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浅谈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成因:条件差异、 社会影响、家长和教师教育素质和方法等造成农村小学生自 卑、抑郁、惰学、逆反心理问题。其解决对策:倾注师爱,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开展 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家校配合,增强教育的整体效应; 持之以恒,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building-up of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rural pupils and countermeasuresli hongleabstract village primary s

2、chool living familiar of mental state problem with become because of : condition difference, society influence, parent and teacher education the character and method etc. resuit in the village primary school living from vulgar, suppress yu, duo to learn, treachery mental state problem it solve a cou

3、nterplan: pour into teacher a love, establishment harmony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 t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concern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tudent ; open an exhibition activity, promote mental state health development; school in the house match, strengthen education of whole effect; pe

4、rsistent, exaltati on the men tai state of the student character.key words】v订lage, the primary school living, mental state problem and counterplan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我们周遭的一切也急剧 发生改变。小学生在时代的变革中不断成长,社会生活许多 现象也不同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一方面,新的信息会振 奋学生的精神,开阔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在享受现代文 明带来的无限美丽生活的同时,作为认知能力低下的农村小 学生,心理上会不可避免地因为一些消极因素产

5、生问题。如 果心理问题解决不好,极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乃至行为障 碍,严重的可导致人格上的缺陷。可见,重视和加强农村小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刻不容缓。1.农村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成因1.1自卑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自卑心理,但是,农村小学生的自卑心理甚为严重。城 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造成农村学校教育 的相对落后,学生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 无法满足知识上的渴求,自感比城市孩子低人一等。另外, 农村有许多家庭经济都十分贫困,家长大多是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不足以指导孩子完善性格、丰富人生阅历,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健康

6、成长。有的家长性格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缺乏正确的引导。长期的打骂和 训斥,使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孩子对自我评价 过低,十分自卑。1. 2抑郁心理。在如今经济大潮之下,农村多数学生家 长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农村小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都 是隔代教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又得不到最起码的家庭 温暖。这种怪异的生活环境与模式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不可 估量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知有限,不能及时 与孩子沟通,造就了从表面看他们虽是一家上下四五口人围 着孩子团团转,但实际上是孩子在精神上孤苦伶仃地生活 着。这类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稍有不顺心的 事情,便独自陷入了痛苦之中。还

7、有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 家庭不和睦或者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等,自觉低人一 等,将自己封闭起来,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感到悲 观,习惯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同学的善意 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这样,很难与 他人建立良好、亲密的人际关系,在班上往往不受欢迎,甚 至遭受同学的讥笑与排斥。他们更不愿把平时受到的挫折、 失败、痛苦、悲伤倾诉给同学,容易发展为抑郁的心理。1. 3惰学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一些学生不好好学习,一味贪玩: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考问题,习惯 等待他人讨论的结果和老师出示的答案;课后完成作业,或 拖拖拉拉,或书写潦草,或弄虚作假。产生惰学

8、心理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家长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有的家长整 天忙碌于生计或者麻将桌上,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孩子成 绩好与不好,似乎与他们不相干;有的家长则把繁重的家务 劳动强压给稚嫩的孩子,占用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还有的 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不懂得考题的难易程度,常 为孩子的低分数唠唠叨叨,埋怨不停,久而久之,孩子便有 了厌学情绪。教师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 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学 生的学业负担很重;有的教师偏爱优等生,使后进生越发自 卑;还有的教师则管理松散,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滋生了懒惰的恶习。学生自身缺点多,学习基础差,

9、 常受到批评或受到某种打击,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绪,认为 自己处处不如人,前途不大,所以在学习上表现得很被动, 只是穷于应付。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或者是学校人 多好玩,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只求混到中学 毕业。在他们看来,既然父母文化低,在家务农,在厂里打 工,都照样挣钱,他们将来读不好书,将来也照样能生活得 下去。1.4逆反心理。一般来说,逆反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一种抵触情绪,是对外部刺激的一种 心理反应机制。农村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在:你讲你的, 我做我的,处事消极,有时还公开顶撞老师,有的背着老师 搞一下'小破坏”,如砸玻璃、毁门窗、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10、从"教”与“学”的关系来分析,由于“以分数论英雄”, 教师、家长不得不重知识轻心理,对学生抱着过高期望,有 时不乏“恨铁不成钢”,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手段过 火,使得学生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如此压力而产生逆反心 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小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逐 渐有了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他们对自己也有一定的目标 要求,也愿付出努力,但很多时候却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肯 定,得不到家长的理解,特别是后进生总是受到冷落,没有 地位,缺乏安全感、成就感,同时也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 厌师、厌学。从家庭、社会环境分析,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虽 然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但家庭、社会的不健康思想很容易影

11、 响他们。农村小学生也开始出现“追高消费”、“追星族” 群体;同时,新闻媒体所披露的社会阴暗面以及其表现出来 的种种浮躁心态影响了很大一部分成年人,更何况这些明辨 是非能力较差的小学生。他们盲目地受制于自由享乐,失去 了求知的欢乐,失去了自我。以上四种因素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或玩世不恭的逆反心态,一方面他们对教师与家长的正面引导持'对着干”的 态度,以“反其道而行之”为快;另一方面他们压抑自己, 故意作出与自己主观意识相违背的行为。2.农村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解决对策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既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 解决;又要采取措施,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有哪些解 决对策和预防措施呢

12、?2. 1倾注师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满怀爱 心。在班集体中讲求民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关心体贴 学生,尤其对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 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 使他们消除对教师的隔阂和对抗心理,乐意接受意见,逐渐 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2. 2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1)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 学习环境、学习动机、意志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进行教 育教学时,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 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和提高能力的机会。 比如,在课堂答

13、问时,把比较容易的问题留给成绩较差的去 回答,把较难的留给成绩较好的去回答。适时创设成功体验, 增强每个学生的信心。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将成绩好的与成 绩差的搭配组合,这样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 们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获得成就感,就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2)给学生设定奋斗目标要适当。教师希望学生成才 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因此不切实际地对学生寄予过高 的期望,则是不明智的。因此,为人师者不妨降低期望值, 给孩子设定一个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待他实现后再提出一个 高一层次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既可以避免孩子的自卑心 理和逆反心理,又可促进他不断进步,并逐渐接

14、近教师的期2.3开展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能够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心 理健康发展。如,针对学生懈怠心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今 日事今日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为中华之崛起 而读书”等主题班会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克服惰学心理。又如,针对 学生自卑、抑郁心理,我们可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 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掘潜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既有利于培养特长,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建 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2.4家校配合,形成教育的整

15、体效应。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搭建好沟通家校联系 的桥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进行,扎实抓好对学生 的心理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良好的条 件。学校可以召开家长会,教师可采取登门家访、电话联系 等措施,安排优秀教师和富有教子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 育经验,让家长丰富科学教育常识和方法,与家长互通学生 家校表现,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同时,家长要给孩子以真正 的关怀,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应主动与学校密切配 合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效果。2. 5持之以恒,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 要教师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怕反复,有耐心,有毅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品德上不良行为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 悟一一转变一一巩固一一稳定”的过程,这是矫正学生不良 行为实施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抓住有不良行为学生渴望醒悟的思想火花,哪怕 是一点点,也要及时予以鼓励和帮助,让那希望的星星之火, 燃起燎原的转变。当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也不可当头一棒, 讽刺挖苦,轻率下结论,说什么"朽木不可雕”"不可救 药”等。因为,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变,像其它事物一样,都 是曲折、迂回、螺旋式进行的。懂得这一点是我们矫正学生 不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