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2/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1.gif)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2/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2.gif)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2/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3.gif)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2/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4.gif)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2/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108a3285-751f-44b8-a768-2b51a1d7cf4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1“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二一三年四月“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一、目的与依据为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下简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准确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4号)、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办法的通知(环发20131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
2、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的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行政区域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三、考核原则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四、考核内容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满分100分):(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及培训情况(5分)。包括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情况和减排监测体系培训情况。(二)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30分)。包括排污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工作完成率、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等。(三)监督性监测开展情况(20分)。包括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完成率、监督性监结果公布率等。(四)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开展情
3、况(30分)。包括现场端运行维护、比对监测、现场核查、监控管理、监督考核情况等。(五)能力经费保障情况(15分)。包括国家补助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地方资金配套情况和标准化建设情况等。五、考核程序考核包括各省自评、现场核查、专家审核三个阶段。(一)各省自评各省(区、市)按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指标解释及评分细则(附件一)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核查表(附件二)要求,准备相关材料,认真填写核查表,编写自查报告。(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组在听取地方人民政府自查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采用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抽查、现场核实等方式,检查各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同时依据各督
4、查中心的日常督查检查情况,核定各地填报的核查表,编写现场核查报告。(三)专家审核审核专家在听取现场核查组汇报的基础上,依据各地提交并经现场核查组认定的现场核查报告、核查表,以及各相关部门掌握的材料,对各地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得分情况进行复核。六、考核时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的考核工作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一并进行,每年一次。七、考核结果(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得分为85100分的,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成绩为“优”;考核得分小于85分且大于等于75分的,考核成绩为“良”;考核得分小于75分且大于等于60分的,考核成绩为“
5、合格”;考核得分小于60分,或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低于80%,或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低于95%,考核成绩为“不合格”。其中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低于80%,或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低于95%,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认定为未通过年度考核,考核得分高于60分的按59分计,否则按实际得分计。(二)各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成绩,将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结果一并上报国务院,并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通报。八、其他(一)本细则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二)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试行)(环办2009148号)同时废止。附1“十
6、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指标解释及评分细则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一)指标定义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情况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减排监测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制定工作计划并正式下发文件的情况,包括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和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3分,其中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2分,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1分。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将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纳入政府环保规划,或者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并下发文件,得2分,未制定计划并下发文件的不得分;2.环保部门制定年度减排
