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在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_第1页
2022年关于在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_第2页
2022年关于在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_第3页
2022年关于在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_第4页
2022年关于在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在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由于教材内容、 教师观念、课时、学法等原因 , 使得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这个老问题在推行新课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吃透课程标准 , 更新教学程的今天显得更为突出.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 我们观念 , 优化课堂教学 , 加强学法指导 , 充分发挥情感与心理作用, 采用适切的方法“无缝对接”初高中数学教学, 帮助高一新生走好第一步, 让新课程顺利向前推进 . 笔者调查两所普高学校的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一、调查概述1名称和目标名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生调查问卷目标:通过各班随机抽查的方法,获取学生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存在

2、的困难和困惑,了解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需求,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 . 2项目时间年月日3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在中宁县中宁中学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开展,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我们强调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相结合,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对象为今年升入高一的学生 . 4附:调查问卷情况统计表共发出 100 份问卷调查表,收回92 份(1)单项选择题题号a b c d 1 0.56 0.44 2 0.4 0.55 0.05 3 0.14 0.25 0.6 0.01 4 0.33 0.57 0.1 5 0.91 0.09 0 6 0.63 0.19 0.12 0.06 7 0.65 0

3、.26 0.02 0.07 8 0.46 0.34 0.2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9 0.44 0.49 0.05 0.02 10 0.82 0.07 0.11 11 0.19 0.54 0.25 0.02 12 0.24 0.29 0.36 0.11 13 0.57 0.37 0.04 0.02 14 0.7 0.09 0.13 0.08 15 0.64 0.04 0.32 (2)多项选择题题号a b c d 1 0.93 0.86 0.08 0 2 0.88 0.93

4、 0.94 0.89 3 0.92 0.89 0.85 0.67 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取得了三个方面的信息:1. 从有效问卷中获知了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需求,了解了学生对教师和课堂教学的要求。2. 在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获得了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对高一数学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自己学习的期待度的基本情况。3. 在基本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若干调查结论,这些调查结论可以作为教师备课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为今后高一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方面提供较为准确、合理的依据。三、调查结论结论一:从 1-3 小题可以看到学生初中时对数学喜欢的程度为50 %,而在数学的难易程

5、度上较能接受,但上高中以后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结论二:而在对于以后数学的学习信心上,60 %的同学表示有信心,剩下的同学表示有点担心或者没有信心。在谈到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一致认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两者结合起来。结论三: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有课堂笔记的习惯,教师应该给他们强调合理、高效的利用笔记;但从中也反应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58 %的同学认为课堂能听懂,但是课下却不会做作业,剩下的同学认为偶尔会出现这个问题。这就应该给学生充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6、- - - - -分的练习,以强化知识点。结论四:学生对授课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值,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做到有效授课。对于课件的使用上57 %的同学较喜欢, 16 %的同学不喜欢,剩下的同学感觉无所谓;而在小组合作探究上,接近36% 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接近 52 %的同学认为偶尔可以,剩下的同学感觉无所谓。结论五:在问到高中数学是否较难时,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较难,难以把握,只有4、5 位同学表示不难,可以化解;学生在从中提到了以下几点原因:自己初中基础不扎实;高中数学课程容量大,上课节奏快;没有及时的进行巩固和复习,课后学习不落实;课堂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课等等

7、。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探知了从初三学生转变为高一学生时,他们学习数学的基本变化信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困惑和困难;学生对不同年级阶段数学学习有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状况的理解和反思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差别。笔者发现 , 他们普遍感到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 而是太枯燥、抽象、晦涩, 有些章节如听天书 . 不少学生自认为学得不错, 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 , 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 学习的“困难期” , 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 使得有些家长怀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校的办学质量 , 甚至还出现高一学生因厌学数学而产生流失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 四、原因分析( 1 )

8、教材的原因。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材在部分知识上衔接脱节. 从两个附表中可以知道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在认知上还缺少什么, 如果授课教师不加以注意,依然用旧的认知 , 老的观点来对待学生 , 必将导致教学过程艰涩、 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 另新课程初中教材对许多概念采用描述性定义; 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论证; 教材坡度较缓 , 直观性强 . 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较初中剧增, 知识的呈现注重逻辑性、 抽象性 . 如人教版数学( 必修)1( 简称数学 1, 以下同 ) 一开始就是集合、函数、映射等, 符号多、概念多 ,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 抽象思维明显提高 , 知识难度加大 , 且习题类型多 , 解题技巧

