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_第1页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_第2页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_第3页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_第4页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声学部分1、 (5 分)请你对下面物理实验情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2)图乙是探究“” 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 on 垂直于镜面。 能折叠的纸板的作用是:。(3)图丙所示的装置做“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的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 “ 铁圈 ”或“ 铁夹 ” ) ;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

2、这种做法的优点是2、(5 分)微风吹过, 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2)根据表中数据, 能否得出 “ 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 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能不能) ;理由:。(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判断方法:。3、在图中,小明

3、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 土电话 ” 。(1)他们用 “ 土电话 ” 能实现 l0m 间的通话,这表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 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 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选填 “ 能” 或“ 不能 ” )听

4、到对方的讲话声。物质三态部分1、 (6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冰和烛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 b)中不是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将装有烛蜡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选填 “ 均匀 ” 或“ 不均匀 ”)。(2)图( c)是小明在某个时刻所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所测的温度是。(3)实验中用秒表测量时间,图( d)是某一时刻秒表表示的时间,则秒表的读数是 s。(4)小华根据所测数据画了一个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是_ (选填 “ 冰” 或“ 烛蜡 ” ) 。(5)

5、在 cd段时,此物质处于_(选填 “ 固” 、“ 液” 或“ 固液共存 ” )态。(6)实验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序号) 得到可靠的结论 减小实验误差2、小红同学在做“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 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6、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 (6 分)在 “ 观察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1)除实验装置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_仪器 . (2)该实验主要观察和比较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_、_及水中气泡发生的变化 . (3)若在水的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沸腾现象_停止 (选填 “ 会” 或 “ 不会 ”),这说明了 _. (4)水沸腾后,形成的气泡从杯底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选“ 大 ” 或“ 小” ). 4、在 “ 观察水的沸腾 ” 实验中(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其中 a 是操作过程, b 是读数过程。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7、 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_,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方法是:_ 或_。(3) 图中 (a)、(b) 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 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温,4min 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t/90 92 94 96 98 98 98 95 98 98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

8、,归纳有如下发现: 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min 时的数据。 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填 “ 吸” 或“ 放” )热。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 水的沸腾 ” 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实验开始组装器材时,应按照(选填 “ 由上而下 ” 或“ 由下而上 ” )的顺序。(2)继

9、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右图中的图(选填 “ 甲” 或“ 乙 ” ) 。(3)实验中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原因)(4)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试管未碰底) 。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6、在 “ 观察水的沸腾 ” 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 分)(1)实验时所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_温度计。 (填“ 酒精 ” 或“ 水银 ”)(2)实验时,先后四次观察到烧杯中水出现的现象如图5 所示,把四个现象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

10、(3)图中所示是根据实验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由此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7、在 “ 观察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 a、b 所示,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6 98 98 98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则: (1)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2 所示:其中第 min 的数据记录错误, 此时

11、水沸腾的温度应该是,选用温度计来测量(选填“ 水银 ” 或 “ 酒精 ” ,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 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 78) 。( 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4) 小明同学在做完“ 观察水沸腾 ”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表时间 /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温度 /98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小明通过描点法画出如图所

12、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表 3 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 应在 _左右。 根据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8、 (9 分)在探究 “ 水的沸腾 ” 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

13、时的大气压_(高于 /等于 /低于) 1 个标准大气压;(3)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加热;(4)在第 4min 到第 9min 的这段时间内这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5)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如图所示,图_是沸腾前的现象,图_是沸腾时的现象;(7)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9、 (7 分)如图甲所示,小董同学

14、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 )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放出热b冰的熔点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c一部分冰升华放热使其余的冰熔化d冰可以在任意温度下熔化(2)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快 /慢)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3)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不要漏做哦! ! )时间

15、/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4 -3 -2 -1 0 0 0 1 3 5 (4)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时刻烧杯中的物质状态为_(固态 /液态 /固液共存)(5)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等量的碎冰块?_10、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 人造雪 ” 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 、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高度固定的 (选填 “ 酒精灯 ” 、“ 酒精灯及其火焰” 、“ 锥形瓶 ” 或“ 铁架台 ”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_精品学习资料 可

16、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 ) 实 验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_ , 棉 线 上 出 现_(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光学部分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 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它成像在距小孔15cm,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

17、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的关系(3)分析比较和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4)小明和小红明白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5)小明和小红还联想到:在太阳光或者日光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地面上就会形成影子细心的小明进一步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 a)

18、 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 和 d)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填 “ 深” 或“ 浅” ) ,这时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 老师,我明白了! ”请你替小明回答:原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若四周都有光源,就。生活中的(填一种应用)就运用这一结论。2、小芳想探究 “ 平面镜成像特点” ,她找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 -

19、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b 蜡烛和蜡烛,选作为平面镜 (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下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 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选填 “a”或“b”)一侧观察(3)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 的像,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 ( 选填 “ 应该 ” 和“ 不应该 ”)点燃(4)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你认为小芳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5)实验中,小芳又突发奇想,将蜡