7、监测体系建设及运行计划,并下发文件,得0.5分,年度计划内容全面、详细,得0.5分。未制定计划并下发文件的不得分。(三)计分依据1.环境保护五年规划;2.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计划的正式文件。二、减排监测体系培训(一)指标定义减排监测体系培训是指各地按照国家要求以及依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涉及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内容的监测培训情况,包括减排监测体系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2分。减排监测体系培训计分方法为:2分×培训完成率,培训完成率=实际培训人数÷计划人数,完成率低于50%得0分;培训计划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酌情扣分。(三)计分依据1.开展减排
8、监测体系培训的正式通知及总结;2.参加培训人员名单(签到表);3.培训教材。三、企业自行监测完成率(一)指标定义企业自行监测完成率,指被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在考核时段内,污染源自行监测工作的完成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15分,计分方法为:15分×自行监测完成率。企业自行监测完成率计算公式如下:W自=i=1nCin*100%其中:W自是待考核地区企业自行监测总完成率;n是待考核地区参与考核的国控企业总数,包括所有的废水国控企业、废气国控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之和,并扣除永久性关停、全年停产、名单重复等企业数;Ci是待考核地区第i家企业自行监测完成率,计算
9、方法如下:Ci=DiMi×100%其中Di为第i家企业实际监测项次,为该企业实际监测的各监测点位的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次数的总和,计算方法为:Di=k=1sl=1tkdi,k,l式中s为第i家企业自行监测点位数,tk为第i家企业第k个监测点的监测项目数,di,k,l为第i家企业第k个监测点位第l个监测项目实际监测的次数,以实际采样监测记录的次数确定;Mi为第i家企业应当监测的项次,为该企业自行监测方案中各监测点位的各监测项目应当监测的次数总和,计算方法为:Mi=k=1sl=1tkmi,k,lmi,k,l为第i家企业第k个监测点位第l个监测项目应当监测的次数,以企业的法定生产报表和监测方案
10、进行统计。有关说明:(1)废水国控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自行监测方案中的废水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废气国控企业的废气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纳入考核范围;(2)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的监测频次应当符合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要求;若采用自动监测的,废水项目按1次/日、废气项目按照1次/周作为考核的依据,作为应当监测的频次;(3)废水排放自行监测采用自动监测方式的,若自动监测数据通过有效性审核、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正常的,每个废水监测项目按照每日1个项次计为实际监测项次;(4)废气排放自行监测采用自动监测方式的,若自动监测数据通过有效性审核、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正常、有效自动监测小时数据达75%以上的,每
11、个废气监测项目按照每周1个项次计为实际监测项次;(5)由环境保护部及所属单位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查出自行监测存在问题的企业,按每一家0.5%扣减全省完成率。(三)计算支撑材料各地区需提供企业自行监测的有关台账资料,满足计算自行监测完成率需求,包括:1、环保部核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企业自测完成率自查,针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逐一检查自行监测情况,填写国控企业自行监测完成情况自查表,详见附表1;2、各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及采样计划、分析测试方法、流量监测方法等,以及向环保主管部门的备案文件;3、企业自行监测原始记录,包括采样记录、样品保存、分析测试
12、记录、监测报告等。4、各国控企业的生产情况,包括生产天数等;5、各国控企业的监测情况汇总,包括各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的实际监测次数、应监测次数、监测完成率等。6、关停或全年停产企业的有关证明材料,需经省级环保主管部门认定。7、环保部及所属各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记录等。(四)核查方法及重点针对各省提供的污染源自行监测完成情况及有关台账,通过资料查阅与现场检查等方式,重点核查国控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的制定及按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的情况。核查方法:检查国控企业自行监测的有关台账资料,并在开展自行监测的国控企业名单中抽查废水国控企业、废气国控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共计不低于30家企业进行重点核查,其中到企业
13、现场核查不低于15家,计算其自行监测完成率。(1)核查企业自行监测方案:检查该企业是否制定自行监测方案,监测内容是否全面完整,以及该监测方案是否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自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结合监测原始记录检查监测点、监测项目、采样频次的落实情况,核算企业各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的实际监测次数;(3)核查企业的法定生产报表,核实考核时段内的生产情况及各监测点位的各监测项目应当监测的次数;(4)核查各企业的自行监测原始记录等台账,包括采样、送样、样品保存、分析测试、监测报告等,检查监测的规范性,以及核实考核时段内的自行监测实际开展的次数。(5)若企业自行监测为委托监测,检查
14、监测任务委托单、委托合同及监测报告,必要时可到受委托机构检查监测的原始记录。(6)核查全年停产企业的生产状况。核查结果处理:对于已开展自行监测的国控企业,上述各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每家企业按2%扣减全省自行监测完成率,以扣减后的完成率进行评分。(五)核查依据1、“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2、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 (原国家环保局 环监1996470号)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4、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5、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15、GB/T 16157-1996)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8、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2007)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2007)10、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1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12、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13、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 76-2007)四、企业自行
