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化学A(2)易错题(1)声明:试题依据朱文涛教授往年考研试题与课程考试题整理。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之用,严禁转载,禁止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传播!一、判断题1. 单质的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于0,化合物的标准生成Gibbs函数小于0。【答案】错误。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于0,化合物的标准生成Gibbs函数既可能大于0,也可能小于0。2. A(l)、B(l)形成理想溶液,蒸气总压p与xB成线性关系。【答案】正确。3. 将100 g某二元溶液蒸馏得到40 g馏出物和60 g剩余物,两者不是相平衡,但服从杠杆规则。【答案】正确。质量守恒总是成立的。4. 某电池阳极电势为,实际放电的电
2、势大于。若以该电极作电解池阳极,则电势小于。【答案】错误。5.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电迁移率(淌度)与电场强度E无关。【答案】正确。迁移速度与电场成正比,但淌度与电场无关,与物质的本性、浓度、温度、压力有关。6. 一定淌度不同的水溶液中,K+的极限电迁移率相同。【答案】极限点迁移率可以近似看作物性。7. 只适用于强电解质溶液。【答案】正确。教材32页。8. 某化学反应的,升高温度,增大。【答案】正确。,由知,故升高温度,增大。二、填空题1. 2SO2(g) + O2(g) = 2SO3(g) 在1000 K时。若SO2(g),O2(g)分压分别为20625 Pa和10132.5 Pa,则SO3
3、(g)的分压必须 才能向右移动。【答案】Pa2. 486 K时,Ag2O(s)分解压为。在该温度及恒定的压力下,让一块Ag2O(s)在某容器中分解,则反应2Ag2O(s) = 4Ag(s) + O2(g) 的 , ,Ag2O的转化率为 。【答案】,kJ·mol-1,由于,Ag2O不会分解,转化率为100%。3. 理想气体反应COCl2 = CO + Cl2 的kJ·mol-1,且,反应在373.15 K及下平衡。若将条件维持在446.14 K及,则由于 使得化学平衡 。【答案】,则平衡不移动。4.(1)物质B与水能形成一种稳定化合物BH2O及两种不稳定化合物B·4
4、H2O和B·6H2O,在101325 Pa下,与B的水溶液和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有 种,则该系统的相图中有 个低共熔点(无固熔体)。(2)若A,B两组分可形成三个稳定化合物。则A-B熔液冷却时,最多可同时析出 种固相。【答案】(1)根据相律,。除去水溶液和冰,含水盐最多有1种,相图中有2个低共熔点。(一般来说有n个稳定化合物,有n+1个低共熔点)(2)?根据相律,。除去熔液,最多有3种。5. A-B的气液及液液平衡相图(T-x图)如图所示,A、B的互溶关系为 。TlABBT【答案】A微溶于B而B不溶于ATl(A) + l(B)ABBTgl(A) + gl(B) + gl(B)6.