20、烛a 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请问她还能完成该实验探究吗?(6)实验中,小芳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3、 (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_ 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 向后折,纸板b 上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同学们要探究 “

21、凸透镜成像规律” 选择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 光屏、 光具座、 火柴 某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 ; 将凸透镜、 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某同学点燃蜡烛, 沿光具座移动光屏,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 问题解决后,王聪经过规范操作,测量准确,实验记录如下表:序号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

22、性质1 3000 1091 a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3 1200 2400 b 4 600 / 正立、放大、虚像根据上表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cm;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 a_; b_;在第 4 次实验时, 所成的像是虚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此时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 同” 或“ 异 ” )侧。 完成实验后,某同学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并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

23、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4、小华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 针孔照相机 ” ,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所示)。(1)小华在实验室用这个“ 针孔照相机 ” 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是()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小华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实际观察时,无论如何调节孔到蜡烛的距离,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仍不

24、够清晰,你能帮她想个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3)小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如图所示, 右图为孔的形状特写),继续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选填 “ 有” 或“ 没有 ” )变化。(4)另有几个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 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 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设计更合理,依据是。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选填 “ 大” 或“ 小” ) 。5、 (9 分

25、)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图甲(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选填 “ 上” 或 “ 下” )调整。(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 cm 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 倒立、 _(选填 “ 放大 ” 、“ 缩小 ” 或 “ 等大 ” )的_(选填 “ 实”或“ 虚” )像;(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 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乙图 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 _ 。 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6、 ( 7 分)用焦距10cm 的凸透镜做 “ 探究凸

26、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如图所示。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选填 “ 较亮 ” 或“ 较暗 ” )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移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 u/cm 像距/cm 像的性质1 30 15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3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4 6 无正立、放大的虚像请根据实验序号4 的成像规律

27、,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选填 “ 不完整的像 ” 、“ 亮度相同的完整像” 或“ 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 。晓红在早上9:00 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7、 (4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_ (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能成倒立、 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

28、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 ,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左/右)移8、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 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 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2)小明

29、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证实了自己的推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 看不见 ” 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9、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是 15.00cm。(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填 “ 凸透镜 ” 、“ 蜡烛 ”

30、 或“ 光屏 ” )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 c、d 四个位置中的 _位置。(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 靠近 ” 或“ 远离 ”)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 “ 前” 或“ 后” ) ,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填“ 凸” 或“ 凹” )透镜片做的眼镜。10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 (2 分)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的距离(选填 “ 光源 ” 或“ 光屏 ” ) ,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 (4 分)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右图所示,要看到如图 a 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小于 10cm b大于 10cm 且小于 20cm c等于 20cm d大于 20cm (3) (1 分)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要使

32、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 “ 上” 或“ 下” )调整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1 分)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 (选填 “ 向上 ” 、“ 向下 ” 或“ 不”)移动(5) (2 分)小华用9 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 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对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

33、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11、 (9 分)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 处) 、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1)点燃蜡烛,调节_、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将蜡烛放在a 点,光屏在b 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填 “ 左”或“ 右” )移动(3)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次数1 2 3 4 5 6 物距( cm

34、)40 35 30 25 20 15 像距( cm)13.5 14 15 16.7 20 30 在 14 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实像(填 “ 放大 ” 或“ 缩小 ” ) 第 6 次的像比第5 次的像 _(填 “ 大” 或“ 小 ” ) (4)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 _(填 “ 左 ” 或“ 右” )移动(5)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选填 “ 上” 或“ 下” )移动,应将光屏 _(选填 “ 上” 或“ 下” )调节。(6)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 眼睛 ” 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

35、在 “ 视网膜 ” 上成一清晰的像, 如图乙所示 若取下远视眼镜, 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_(选填 “ 远离 ” 或“ 靠近 ”)透镜12、 (7 分)如图a 所示为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3 页,共 18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出了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下面的四种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 和二倍焦距2f 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及成像特点,得出凸

36、透镜成像的规律. 乙:除甲中的做法外,把蜡烛放在大于2f 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 2f 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丙:除甲中的做法外,把点燃的蜡烛从较远处逐渐移近凸透镜,通过不断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及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的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1)以上四种方案中,合理的方案有_(选填 “ 甲” 、“ 乙” 、“ 丙” 、“ 丁” ) ;(2)某小组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

37、 b 所示 .由图象可知, 当 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_像;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像距的变化情况是_(选填 “ 变大 ” 、“ 变小 ” 或“ 不变 ” ) ;(3)某小组用两支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c 所示位置,两支蜡烛的连线ab 与过凸透镜的中线垂直,则光屏上c、d 两处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 “ 相等 ” 或“ 不相等 ” ) ;用一块厚纸板挡住a 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选填 “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3、 (7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

38、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 光的折射 ” 和“ 透镜成像 ” ,如图所示(1)在探究 “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 制成液体透镜, 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选填 “ 偏离 ” 或“ 偏向 ” )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选填 “ 会改变 ” 或“ 不改变 ” ) ,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 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