16、监测结果公布率(一)指标定义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在考核时段内,自行监测结果按照要求向社会公布情况。(二)计算方法该指标分值为15分,计分方法为:15分×企业自行监测公布率。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计算公式如下:G自=k×i=1nCin*100%其中:G自是待考核地区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k是自行监测完成系数,若自行监测完成率大于70%,则k取1;否则按自行监测完成率取值;n是待考核地区参与考核并开展了自行监测的国控企业总数,包括开展了自行监测的废水国控企业、废气国控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之和;Ci是第i个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
17、计算方法如下:Ci=GiDi×100%其中Gi是该企业公布自行监测结果的实际项次,为该企业各监测点位各监测项目的实际公布次数之和,计算方法为:Gi=k=1sl=1tkgi,k,l式中s为第i家企业自行监测点位数,tk为第i家企业第k个监测点的监测项目数,gi,k,l为第i家企业第k个监测点位第l个监测项目实际公布的次数,以省级环保部门网站上实际公布的次数确定。监测结果未及时公布、数据公布不全的(公布数据应包括企业名称、排放口及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结果、执行标准及排放限值、是否达标及超标倍数等),不计入公布实际项次;Di是该企业已经开展监测的项次,统计方法见自行监测完成率部分。有关
18、说明:(1)废水国控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自行监测方案中的废水监测点位、废气国控企业的废气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纳入考核范围;(2)自动监测项目项次的计算方法同自行监测完成率,即:废水监测项目按照每日1个项次计,废气监测项目按照每周1个项次计;(3)由环境保护部及所属单位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查出自行监测结果公布存在问题的企业,按每一家0.5%扣减全省公布率。(三)计算支撑材料各地区需提供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情况的有关台账资料,满足计算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需求,包括:1、逐一检查各国控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情况,填写国控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结果公布情况自查表(附表1);2、企业自行监测方案;3、自行监测数据库
19、(表)、监测报告、监测原始记录;4、公布方式、公布平台;5、各国控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情况汇总,包括各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的实际公布次数、实际监测次数、监测结果公布率等。(四)核查方法及重点核查方法:检查各省提供的企业自行监测公布情况及有关台账,在已公布自行监测结果的国控企业名单中,抽查废水国控企业、废气国控企业及污水处理厂共计不低于30家企业,其中企业现场核查不少于15家,重点核查公布方式、实际公布天数、公布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对外公布方式:查看公布平台,核实对外公布方式是否为省级环保部门网站。实际公布项次:查看公布平台,核实公布项次是否准确;公布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公布平台
20、查看公布内容是否完整,公布结果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故意不公布超标项目监测信息的现象。公布及时性:对于采取手工监测方式的国控企业,检查是否在每次监测完成后的次日公布监测结果,采取自动监测方式的国控企业,检查是否实时公布监测结果。核查结果处理:对于每家已公布自行监测数据的企业,上述各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按每家企业2%扣减该地区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以扣减后的公布率进行评分。(五)核查依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五、监督性监测完成率(一)指标定义监督性监测完成率,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考核时段内,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完成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
21、为10分,计分方法为:10分×监督性监测完成率。监督性监测完成率计算方法为:W监=i=1nCin*100%其中:W监是待考核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性监测完成率;n是待考核地应当开展监督性监测的企业总数,为该地区当年废水国控企业、废气国控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家数之和,并扣除已关停、全年停产、名单重复以及不具备采样或现场监测条件(指因特殊原因无法整改)的企业;Ci=Di/Mi×100%,是第i个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完成率,其中Di是对该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的实际次数,每季度计1次,季节性生产企业每月计1次;Mi是对该企业应当开展监督性监测的次数,为该企业实际生产的季度数,季节性生
22、产企业为实际生产的月数。各企业监督性监测完成率最大为100%。特别说明:(1)监督性监测需按照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要求开展全指标监测,监测指标不全的,按监测项目数和应当监测项目数的比值作为所在季度的监测次数参与计算完成率;(2)由环境保护部及其所属单位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查出监督性监测存在问题的,按每一家企业0.5%扣减全省完成率。(三)计算支撑材料各地区需提供国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有关台账资料,满足计算监督性监测完成率需求,包括:1、环保部核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监督性监测完成率自查,针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逐一检查监督性监测完成情况,填写国控企业监督性监测完成
23、情况自查表,详见附表2;2、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报告、原始监测记录,省、市监督性监测季报、年报等;3、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质控抽测报告、原始监测记录;4、季节性停产的需环保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永久性关停企业需提供当地政府等相关部门出具的关停材料;5、监督性监测结果向环保主管部门、上级监测站的上报文件。向主管部门报告时,需列出超标企业名单及监测结果;6、环保部及其所属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记录等。(四)核查方法及重点检查各省提供的监督性监测完成情况及有关台账,通过资料查阅与现场检查等方式,重点核查监督性监测开展情况、监测报告的编制与报送情况、质控抽测的开展情况、监测的规范性及数据质量情况等
24、。1、核查方法在国控企业名单中抽查不低于30家企业,核查监督性监测的完成率。(1)核查按照排放标准开展监督性监测情况,检查标准的选用是否准确、监测指标是否全面;(2)核查监测报告编制及报送情况,检查各级监测部门是否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一个季度内开展多次、多项目监督性监测的,是否上报全部监测数据,不允许只选择达标数据上报;监测部门是否在完成样品测试工作后5日内制作完成监测报告并报出;环境执法机构是否在收到污染源排放异常数据后及时开展环境执法;(3)核查省级环保部门质控抽测的开展情况,检查是否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要求开展质控抽测,全年抽测率是否达到方案的要求;是否及时上报抽测数据,是否及时编制抽测报告;
