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化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书目 录1总 则2技术要求3设备规范4供货范围5技术服务6买方工作7工作安排8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9质量保证和试验10包装、运输和储存附录供货范围及数量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1数字化交流所用电源屏AC380V、2路400A 进线交流馈线开关:200A,2路;100A,20路;50A,8路。面4施耐德开关2数字一体化直流充电机屏充电模块5X20A/DC110V;母线绝缘监测模块:2台;面23数字一体化直流馈电屏直流馈线开关:48路;面2施耐德直流开关4数字一体化通讯电源屏20A DC/DC电源模块:4台;采用并机方式输出,48V馈线开关:16路;面15数
2、字一体化逆变电源屏在线式逆变电源模块5kVA:2台;馈线开关:16路;(含事故照明)面16数字一体化监控屏数字监控模块1台,含IEC61850通信接口面17蓄电池组巡检模块可检测单体电池电压、单体内阻可实现整组核对性放电功能组1安装在用户蓄电池室1 总 则1.0.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变电站数字化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提出了以系统数字化设计思想,对变电站站用交流、直流、逆变、通信电源进行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0.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
3、的优质产品。1.0.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0.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0.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0.6 本设备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2 技 术 要 求2.1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基本条文。在本规范书
4、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4048.1-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 部分:总则GB 14048.2-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断路器GB 14048.3-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3 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J 148-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4205-2003 人机界面(NMI)操作规则GB 50059-92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
5、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 7251.8-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DL/T 5153-2002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5-2002 220kV500kV 变电
6、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161.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3 部分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质量检验DL/T 5161.8-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8 部分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DL/T 5218-2005 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CECS 49:9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程Q/CSG 1 0011-2005 中国南方电网220kV500kV 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Q/GD001 1122.03-2007 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规范
