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比较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 传统盲探法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差异。方法 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为i或ii级。患 者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盲探组(n组)。两组均 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合剂20ml,比 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麻醉优良率,感觉阻滞起效 和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观察并记录 并发症。结果两组操作时间无显著差异。u组麻醉效 果优良率明显优于n组。u组感觉阻滞起效、维持时 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4.14±0.8)min> (358.63 ±59.20) mi

2、n、(9.99+1.75) min,显著优于 n 组的(5.06±1.05) min、(289.43 ±69.99) min、(12.08± 1.20) min (p关键词: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可视化技 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目 前,在麻醉领域应用超声定位行神经丛阻滞己具有较 成熟的技术规范和临床实践经验,而超声引导的臂丛 神经阻滞这一可视化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该法在近 乎直视的情况下进行穿刺和注射药物,实时调整穿刺 针的进针方向,掌握局麻药的扩散分布情况,通过针 尖的精确化定位,使局麻药能够包绕各

3、个神经干,达 到准确定位。实时监视的同时,又能减少神经和血管 损伤,从而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降低相关并 发症的发生。超声显像定位技术有望成为外周神阻滞 的金标准1。本研究旨在探索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 经阻滞与传统方法阻滞的效果差异。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拟行上肢手术患者80例择期 手术患者,手术部位为上臂下段、肘部、前臂、手部 等。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860岁,平均(41.21 ±13.14)岁,体重 4385 kg,平均(56.27±19.12) kg, asa i或ii级,无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凝血功 能不全,上肢神经功能损伤,穿刺部位感染。随机分

4、 为两组:采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u组和 采用传统盲探法的n组。u组患者无麻醉相关并发症, n组患者1例出现霍纳综合症,1例局部血肿,1例异 常神经阻滞(阻滞时间大于12h),考虑为神经内注射。1.2操作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飞利浦多参数 监护仪(mp20)进行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和心电图 监测,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给予0.1 mg/kg咪达哩仑镇 静。嘱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双手自然放置于身体 两侧。u组采用索诺声便携式超声系统(s series)对 肌间沟处臂丛神经进行扫描,发现在前斜角肌与中斜 角肌之间有类圆形低回声呈束形排列分别的臂丛神经 干,在探头的外方,采用纵轴平面内进针技术

5、,使针 体始终处在探头平面内,通过超声引导针尖抵达神经 干周围,注入局麻药,通过超声显像发现神经干被局 麻药逐渐扩开并包绕。若神经干会被局麻药推向一边 导致扩散不均,则调整针尖位置直至神经干完全被局 麻药浸润。n组采用传统盲探穿刺技术,在前、中斜 角肌间隙垂直皮肤进针,当患者口述上肢有触电样异 感时注入局麻药,无法获得异感的患者采用触及横突 给药方式。两组均给1%盐酸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 因合剂20 mlo1.3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操作时间,即穿刺针接触 皮肤至穿刺针拔出皮肤所用时间。注药完成后,分别 记录感觉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 时间(vas0.05),见表1。2.2

6、两组患者操作所用时间比较u组操作时间(3.6±0.8) min, n 组操作时间(3.8±0.7)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比较,u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组(p0.05),而u组的感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n组(p超声组在阻滞优良 率较盲探组有显著优越性。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相比 传统盲探法无论是在感觉神经阻滞,还是运动神经阻 滞上均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的优势。利用超声影 像技术所具有的无创伤、定位准确、动态观察、操作 方便特点7,能够在肌间沟水平清晰的区分臂丛神 经,并且准确的找到上中下三干;采用平面内进针技 术,实时监测穿刺针的行走路径

7、,既能避免由穿刺针 造成的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又能使局麻药对每一根神 经干形成良好的包绕浸润,达到满意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两组实验并发症发现,n组岀现霍纳综合征和短 暂呼吸困难各1例。sinba等的研究指出,在肌间 沟水平注入10 ml20 ml的局麻药的剂量,操作侧膈 神经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全阻滞。本研究通过u组 的操作发现,在肌间沟注入20 ml局麻药,超声图像 显示局麻药在肌间沟间隙扩散的同时,会有少部分药 液沿前斜角肌表面扩散,而膈神经正好走形于前斜角 肌表面,这会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膈神经阻滞,即便 患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因此为了减少 麻醉并发症的出现,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操作

8、在超声引 导下进行实时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这一可视 化技术具备效果好,作用时间持久,并发症少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marhoferp, willschke h, kettner s .currentconcepts and future trends in 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anesthesiajcnrr opin anaesthesiol,2010, 23(5): 632-636.2 fanelli g,casati a, beccaria p, et al.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

9、us anaesthesia with small volumes of ropivacaine 0.75%: effects of the injection technique on the onset time of nerve blockadej.eur j anaesthesiol, 200l 18 (1): 54-58.3 gutton c,choquet o, antonini f,et al.ultrosound-guided interscalene block: influence of anatpmic vari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j.a

10、nn fr anesth reanim, 2010, 29 (11): 770-775.4 gessler j, schafhalter zi, gray at, et al.an ultrasound study of the phrenic nerve in the posteripor cervical triangle: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scalence brachial plexus blockj.reg anesth pain med, 2008, 33 (6): 545-550.5 文四成,陈潜沛,邓蕊,等.超声可视下肌间沟 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广东医学,2014, 35 (3): 398-400.6催旭蕾,徐仲煌,董锡臣,等.超声引导肌间沟 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 24 (1):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