25、(4)核查监测的规范性及数据质量情况,调阅监测的原始记录档案、监督性监测数据库及各类报表,检查采样、送样、样品保存、分析测试、监测报告编制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监测数据是否存在无法解释的不合理结果、标准使用错误,对监测质量问题是否有整改措施并落实;(5)核查未监测企业的生产情况。2、核查结果处理对于已开展监督性监测的国控企业,上述各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按每家企业2%扣减全省监督性监测完成率,以扣减后的完成率进行评分。(五)核查依据1、“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2、当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3、关于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中应用的通知(环办2011123号)4、地表水和污水监
26、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5、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8、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六、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一)指标定义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考核时段内,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的公布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10分,计分方法为:10分×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监督性监测结果功率计算方法如下
27、:G监=k×i=1nCin*100%其中:G监是待考核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k是监督性监测完成系数,若监督性监测完成率大于85%,k取值为1;否则k取值为监督性监测完成率;n是待考核地开展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总数;Ci=DiMi×100%,是对第i家企业的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其中Di是对该企业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的实际次数,监测数据公布不全的(公布数据应包括企业名称、排放口及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结果、执行标准及排放限值、是否达标及超标倍数等),不计入实际公布次数;Mi是对该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的实际次数。(三)计算支撑材料各地区需提供污
28、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情况的有关台账资料,满足计算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需求,包括:1、逐一检查各国控企业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情况,填写国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情况自查表(附表2);2、国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及原始记录;3、监督性监测公布方式、公布平台。(四)核查方法及重点1、核查方法:检查各省提供的监督性监测公布情况及有关台账,在已公布监督性监测结果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30家企业,重点核查公布方式、实际公布次数、公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公布方式:查看公布平台,核实对外公布方式是否为省级环保部门网站。实际公布次数:查看公布平台,核实公布次数是否准确;公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实
29、际公布平台查看公布内容是否完整,公布结果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2、核查结果处理对于每家已公布监督性监测数据的企业,上述各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按每家企业1%扣减该地区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以扣减后的公布率评分。(五)核查依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七、现场端运行维护(一)指标定义现场端运行维护是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单位按照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定期编制运行自检报告的过程。包括运行管理制度、现场运行、自检报告。(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10分,其中运行管理制度1分,正常运行率7分,自检报告2分。1.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的,得1分
30、,1家企业不完善的,扣0.2分,扣完为止;2.正常运行率计分方法:7分´正常运行率,正常运行率=正常运行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通过验收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100%。正常运行是指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企业定期对其运行维护和校准校验,设备运转率超过80%(设备运转率=实际运转小时数÷应当运转的总小时数)。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的现场运行情况,1家企业存在设备安装、验收不规范、未达到设备运转率超过80%,未定期校准和校验仪器或未及时记录异常和缺失数据时段等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3.及时编制自检报告且内容完整的,得2分,1家企业未及时编制自检报告或内容不完整的,
31、扣0.5分,扣完为止。4.环保部及其所属单位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存在问题的,每发现一家次从该项得分中扣0.5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2.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定期校准和校验记录;3.异常和缺失数据行标识和说明记录;4.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自检报告;5.各督查中心对企业自动监控设备的日常督查检查记录;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 76-2007);8.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9
3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八、现场核查(一)指标定义现场检查是指责任环保部门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开展的现场监督工作的情况。包括现场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现场监督检查报告编写及上报情况、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5分,其中现场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2分,现场监督检查报告编写及上报情况1分,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情况2分。1.按要求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现场检查工作的,得2分,抽查对10家企业的检查情况,1家未做到每月至少进行1次检查或检查表填写真实、完整的,扣0.2分,扣完为止;2.及时编写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并上