7、S.00.00.05/Q102-0006-0903-5205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GB/T 19826-2005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GB/T 19638.2-2005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GB/T 2900.11-1988 电工名词术语 蓄电池名词术语GB/T 7260.3-2003 不间断电源设备 第三部分:确定性能的方法和试验要求GB/T 17478-2004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8、试验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DL/T 504
9、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GB/T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的技术条件Q/CSG 1 0011-2005 中国南方电网220kV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DL/T 1074-2007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Q/CSG 1 0011-2005中国南方电网220kV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Q/GD001 1176.03-2008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S.00.00.05/Q100-0001-0902-5037广东电网公司调度及变电站
10、自动化系统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管理规定2.2 使用环境条件2.2.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 45 最低温度: -10 2.2.2 环境相对湿度:日平均值: 95 月平均值: 90 2.2.3 海拔高度: 1000 m2.2.4 地震烈度: 7 度水平加速度: 0.3 g垂直加速度: 0.1 5 g2.2.5 防护等级 IP30 2.2.6 抗干扰要求布置在无任何抗干扰措施的配电装置区内的设备,要求其绝缘试验标准及抗干扰性能符合IEC标准要求。设备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短路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应能正常工作。2.3工程条件2.3.1工程概
11、况本站站用电源系统拟按交直流一体化模式建设,站用电源统一设计、生产、施工、调试、维护。为使设计、生产、施工、调试、维护标准化,拟采用站用电源整体模块化思想。本站考虑以后升级为数字化变电站的可能,需满足数字化变电站核心思想:上行下达信息数字化传输,通过技术手段取消现场二次接线、跨屏二次电缆,并预留可升级为IEC61850通信的接口。本站站用电源系统为消除馈线监测盲点,拟要求监测所有馈线的开关位置、事故跳闸接点位置、单相电流并具备可整定的过负荷报警功能。2.3.2交流电源系统2.3.2.1技术参数:额定电压 380/220 V AC 最高工作电压 400 V AC 额定频率 50 Hz 绝缘水平
12、一分钟工频耐压 2500V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15kA ,1S (有效值) 30kA (峰值) 系统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为三相四线制CT二次侧额定电流: 1A(5A)2.3.2.2接线条件1站用变容量: 2×200 kVA2交流进线模块化,#1站用电进线断路器:400 A/3P; #2站用电进线断路器:400 A/3P;进线品牌: 施耐德 ;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400 A/4P;ATS品牌: VITZRO;4接线型式:单母线分段接线。5交流馈线模块化,回路数: 200A,2路;100A,20路;50A,8路。 6进、出线方式:电缆下进、下出线。7柜体尺寸:800(宽)x600
13、(深)x2260(高)8屏体颜色: RAL70359其它元器件:进线端及母线防雷等级应不低于C级防雷。10两段母线上应各提供一回400A插拔式(抽出式)塑壳断路器及配套电缆供应急发电车使用。2.3.3 直流电源系统1直流系统电压: 220V 2直流系统接线: 两段单母线 3馈线数目:125A,2回;63A,12回;50A,10回;25A,50回。4蓄电池组数: 2 5蓄电池型式: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6每组蓄电池组容量: 300Ah 7每组蓄电池个数: 104 8交流电源电压: 380 V9交流电源频率: 50 Hz10直流母线电压范围: 187 V 至 242 V11柜体尺寸:800(宽)
14、x600(深)x2260(高)12屏体颜色: RAL70352.3.4 逆变电源系统13输入电压:1路交流 AC220V ,1路直流 DC220V,1路旁路 AC220V。2输出电压: AC220V。 3容量:5kVA。 4组数:2台,交流、直流分别从不同母线引接。 5馈线数目:10A,32回。馈线中含事故照明。2.3.5 通信电源系统1输入电压:DC220V。2输出电压:DC48V。3接地形式:正48V母线接地。4输出额定电流:每台DC/DC模块输出额定电流25A。 5组数:2组,每组2台,输入直流电源分别从不同直流母线引接。 6馈线数目:32A,4回;16A,8回;10A,20回。24 一
