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学案 doc_第1页
《核舟记》学案 doc_第2页
《核舟记》学案 doc_第3页
《核舟记》学案 doc_第4页
《核舟记》学案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核舟记学案 学习目标: 1、文言文知识与技能: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回忆已学知识,解释并积累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背诵二到四段。 2、学习过程及方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赏析文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结构特点,同时要学习文章对舟上的人和物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描写与说明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收集我国民间艺人的故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课时:2课时 学法导引 本文是一篇实物说明文,内容简明充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作者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

2、,表现了核舟的“奇巧”,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本文,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赏析文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结构特点,把握“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同时要学习文章对舟上的人和物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描写与说明方式。并且通过研读课文,要学习作者对事物细致观察和进行丰富想像的良好习惯,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语文学习。 预习导学 1、字音字形储备。写出下列字词的拼音。 罔         贻    &

3、#160;     轩敞               箬蓬            黍         糁       髯

4、        褶          髻           篆           2、字词积累。翻译加点词语,回忆已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这个词吗?如有,请写出原文,并解释词义。再想想现代汉语有该词的成语或词语

5、,并解释词义。 例: (1)罔不因势象形:罔:无;罔不,无不,都。 已学: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成语:置若罔闻  罔:无,没有。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2)尝贻余核舟一  贻: (3)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        泛: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        奇: (5)高可二黍许   可:  

6、60;      许: (6)中轩敞者为舱:轩: (7)雕栏相望: 相望: (8)其两膝相比者: 比: (9)左手抚鲁直背:抚:   (10)佛印绝类弥勒:绝:           类:   (11)神情与苏、黄不属。属: (12)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   

7、   兴 (14)其人视端容寂:视:          容: (15)若听茶声然    然: (16)船背稍夷   夷: (17)曾不盈寸  曾:      盈: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修:&

8、#160;        狭:  (在阅读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字词,作好记号,课堂提出讨论。)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一、解决“预习导学”内容。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要求读课文一到两遍,填写下面内容。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9、0;    ,原材料是一个“            ”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                 ”。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     

10、60;  顺序写来,先写核舟的     面,次写它的     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      部分,次写       ,最后写       。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和物的?筛选原文信息填写下表

11、。 方位 具体位置 人或物 船的正面 船的背面 3、 试分析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三、细读课文,然后从中找出一些细节来证明下面几种说法。 1 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 2 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 3“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四、写下这节课你的所得及感受。 这节课我学到了                 &#

12、160;                                                  &

13、#160;                                                 &

14、#160;                         我不懂的地方                        

15、                                                   

16、;                                                  

17、;                    我的感受:                              

18、;                                                  

19、0;                                                 

20、0;               第二课时 一、 交流学习所得、学习感受,以及不懂的地方。 二、 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其人视端容寂: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技亦灵怪矣哉:  三、重点读第2至5段,分析各个人物的动作情态,用原文填写下表前三列,并用自己的话进行

21、描写,感受雕刻之神,描写之妙。 人物 位置 动作情态 描写(用自己的话)    四、 拓展延伸 读下面文言文,解释加点字,回忆已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这个字词吗?如有,请写出原文,并解释词义。再想想现代汉语有该字词的成语,并解释词义。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  五、写下这节课你的所得及感受。 这节课我学到了          

22、                                                  

23、                                                   

24、;                                 我不懂的地方                

25、0;                                                  

26、60;                                                 

27、60;                           我的感受:                      

28、60;                                                  &#

29、160;                                                 &#

30、160;                      核舟记教案 设计人:                      审定人: 教学目标: 1、文言文知识与技能:根据注释,

3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回忆已学知识,解释并积累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背诵二到四段。 2、学习过程及方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赏析文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结构特点,把握“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同时要学习文章对舟上的人和物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描写与说明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收集我国民间艺人的故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实词含义的掌握。 教学难点:说明顺序,描写手法的掌握。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成语“鬼斧神工“导入。 【解释】: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

32、的。  【出处】: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南史谢惠连传:“此语有神工,非吾语也。”元吴莱大食瓶诗:“晶荧龙宫献,错落鬼斧镌。”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学生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2、 解决“预习导学”问题。 3、 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解决。 预习导学 1、字音字形储备。写出下列字的拼音。 示例:罔(wng)、贻(yí)、轩敞(xunchng)、箬蓬(ruòpéng)、黍(sh)、糁(sn)、髯(rán)、褶(zh)、髻(jì)、篆(zhuàn) 2、 字词积累。翻译加点词语,回忆已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