5、对C2H4,在正常沸点169.3 K时,C2H4的 。【答案】由可求得,代入169.3 K求得kJ·mol-1。7.(1)298 K,H+、Ac-的为349.82×10-4 S·m2·mol-1和40.9×10-4 S·m2·mol-1,则6 mol·m-3的HAc溶液()的 S·m2·mol-1, S·m2·mol-1, S·m-1, S·m-1, 。(2)298 K,H+、Ac-的为349.82×10-4 S·m2·mol
6、-1和40.9×10-4 S·m2·mol-1,则 m2·S-1·V-1。若0.1532 mol·m-3的HAc溶液的1.1205×10-2 S·m2·mol-1,此溶液中 S·m2·mol-1, 。【答案】(1)S·m2·mol-1349.82×10-4 S·m2·mol-1S·m-1S·m-1(2)m2·S-1·V-18. 在298 K,101325 Pa下,某反应在反应器中自发进行,吸热。若
7、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吸热,则 , 0。【答案】,自发:(当时)9. 251°C时,电池Zn | ZnCl2 (b) | AgCl | Ag放出2 mol e- 电量,电动势的表达为 ,此电池的可由 对 外推得到。【答案】电池反应Zn + 2AgCl = Zn2+ (b) + 2Cl- (2b) + 2Ag令由对外推得到10. 291 K时,电池 Pt | H2| NaOH (0.001 mol·kg-1) | Bi2O3 (s) | Bi (s) 的电动势E = 0.3846 V,V·K-1。当电池释放2 mol e- 电量时,电池反应为 。若电池短路,热效应 。当
8、温度升高时,将 。【答案】电池反应为H2 +Bi2O3 (s) =Bi (s) + H2O (l)kJ根据,由于,温度升高时,升高根据,减小11. 已知:2NaHCO3(s) = Na2CO3(s) + CO2(g) + H2O(g) NH4HCO3(s) = NH3(g) + CO2(g) + H2O(g)则在298 K,三个固体共存时,p(NH3) = 。当p(NH3) = 0.5×105 Pa时,三者具有温度T = 。若超过此温度值,则会 。【答案】(2)-(1)得:NH4HCO3(s) + Na2CO3(s) = NH3(g) + 2NaHCO3(s)298 K时,当p(NH
9、3) = 0.5×105 Pa时,当温度升高,导致,平衡右移,NH4HCO3(s)不断分解,直至耗尽。12. 将NH4Cl(s)置于一个抽空容器中加热至324°C使之部分分解,达平衡时容器的压力为101325 Pa。则反应NH4Cl(s) = NH3(g) + HCl(g) 的平衡常数为 。【答案】由于容器总压为,13.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器中进行反应A = B + C。若反应无混合熵,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答案】100%14. 理想气体反应N2(g) + 3H2(g) 2NH3(g),在某温度下,。若发现平衡组成n(N2) = 4 mol,n(H2) = 1
10、mol,n(NH3) = 1 mol。,若升高温度,则平衡 移动;若保持温度和压力不变,加入0.1 mol N2,则平衡 移动。【答案】(1)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2)平衡时,。加入0.1 mol N2,则平衡左移。15. 水相图中s-l共存曲线斜率小于0是由于 。在三角坐标系下,过顶点A的同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物系点 相同,对273277 K的水进行绝热可逆压缩(277 K时密度最大),水的温度将 。【答案】,熔化时,但是,故斜率。由于 ,即,故,水的温度将下降。16. LiCl-KCl相图如下。电解时,温度为783 K,还有少量固体盐不溶。加入少量LiCl后发现不溶盐反而增多,则不溶
11、盐是 。TlLiClClBKClT653K813K【答案】加入少量LiCl后,物系点左移。而物系点移动的方向就是不溶盐增多的方向,即不溶盐为LiCl。17. 当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会 ,理由是 。【答案】减少。离子间静电作用增大,有些离子会形成离子对(缔合)。18. 液接电势是由于 产生的。298 K时,电池Pt | H2| HCl (0.1 mol·kg-1,) | HCl (0.01 mol·kg-1,) | Cl2| Pt的电动势为1.5822 V,其液接电势为0.0364 V。则该电池的阴极的为 , 。【答案】液接电势是由于正负离子扩散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反应
