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崔家完小 2021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组教学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训练方针, 表达素养训练的思想, 留意数学素养的培育, 加强数学的实践活动, 有效地培育同学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使同学喜爱学数学,学会学数学,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同学全面进展;二、学情分析:三年级两个班共有同学 102 人,大部分的同学学习态度端正, 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摸索,主动、制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学问质量验收的情形看, 同学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 后进生的面仍是大, 针对这些情形, 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学问教学同时, 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
2、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年级的合格率;三、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有一下编排特点:1、选取的素材亲密联系同学的现实生活,新奇好玩;2、从同学的认知特点动身,优化单元学问结构;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学问、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4、强化问题意识的培育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同学个性进展;四、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形,初步懂得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洁的分数;2、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懂得四就运算的意义,会运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就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3、 在详细情形中,感受并熟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洁的换算;4
3、、结合实例熟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量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5、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量给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 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7、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 词语描画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洁的路线图;7、 通过详细的情形,感受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8、 对一些简洁大事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沟通想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测量等学问解决问题;10、在实践活动中,初步明白分析、争论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五、 教学中要留意的几个
4、问题1、加强学习目的性训练,充分挖掘同学的潜能,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2、 增强同学的动手实践活动,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果;4、多创设学习情形,大胆放手让同学自学,解疑问难,进展同学的个性特长;5、留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同学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懂得数学;6、给后进生和弱智生更多的关怀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六、详细教学工作方案和措施支配如下:第一周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熟识教学目标是:1. 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 克, 1 吨=1000 千克,会进行简洁的换算,能依据详细的情形
5、挑选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2. 在观看、操作活动中,培育初步的估算才能;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洁问题;3. 在详细的情形中,让同学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其次周到第三周其次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本单元内容有: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的验算;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懂得除法的意义;把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了;2、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说明估算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把握除法的验算方法;3、经受探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
6、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4、能利用所学的学问提出并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第四周教学第三单元对称;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是:1、感知对称现象,熟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2、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形象思维;3、观赏、感受对称美,初步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第五周至第八周教学第四单元;教学内容有:1、商是两位数的除法;2、商中间、末尾有 0 除法;3、混合运算;教学目标是:1、学习把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会运算含有除法的四就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次序;2、经受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运算策略的多
7、样性, 养成估算的习惯;第九周教学第五单元;教学内容:给定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一个方向,认 其他的方向, 看简洁的路线图;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学会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的方向,看简洁的路线图;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2、经受辨认方向与不同的方向观看物体外形的过程,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能在生活中发觉、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洁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对数学的爱好;第十周进行段考质量分析,作好下半学期的教学工作;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教学第六单元, 教学内容有:1、一个因数是整十
