的定义及分类18.1.1.2 表层风海流特征

21、18.1.2 世界海洋表层海流18.1.2.1 世界大洋海流分布概况18.1.2.2 中国近海主要海流分布概况18.2 海浪18.2.1 波浪概述18.2.1.1 波浪要素18.2.1.2 波浪的分类18.2.2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18.2.2.1 风浪18.2.2.2 涌浪18.2.2.3 近岸浪18.2.2.4 波高的测算及常用的统计波高18.2.3 世界大洋主要大风浪区及其成因18.2.4 中国近海风浪分布特征18.2.5 海啸和风暴潮18.3 海冰18.3.1 海冰的定义和分类18.3.2 冰山18.3.2.1 冰山的分类18.3.2.2 冰山和浮冰的漂移规律18.3.3 世界大洋的冰

22、况18.3.4 中国沿海的冰况18.3.5 船体积冰的条件及船体积冰的预防19 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19.1 气团和锋19.1.1 气团19.1.1.1 气团的定义、形成、源地及变性19.1.1.2 气团的地理分类及主要天气特征19.1.1.3 冷、暖气团的定义及主要天气特征19.1.1.4 影响我国沿海的主要气团19.1.2 锋19.1.2.1 锋的定义和空间结构19.1.2.2 锋的特征和分类19.1.2.3 锋面天气19.1.2.4 锋的移动规律19.2 锋面气旋19.2.1 气旋概述19.2.1.1 气旋的定义及流场特征19.2.1.2 气旋的范围和强度19.2.1.3 气旋的分类19

23、.2.1.4 气旋的一般天气特征19.2.2 锋面气旋19.2.2.1 锋面气旋形成及发展19.2.2.2 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19.2.2.3 锋面气旋中风浪的分布19.2.3 爆发性温带气旋19.2.4 锋面气旋的生成源地和移动规律19.2.4.1 东亚气旋生成源地和移动规律19.2.4.2 太平洋中部和东部锋面气旋移动规律19.2.4.3 北大西洋锋面气旋移动规律19.2.5 影响中国海域的锋面气旋19.3 冷高压19.3.1 反气旋概述19.3.1.1 反气旋的定义及流场19.3.1.2 反气旋的范围和强度19.3.1.3 反气旋的分类19.3.1.4 反气旋的一般天气特征19.3.2

24、冷高压天气模式19.3.3 东亚冷空气的源地和活动规律19.3.4 寒潮19.3.4.1 寒潮的概念和警报19.3.4.2 寒潮活动的一般天气特征19.4 副热带高压19.4.1 副热带高压概述19.4.1.1 副热带高压的定义、形成及天气特征19.4.1.2 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规律19.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19.4.2.1 西太平洋高压的活动概况19.4.2.2 表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指数19.4.2.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规律19.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天气模式19.4.4 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对中国东部沿海天气的影响19.5 热带气旋19.5.1 热带气旋概述19.5.1.1 热带气旋的定义19.5.1.2 热带气旋的名称和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