15、般技术要求本站数字式站用电源一体化系统一般要求:(1)、数字化站用电源(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通信电源)宜统一进行设计、生产、调试、服务。(2)、数字化站用电源宜整体使用各种功能模块进行配置,特别是所有进线、出线开关应使用智能开关模块:将开关、传感器、智能电路集成在一个机箱内。直流绝缘监测功能宜分散到直流母线绝缘监测模块及可测量漏电流的直流馈线模块内处理。要求模块外部没有二次接线,模块之间没有常规二次联络电缆,模块对外只有通信接线,实现上行下达信息数字化传输,实现设计、调试、维护的标准化。(3)、设置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对全站站用电源进行统一管理。(4)、取消UPS,使用逆变电
16、源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事故照明电源取自相关逆变电源输出。(5)、取消通信蓄电池组配置及通信用充电设备,使用DC/DC模块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具备当馈线故障,DC/DC瞬间保护情况下,能可靠隔离故障功能。(6)、站用交流系统采用ATS开关并配置智能设备实现多运行方式自动投切。(7)、单体蓄电池监测不宜有跨柜二次接线,采集模块对外只有通信接线,以满足上行下达信息数字化传输。(8)、所有站用电源智能模块均采用直流作为装置电源。2.5 交流电源部分技术要求2.5.1 总体要求:380V低压配电屏应适应环境条件、安全可靠供电、维修方便和运行要求。低压配电屏应由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电
17、气应力及热应力的材料构成,此材料还应能经得起正常使用时可能遇到的潮湿的影响。为了确保防腐,低压配电屏应采用防腐材料或在裸露的表面涂上防腐层,同时还要考虑使用及维修条件。所有的外壳或隔板包括门的闭锁器件、可抽出部件等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能够承受正常使用时遇到的应力。导体应采用阻燃热缩绝缘护套,所有绝缘材料均要求阻燃,遇到火源时不产生有毒物质和不透明烟雾。低压配电屏中电气元件和电路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2.5.2 进线要求 在母线发生短路等故障,应能可靠切断故障电流。进线电源应具备过流保护功能,并提供事故跳闸接点。2.5.3 出线要求要求监测所有馈线开关位置、事故跳闸接点位置、单相负荷电流,并
18、具备可整定的过负荷报警功能。两段母线上应各提供一回400A塑壳断路器及配套电缆供应急发电车使用。2.5.4 自动装置站用专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2.5.4.1 保证工作电源的断路器断开后,工作母线无电压,且备用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才投入备用电源;2.5.4.2 自动投入装置应延时动作,并只动作一次;2.5.4.3 当站用变低压侧零序过流保护动作时,应闭锁自动投入装置2.5.4.4 当380V进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时,应闭锁自动投入装置;2.5.4.5 当工作母线故障时,自动投入装置不应起动;2.5.4.6 工作电源恢复供电后,切换回路应由人工复归;2.5.4.7 手动断开工作
19、电源时,不起动自动投入装置;2.5.4.8 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后,应发报警信号。2.5.5 站用变低压侧至交流配电屏(或交流稳压电源)的三根相线,应在交流配电屏进线侧安装具有相对地、中性线对地保护模式的第一级(开关型)和第二级(限压型)组合型交流电源SPD。SPD耐受冲击电流不小于20kA(10/350µs)。2.5.6 支持多种运行模式固定电源一,始终由#1电源供电;固定电源二,始终由#2电源供电;自动电源一,#1电源主供,#2电源备用;自动电源二,#2电源主供,#1电源备用等多种运行模式。2.5.7 监控功能2.5.7.1 监测状态功能:监测进线及馈线开关位置状态、事故跳闸接点位置
20、状态。2.5.7.2 通讯功能: 智能型成套设备的通讯系统可采用总线方式或其他数字通讯方式。监控单元应有足够的通讯接口,用于成套设备内部通讯及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讯。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时,通信规约宜采用Modbus、103规约,并留有升级为IEC61850通信的接口。2.5.7.3 模拟量测量功能:实时测量母线、主进线回路和380V分电屏进线的三相电流、母线的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频率、各馈线单相电流并具备过负荷告警功能。监控单元电流测量精度在(20%100%)额定电流范围内,其误差应不超过1%;电压测量精度在(90%130%)额定电压范围内,
21、其误差应不超过0.5%。2.5.7.4 定值设置功能:监控单元应能对母线电压异常告警值、自动装置参数设定值进行整定。定值设定值应具有掉电保持功能。2.5.7.5 控制功能:控制开关的分合闸。2.5.7.6 告警功能: 母线异常、进线异常、自动切换动作、装置故障等。告警或故障时,监控单元应能产生SOE事件记录,并能以硬接点形式和通讯口输出。2.5.7.7 事件记录功能:监控单元应能存储不少于100条事件记录。告警或动作事件的内容及时间等均有记录,并可接受事件召唤SOE记录,SOE记录分辨率满足1ms。事件记录具有掉电保持功能。2.5.7.8 显示功能:监控单元应能显示相关定值、模拟量测量值、开关
