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同小学互联网+实施方案_第1页
北青同小学互联网+实施方案_第2页
北青同小学互联网+实施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青同小学互联网+实施方案新乐市协神学区北青同小学“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应用)研究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乐市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积极探索“三通两平台”资源运用的高效模式,创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管理新策略,根据新乐市教育局和协神学区的统一安排部署,现就北青同小学“互联网+”智慧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为引领,以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

2、核心理念,创造条件探索开展智慧教育,推动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与方法,逐步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信息化为支持的教育生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智慧应用与创新。(二)、发展目标到2022年,实现学校智慧教育网络化,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在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作用。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教育网络的建设工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数据和资源的衔接融通;建设完成覆盖全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学校智慧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建立教育信息

3、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依托新乐市公共管理平台建成我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形成相对完备的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主要任务:1.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实施“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应用)研究。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必先行。“互联网+”智慧教育研究的顺利实施,同样离不开各学校教师研究团队的积极参与。学校要秉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的宗旨,努力探索智慧教育的实施策略。(1)营造教育科研氛围,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快速通道和捷径,广泛组织、吸纳、鼓励、

4、支持教师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参与教育科研是办不一样教育的有力保障。学校要通过智慧教育研究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教科研能力、科研精神。(2)健全科研运行机制,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学校健全“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应用)教育科研网络,配备专人负责该项目教育科研的日常管理及科研培训工作,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加强课题研究,增强实效性。(3)做好课题顶层设计,发挥研究带动作用。教育局教研中心深入调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现状,开展“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应用)研究提出课题研究指南,引领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

5、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2.研制评估标准,创建面向中小学的“智慧教育”校本评价和激励机制。(1)利用“三通两平台”中教育管理公开服务平台和校园网,及时展示有关“智慧教育(智慧应用)”研究成果,交流经验,营造宣传、激励中小学、幼儿园一线教师积极开展智慧教育研究的网络氛围。(2)定期举办“智慧教育(智慧应用)” 优秀成果、先进个人评比。如:“智慧教育”研究论文、课件评比;“智慧教育”优质课展评;“智慧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比;“智慧教育”成果推广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比,等等。通过评比活动的开展,表彰先进,推广经验、成果,促进“智

6、慧教育”新模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3)制定中小学“智慧教育(智慧应用)”评估标准,及时组织评估,持续推进学校、教师智慧应用水平向纵深发展。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二、“互联网+教育行动”教育重点内容(一)完善学校网络建设。完善学校网络建设,完善学校数据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级教育网络资源中心、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以及新乐、新乐市信息安全体系,实现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综合管理应用。实现与教育网络互通和应用充分依托和利用“三通两平台”的实施,打造“互联网+教育行动”的信息高速路。提高

7、电子书包、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教学应用的实践探索。(二)“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互联网+”智慧校园,实现学校网络信息全覆盖,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多措并举,确保到2022年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学校实现所有教室配备智能终端教学设备、所有教室有线入网、教学活动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使学习终端基本满足学习者需求。基本实现“处处能学、时时能

8、学”的信息化环境。(三)“互联网+”校园安全随着平安校园建设的步伐加快,“互联网+”校园安全成为我校保障校园安全的新举措。“互联网+”校园安全以新乐市教育云安全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学校及校园多个安防系统的全面融合与统一管理,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升我校的综合防范能力。实现管理平台与手机app平台无缝对接,通过手机app软件登陆到安全管理平台管理学生信息、在校情况,家庭作业、考勤、教师应用平台等实现电子学生证的定位、跟踪、亲情通话等功能。(四)“互联网+”课堂教学依据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部署,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互联网+”打造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互动式“智慧课堂”。

9、“智慧课堂”是个性化的互动学习平台,通过利用教育新乐市资源公共平台功能,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共享,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内容支持。学校开源节流创造条件开设“电子书包”智慧课堂,使教师和学生使用终端学习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收听老师的讲课内容,老师也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学习进展与状况,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又让老师教学更轻松、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家长可以通过终端学习工具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指导与监督,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及家校间互动交流学习。(五)“互联网+”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教育行动

10、,全面推进新乐市“一师一优课”的优质资源,融合各种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基本建成具有学校特色、能够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分学段分学科、动态实用的教育资源平台。逐步建立全校师生共建共享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建设工作机制,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市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依托新乐市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智慧校园,积极拓展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覆盖学校教师个人及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如学生空间、教师空间、校长空间、班主任空间、学校空间、教育机构空间等),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和共享环。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11、”,打造围绕各应用模块的“网络学习空间”。三、“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步骤本项目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为发展目标,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9年1月6月):深入了解、分析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智慧教育水平测评工具,了解现状,掌握存在问题,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研究方向和着力点。第二阶段(2019年7月2021年6月):以“面向应用、突出重点、照顾全面、加强管理”为原则,系统推进研究的深入实施。智慧应用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关键所在,要全面实施“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

12、、管理服务、科技创新、家校共育、大数据分析研究,要着重引领学校、教师创新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重建,探索学校“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应用)实施策略和优秀案例。同时加强研究项目的管理,有督查、有指导,有引领、有激励,并且注重经验、成果的推广与应用。1.教研中心根据实际确定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智慧应用评估标准定期组织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评促发展。2.学习并掌握一至二项实用的教学应用工具,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应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常态化教学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组织教师个性化培训,由教师自己选择个性化菜单,让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熟练掌握新技术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减轻教师负担,提高

13、课堂教学效率。3.结合中小学、幼儿园“互联网+课堂”现状,创新教学、教研模式,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创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形成教师网络自主研修风尚。4.利用城域网、校园网宣传展示优秀案例、典型做法;定期组织“智慧教育”研究成果展示与评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师生信息素养比赛等活动。5.适时组织启动会、推进会、专题研讨会、交流会、现场会、总结会,为“智慧教育”研究提供行政保障及交流平台。以市区学校、中心小学、信息化优质学校为龙头带动中小学信息与教育融合策略的研究,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资源

14、无缝整合,实现教与学的高效契合。第三阶段(2021年7月2021年12月):项目验收评估,经验推广。学校全体教师进行研究总结,经教研中心组织专家组验收后,先进个人颁发证书。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建立学校“互联网+教育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互联网+”教育行动中组织协调和宏观规划及设施“互联网+”教育行动。在学校各部门间建立“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从工作的组织管理上,加大学校的统筹力度,担负起明确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学校互联网+教育的推进。学校将加强领导,落实职能,监督检查“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任务和落实情况;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信息化工作

15、的安全、有效推进和实施。(二)制度保障把“互联网+”教育行动作为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将此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和学校办学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教育行动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明确规划、统一建设和集中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教师“互联网+”教育行动工作的管理和评价。严格执行各级有关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规政策,制定教育信息化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数据管理、信息发布和网络安全监控。(三)队伍保障学校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配备力度,学校将强化“互联网+”教育行动的研究、教学以及工作贡献等方面的考核。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学校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由学校校长领导并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由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学校骨干教师和有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组成,由教导处具体操作实施,加强领导和管理,使完成本课题研究得到有力的组织保障。课题组织机构:组  长:董文平副组长:连慧娟成  员:安英敏、李云霞、朱玉霞、孟朋飞、杨燕、霍玉霞、李娟(四)落实经费投入。学校每年投入专款用于教育科研(包括课题研究),保障“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