12、H2 +Cl2 = H+ + Cl-而,解得V,即阴极V又19. 298 K时,某电池V,V/K。若电池:(1)可逆放电96500 C;(2)短路放电96500 C;(3)在端电压为0.8E下放电96500 C,则三个过程的热效应分别为 , , 。【答案】kJJ/KkJ可逆:kJ短路:,kJ一般:kJ20. 某混合电解质溶液中含HCl 0.01 mol·kg-1,BaCl2 0.01 mol·kg-1。298 K时测得其,则 。若u(H+) = 5u(Ba2+),且t(H+) = 0.5,则t(Ba2+) = 。【答案】,故t(Ba2+) = 0.221. AgCl在下列电
13、解质溶液中:(1)0.01 mol·L-1 NaNO3(2)0.01 mol·L-1 NaCl(3)0.01 mol·L-1 Cu(NO3)2溶解度最大的为 ,溶解度最小的为 。【答案】AgCl的,而,其中,可见(3)的最大,故溶解度最大。而由于同离子效应,(2)的溶解度最小。22. 已知:,S·m2·mol-1,S·m2·mol-1。298.2 K时纯水的电导率的理论值为 。【答案】S·m-1三、综合题1.(1)某纯物质呈气液两相平衡,则气液两相的化学势相同,于是请问上述推导错在哪里?(2)对反应H2O(l, 2
14、98 K, 101.325 kPa) = H2(g, 298 K, 101.325 kPa) +O2(g, 298 K, 101.325 kPa),热效应,即,所以。由熵判据,反应可自发进行。请指出以上说法的错误之处。【解】(1)由相律可得,只有一个自由度,为单变量系统,不存在偏摩尔量的概念。(2)错误一:此时反应不可逆,;错误二:此时不能使用熵判据判定。2.(1)标明右边相图中各区域所代表的具体相态;(2)在图中分别标出纯A液体和xB = 0.1溶液的凝固点Tf*和Tf,此溶液遵守凝固点降低定律吗?为什么?ABT固溶体s【解】(1)ABTTf*Tf固溶体ss1 + s2ll + s(2)此溶
15、液不遵守凝固点降低定律。凝固点降低定律只适用于析出纯溶剂固体的情形,而此处析出的是固溶体,从相图上看,不遵守凝固点降低定律。3. 从手册中查得下列四种物质的(298 K)、(298K)和数据如下:MgO(s)Si(s)SiO2(s)Mg(s)(298 K)/kJ·mol-1-601.830-910.940(298 K)/J·K-1·mol-127.018.841.8432.5/J·K-1·mol-142.622.857.023.89(1)求反应SiO2(s) + 2Mg(s) = 2MgO(s) + Si(s) 在298 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16、2)假设以上四种物质之间不形成固溶体。在298 K及、有催化剂的情况下,求平衡转化率;(3)求673 K时上述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解】(1)kJ·mol-1,J·K-1·mol-1,kJ·mol-1,则(2)让1 mol SiO2和1 mol Mg反应,说明。100%。(3)J·K-1·mol-1J·K-1·mol-13.(1)理想气体反应N2(g) + 3H2(g) 2NH3(g),在一定温度及的平衡系统中,各物质的量为n(N2) = 4 mol,n(H2) = 1 mol,n(NH3) = 1 mol。若保持
17、系统的温度不变,往其中加入2 mol N2,则平衡如何移动?(2)在800 K,101325 Pa下,气相放热反应A(g) + B(g) C(g) 达到平衡。等温下将系统压力提高到400×101325 Pa,已知此压力下,则平衡将如何移动?【解】(1),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2),故平衡不移动。4. 在101325 Pa下,A-B系统的T-x图如下。TlACDBabl(1)试指出图中各区域(包括三相线)所代表的相态和自由度数;(2)某系统从a沿虚线变化到b,试画出步冷曲线。【解】(1)TACDBl(s)2l + (s)1C+D1(s) + C1(s)2C+l1D+l1l+(s)1
18、l(1)+l(2)1111EFGHI三相线(自由度均为0):C(s) + (E) + l(F)l(G)+ C(s) + D(s)D(s) + l(H) + l(I)(2)TlACDBablctT5. 已知电池Pt | H2| HX (0.5 mol·m-3) | HAc (0.1 mol·m-3) | H2| Pt。在25°C时的电动势E = 0.0451 V且1 mol·m-3 HAc溶液的和分别为4.810×10-3 S·m2·mol-1和a3.907×10-2 S·m2·mol-1。试求一
19、元弱酸HX的电离常数。【解】HAc的电离度,在电池中,阴极mol·m-3对于电池反应H+ (HAc) H+ (HX)电动势mol·m-3则电离常数6. 你手边有一本电化学手册,其中有298 K时的标准电极电势,离子的极限电迁移率和各浓度KCl溶液的电导率等数据。若给你一台电导仪(可直接测量液体的电导G),一套电导池,一台电位差计及你所需的任何溶液。利用以上条件,分别用电导法和电动势法求取298 K时水的离子积。请详细导出两种方法的原理。(要求:推导过程步骤要详细;用手册数据及直接测量的数据表示)【解】(1)电导法H2O H+ + OH-,电导池常数可由KCl溶液测得:整理得