8、数的口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3、混合运算;教学目标是:1、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 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 并能正确运算; 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洁乘除混合运算;2、经受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运算方法的过程,培育初步独立摸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经受探究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胜利的体验;第十五周至十六周教学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是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懂得面积的意义;体会并熟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2、能
9、用自选单位估量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运算公式,能估量、运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经受观看、操作、归纳等探究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进展空间观念;第十七周教学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熟识; 教学目标是: 初步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熟识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 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 1 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不大于1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用分数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第十八周教学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学目标是:1、体验有些大事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就是不确定的;2、知道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
10、爱好,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第十九周以后期末复习引导同学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 使同学较系统地把握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第一单元教学方案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 克, 1 吨=1000 千克,会进行简洁的换算,能依据详细的情形挑选合适的仪器称物体的质量;2、在观看、操作活动中,培育初步的估算才能;能结合生活实际,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3、在详细的情形中,让同学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位置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头学习 有关质量学问, 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质
11、量的学问比较抽象, 特殊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 同学在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 缺少必要的情形中积存丰富的感性体会;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看、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形中积存丰富的感性体会,初步形成质量观念;教学重、难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熟识和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量;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以及质量单位之间的互化;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素材,创设好玩的问题情形;2、重视估量、验证、调查,让同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克、千克、吨的初步熟识;3、教学要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提高同学的应用才能;教学时间: 4 课时;千克、吨的熟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九单元信息
12、窗 1 中的第一、二个红点和第一个绿点( 2-4 页)克、千克的熟识教材分析:教材的设计图文并茂,情境图出现的是同学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 的情境;借助几种动物质量的信息,熟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教材的设 计意图: 一是通过明白动物的有关学问, 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是让同学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三是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贯穿其中,形成强 烈的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熟识;学情分析:质量单位对于同学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教学时,可以让同学沟通课前调查的有关动物质量方面的资料, 说说动物质量方面的趣闻, 假如没有查到, 可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 “动物趣闻” 这一素材, 由动物世界的奇
13、闻趣事引出对质量问题的探究;在同学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蜂鸟的质量感到奇怪,并主动提出“1 克有多重?”,让同学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体验1 克、50 克、100 克、500克等有多重,为同学今后估量其他常见物体的质量供应体会;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生活情形, 感受并熟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明白克和千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2、把握 1 千克=1000 克并能进行简洁的运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要点分析: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有关的简洁问题;教学预备:天平、托盘称、食盐、鸡蛋、钮扣、2 分硬币、花生仁、大豆;过程设计:一、
14、创设情形,提出问题;老师:同学们喜爱动物吗?今日老师给你们讲几个有关动物的小学问;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同学:蜂鸟,像蜜蜂一样大;老师:你知道吗?蜂鸟刚孵出来时仍不到一克呢! 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千克;板书: 1 克老师:你喜爱小狗吗?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狗有多重吗?同学回答疑题;老师: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一千克,两袋食盐的质量是千克;板书: 1 千克老师:你明白袋鼠吗?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 千克,最小的约重 4 克;板书: 40 千克、 4 克老师: 1912 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 吨,它的肾重一吨;方水的质量大约是吨;板书: 150 吨、1 吨老师:依据老师讲的动物趣闻,
15、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学:小组争论后提出问题;老师:板书同学提出的问题;二、感受 1 克、1 千克的实际重量;1、熟识感受克;老师: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的问题, 现在我们先解决 1 克有多重的问题, 那么一克到底有多重呢?老师:出示天平, 向同学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天平称出花生仁、 硬币、钮扣、图钉、黄豆等大约一克的东西;同学:说出实际生活中仍有哪些物品大约重一克?找出来掂一掂;老师:平常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 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做单位,可用g 表示;板书:克( g)老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带的小食品的质量是多少?2、熟识感受千克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