22、量、事件记录和告警记录等。成套设备中应提供用于显示的人机界面液晶屏。2.5.7.9 操作权限管理:监控单元应具有操作权限密码管理功能,任何改变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的操作均需要权限确认。2.5.7.10 对时功能:监控单元至少应满足PPS(秒脉冲)、PPM(分脉冲)对时要求,宜能接受IRIG-B(DC)码来满足对时要求,且对时的误差应不大于2ms。2.5.7.11 监控单元应采用直流110V(220V)工作电源。2.5.8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2.5.8.1 屏内所有一次电器元件及绝缘子等均采用性能优良和运行可靠的元件。屏内断路器选用优质产品,具有维护量小、分断能力强、寿命长、零飞弧能力的断路器。2
23、.5.8.2 母线应为硬质铜母线,裸露部分用热缩套管包扎进行绝缘处理,且不应影响散热,母线采用螺栓紧固的上开式高强度、阻燃型热缩母线夹固定。2.5.8.3 中性接地母线:采用硬铜排贯通水平中性接地线,在屏底下部。2.5.8.4 各馈线负荷开关应布置合理,保证维修和施工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手柄操作具有明显的分、合的位置,并带有合闸指示灯。2.5.8.5 塑壳负荷开关的操作手柄应灵活。操作时不会出现卡死,操作力过大等现象,且开关应适合长时间运行。26 直流电源部分技术要求261直流电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要求交流输入电压: 323456V交流输入频率: 4951Hz交流输入电压不对称度: 5功率因数
24、: >0.9输入2-19次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30% 直流电源系统标称电压(Un): 110V(220V)直流控制母线正常运行电压: 115.5V(231V)充电电压调整范围: (90%125%)Un直流控制母线电压范围: (85%112.5%) Un直流动力母线电压范围: (87.5%117.5%) Un稳流精度: 不大于±1%(在20%100% 输出额定电流时)稳压精度: 不大于±0.5%(在0%100% 输出额定电流时)均流不平衡度: 5%纹波系数: 0.5%效率: >90%噪声: 55dB(距装置1m处)冷却方式: 采用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对时接口
25、: IRIG-B(DC)码、PPS(秒脉冲)、PPM(分脉冲)对时通讯接口: RS485/RS232通讯接口及以太网通讯接口通讯规约: 103、IEC61850规约电磁兼容: 符合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规定严酷等级为三级静电放电抗扰度、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规定严酷等级为三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GB/T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规定严酷等级为三级浪涌(冲击)抗扰度抗扰度、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
26、扰度试验规定严酷等级为四级工频磁场抗扰度、GB/T 1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规定严酷等级为三级振荡波抗扰度试验的要求262成套装置主要技术性能1 应有停电自动恢复功能。2 应有交流电源自动切换功能。3 应有电池充电限流和充电屏输出总限流功能。4充电模块应具有相关保护和告警功能。5 对蓄电池浮充电压应具有温度补偿功能。6 应具有定期均衡充电功能。7 应具有完善的防雷功能。8 应满足工程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263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应满足直流系统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充放电要求。2631 高频开关电源装置基本技术参数充电装置额定电流 充电6&
27、#215;10A 高频开关频率 20 (40) KHz高频模块输出电流不均衡度 < 5 模块冷却方式 自然冷却 2632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主要性能要求1.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交流电源变换为高品质的直流电源,应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原理。模块构成:全波整流及滤波器、高频变换及高频变压器、高频整流滤波器等。2. 模块额定电流为 10 A,工作模块 6 个,备用模块 个。多块模块并列运行时,应具有良好均流性能,在任何工况下,均流不平衡度应小于5 。3. 每个模块内部应具有监控功能,能不依赖总监控单元,独立工作。正常工作时,模块应与总监控单元通信,接受监控装置的指令。4. 高频开关电源