20、到计算式(2)电动势法设计电池Pt | H2 | H+ | OH- | H2 | Pt,电池反应为H2O H+ + OH-则整理得7. AB的s-l相图为具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相图,低共熔点温度为760 K。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xB = 0.65,试根据下述数据计算在760 K时:(1)低共熔混合物熔液中B的化学势与纯B液体的化学势之差;(2)低共熔混合物熔液中B的活度系数(以760 K时的纯B液体为标态)。TlABBT760K918K已知:K,熔点时kJ·mol-1,J·mol-1【解】(1)B(l, 760 K,)B(s, 760 K,)B(l, 918 K,)B(s, 9
21、18 K,)则(2)以760 K时的纯B液体为标态:解得,故。8. 已知铅的熔点为600 K,银的熔点为1233 K,其低共熔点温度为Tf = 578 K。铅的kJ·mol-1。设熔液理想,求低共熔物的组成和银的值。假设。【解】由理想熔液凝固点降低公式 易求出xPb = 0.950,kJ·mol-19. 试证明:在HAc浓度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时,其反比于。【证】解离平衡常数,浓度不是很低时,即浓度不是很高时,从而,式中C为常数。10. 180 °C时在d = 0.02 m的玻璃管中放入c = 0.1 mol/L的NaCl (aq)。两极相距0.2 m,U = 50
22、 V,u(Na+) = 3.73×10-8 m2/s·V,u(Cl-) = 5.78×10-8 m2·s-1·V-1,通电30 s。求:(1)t(Na+);(2)Na+的迁移数目。【解】(1)(2)m/smol11. 有一密闭容器,温度为100°C,容器内有水和水蒸气(理想气体),其中水蒸气体积为20 L,水有0.5 mol。将容器温度升至110°C。求此过程需要的热量。已知:和分别为35 J·K-1·mol-1和75 J·K-1·mol-1。100°C时水的汽化焓为kJ/m
23、ol。【解】mol初态:H2O(l)0.5 mol 100°C H2O(g) 0.6535 mol 100°C则Pamol末态:H2O(l)0.2598 mol 110°C142294 Pa H2O(g) 0.8933 mol 110°C142294 PaH2O(l) = 0.5 molH2O(g) = 0.6535 mol100°C,101325 PaH2O(l) = 0.2598 molH2O(g) = 0.8933 mol100°C,101325 PaH2O(l) = 0.2598 molH2O(g) = 0.8933 mol110°C,142294 Pa则kJ12. 298 K时,测得电池Ag | AgBr (s) | HBr (0.1 mol·kg-1) | H2 (g, 0.01) | Pt的电动势为-0.165 V。且该温度下,AgBr的溶度积为4.9×10-13,V。(1)写出上述电池反应;(2)计算298 K时的;(3)计算0.1 mol/kg HBr的。【解】(1)Ag + H+ (0.1 mol·kg-1) + Br- (0.1 mol·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全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探讨
- 圆环液柱吸振器(TLCVA)动力特征和TLCVA-结构系统的风振控制及优化研究
- 蹦床运动员触网阶段双脚距离对踝关节负荷的影响
-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10篇)
- 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研究
- 双循环背景下区域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 社交电商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应用
- 加工器材合同范本
- 神经生物学在科技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及前景展望
- 尼龙运动鞋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DB13 2795-2018 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供水设施水池基础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方案
- 文物保护概论课件
- 《鱼类的骨骼系统》
- HBZ 131-2020 高温合金母合金选用原材料技术要求
- 生物化学绪论
- 公路工程项目隐隐蔽工程管理办法
- PCCP安装与水压试验
- 中国民间艺术 ppt课件
- 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共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