16、带的食盐所标的质量是多少? 那么两袋食盐重多少克?同学: 500 克+500 克=1000 克老师:表示教重物品的质量,我们常常用千克做单位;1 千克又叫做一公斤;千克用( kg)表示;谁知道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 1 千克=1000 克老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四周仍有哪些物品是1 千克?同学:找出来小组内掂一掂,感受1 千克的轻重;老师:谁能我们四周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做单位? 同学:小组内争论;4、感受体重;老师: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 同学:同为之间相互抱一抱感受一下; 三、 巩固练习,实践活动巩固练习:第 6 页 1、2 题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四、教后小结板
17、书设计:创新特色:克、千克的熟识1 克 1 千克gkg通过提出“ 1 克有多重”、“1 千克有多重”等问题引出对质量单位克、千克的熟识;通过看、掂、估、称等活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培育初步的估量才能; 教学“ 1 克有多重”是,第一让同学依据教材供应的“蜂鸟的质量”这一信息提示,明确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然后让同学结合生活体会推测和估量生活中哪些物品质量大约是 1 克重;在掂、估、称的过程中把握了1 克 有多重;从而让同学初步建立了“克”的概念;教后反思: 同学能够结合详细生活情形, 感受并熟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明白了克和千克的实际质量, 初步建立起了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并把握了 1 千
18、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洁的运算;但是对对于生活中的物体不能挑选合适的质量单位;基本功训练重点教材的设计意图:一是通过明白动物的有关学问, 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是让同学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三是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贯穿其中,形成剧烈的 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熟识;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有关的简洁问题;一、填合适的单位:一袋面粉重 25()一袋食盐重 500(一袋饼干重 250()一袋牛奶重 250()一袋大米重 10()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 一袋面包重 250 克()(2) 一根火腿肠重 100 克()(3) 一个西瓜重 3 克() 三、连一连:一头黄
19、牛重65 克一袋水泥中50 千克一头蓝鲸重200 千克一辆卡车载重8 吨一瓶墨水重50 吨四、拓展延长:1、小调查:1 千克鸡蛋、 1 千克苹果各有多少个?2、回家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并记录下来;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本课尽可能给同学供应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同学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 1 克和 1 千克到底有多重;同学已经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对长度单位的熟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对重量单位克、千克的感知,就较为抽象,在生活上接触也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强同学的感性熟识;在老师指导下,让同学学会使用观看、比较的方法,发觉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并验证,在
20、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同学获得新知,从而具备肯定的探究才能;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 ” 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 为全方位参加制造了条件; 同时也能更好地满意每个同学的学习心理需求, 启发思维, 使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培育;2、指导同学回忆学习历程,发觉一些规律或争论成果,同时,课外延长, 回家调查争论 “成长中的我 ”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同学自由组合,在校内、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量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争论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 进行沟通,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熟识,仍有助于同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 数学的乐趣; 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 找
21、同学进行个别访谈, 明白同学参加争论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同学探究和实践供应体会;其次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懂得除法的意义;把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了;2、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说明估算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把握除法的验算方法;3、经受探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4、能利用所学的学问提出并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的验算;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建议1、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进行学习;2、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3、运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教学时间:本单元用 10 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风筝厂见闻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出现的是一个风筝加工车间的情境,一边是工人们正在加工风筝, 一边是车间主任和厂子的谈话;通过“生产进度表”以及对话中供应的信息,启示同学提出“各种风筝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等问题,引发对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内容的学习;学情分析;教学时,我利用讲故事的方
23、式创设情境,和同学一起“走进风筝加工厂”;情境图的信息有图画和文字, 可以让同学成天观看画面后, 重点关注情境图供应的文字信息, 并引导同学依据信息提出 “各种风筝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对新学问的学习;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形,感知除法的意义;2、探究并把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运算;3、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学会合作学习;4、培育同学的估算才能;教学要点分析:使同学把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内正确的进行运算;教学难点:商的末尾有简洁丢掉;教具预备:风筝厂见闻情形图过程设计:一、感知情形提出问题老师:出示风筝厂见闻情形