28、模块应具有交流输入过电压保护、交流输入欠电压报警、交流输入缺相告警、直流输出过电压保护、直流输出过电流保护、限流及短路保护、模块过热保护及模块故障报警功能。模块应具有报警和运行指示灯。任何异常信号应上送到监控单元。5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应具有带电插拔更换功能,具有软启动功能,软启动时间38秒,防止开机电压冲击。6多块模块并列运行时,应具有良好均流性能,在总输出(30%100%)额定电流条件下,均流不平衡度应小于5%。7充电装置应具有限压限流特性。当模块输出电流小于其设置电流时,模块工作在恒压状态;当模块输出电流大于其设置电流时,模块工作在恒流状态。8充电装置应具有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自动切换功能
29、,具有自动/手动进行均衡充电/浮充电切换功能。9充电装置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停电时间超过10分钟,能自动实现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工作方式切换。10充电装置恒流充电时,充电电流的调整范围宜为(20100)%额定电流,恒压运行时,充电电流的调整范围宜为(0100)% 额定电流。264系统防雷直流电源应有三级防雷系统。第一级安装在电源系统交流输入前,第二级安装在电源系统交流配电部分,第三级位于充电模块内部。过电压保护器件具有状态显示功能,可以显示该器件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对于不可恢复的防雷器,损坏后应能发告警信号。通讯电源屏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在直流母线上还应增加一级直流防雷。265直流系统绝缘
30、检测装置2651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监察装置主要功能是:在线检测直流电源系统的对地绝缘状况(包括直流母线正负接地电压、蓄电池回路和各个馈线回路绝缘状况),并自动检出故障回路。当设备直流电源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正接地、负接地或正负同时接地),其绝缘水平下降到低于规定值时,绝缘监察装置应能显示和发出报警信号,有接点信号或标准通讯接口输出,并且能够判断接地极性。2652 绝缘监察装置应至少具备以下功能:26521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降低监测功能,具体如下:(1) 绝缘监察装置应具有监测正、负母线和支路绝缘降低功能。(2) 绝缘监察装置应具有监测正、负母线同时绝缘降低功能,可通过设置选择自动或手动投入方式。
31、26522 通信功能:绝缘监察装置为独立的智能装置,应至少有1个RS485/232通讯接口,可与直流电源系统监控单元通信。26523 事件记录功能:绝缘监察装置接地故障和故障恢复都应有事件记录产生,可存储不低于100次事件记录,时间记录应精确到秒,事件记录包括事件起始结束时间、接地故障和故障恢复、接地故障点位置信息。事件记录应具有掉电保持功能。26524 对时功能:绝缘监察装置应能通过报文与监控单元进行网络对时。2653不宜采用对直流母线注入低频信号工作方式查找接地的绝缘监察装置,以减少对直流母线影响。2654 绝缘监察装置绝缘电阻测量精度应达到:母线测量允许偏差为绝缘报警整定值的±
32、5%,支路为±10%。2655 本站绝缘监察装置要求:将直流绝缘监察功能分散到母线绝缘监测模块及能检测馈线漏电流的智能馈线模块中实现。母线绝缘监测模块将监测到的直流母线绝缘数据通信送一体化监控模块,能检测馈线漏电流的智能馈线模块将各馈线绝缘数据通信送一体化监控模块,而一体化监控模块对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误判误报。266 蓄电池管理单元2661 蓄电池管理单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蓄电池组运行工况、测量各节蓄电池的电压。2662 蓄电池管理单元应至少具备如下功能:2663测量功能:(1) 各单体蓄电池的电压误差应不大于±0.5%,蓄电池组电流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33、(2) 蓄电池管理单元管理蓄电池节数应不低于单组110节。(3) 蓄电池管理单元应能实时测量蓄电池组电压、蓄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单体蓄电池端电压、特征点温度等参数。2664 通信功能:蓄电池管理单元应至少有1个RS485/232通讯接口,可与监控单元或其它智能装置通信。2665 本站蓄电池巡检要求:每层蓄电池配置1台采集模块,就近安装就近接线,避免跨层、跨屏二次线或二次电缆。每台采集模块通过总线通信将数据送主机处理。267 直流监控单元2671 监控单元是高频开关电源及其成套装置的监控、测量、信号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装置应根据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状态,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对整个系统实施控制和管
34、理。2672 监控单元应具备自诊断功能,能够诊断内部的电路故障和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并以硬接点和报文形式给出报警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台。监控单元的退出应不影响整个直流电源系统可靠运行。2673监控单元应具有完善的监控功能,至少应具有以下监控功能:26731 模拟量测量功能:测量充电装置交流输入电压、充电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动力母线/控制母线电压、正/负母线对地电压、蓄电池组电压/电流、各个高频电源模块输出电流等。监控单元电流测量精度在(20%100%)额定电流范围内,其误差应不超过±1%;电压测量精度在(90%130%)额定电压范围内,其误差应不超过±0.5%。26732