33、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得1分,抽查5责任环保部门,1家未编制并上报报告,或者报告不完善的,扣0.2分,扣完为止。3按规定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工作的,得2分。抽查对10家企业的现场核查情况,1家现场核查表填写不规范、不完整的,扣0.2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例行检查表;2.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3. 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及上报文件;4.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5.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规范;6.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表。九、比对监测(一)指标定义比对监测是指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正常
34、运行状况下,对自动监测设备开展的验证其数据是否准确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包括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比对监测季报编写及上报情况,比对监测质控抽测及报告编制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5分,其中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4分,比对监测季报编写及上报情况1分,比对监测质控抽测及报告编制情况1分。1.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计分方法为:4分×总完成率,单个企业每季度完成率=实际完成的比对监测设备套数÷应完成的比对监测设备套数,单个企业每年完成率为4个季度完成率平均值,总完成率为辖区内企业完成率的平均值。总完成率低于50%得0分,在开展比对监测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8家,检查比对监测实际完成情况,1家与
35、填报情况不相符或填报不规范、不完整的,扣0.5分,扣完为止;2.及时编制完成4期比对监测季报并上报得1分,完成3期比对监测季报并上报得0.5分,其它不得分。1期报告不完整的,扣0.5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表;2.比对监测原始记录、监测报告;3.比对监测季报及上报文件。十、监控管理(一)指标定义监控管理是指省级、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国控企业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展监控管理的情况,包括对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情况、对异常、失控和超标数据的处理情况、对污染源排放结果的报告情况。(二)计分方法该
36、指标分值为5分,其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实时监控情况占2分,异常、失控和超标数据处理情况占2分,污染源排放结果报告情况占1分。1对通过验收的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在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时提供各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报告,得2分。抽查5家企业的实时监控情况,1家未提供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报告的,扣0.4分,扣完为止;2对异常、失控和数据缺失时段进行标记、处理,按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补充缺失数据,形成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包含全年生产时段内每两小时一次监测数据、废气自动监测设备包含全年生产时段内每一小时一次监测数据的完整有效数据序列,得1分;对超标报警数据及时形成报告向环保主管部门报告,得1分。
37、抽查5家企业,存在未按技术规范及自检报告、手工替代监测数据、校准校验记录等补充标记缺失时段内的监测数据,或未及时报告超标报警数据的,扣0.4分,扣完为止。3按月形成对污染源自动监测结果进行汇总,每个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形成报告,向环保主管部门报告开展自动监测且自动监测设备已完成验收的每家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达标情况,得1分。抽查5家企业,存在未能每月及时报告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达标情况的,扣0.2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企业自检报告;2企业临时停产报告;3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维护、校准校验记录;4手工监测数据;5每季度各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报告;6自动监测数据,包括原始数据记录、异常、失
38、控和缺失时段补充后的完整时间序列数据; 7按月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报告。十一、监督考核(一)指标定义监督考核是指环保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对辖区内通过验收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开展考核的工作。包括监督考核完成率、合格标志发放情况、不合格的整改落实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5分,其中监督考核完成率2.5分、合格标志发放情况0.5分、不合格的整改落实情况2分。1.监督考核完成率计分方法为:2.5分×完成率,完成率=开展监督考核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通过验收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全年完成率为季度完成率的均值,监督考核完成率低于60%的得分为0,在开展监督考核工作的企
39、业中抽查不低于10家,检查开展情况,1家未开展或不规范的,扣0.3分,扣完为止;2.在监督考核合格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10家,检查标志填写和粘贴情况,1家未粘贴或填写不真实、不完整的,扣0.1分,扣完为止;3.在监督考核不合格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10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1家材料不齐全或整改不规范的,扣0.2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情况;2. 合格标志核发信息表及报送文件;3.整改情况报告、整改期间的企业自行手工监测报告;4.整改验收意见5.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规程。十二、国家补