24、图,让同学观看;并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同学:对比情形图,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老师:请同学们小组争论提出问题;同学:小组争论后找出代表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老师:板书同学所提出的问题;1、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2、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 .3、平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 .4、平均每天要做蝴蝶风筝多少个.5、平均每天要做小兔风筝多少个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老师:引导同学解决第一个问题,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 同学: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答的方法;60÷2老师:总结同学的算法,并组织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把 6 个十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3 个十,就是 30;由
25、于 30×2=60 所以 60÷2=30老师:引导同学解决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只?240÷6同学小组内争论解决的方法;老师:引导同学进行沟通把 240 看作 24 个十,把 24 个十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 4 个十,也就是 40;24÷6=4 可以推出 240÷6=40老师:平均每天大约能做多少只仙鹤风筝怎样求?同学:列式92÷3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动脑,用你喜爱的方法解答;同学:独立运算后进行小组沟通;老师:总结同学的算法;可以把 92 看作是 90,90÷3=30(只)每天大约做 30 只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应当
26、做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仍可以怎样运算?(用乘法)老师:出示第四个问题,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同学:独立运算,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师:组织同学沟通自己的做法;三、 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同学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2、其次题;同学独立练习后,小组争论,找出规律;3、第三题;同学独立运算,集体订正;比一比谁写的最快;四、 布置作业 第四题;板书设计 :1、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老鹰风筝.60÷2=30(只)2、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240÷6=40(只)3、平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138÷720(只)4、平均每天要做蝴
27、蝶风筝多少个.320÷4=80(只)创新特色: 在教学口算除法时, 为了让同学对新学问易懂易记, 我让同学自己动手摆学具,通过摆学具可以看出2 个 30 是 60,通过分析知道 60÷2 就是把 6 个十平均分成 2 分,每份是 3 个十,就是 30 其次是估算的过程中我让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乘法;估算完 后,在引导同学摸索“每天做 30 只,能完成任务吗?”懂得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的道理,让同学充分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其次单元基本功训练重点本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同学学习了表内乘、 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是学习
28、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同学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 懂得算理, 把握运算方法,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重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1、运算下面各题,并进行演算;76÷2367÷398÷ 4796÷ 7765÷5986÷ 8352÷22、张丽小组方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给幼儿园做226 朵小红花;前 3 天做了 98朵,后 4 天平均每天做了多少朵才能完成任务?其次单元教学反思1、让同学在观看摸索中懂得算理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 的笔算方法时, 我主要是让同学自己观看竖式并结合操作摸索以下
29、问题: (1)从哪一位开头算起( 2)2 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其次个 4、6 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 通过观看、摸索, 应用已有学问 (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 很简洁懂得其次个 4、6 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2、让同学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在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 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同学应能应用已有学问运算出结果, 为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进一步懂得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同学摆小棒来懂得; 使同学通过动手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 由于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详细形象,易于促进爱好,便于建立表象,有利 于懂得学问等特点; 所以, 通
30、过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学习新学问, 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同学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 懂得" 形" 和" 数" 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同学在动手操作的开心氛围中猎取学问;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喧闹的民俗节单元备课第三单元中的两个红点对称( 2834 页) 教材分析:1、素材的选取;民俗节:我国的民风、民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材出现的是同学们观赏、 沟通在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照的各种照片的情境; 照片的内容丰富, 既包括中国的古典建筑, 有包括京剧脸谱、剪纸、风筝、荷包等民间的艺术品,仍有杂技表演等;现实而新奇的素材 有
31、利于吸引同学学习;2、情境窗的设置;本单元设置了 1 个信息窗民俗节见闻学情分析:(1) 情境;信息窗分为古典建筑,京剧脸谱,风筝、剪纸及荷包、杂技表演的真实照片及依据人物的动作抽象出的示意图四个板块;(2) 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只设置了两个红点即两个例题;第一个红点: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感知对称现象, 熟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3) 教学中应留意的几个问题;让同学充分的讲;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引入,让同学结合情形图中的内容谈自己的发觉,不要过早地揭示结论;发觉结论列举; 在同学初步明白了什么是对称现象的基础上, 再引导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列举对称物体,以加深对对称现象的