33、这个词吗?如有,请写出原文,并解释词义。再想想现代汉语有该词的成语或词语,并解释词义。 (1)罔(wng)不因势象形:罔:无;罔不,无不,都。 已学: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成语:置若罔闻  罔:无,没有。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2)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贻笑大方: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见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所讥笑。 贻害无穷:贻:遗留。穷:尽,极。留下的祸害没有个完。指留下的祸害造成极坏后果。 (3)盖大苏泛赤壁云:盖:(刻的)原来是泛:泛舟。 已学:盖以诱敌。盖:原来是 成语:盖世无双:盖世:压倒一世。无双:独一无

34、二。压倒一世,无可匹敌。比喻在当世占居首位,无可比拟。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奇:零数 (5)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许:上下 (6)中轩敞者为舱:轩,原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这里是“高起”的意思。  成语:气宇轩昂:气宇:气概,气度。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7)雕栏相望:相望,相对,相向。 已学:耽眈相向 成语: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互比较之下,一方显出不足。 息息相关:息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相

35、互关连。比喻彼此关系或联系极为密切。 (8)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鳞次栉比:鳞次:像鱼鳞一样按顺序排列。栉:梳、蓖的总称。比:排列。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整齐紧密地排列着。形容房屋、物品等密集地排列着。 (9)左手抚鲁直背:抚,轻按。 已学:妇抚儿乳。抚,轻按。 成语:抚今追昔:面对眼前景物而追思往事。 (10)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很。类,相似,像。 已学:以为妙绝(极点)群响毕绝(停止) 成语:骆驿不绝:骆驿:往来不断,前后相继。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前后相连。形容人或车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联起来叫做“韦编”。三:指多次。绝

36、:断。原指孔子晚年反复研读周易,以致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后泛指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有教无类:类:种类,级别。教育应普及于所有的人,不受等级、地域的限制。 (11)神情与苏、黄不属。属,类似。 已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成语:属人耳目: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12)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缓的  兴:起 兴风作浪:兴、作:掀起。原指神话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比喻煽动挑拨,制造事端。 (14)其人视端容寂:视,眼神,眼光。容,

37、脸上的神情和气色。 已学:转视积薪后。视:看 成语:一视同仁: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容光焕发:容光:面容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脸上发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15)若听茶声然  然:的样子 已学:屋舍俨然。然:的样子  怡然自乐  然:的样子 成语:昭然若揭:昭然:很明显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16)船背稍夷  夷:平 化险为夷:夷:平安,平坦。原指变险阻为坦途。后多用来指使危险的处境或状况变为平安。 夷为

38、平地:使成为平地。夷:使平 (17)曾不盈寸  曾:连都   盈:满 曾不若孀妻若子(愚公移山)曾:连都 沸反盈天:沸:沸腾。反:反复地。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充满天空。形容人声喧闹,一片混乱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挑选  修:长   狭:窄 言简意赅:赅:完备。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出说明对象核舟)  第二段: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39、 第三段: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第四段:描述船尾两人动作情态。 第五段:介绍船顶的题名和篆章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三、分析课文内容。 (一)、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要求读课文一到两遍,填写下面内容。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核舟 ,原材料是一个“ 长不盈寸 ”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 大苏泛赤壁 ”。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 空间 顺序写来,先写核舟的  正  面,次写它的 &

40、#160;背  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   中间   部分,次写  船头  ,最后写   船尾   ,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和物的?筛选原文信息填写下表。 方位 具体位置 人或物 船的正面 船的背面   3、 试分析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

41、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二)、细读课文,然后从中找出一些细节来证明下面几种说法。 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 苏轼是主角,但也有同游者。前后两篇赤壁赋中都提到有“客”相从,只是没有指名。雕刻家便由此想到苏轼在黄州生活时期的好友佛印和黄鲁直。苏轼的“峨冠多髯”,史书上有记载,容易表现出来;佛印是僧人,也不难刻画出他的外形特征。这就进一步形成了以苏轼居中,鲁直、佛印分居左右的设想,再以“苏、黄共阅一手卷