40、助经费拨付及使用(一)指标定义国家补助经费拨付及使用是指国家用于开展国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经费到位和使用,包括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经费及时足额拨付情况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经费使用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3分,其中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经费及时足额拨付情况1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经费使用情况2分。1.对于省、市级监测站,1家监测站未及时收到国家拨付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运行费,扣0.5分,扣完为止,地方财政部门在收到经费后超过1个月尚未拨付给承担监测任务的监测机构,视为拨付不及时;2.1家监测站未及时用完、用好经费,扣0.5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运行费拨付情况表
41、;2.地方财政向环境监测部门拨付补助经费凭证;3.地方监测部门的接收台账;4.年度监督性监测经费决算报告。十三、地方资金配套(一)指标定义地方资金配套是指地方按当年经费下拨文件要求,配套落实国控企业监督性监测运行费的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2分。对照当年经费下拨文件要求,足额落实地方配套经费,得2分,1家监测站配套经费未落实的,扣0.5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运行费拨付情况表;2.地方财政安排落实配套资金的文件、拨付凭证;3.地方监测部门接收台账。十四、标准化建设(一)指标定义标准化建设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保障辖区内监测站在人
42、员、机构、经费、用房、仪器设备等方面应当达到的最低配置要求。(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10分。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完成情况计分方法为:10分×完成率,完成率=通过标准化验收的监测站数量÷应当建设的监测站总数量。在通过标准化验收的监测站中,抽查不低于5家,1家未达到标准化要求或验收程序不规范、资料不齐全的,扣2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省、市、县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情况;2.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验收报告等;3.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4.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办法。 31 附2_省(区、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核查表 年 月 日 类 别一级项目二级项目核 查
43、 内 容核 查 重 点评分扣分情况说明(发现的问题)序号名 称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及培训情况(5分)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3分)1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2分)(1)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报告;(2)下发文件情况(名称、文号等)下发文件应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文2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1分)(1)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计划报告或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下发文件(包括文件名称、文号等)检查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内容应全面、详细减排监测体系培训(2分)3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2分)(1)辖区内开展的污染源监测管理培训或技术培训的正式通
44、知及总结;(2)组织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培训情况培训计划的完成情况二、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30分)企业自行监测完成率(15分)4企业自行监测完成率(15分)国控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的制定及按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的情况检查国控企业自行监测的有关台账资料,并在开展自行监测的国控企业名单中抽查不低于30家企业进行重点核查,计算其自行监测完成率:(1)检查该企业是否制定自行监测方案,监测内容是否全面完整,以及该监测方案是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自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结合监测原始记录检查监测点、监测项目(全指标)、采样频次的落实情况,核算企业各监测
45、点位、监测项目的实际监测次数;(3)核查企业的法定生产报表,核实考核时段内的生产情况及各监测点位的各监测项目应当监测的次数;(4)核查各企业的自行监测原始记录等台账,包括采样、送样、样品保存、分析测试、监测报告等,检查监测的规范性,以及核实考核时段内的自行监测实际开展的次数。(5)若企业自行监测为委托监测,检查监测任务委托单、委托合同及监测报告,必要时可到受委托机构检查监测的原始记录。(6)核查全年停产企业的生产状况。二、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30分)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15分)5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15分)核查公布方式、公布平台、公布天数、公布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检查各省提供
46、的企业自行监测公布情况及有关台账,在已公布自行监测结果的国控企业名单中抽查不低于30家企业,重点核查:(1)核实对外公布方式是否为省级或市级环保部门网站。(2)核实公布天数是否准确;(3)通过公布平台查看公布内容是否完整,公布结果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4)对于采取手工监测方式的国控企业,检查是否在每次监测完成后的次日公布监测结果,采取自动监测方式的国控企业,检查是否实时公布监测结果。三、监督性监测开展情况(20分)监督性监测完成率(10分)6监督性监测完成率(10分)监督性监测开展情况、监测报告的编制与报送情况、质控抽测的开展情况、监测的规范性及数据质量情况等检查各省提供的监督性监测公布情况及
47、有关台账,在国控企业名单中抽查不低于30家企业,核查监督性监测的完成率。(1)检查排放标准的选用是否准确、监测指标是否全面;(2)检查各级监测部门是否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一个季度内开展多次、多项目监督性监测的,是否上报全部监测数据;监测部门是否在完成三、监督性监测开展情况(20分)监督性监测完成率(10分)6监督性监测完成率(10分)监督性监测开展情况、监测报告的编制与报送情况、质控抽测的开展情况、监测的规范性及数据质量情况等样品测试工作后5日内制作完成监测报告并报出;环境执法机构是否在收到污染源排放异常数据后及时开展环境执法;(3)检查是否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要求开展质控抽测,全年抽测率是否达到方
48、案的要求;是否及时上报抽测数据,是否及时编制抽测报告;(4)核查监测的规范性及数据质量情况,调阅监测的原始记录档案、监督性监测数据库及各类报表,检查采样、送样、样品保存、分析测试、监测报告编制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监测数据是否存在无法解释的不合理结果、标准使用错误,对监测质量问题是否有整改措施并落实;(5)核查未监测企业的生产情况。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10分)7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10分)公布方式、实际公布次数及公布率、公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已公布监督性监测结果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重点核查:(1)查看公布平台,核实对外公布方式是否为省级环保部门网站。(2)核实公布次数是否准确