32、懂得;从局部到整体; 引导同学认真观看, 分析图中人物动作特点, 感知对称现象;教学目标:1、感知对称现象,熟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2、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形象思维;3、观赏、感受对称美,初步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要点分析:教学重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熟识对称图形;教学难点:是给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改进教学的措施:1、素材的选取集现实性与时代感于一体,融数学美与艺术美于一身;使同学在美的熏陶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2、留意操作,加深体验;本单元多处设计了画、拼、剪等操作活动,使同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熟识和懂得;教学预备:师生都预备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教学时间: 2
33、 课时第三单元喧闹的民俗节其次课时教学内容: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3134 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同学感知对称现象,熟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老师教给同学学会用操作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同学已经初步熟识了轴对称图形, 教学中应多给同学供应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与沟通的机会, 要勉励每一个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有通过大量的找、 拼对称图形;才能进一步熟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本节课引导同学认真观看、 积极动手、相互沟通,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明白对称现象,并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的活动进一步
34、熟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教学目的:1、在探究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解决简洁的问题,进展形象思维;2、情形中观赏、感受对称美,激发同学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预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各种外形的三角形、梯形;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教学重点:1、轴对称图形上面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看过杂技表演吗?你看过大型的杂技表演吗?你喜爱看吗?喜爱它的什么?(喜爱它精湛的技术和美丽的造型)你发觉哪些美丽的造型都有什么特点 吗?二、出示情境图:看到他们的造型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同学可能会提出许多问
35、题, 是要引导到这些图形的特点上来)师:假如从这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线, 这些图形沿着中线对折, 两边能完全重合,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 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 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三、自主练习:1、第 32 页 1、2、3 题同学先独立做,在集体订正;第 4 题要提示同学留意单位名称的统一;第 5 题、此题渗透一个对称图形可能有多条对称轴;第 6 题、第 7 题,是半例题性质的题目, 学习内容是镜面对称, 此内容比较抽象, 完成第 6 题时,可让同学利用镜子实际操作感受一下, 以加强对镜面对称的感知; 完成第 7 题时,先让同学看图编一个包含教学学问的小故事, 然后说明这个故事所包含的数
36、学道理,加深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懂得,增强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第 8 题、第 9 题让小组内争论完成;课后反思:在探究活动中, 同学初步形成了的空间观念, 能够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解决简洁的问题, 进展了同学的形象思维; 但是不能全部做出对称图形的全部对称轴,我预备在以后的练习和复习中多设计这样的内容;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 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创新特色: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加强操作和沟通; 多给同学供应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与沟通的机会,要勉励每一个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有通过大量的找、 拼对称图形;才能进一步熟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仍可以通过
37、剪一剪、 折一折的方法, 加深对对称图形特点的熟识;基本功训练重点 :设计意图: 让同学感知对称现象, 熟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学会用操作方法确定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本单元重点:通过观看、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难点: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一、请你填一填;1、长方形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2、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二、请你判一判;1、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2、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3、英文字母“ k”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 三、画出方格纸上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略第三单元教后反思在教学对称图形时 ,不仅
38、要讲抽象学问 ,仍要讲审美情感 ,审美才能的培育 .我在支配这堂课的最初设想是以审美乐趣作为同学把握学问的向导,是同学在审美的同时求取真知 .运用美的也就是数学原理制造美,体验制造过程本身的愉悦 ,培育了同学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才能 ,使这堂课成为美的数学课 .教学设计必需具有制造性 ,让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对称图形 ,并让同学对作品进行品评 ,观赏,获得胜利的欢乐 .老师的教学设计带有制造性时 ,同学也会被带入制造性的课堂之中 ,同学的学习过程也具有了探究性 ,制造性 ,同学的学习成果富有制造性 .对称既是数学概念 ,又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美 ,以同学学习的心理
39、过程来看,认知过程与审美过程本身就是渗透在一起的;同学 对学问的把握与懂得以及由学问到智力的转化过程都需要借助情感媒介来实现, 而审美情感正是向智力转化的最有效动力,从这节课我熟识到只有老师制造性的 教,同学才能制造性的学 ,一旦同学的学习活动布满制造性的时候,学习过程便布满美的魅力 ,成为同学积极进取 ,自我完善的过程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敏捷, 有挑选性地利用信息窗中的情形图,引导同学充分运用比较,观看,动手操作等方法,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来初步学习对称学问.通过找一找 , 折一折,做一做,猜一猜等多种方法让同学感受对称;突出实践 ,让同学进一步体验对称现象,明白其特性
