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在科学课堂生成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夏祥祥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发言中发现生成,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生成,在拓展延伸中发现生成,以此捕获那些动不动就“忽然不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灵活调整教学方案,打造厚实、灵活、生机盎然的科学课堂,并且在这样的临场发挥中,锻炼其思维,洞开其视域,收获沉甸甸的科学素养。关键词:趣味引入;观察实践;拓展延伸好的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善于发现课堂中的随机资源,善于发现那些生成性资源,以此打造弹性课堂和拓展课堂。因为正是“生成性资源和契机”,才能引发出孩子们的个体感悟和多元解读,而这恰恰是培养孩子们创新意识所不
2、可或缺的,也正是“生成性资源和契机”,才能真正地锻炼学生,滋养学生,成就学生。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契机或资源,打造意蕴十足的探究课堂呢?窃以为,教师应在学生发言中发现生成,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生成,在拓展延伸中发现生成,以此捕获那些动不动就“忽然不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打造充实、灵活、生机盎然的科学课堂。一、在学生发言中发现生成好的教学应该“真正把學生放在心里”,成功教学的标志是学生投入课堂中并有所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是考虑自己的预案有多么完美,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多么精彩,而应时时刻刻关注孩子们的学情,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编制到更加关注学
3、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教师是以“教”字当先呢?还是以“学”字当头呢?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更应让“以学为中心”成为课堂的常态。曾经听过一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的公开课,孩子们叽叽喳喳,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塑料是绝缘体”“人体是导体”“衣服是绝缘体”“金属是导体”“水是导体”即便是没有动手验证之前,上述毫无悬念的流畅回答,几乎昭示着学生对于“导体和绝缘体”已经处于“毫无问题”的前认知状态。但是,真相果真如此吗?孩子们真的就如教师事先所预料的对导体和绝缘体真正区别了吗?比如,坐在教室中听课的我,就听到了一个学生的半句:“所有的衣服都是绝缘
4、体吗”“所有的衣服都是绝缘体吗?”显然不是,至少“有金属纽扣或金属装饰的衣服就不是绝缘体”。这个学生的发言很有意义,但他的发言没有被老师注意到,或者这个回答处在一轮发言的结尾,没有被老师重视。而事实上,孩子们不论什么发言都应当被重视被尊重,哪怕是错误的回答,更何况这个回答中还包含着极有价值的“生成点”和“拓展点”。如果教师足够细心,时时刻刻关注孩子们的学情,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片言只语,甚至关注那些处在“边缘地带”的孩子们的声音,那么,这个孩子的这句话就极有可能被老师捕捉到,这样的生成性契机就不可能“溜之大吉”,而师生极有可能就此问题引发新一轮对话。至少,孩子们会知道“一般衣服”和“带有金属拉链和
5、装饰的衣服”是不一样的,“一般的衣物在220伏电压下有绝缘作用,但织有金线、银线的不行”“电工的衣服肯定是绝缘体,而普通人的衣服就说不定了”瞧,引申开来,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另一片鲜活的天地。如果教师把这种“引申”做精做细,那么浸润其中的孩子们必将有另类收获,课堂必将获得额外增值,而这不正是新课改理念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优秀的教师应该视那些“生成性资源”为一种极为珍贵的教学“财富”加以利用、开掘和拓展,以此打造精彩连连的科学课堂。二、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生成好的科学探究应该特别注重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正所谓:“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的确,不经历
6、风雨,哪能见彩虹?不亲力亲为,哪能知真相?特别是科学探究活动中,正是在动手实践中,一些核心概念才得以揭示;正是在动手实践中,才能发现学生的真实学情,才能产生一些珍贵的生成性契机,以此丰富课堂,拓展课堂,正所谓,一个真正懂得动手操作的人,必能在操作中“洞悉自己的内心”。仍然以“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为例,可以安排以下动手操作环节:1.分组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2.分组检测15种物体的导电性,并填写“我们的检测记录”表。3.待所有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4.在观察的基础上对15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
7、中发现一定的规律,实践证明,正是对多种物体检测的实践活动,孩子们才真正识别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才识别出“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从而意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互相远离的,而恰恰是一对“孪生兄弟”;正是在孩子们对“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的动手实践中,才发现有的小组的检测工具真的出了问题,而这意味着“一旦检测工具出了问题后所有活动都将失去意义”这一科学活动中“严谨态度”的重要性;同样,教师在活动中发现,在做实验时,有的小组从左边的盒子中拿出材料,检测完毕后放到右边的盒子里;而有的小组从左边拿出材料,却仍然放在左边的盒子里,此时,教师立即强调,以此让孩子们形成严谨、有序的
8、操作习惯,而这也恰恰是孩子们科学探究习惯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环。三、在拓展延伸中发现生成“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进行到最后,很多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在现实中找找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以此引领孩子们把所学所用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真正理解“科学来源于生活而运用于生活”之理念。以下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我们的家里和教室里有哪些绝缘体设备呀?生1:电线里有,铜丝外边包着的塑料就是绝缘体。生2:家里的电视机的外壳都是塑料做成的,是绝缘体。生3:家里的冰箱的外壳都是塑料做成的,是绝缘体。生4:(未被教师点名,脱口而出)教室里开关的一部分是塑料做成的,另一部分是铜丝做成的,是导体。师:关于
9、开关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不是本课中讨论的问题,我们到下节课再学。仅仅因为“开关”是以后教学中的内容,所以,学生提出“开关中的导体和绝缘体”,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回应。教师不想打乱自己的教学进程固然没有错,但教师借此对这个学生的回答摁了“删除键”,则是对学生积极性的直接打击。事实上,“开关”恰恰是前面提到的导体和绝缘体同时存在的“孪生兄弟”,通过这样的“孪生兄弟”介入,孩子们分清何为“导体”何为“绝缘体”,更能阐释本课的教学重点,哪怕“开关”是下一课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大胆一用,为什么要“下一节课再说呢?”“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不断优化学生的学法,才能达到学教合一,教学相长,学法与教法的和谐统一,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提升。”的确,真正好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随时捕获那些偶然的、意外的学情。好的课堂应该充分重视孩子们的多元回答,精彩的课堂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下节课再说”等类似的问题。而做到这一切,需要教师的耐心、温情而富有智慧的倾听和等待。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能够从“生成性资源或契机”中发现学生,并且在这样的临场发挥中,锻造其思维,洞开其视域,收获了沉甸甸的科学素养,是孩子的幸运,也是老师、家长和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YD-9无线电力负荷监控系统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湖北省鄂州市鄂州高中2025年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宜昌市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垃圾清运培训内容
- 2025【视障人士康复按摩师劳动合同】视障人士康复按摩样本
- 2025广告设计的委托合同
- 知识产权公司
- 家访与沟通工作方案计划
- 班级环保活动的具体安排计划
- 塑造团队领导力的技巧计划
- 国家开放大学2025年《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1-4答案
- 政府会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西安财经大学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模式
- 2023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2024年音乐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件
- 2024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 2025-2030年中国IPTV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如何开展集体备课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