42、”表现二人的闲适心情,以佛印的洒脱神态作衬托,又将三人置于船头的显著地位,画面的主体部分就突出了。 2、 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 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暗暗相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 3“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苏轼误作赤壁),这在“核舟”上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

43、小,水落石出”,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像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 四、布置晚读、早读任务。 背诵二到四段。 第二课时 一、 流学习所得、学习感受,以及不懂的地方。 二、 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盖简桃核修

44、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三、重点读第2至5段,分析各个人物的动作情态,用原文填写下表前三列,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写,感受雕刻之神,描写之妙。 人物 位置 动作情态 描写(用自己的话) 苏东坡 船头中 峨冠而多髯者;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东坡现右足; 微侧 佛印 船头右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鲁直 船头左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舟子一 船尾右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45、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舟子二 船尾左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四、拓展延伸 读下面文言文,解释加点字,回忆已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这个字词吗?如有,请写出原文,并解释词义。再想想现代汉语有该字词的成语,并解释词义。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个人,他的无名指弯曲了而不能伸直,当然不痛苦,也不妨碍工作,如果有人能够使它伸直,就是去秦国、楚国(求医)都不嫌远,因为自己

46、无名指不及别人。无名指不及别人,就知道厌恶;良心不及别人,竟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懂得轻重。” 指:手指。(右手指卷 指:动词)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的日子,不久。指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实现。 屈:弯曲。(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首屈一指:首:首先。屈:弯曲。屈指计算时,首先弯下的手指,表示第一,居首位。 信:shn,伸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若:及。(若听茶声然 若:好像) 虚怀若谷:若:好象。虚怀:虚心。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非常虚心。 类:轻重(佛印绝类弥勒 类:像) 出类拔萃:类:种类。出、拔:超出。萃:草丛

47、生,比喻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群出众。 每课一测               核舟记       班别:           学号:         

48、; 姓名 : 一、给下列字词注音 罔(         )、贻(         )、轩敞(           )、箬蓬(         )、黍(    &

49、#160;   )、糁(      )、髯(          )、褶(        )、髻(        )、篆(       ) 二、解释加点字   1

50、、明有奇巧人:(                 )      2、径寸之木:(                 ) 3、尝贻余核舟一:(     &

51、#160;       )      4、罔不:(                     )   5、盖大苏泛赤壁云:(          

52、;       )(                 )(                )   6、高可二黍许:(     &#

53、160;  )(        )  7、中轩敞者为舱:(                  )   8、启窗而观:(             

54、60;       )  9、石青糁之:(                     )   10、雕栏相望:(              &

55、#160;   )    11、卷端:(                         )   12、共阅一手卷:(            

56、;    )    13、绝类弥勒:(       )   14、卷末:(                      )    15、其两膝相比者:() 16、矫首昂视:

57、(     )(                )(               )   17、神情与苏、黄不属:()    18、珠可历历数也:()   19

5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20、若啸呼状:(        

59、;     )         21、居右者:(                  )   22、其人视端容寂:( )()(          

60、60;  )(            )   23、若听茶声然:()    24、船背稍夷:(         )   25、钩画了了:(        )    26、

61、其色墨:(                   )   27、其色丹:(                     )    28、曾不盈寸:

62、(          )(          )   29、修狭:(          )(           )  30、技亦灵怪矣哉:(

63、0;      )(        ) 三、辨析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   1、明有奇巧人:(                )       2、明有奇巧人:(    &#

64、160;             )      八分有奇:(                 )         八分有奇:(   

65、;                 )      3、    为宫室:(                     )  

66、         为字共三十有四:(              )        中轩敞者为舱:(                ) 

67、60;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5、珠可历历数也:(               )        扶苏以数谏故:(  &

68、#160;            )        数日:(                       )     6、题名其上:(

69、60;                  )        其色丹:(                     ) 四、选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

70、两项(   )(   ) A罔不因势象形/置若罔闻             B. 左手抚鲁直背/抚今追昔 C. 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其人视端容寂/容光焕发 五、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71、                                   。 2、尝贻余核舟一:             &

72、#160;                                            。 3、盖大苏泛赤壁云:   &

73、#160;                                                 &

74、#160;  。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75、;         。   5、高可二黍许:                                     &

76、#160;                      。   6、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77、60;                         。 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