40、,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成效.一、教材分析:第四单元采访果蔬会单元备课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洁的两、 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 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今后学习两、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算理、把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留意渗透估算,特殊是运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常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定,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二、教学内容:1、商是两位数的除法;2、商中间、末尾有 0 除法;3、混合运算;三、教学目标:1、学问才能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41、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 (有括号) 的混合运算;2、过程方法(1)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运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2) 、重视引导对同学对新学问的自主构建;(3) 、关注学习过程评判,发挥评判的勉励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进行较复杂运算的过程中, 细心培育认真、 扎实的学习习惯; 常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定,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四、教学难点:商中间、末尾有0 的笔算方法;五、教学时间: 8 课时1、信息窗 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课时2、信息窗 2:采访果品加工厂 - 学习商中间有 0
42、 和学习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课时3、信息窗 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 - 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 (有括号) 的混合运算; 2 课时六、教学措施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运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2、重视引导对同学对新学问的自主构建;3、 重视估算;4、关注学习过程评判,发挥评判的勉励作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学书第 35、36 页;教材分析:(1) )本信息窗出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国际果蔬博览会上在苹果、黄梨、葡萄、大枣四个展区对果农的采访情形; 由于场面比较大、 信息比较多; 信息都是通过对话、标注牌的标注等形式出现;信息有:苹果展区: 8 个品
43、种,共 184 箱;黄梨展区: 5 天接待了 345 名客商;签订了 460 吨销售合同;葡萄展区: 9 个葡萄园,去年产葡萄 718 吨;大枣展区:运来 425 千克大枣,每箱净重 5 千克;(2) )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置了一个红点、一个绿点共两个例题;第一个红点: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算式184÷ 8 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运算方法;第一个绿点: 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算式718÷9 对红点学问的巩固,估算;学情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首次出 现,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引导同学进行估算;判
44、定商的大致范畴,在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笔算方法; 这里重点引导同学摸索: 为什么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通过摸索,让同学懂得算理,学会算法;其次重视估算; 估算即是学问目标, 也是才能目标; 可以把估算作为运算的一种策略, 也可作为笔算的一环,在笔算之前先进行估算,用估算对运算的结果作出判定;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让同学提出并解决问题,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运算方法;2、在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运算过程中,培育创新意识及合作才能;3、经受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进展同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爱好;教学重点;三位
45、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运算方法;教学预备:信息窗的图片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 9 月份我们烟台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国际果蔬博览会)你去参观过吗?谁来介绍一下你参观果蔬会的情形; 我们烟台是全国著名的果蔬大市, 烟台苹果、 莱阳梨久负盛名, 今日老师就带你们去参观果蔬博览会;二、提出问题让同学认真观看图片师:谁来说说你在果蔬博览会上都看到了什么?多指同学沟通;师:同学们观看的真认真, 你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小组内的同学整理一下, 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小组沟通)师:哪一小组情愿把你们整理的情形说给大
46、家听一听?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三、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真了不得,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当怎样解决呢?生: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应当用除法解决;师:好!那么怎样运算呢?请同学们先摸索一下, 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沟通;看哪个小组争论的好;(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巡察参加小组沟通)师:哪个小组情愿把你们组争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生:我们组认为应当用 184÷8,由于 8 个品种一共有 184 箱苹果,把这 184
47、 箱品果平均分成 8 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师:能估算一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大约有多少箱吗?生:我估量平均每个品种比 20 箱多一些,由于假如每个品种有 20 箱, 8 个品种就有 20×8=160(箱),实际 8 个品种一共有 184 箱,所以商应当比 20 大一些;师: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 184÷8 的商应当比 20 大一些, 那么, 平均每个品种的品果到底有多少箱呢?(小组沟通)指生沟通生:我们估算出商比 20 大,先商 20,20× 8 得 160,仍有 24 箱,再除以 8 得 3, 和起来是 23;生:我们估算知道商应当是20 几,所
48、以我们认为再运算时应当先商2,表示 2个十,所以应当写在十位上,与十位上的8 对齐, 2 个十乘以 8 是 160 箱,仍有24 箱,再商 3,所以得 23;生:百位上的 1 除以 8 不够,再看前两位 8,18 表示 18 个十,除以 8 商 2 个十, 应当和十位上的 8 对齐, 2 个十乘以 8 是 16 个十,仍余下 24,再商 3;师确定同学的回答后,将第三个同学的想法加以补充,板演在黑板上;让同学自己解决问题 2、3;(要求用竖式)集体订正;师: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多少吨.葡萄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来解决;同学笔算有余数或是估算都可以;四、自主练习第 1 题让同学做在书上;第 2
49、题要留意让同学分析题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五、作业第 3 题;六、自我评判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对自己现中意吗?板书设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184÷8 23718÷980(吨)23为什么商 2 要在十位上?8 1841624240创新特色:本节课我充分利用迁移规律解决问题;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中,同学的探究思路比较清楚,已把握了有关的运算方法,在教学本信息窗时,要充分利用迁移规律, 敬重同学已有的体会, 给同学供应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同学自主构建新学问;第四单元基本功训练重点一、直接写得数;250÷ 5=480÷6=
