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农民嗑”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1页
说说“农民嗑”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2页
说说“农民嗑”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3页
说说“农民嗑”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说“农民嗑”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关键词农民嗑;新闻写作;报道新闻语言讲求准确、清晰、生动,语言运用得当会让读者感到新闻的 真实,阅读起來也会十分顺畅,不拖泥带水。而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新 闻写作中。如果能巧妙地使用一些“农民嗑”,则会使新闻显得更加真实 可信,更加生动形象,也会拉近读者与媒体间的距离。所谓的“农民嗑”, 就是农民日常生活里经常使用的语言,它有别于机关干部、工人、教师、 学生、商贩、社区大妈在釆访中,记者如果能够把这些具有明显特征 的语言记录下來,写作时再巧妙合理地运用到稿件中,无疑会让读者,尤 英是农民读者倍感亲切。“农民嗑”的运用,应因稿件而定。时政类新闻报道,如:重大会议

2、报道、领导活动报道、涉及外事等较为严肃的新闻报道,则不宜使用“农 民嗑”。这类新闻的写作,比较适合运用准确、清晰的“纯新闻语言”。而 对于一些发生在农村基层、发生在农民身边的新闻,则比较适宜使用“农 民嗑”,让新闻更加贴近农民、贴近读者。“农民嗑”在新闻写作屮的运用。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在新闻表述过程中巧妙地使用“农民嗑”。黑龙江日报近期刊发 的大市场铺出“全省首富路”一稿,就是在新闻表述中运用“农民嗑” 的一个很好范例。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绥阳镇绥西村棚室里,一串串 如糖葫芦一样的菌袋上密密麻麻长满了一元硬币大小的黑木耳。菌农们正 在自家棚室内进行'拔大毛'式采摘,

3、村委会主任李忠仁边忙活边跟记者 说:'我们这里没有农闲的时候,一年四季都忙着木耳的培育、采栽,种 完春耳种秋耳。全村200多户,去年种了 1600 j)袋,人均收入两三万, 多的一户能收入30多万。为啥这么挣钱?我们的木耳质量好,全国闻名。 为啥这么有名?我们有大市场呀,全国的商贩都上我们这来收木耳,根本 不愁卖其中:“一串串如糖葫芦一样”、“长满了一元硬币大小”、“拔 大毛”、“为啥这么挣钱? ”、“为啥这么有名? ”等都是动用较为恰当的“农 民嗑”。再如:黑龙江日报佳木斯众志成城降“涝魔”保春种一稿,“去 年的'埋汰秋'留给人们的记忆还没有忘却,连续的冬雪和春雪乂不

4、期而 遇。今年的地怎么种?如何保证实现粮食生产t连增'目标? 50年不遇 的'涝魔',摆在佳木斯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户们面前。”其中的“埋汰秋”、 “涝魔”等语言,都是农民朋友经常唠的“嗑”。二、整理归纳好间接引语,在间接引语屮合理地运用“农民嗑”。间 接引语是经过记者整理后的被釆访者的话语。记者在整理农民语言过程 中,应在能够表达明确被采访者的意思前提下,尽量保留农民语言。女口: 黑龙江口报今年5月刊发的盛云鹤:“乡土专家”会赚钱一稿中,有 这样一段间接引语,“老盛说,棚室产品从春到秋一直都需要耐心护理, 不论是掐尖、打叉、绕蔓,还是疏花、疏果、滴灌,都要勤观察温度、测

5、 量湿度、瞅花瞧叶,才能既有产量乂有品质。耍坚持常动手。比如坐果期, 棚室温度连续两小时超过35°c,这茬果就全化了。至少要延后七天上市, 别人的瓜1斤卖40元,你可能10元都卖不上。”经过记者整理,读起來 既能表述得非常明确,又较好地保留了农民的原话。三、尽量运用直接引语,保留原汁原味的“农民嗑”。原汁原味的“农 民嗑”,最能体现出农民的语言特点。也最能让新闻体现真实。在一些有 关农村、农民的新闻报道屮,直接引语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如 黑龙江日报近期刊发的孙吴:春耕和时间赛跑一稿中,有这样一段直 接引语:“天一放晴,就出来试着整地,虽然很粘,但也整了 1加多地, 今夭风吹吹

6、,明天就能播种了。”吴忠波边说,边随手拿出一张印有天气 预报的宣传单:“乡里发的天气预报显示,后天又有雨,得快整地,快播 种,能播种一亩是一亩。”这样一段原汁原味的“农民嗑”,会让读者感到 被采访的农民刖友抢抓春耕的急切心情。黑龙江日报在今年3月全国“两 会”期间。刊发的一篇农民代表翟友财现场提建议的稿件大米“美容” 多能耗少营养,可谓是一篇直接引用“农民嗑”的最好例子。新闻开头 便是“我叫翟友财,是黑龙江省兴凯湖畔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爹是农 民,我爷爷也是农民”质朴的话语,将这位农民代表活灵活现在展现 在读者面前。接着文中乂引用到“听了总理的报告,让我从中感到了党中 央、国务院对农民的高度关注、关怀和关爱,让我们农民兄弟心里暖和和 的。”文中还引用到“今天,我带着基层农民兄弟的嘱托,来说说我们农 民身边最关心的事儿、最烦心的事儿,最希望改革和解决的事儿这些 实实在在的“农民嗑”,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这篇新闻报道最后一 段仍以这位农民代表的直接引语结束。“人可以化妆,大米可千万不能美 容!”说到这,翟友财一下抬起头,大声说:“我建议加强宣传引导,从国 家层面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健康、正确、节约的消费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