35、 定值设置功能:监控单元应能对交流输入保护定值、充电机运行参数定值、直流母线电压异常告警值、蓄电池运行参数定值、充电机控制定值进行整定。定值设置值应具有掉电保持功能。具体定值如下:(1) 交流输入告警定值:交流输入过压值、交流输入欠压值。(2) 充电机运行参数定值:充电机浮充电压值、充电机均充电压值、充电机输出过压值、充电机输出欠压值等。(3) 直流母线电压异常告警值:动力母线过压值、动力母线欠压值、控制母线过压值、控制母线欠压值等。(4) 蓄电池运行参数定值:蓄电池组电压欠压值、电池节数、电池容量、恒流充电电流值、单节电池过压值、单节电池欠压值等。(5) 充电机控制定值:充电机浮充/均充转换
36、、充电机均充定时、充电机浮充定时、充电机0.01C10延时等。26733 控制功能:监控单元应能适应直流电源系统各种运行方式,能够控制充电装置自动进行恒流限压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运行状态;手动控制均衡充电和浮充电互相切换;根据整定时间(建议36个月),监控单元应能自动控制充电装置定期对蓄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确保蓄电池组随时具有额定的容量。26734 告警功能:充电装置交流输入异常、直流母线电压异常、正/负母线接地、电源模块告警/故障、蓄电池组熔断器熔断、充电装置直流侧开关跳闸、充电装置故障、馈线开关跳闸、直流电源系统通讯中断、监控单元故障、绝缘监察装置故障、测温探头工作异常等。告警或故障时,监控
37、单元应能发出声光报警,并应以硬接点形式和通讯口输出,宜保留至少7个硬接点输出。26735 事件记录功能:监控单元应能储存不少于100条事件。运行参数的修改、直流电源系统告警、均充开始/结束时间等均应有记录,且时间记录应精确到秒。事件记录具有掉电保持功能。26736 温度补偿功能:监控单元应具有蓄电池浮充电压温度补偿功能,当蓄电池环境温度偏离设定温度25时,监控单元应能自动调节充电装置的浮充电压,实现温度补偿,补偿系数根据蓄电池厂家推荐值设定。蓄电池环境温度测温探头不应少于3个,测温探头工作异常时应报警。26737 显示功能:监控单元应能显示相关定值、模拟量测量值、事件记录和告警记录等。2673
38、8 操作权限管理:监控单元应具有操作权限密码管理功能,任何改变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的操作均需要权限确认。26739 通信功能:监控单元至少应有1个RS485/RS232和1个以太网通讯接口,可预留1个以太网通讯接口。其中1个RS485/RS422通讯接口具备与成套装置中各子系统通信功能,以太网通讯接口用于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通信规约宜采用103、IEC61850规约,实现对直流设备的遥测、遥信及遥控功能(具体参数要求见附录C直流电源系统I/O表)。267310 对时功能:监控单元至少应满足PPS(秒脉冲)、PPM(分脉冲)对时要求,宜能接受IRIG-B(DC)码来满足对时要求,且GPS标
39、准时钟的误差应不大于1ms。268 蓄电池组2681 基本技术参数和要求26811 2V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025时的浮充运行寿命为1012年。26812 新投产蓄电池组按规定的试验方法,10h率容量应在三次循环内应达到C10。26813 蓄电池采用全密封防泄漏结构,外壳无异常变形、裂纹及污迹,上盖及端子无损伤,正常工作时无酸雾逸出。26814 蓄电池极性正确,正负极性及端子应有明显标志,便于连接。极板厚度应与使用寿命相适应。26815阻燃性能:蓄电池间接线板、终端接头应选择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具有防腐蚀措施。蓄电池槽、盖等材料应具有阻燃性,其阻燃标准应符合GB/T2408-1996中的FH1
40、和FV0的阻燃等级要求。26816 极柱端子结构:蓄电池极柱端子设计应方便运行维护过程中的蓄电池电压、内阻测量以及蓄电池间连接条紧固,并应具有防止在运行过程发生因误碰等原因造成的蓄电池极柱间短路的措施。26817 安全阀动作:蓄电池在使用期间安全阀应自动开启闭合,闭阀压力应在1kPa10kPa范围内,开阀压力应在10kPa49kPa范围内。26818 气密性:蓄电池除安全阀外,应能承受50kPa的正压或负压而不破裂、不开胶,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26819 蓄电池连接条压降:二个蓄电池之间连接条的压降,3I10时应不超过8mV。268110 防爆性能: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外部遇明火时
41、,不应内部爆炸。268111 大电流放电:蓄电池在以30I10的电流放电1分钟,极柱不应熔断,其外观不得出现异常。268112 蓄电池组事故冲击放电能力:蓄电池组按规定的事故放电电流放电1h后,叠加8I10的冲击电流,进行10次冲击放电。冲击放电时间为500ms,两次之间间隔时间为2s,在10次冲击放电的时间内,直流(动力)母线上的电压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268113 荷电保持能力:蓄电池封置90天后,其荷电保持能力不应低于80%。268114 密封反应效率:蓄电池的密封反应效率不应低于95%。268115 耐过充电能力:蓄电池应具有很强的耐过充能力和过充寿命。以0.3I10电流连续