50、400÷8=78÷ 6=897÷ 8=756÷9=627÷ 3=642÷6二、用竖式运算,并验算;414÷ 9=三、请连线;754÷ 5=125÷ 2余数是 1268÷ 3680÷ 6余数是 2751÷ 4477÷ 5四、脱式运算;余数是 3196÷ 7582÷ 6+148(910485)÷ 5( 216+342)÷ 9五、活用学问,解决问题;1、三年级要在大路两旁栽 140 棵树,已经栽了 32 棵,剩下的要在 2 天栽完;
51、平均每天要栽多少天?2、王英说:我们要把 520 本书捐给期望工程;张力说:这些书5 本捆一捆, 4捆打一包;请问:一共能打多少包?3、食堂原有 26 袋大米,又运来 34 袋,食堂每周大约需用3 袋,这些大米能用多少周?4、公园一个周共接待游人 706 人,平均每天大约接待多少人?假如每张门票8元,这个周共收入多少元?第四单元单元教学反思今日教学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方面做起;1 、让同学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从以下两个在探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 由于部分同学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运算出结果, 为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进一步懂得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同学摆小棒来懂得;使同学
52、通过动手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 由于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详细形象,易于促进爱好,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懂得知 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学习新学问,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 同学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懂得“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 而使同学在动手操作的开心氛围中猎取学问;2 、加强估算教学的力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敏捷估算是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后再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延长, 更突出估算的现实意义; 教学中我让同学先通过自出估算题目, 从中发觉问题、 提出问题, 小组沟通探讨出敏捷估算的方法,在把握巩固估算方法的基础上, 再突出估算在检验除法中的作用,
53、并利用估算解决生活现实问题; 充分放手让同学大胆地动手做,并大胆说,培育同学的合作沟通,自主探究意识;使同学明白估算要依据实际情形敏捷挑选运算方法,达到估算目的, 进展估算意识;仍可以用估算来检验除法的运算, 提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才能和精确度;课堂上我充分放手让同学探究解决问题,功的欢乐,让同学轻松、欢乐学数学;从而提高同学的同学爱好, 体会成3、本节课我第一为同学创设现实的、包蕴着商贸意识的社会情形, 激发同学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是培育同学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社会、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才能,使同学在详细的情形中探究学习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方法;结合详细情境, 同学能够提出
54、并解决问题, 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在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运算过程中,培育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及合作才能; 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进展了同学的应用意识,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爱好;教学目标:第五单元 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结合详细情形,能够依据在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中给 定的一个方向, 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 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 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洁的路线图;结合实例, 感知平移、 旋转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初步感受
55、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明白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比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精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教学重点:辨认方向;教学难点: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详细方位;教材位置:本单元关于位置的熟识,是在同学初步明白了东、西、南、北四个方 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平移、旋转现象是同学第一次接触, 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留意问题:让同学在详细情形中辨认方向,在观看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教学建议:1、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2、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位置与变换(一)教学内容:教科书 p52-56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 对比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精确位置;教材分析:本课选取的题材是走进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 展现的是一幅文明富有的农村生活画面;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农村新貌, 同时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学习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比方位图确定 某一地点的精确位置, 把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体会位置与变换在生活中的作用;学情分析:本课是关于位置的熟识,是在同学初步明白了东、西、南、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宣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手动操作功能讲解
- 新生儿眼护护理
- aib知识培训课件
-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 9001基础知识课件
-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 2025年春形势与政策第二学期练习题、知识点梳理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下学期高三考前(二模)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月考质量评估课后辅导过关检测考试
- 第二单元第1课《叶子的纹理》课件 一年级美术下册 浙美版
- 2025年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企业上市居间合同范本
- 2025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上环取环的知识
- DT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
- 救助站开展救助业务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