49、;(3)检查公布内容是否完整,公布结果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四、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及数据有效性审核开展情况(30分)现场端运行维护(10)8运行管理制度(1分)(1)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抽查不低于5家企业,检查该企业是否有人员培训、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定期比对监测和校准维护记录、设施故障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制度9正常运行率(7分)(1)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及运行情况;(2)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定期校准和校验记录;(3)对异常和缺失数据按规范进行标识和记录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检查该企业设备安装、验收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运转率是否达到80%,是否定期校准和校验仪器,对异常和缺失数据的
50、处理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10自检报告(2分)(1)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自检报告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检查自检报告是否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分析、数据缺失和异常情况说明以及企业生产情况等现场核查(5分)11现场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2分)(1)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例行检查表;(2)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抽查10家对企业的现场检查情况,检查是否做到每月至少进行1次检查;检查表填写是否真实、完整12现场监督检查报告编写及上报情况(1分)(1)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及上报文件抽查5家责任环保部门,检查是否及时编制和上报报告;报告中是否列出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企业名单13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2分
51、)(1)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情况及核查表格抽查对10家企业的现场核查情况,检查是否及时开展现场核查,核查表格填写是否完整、规范四、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及数据有效性审核开展情况(30分)比对监测(5分)14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4分)(1)监测指标完成率(附表3);(2)每季度国控企业未比对监测原因证明材料等;(3)比对监测原始记录、监测报告等资料核实不低于3家未比对监测企业的实际情况;抽查不低于10家开展监测的企业,检查是否对废水监测设备的浓度及流量开展比对,是否对废气监测设备的浓度、含氧量、流量和烟温开展比对 15比对监测季报编写及上报情况(1分)(1)4期比对监测季报及上报文件检
52、查比对监测季报是否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报告中是否列出比对监测不合格企业名单监控管理(5分)16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实时监控(2分)(1)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报告抽查不低于5家企业,检查监控中心是否及时向环保主管部门提供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报告17异常、失控和超标数据处理(2分)(1)异常、失控和缺失时段数据补充情况;(2)超标数据的及时报告情况抽查5家企业,检查异常、失控和缺失时段数据是否及时标记、处理和补充,超标结果是否及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18污染源排放结果报告(1分)(1)月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报告抽查5家企业,检查是否按月及时向环保主管部门报告每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达标情况
53、。监督考核(5分)19监督考核完成率(2.5分)(1)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情况(附表3) 在开展监督考核工作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10,检查考核内容是否全面,与考核结论是否一致,考核表填写是否真实、完整四、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及数据有效性审核开展情况(30分)监督考核(5分)20合格标志发放情况(0.5分)(1)合格标志核发信息表及报送文件在监督考核合格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检查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合格标志是否粘贴,填写内容是否真实、完整。21不合格的整改落实情况(2分)(1)整改情况报告;(2)整改期间的企业自行手工监测报告;(3)整改验收意见在监督考核不合格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检查企业在整改期间是否采取手工监测方式报送数据五、能力经费保障(15分)国家补助经费拨付及使用(3分)22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经费拨付情况(1分)(1)经费下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框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驾校驾驶培训及考试辅导承包协议
- 2025年度环保节能设备销售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流量计传感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借款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精装修出租房押金管理合同
- 2025年能量回收风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婚姻家庭财产分配与婚内财产保护协议书
- 2025年度文化创意借款担保答辩状(专业版)
- 2025年度高端医疗设备进口报关代理协议书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Epson RC+ 基本指令集教程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英语卷
- 2023.05.06-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高处作业吊篮工程部分)
- 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编制说明
- 江苏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英语一诊试卷(含解析)
- 《树立正确的“三观”》班会课件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医疗器械物价收费申请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