9、灵活多变 , 计算较复杂 , 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2)学生自身的原因心理原因. 我国现行学制的高一学生一般是16 岁, 在生理上 ,正处在青春期 , 而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与初中生相比 , 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 , 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 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 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 , 也不大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 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 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 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0、 7 页 - - - - - - - - -发, 呼而不应 . 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 他们在入学前 , 就耳闻高中数学新课程很难学, 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 如函数、映射等 , 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 . 学法原因 . 在初中 , 教师讲得细 , 类型归纳得全 , 练得熟 , 考试时 , 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 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 因此 , 学生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 . 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 善于归纳总结规律 ,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 做到举一反三 , 触类旁通 . 然而, 刚入学的高一新生 , 往往继

11、续沿用初中学法, 致使学习困难较多 , 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 , 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 . 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3)课时原因,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 , 题型简单 , 课时较充足 , 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 对各类习题的解法 , 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 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 . 而到高中 ,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 , 每个模块 36 课时, 每周 4 课时, 每个学期要完成两个模块的学习. 由于知识点增多 , 灵活性加大使课时减少 , 课容量增大 , 进度加快 , 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 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

12、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如数学 1第三章“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内容背景复杂, 文字量大 , 素材很多 , 理解难度很大 , 仅有 4 个课时来“消化”这些丰盛的“大餐”, 显然有困难 . 这些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五、教学对策提高 . (1)做好准备工作搞好入学教育 . 这是搞好衔接的首要工作.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 , 增强紧迫感 , 消除松懈情绪 , 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 , 如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结合实例 , 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 , 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

13、教学特点, 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等. 摸清底细 , 计划教学 .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 ,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 然后以此来计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 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教学实际中 , 我们一方面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分析, 了解学生的基础 ; 另一方面 , 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 课程标准和教材 , 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 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 , 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2)吃透课程标准 , 更新教学观念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14、页,共 7 页 - - - - - - - - -我们知道 , 新的课程标准已取代教学大纲成为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的纲领性文件, 它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 及时转变观念 , 把握好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切不可任意拔高教学要求, 追求教学中的一步到位. 对所授内容有明确合理的定位 . 传统内容在教学要求上的变化, 可以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 , 如附表 1 与附表 2; 对知识点的要求应当掌握到何种程度, 应以课程标准为准. (3)加强学法指导我们在加强教法研究的同时, 还要注意

15、加强学法的研究指导. 高一新生 , 刚来高中 , 热情高, 干劲足, 学习的愿望强烈 , 况且他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条条框框, 容易接受新思维、新方法. 对他们来说 , 从高中刚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至关重要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出了详细的描述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收、记忆、模仿和练习, 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再创造” 过程. 同时, 新教材设立了“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 , 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学法指导

16、具体措施有四 : 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 , 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 易被学生接受 ; 二是举办系列讲座 , 介绍学习方法 ;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 , 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 , 共同提高 . 四是给学生教学研究以规范: 课前预习 , 上课认真听 , 作业认真做 ( 特别是书写认真 ), 错误认真纠 ( 建立纠错本 ), 每周一次的限时训练 . 附数学初高中衔接学生调查问卷同学:你好!占用你宝贵的一点时间,请你认真完成问卷调查,感谢你的积极参与!一、单选题1、你的性别是() a 男 b 女2、你觉得初中数学简单吗?( ) a. 是 b. 还行 c. 否3、升

17、上高中后,您觉得您的数学成绩是()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a 有明显进步 b无明显变化 c 有明显退步 d 其它4、你认为初中的数学学习习惯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影响?()a影响非常大 b有点影响 c没有影响5、你觉得学习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 a 压力明显增大 b 压力变化不大 c 压力明显减少 d 其它6、你觉得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是否有明显断层? () a 是,有部分解题方法完全没有接触b 是,但是解题的方法吃老本还是可以的 c 否,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非常流畅

18、d其它7、你觉得高中的数学老师与初中相比() a 讲课速度快了,更难懂了 b 讲课质量更好,更容易提高成绩 c 讲课质量更差,成绩更容易下滑 d 其它8、你对老师的态度会影响你的数学学习吗?() a是 b. 否 c. 说不清9、你认为在高一开学初进行一些课时的初高中衔接教学有必要吗?() a 很有必要 b 有必要 c 无所谓 d 其他10、对于初中学过的知识当高中有所涉及时, 你觉得老师应该 ( ) a. 先复习相关知识再讲新知识 b. 直接讲新知识 c. 让学生自己巩固11、你每天课堂外花在做数学题的时间是多少? ( ) a 2小时以上 b 1-2小时 c 30分钟到 1 小时 d 30分钟以内12、你在高中数学学习上的方法是 ( ) a 有系统的学习方法 b 无系统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