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防治建议_第1页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防治建议_第2页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防治建议_第3页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防治建议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防治建议    罗泽寰摘要: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严重损害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同时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威胁,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浅析了物种入侵途径,综述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现状并提出防治建议,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物种入侵;生物入侵;途径;危害;防治0前言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总和,是40亿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瑰宝。数以百万记的物种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人类的活动加剧,物种入侵成为了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外来入侵物种往往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且在新

2、栖息地几乎没有天敌,极易呈现难以控制的爆发性增长,取代本地物种,改变当地生态结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规模巨大,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为物种入侵创造了条件。2017年第三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发现的外来入侵生物有六百余种,包括两百七十余种入侵植物,两百五十余种入侵动物及六十多种入侵微生物,已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超过2000亿元1。因此,对于生物入侵的研究和防止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入侵的途径、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危害,并对防治提出建议。1、生物入侵及其途径生物入侵是指特定区域内出现的某种外来入侵生物对原产物种及本地生态系统造成有害影响

3、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外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着被入侵地的生态系统,被认为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且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入侵物种可能是被入侵地某种生物的天敌或者强势竞争对手,而且原产物种一般很少能成为入侵物种的天敌。这些都导致入侵物种得以大量繁殖,危害本地物种的多样性。入侵途径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为用于养殖、观赏引入后逃逸至野外,如福寿螺,牛蛙;其二为在贸易交流时,由于检查不严格,随其他产品进入我国,随后发展成为野生种群。如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小家鼠等。2、典型入侵物种现状分析及危害2.1红耳龟红耳龟又名巴西龟,是宠物市场最常见的龟类,原产于美国。该种已成功入侵欧洲、非

4、洲、澳洲、亚洲等部分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发现有红耳龟的野生种群,而土著种草龟、花龟缺难寻踪迹。以广州为例,巴西龟在野外大量繁殖,广东多处自然保护区发现野外生存的红耳龟种群2。广州原产的草龟等,与红耳龟处于同一生态位,但其生存、繁殖能力远不如入侵的紅耳龟,这导致广州的原生龟类受到严重排挤。另外,红耳龟还会与其他本土龟杂交,对当地生物造成基因污染。广州曾出现红耳龟与我国本地种中华花龟的杂交个体3。红耳龟对中国的蛙类、鱼类和螺类等生物多样性也有不利影响。红耳龟往往摄食鱼类、螺类、蝌蚪,对后者生存构成威胁。另外,红耳龟携带沙门氏菌。带病龟的粪便中的沙门氏菌会污染其生活的水域和岸边的土壤,并且可在鸟类

5、和兽类中传播,人类也有感染的风险。2.2福寿螺福寿螺被作为食物引入我国,随后经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的各大水系,迅速建立自然种群并扩散。我国10多个省市野外有发现福寿螺种群4。福寿螺大量取食水生植物,严重影响本地螺类物种生存。福寿螺与中华圆田螺争夺生存空间和食物,且福寿螺对温度、水体酸碱性的适应性明显强于中华圆田螺,并能摄食本地螺类的卵,占据后者生态位,威胁其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福寿螺的泛滥也为人类带来多种危害。福寿螺食性广,对南方农作物危害严重。福寿螺啃食水稻后,可造成水稻减产10%90%。福寿螺已成为寄生虫扩散的新媒介。广州管圆线虫和卷棘口吸虫大量寄生在福寿螺体内。前者能引起人体嗜

6、酸性脑膜炎,后者可导致棘口吸虫病。2.3罗非鱼调查表明,在广东鉴江、袂花江捕捞渔获中罗非鱼占了总数的60%左右,而本土鱼类鲫鱼、草鱼、鲢鱼等数量不容乐观。罗非鱼养殖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这点毋庸置疑;但其扩散到野外的种群对原生鱼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严重危害了水体物种多样性,不容忽视。庆幸的是,近年来研发出了对罗非鱼有特异性毒杀作用的“灭非灵”,其对草鱼,鲮,鲫,斑马鱼、唐鱼和泥鳅的毒杀作用小,对控制罗非鱼数量起到了极大帮助。2.4水葫芦水葫芦最初作为饲料及水体净化植物引入我国。水葫芦在河道中大量生长,会阻塞主道,影响水上运输、农田水利排灌、水产品养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造

7、成损失。2.5牛蛙牛蛙原产于美国,是北美最大蛙类,已在国内多地建立种群。牛蛙会捕食本土两栖爬行类动物甚至鸟类,并与本土蛙类构成激烈竞争,导致后者减少。牛蛙入侵直接导致云南滇池内的滇螈灭绝。严格把控养殖逃逸,鼓励捕捉野外种群是很好的解决方法。2.6松材线虫松材线虫是常见的松树寄生虫,随着木材贸易引入的松材线虫侵染松类植物,引起松树枯萎死亡,是松树的一种严重病害。1982年在江苏南京发现后,短短20多年,此病在中国迅速蔓延,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目前,已有研究从松竹线虫遗传变异、对本地种竞争作用、抗逆性机理等角度初步揭示了其成功入侵原因,但想全面扼制松材线虫危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生物入侵防治建议针对

8、生物入侵现象提出以下防治建议:(1)提高公众认知。我国群众很少认识到外来物种已经引起的危害或潜在的危险,民间放生活动仍存在一定盲目性。应加大公众对其认知,并鼓励民众捕捉野外的入侵物种。(2)加大排检疫查力度,减少有意无意引入。加强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建立和完善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和环境影响监测,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检验检疫方法。防止更多入侵物种进入或已有入侵物种再次入侵。(3)研发针对入侵物种的特异性杀灭药物,加强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有关的研究。全面研究外来物种入侵机理及其危害。参考文献:1“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植物保护国际联盟”j.绿化与生活,2018 (1).2徐海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