42、充电160 h后,外观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268116 封口剂性能:蓄电池在-30和65时封口剂应无裂纹及溢流。268117内阻值: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内阻值一致,出厂时允许偏差范围为±10%。268118 温度补偿系数:阀控蓄电池的温度补偿系数受环境温度影响,基准温度为25时,每下降1,单体2V阀控蓄电池浮充电压值应提高(35)mV。268119 补充充电:备用搁置的阀控蓄电池,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补充充电。268120 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后应及时进行充电。268121 制造厂家应提供的参数值范围及特性曲线:制造厂应提供蓄电池均/浮充电电压值及其范围、均/
43、浮充电电流值及其范围、充电(恒压)电压值及其范围、充电(恒流)电流值及其范围、浮充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蓄电池容量与温度关系曲线、蓄电池运行时正常的充放电周期以及蓄电池内阻参数。2610 直流屏柜技术要求26101 直流柜采用柜式结构,数量应根据充电装置和直流馈线数量确定。26102屏内端子连接应牢固可靠,应能满足长期通过额定电流要求。26103 直流柜柜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能承受所安装元件及短路时所产生的动、热稳定,同时不因设备的吊装、运输等情况而影响设备的性能。26104 装于直流柜内的继电器应能防止设备正常操作的振动而引起的误动作。26105直流柜背面应设置防止直接接触带电元件的面板
44、。26106 直流柜内回路与回路之间应有隔板,以防止事故的扩大。26107 屏内使用的电器元件,如开关、按钮等应操作灵活,测量仪表应满足精度要求,各类声光指示信号应能正确反映各元件的工作状况。测量仪表宜装设在柜体上方可旋转的面板上,方便仪表校验。26108 主母线、分支母线及接头应能满足长期通过电流的要求,母线应选用阻燃绝缘铜母线。26109 汇流排和主电路导线的相序和颜色应符合有关规定。261010 屏内底部应装有不小于25×4mm2的接地铜排,直流柜应采用铜导线引至接地网并可靠接地。261011 屏内安装的元器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屏柜元件选型和布置等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6101
45、2 直流柜元件和端子应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重叠,便于维护拆装。长期带电发热元件的安装位置应在柜内上方。261013 屏内的各种开关、继电器、仪表、信号灯、光字牌等元器件应有相应的文字符号作为标志,并与接线图上的文字符号标志一致,要求字迹清晰易辨、不褪色、不脱落、布置均匀。261014 屏柜门应开闭灵活,开启角不小于90o,门锁可靠。门与柜体之间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多股软铜线可靠连接。261015 直流柜屏内顶板上应装有照明装置,并设置手动开关控制其开闭。261016 直流柜内直流汇流排和电压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他连接支路时,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2 7逆变电源装置部分技术要求配
46、置2台5KVA逆变电源模块。1逆变电源模块总的要求逆变电源模块由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手动维修旁路开关,本机液晶监视器组成;正常运行,由交流输入供应负载电源,一旦交流输入消失,无延时切换到直流输入供电,保证监控计算机等负载不受影响。逆变电源应不能产生对直流系统的干扰信号,影响其他负载可靠运行。具备与一体化监控模块连接的通信接口。2 逆变电源模块工作方式正常运行方式:逆变电源模块由交流分系统220V交流馈线经整流器、逆变器和静态开关向负荷供电,当220V交流馈线失电或逆变电源分整流器故障时则由外接的直流电源经逆变器和静态开关向负荷供电(满负荷30分钟)。当逆变器故障或过负荷或无输出时,由静态
47、开关切换到旁路供电。当逆变器或静态开关退出运行时,由手动旁路开关切换至旁路,不间断的向负荷供电。逆变电源分输出电压应可调且无暂态过程。3 逆变电源模块过负荷能力逆变电源模块应能在满负荷的125%,额定功率因素下,运行10分钟,输出电压调整范围为±3%;在满负荷的150%时,运行1分钟。逆变电源分应具备防止过负荷及外部短路的限流保护,最大电流调节值应小于额定负荷的150%。逆变电源模块负荷短路超过了逆变器的能力时或当逆变器受到太大的负荷冲击时或逆变器无输出时,静态切换开关能自动切换到旁路供电,以保护逆变器及为短路点提供足够的短路电流,确保保护装置能迅速地切除故障。故障切除后,静态开关能
