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的问题与应对_第1页
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的问题与应对_第2页
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的问题与应对_第3页
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的问题与应对_第4页
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的问题与应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的问题与应对    刘玥“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活动,是文化保存和传播的根本途径,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我国作为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文明古国,其阅读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数字时代的到来,阅读的对象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阅读正逐渐成为当代国民的阅读主流。而新媒介环境下的数字阅读在极大满足“快餐”时代国民阅读需求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总结新媒介环境中数字阅读的发展优势和现实问题,分析数字阅读实践发展策略,对于增强数字阅读在国民教育中的有效性,促进新媒介环境下数字阅

2、读朝正确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新媒介下构建数字阅读的优势多元渠道创新,信息获取更快捷方便。数字阅读之所以一经问世就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占领阅读市场,很大原因就是其具有可移动性、方便及时、信息获取快捷等优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数字阅读的发展渠道更加多元,这使得这些优势得到进一步扩大:首先,通过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实现海量知识信息共享,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性;其次,网络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读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轻松获得自己所需要阅读的内容,为数字阅读的推广提供了更高效的利用价值;最后,加之5g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赋能技术产

3、业变革、提升用户阅读体验外,也使数字阅读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为阅读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实现海量知识信息共享,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图书馆作为传统信息资源获取集散地,相较于数字阅读的浅阅读和泛娱乐化的阅读,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严肃阅读、深度阅读模式,而这种模式下的阅读内容更具学科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因此这类阅读内容的传播能力较之通俗文学就相对较弱,这对于有这类阅读需求的受众来说,信息获取就相对困难,而且极易造成知识信息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发展数字阅读,通过融合线上线下多品类信息资源,做到资源整合的同时,还能促进传统阅读资源再利用。这不仅能够推动严肃文学积极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媒介的创新

4、变革,实现海量知识信息的共享,还能够根据其特点发展精品化阅读内容,扩大数字阅读发展优势。场景化立体式传播,增强阅读主动性。场景化立体式的传播方式强调受众阅读过程中的深度体验和全方位的交互式传播。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技术革新的影响下,新媒介打破了时空限制,延伸了受众在阅读过程中的外界感知能力。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场景重构,使受众成为阅读场景的参与者,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与场景中的人或物产生互动。这种沉浸式体验完全变革了传统单一、扁平化的受众阅读视角,人们的信息接收途径由原来单纯的视、听、想象扩大到亲身实践体验,在增强用户体验感的同时激发受众交流、表达的愿望,促进不同

5、阅读观点的碰撞,从而增强受众阅读的主动性,推动数字阅读良性发展。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问题加剧知识鸿沟现象。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纳等人提出了知沟理论:“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知识获取方式,新媒介环境下的数字阅读方式对知识的获取,更多依靠数字技术。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但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不同信息接收者由于其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信息收集水平的不同,在信息获取和资源利用方面就会存在差异。如果受众缺

6、乏这种信息收集与吸收能力,就会在信息化时代中处于劣势,受众之间的知识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泛娱乐、浅阅读解构读者深度思维能力。新媒介下的数字阅读更加倾向于娱乐化、互动式、碎片化的浅阅读。纸质阅读时代下,人们的主观阅读意识强烈,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能够自发地不断深入思考,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感知世界,这种阅读方式加强了读者与书籍的联系。而以手机阅读和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浅阅读时代,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使受众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阅读屏幕转换方便,上一秒在读书下一秒就可能在微信聊天。阅读的强跳跃性会导致阅读思维和阅读记忆同样呈现跳跃性,使受众的阅读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深度理解文章内涵。这一过程会逐渐减少

7、受众深度思维能力的训练,消解读者深度阅读的能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囫囵吞枣,对阅读内容一知半解,进一步加剧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分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版权问题突出。传统的纸质图书内容都是经过专业出版人员编辑、审稿、校对等一系列有效加工而来的,这样就保证了知识信息的质量。而新媒介环境下,数字阅读生产来源不仅有专业生产内容(pgc)、职业生产内容(ogc)这种内容质量有一定保障的内容生产方式,还包括用户生产内容(ugc)这种网络上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内容生产的无保障生产方式。ugc这种内容生产模式本身就很难把控内容质量,加之平台缺乏能够对作品内容进行严格质量把关的机制,这就造成了当下数字阅读产品内容质量参差

8、不齐的现象。另外,版权问题也是一直以来数字阅读发展过程中难以跨过的难题,随着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可预见版权保护问题也会愈加突出。新媒介下数字阅读发展策略个性发展,满足受众多元体验需求。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传播形态的融合升级。新媒介环境下,数字阅读的发展前提就是要吸引受众注意力,而吸引用户注意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深挖用户的兴趣市场。这就需要数字阅读运营商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海量基础数据储存和先进的高级算法来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建立并完善基于全网图书内容及用户行为数据的智能推荐系统,实现对全网用户的个性化优质内容推送。这样,利用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就能够使用户在浏览阅读网页时快速找到

9、符合自身需要的图书,从而引导阅读的目的。随着技术的升级和用户多元化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定制化个性阅读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数字阅读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垂直发展,细分用户需求市场。目前,国内的各知识服务产品已经形成“群雄逐鹿”的态势,但是就现已形成的知识服务产品来看,其内容均呈现出大众化、浅层化、内容推荐范围广但深度不够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获取知识沉淀的需求。而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社会,用户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深度化与专业化学习不可或缺。基于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成本大大降低,受众对于“尾部”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而关注“尾部”产品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

10、超过“头部”产品。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数字阅读的发展更应该发挥“长尾”效益,根据用户需求来细分产品市场,深耕专业内容,为受众提供深度的知识吸收场景,发展垂直领域,使知识信息由大众化向专业化转变,实现纵深发展。合作发展,寻求持续发展动力。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服务产品普遍存在发展动力不足、持续发展受阻的问题。数字化迅速发展,却忽略了知识服务产品的后备力量不足的现实困境,不能满足受众持续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新媒介下的数字阅读积极寻求持续发展动力,促进合作发展。第一,寻求版权合作。尊重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数字阅读运营商在为技术和运营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应该积极与版权人合作,主动屏蔽盗版资料,打击盗版行为,保护版权人的正当利益,进一步增强公众参与感,培养公众正确数字阅读意识,推动数字阅读持续发展。第二,与深度资源合作。加强数字阅读的深度阅读需求,需要数字阅读服务商在发展阅读数字化的同时,积极与高校图书馆、出版社等专业图书资源集散地合作,有效開发深度专业化、学科性的阅读资源,促进传统资源再利用,同时发挥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为数字阅读寻求持续发展动力。结语新媒介下的数字阅读,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下开创的新兴阅读方式。数字阅读不仅体现了国民阅读习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