48、自动返回到由逆变器供电。2 8 通信电源DC/DC模块部分技术要求配置4台输出电流20A的DC/DC通信电源模块。通信电源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1.提供通信用48V电源,应不能产生对交直流系统的干扰信号,影响其他负载可靠运行。2.输入与输出必须相互电气隔离。3.满足直接并联运行负载均分的要求,模块间并联均流不平衡度应不大于±5额定电流值。4.输出电压应可调,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模块直流输出电压应调节为系统标称电压的105。5.在模块直流电源输出母线侧应加装直流防雷模块。6.通信电源模块具备与一体化电源监控模块连接的通信接口。7当通信馈线故障,DC/DC模块瞬时保护时应提供故障电流,保证馈
49、线开关事故跳闸,可靠隔离故障。2 9数字一体化监控模块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存储整个站用电源数据,通过一个通信接口与当地监控系统连接,能完成站用电源四遥功能。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故障不能影响其他电源智能模块运行。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可使用工控机或单片机系统完成。能实现以下功能:1)、实时显示采样数据及状态量,根据设定逻辑告警;2)、历史事件查询;3)、历史曲线查询;4)、数据库管理。5)、程序化动作。卖方还应负责与其系统相关联和接口的各设备制造商或单位的技术协调和有关联络工作。3设备规范本工程定货的设备规范及数量见表3.1 表3.1 设备规范和数量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1数字化交流所
50、用电源屏AC380V、2路400A 进线交流馈线开关:200A,2路;100A,20路;50A,8路。面4施耐德开关2数字一体化直流充电机屏充电模块5X20A/DC110V;母线绝缘监测模块:2台;面23数字一体化直流馈电屏直流馈线开关:48路;面2施耐德直流开关4数字一体化通讯电源屏20A DC/DC电源模块:4台;采用并机方式输出,48V馈线开关:16路;面15数字一体化逆变电源屏在线式逆变电源模块5kVA:2台;馈线开关:16路;(含事故照明)面16数字一体化监控屏数字监控模块1台,含IEC61850通信接口面17蓄电池组巡检模块可检测单体电池电压、单体内阻可实现整组核对性放电功能组1安
51、装在用户蓄电池室4 供货范围卖方应按要求提供完整的、先进的、和经严格检验的配电屏及屏上配套设备,并按规定提供施工、检验和正常运行时所需的部件、材料、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在签订技术协议时应拟定供货清单,内容为正常供货范围、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应是新品,与设备同型号、同工艺。4.1 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4.2 直流系统成套屏柜4.3 蓄电池管理单元4.4 直流系统母线绝缘检测装置4.5 各种智能开关模块4.6 数字一体化监控模块4.7 智能交流配电屏柜4.8 蓄电池组4.9 备品备件5 技术服务5.1 项目管理 合同签定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5.2 技术文件5.2.1 卖方在订货前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报价书,典型说明书,产品样本、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性能测试报告,安装图和主要技术参数。5.2.2 在合同生效后 半 个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无学生单位信息化项目联合研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融资担保保险合同范本2篇
- 党建知识讲解
- 维修维护委托合同三篇
- 医疗器械工程师研发医疗设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活动策划个人劳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补贴专项资金使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出租公寓合同(含社区文化活动参与)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产养殖产品出口代理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商场物业管理合同范本(绿色能源利用规划)3篇
- 2025年国网陕西省电力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100人(第二批)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
- 《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反悔应对机制研究》
- 投资项目评估管理制度
-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四
- 氦离子化色谱法测试电气设备油中溶解气体的技术规范
- 内燃机车钳工(中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长期处方管理规范-学习课件
- 高中英语外研版 单词表 选择性必修3
-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与急救处理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