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语文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语文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语文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语文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龙施艳内容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中、小学教学模式,大都是以各学科为基础,孤立地进行单一教学,缺少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新的课程结构设置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突出一个“整”字,即强调课程的横向组合,突出学科优势互补。语文学科的情景教学法、观察法、阅读法等教学法,一般缺席于数学教学,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处理,往往又是不能缺少这些方法的,通过学科整合,优势共享,最终能够使各学科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应用;整合新课程结构的设置突出了一个“整”字。所谓整体,是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

2、前提下互相整合,并消除以往学科本位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的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之间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效应,并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我们从语文教学的视角反观数学教学,通过语文与数学两个学科教学的交叉互溶,测试学科整合的合力。一、语文“创设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力提倡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今天,要做到“保质高效”的教学,教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一节课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过程。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的思考和发言时,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最成功的。情境,

3、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决问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需要创设问题情境。1.利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个好的教学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小学数学鸡兔同笼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的: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

4、兔各几何?(师标注出题目中的“雉”:(读成“zhì”)野鸡;几何:多少。)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 这一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古人怎样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呢?大家能猜一猜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呢?我们把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串联在这一情境中,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巩固并运用所学知识。这个有趣的题目吸引着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

5、而创设问题情境只是一个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 ,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思考、总结、归纳。从而得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去更好的教育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真正地得到能力培养! 2.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回归生活。学生的认知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数学教学中能与这些知识做类比,那么将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一旦接受也会被学生牢牢的掌握。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关于圆柱体的体积的教学时,计算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很头痛,学生总是计算错误,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然而却收效甚微。在教学中我不运

6、用单一的计算练习,我会时常给学生提一些类似的问题。例如:我拿着一个圆柱形的水杯走进教室,找一个学生上来测量杯子的底面半径和高,然后问学生:老师一天要用这个杯子接水,要喝这样的8杯水,同学们算一算,老师一天要喝多少升水?学生会马上去计算,然后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此外,类似于这样的练习还有很多:路边的广告牌、茶杯、电线杆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思考、练习的对象。这样的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和实际中的例子相比较,把数学的思想形象化,利用一些趣味性强的题目,既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二、观察法在数学教学中

7、的应用 观察法是人们对周围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实际情况,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从而获取经验材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观察法,教师要适当的进行讲解与介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对象上,避免一些无意义观察的干扰。把感知与理解结合起来,从多方面认识所学的对象,以便更好的理解所要掌握的内容,并通过观察认识数学的本质、揭示数学的规律、探求数学方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但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客观事物并不都产生知觉,而只是对其中少数客观事物发生兴趣,然后激发观察行

8、为,产生知觉。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该事物产生兴趣。激发兴趣可以通过质疑、引人竞争等方法去实施。其次要对学生的观察加以引导,明确观察目的,把学生漫无目的的、杂乱无章的观察行为,集中到少数事物或事物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事物的干扰,从而收到理想的观察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这一知识,课本上的例题是这样出示的: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0.9米=900毫米9米=9000毫米首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理解图意。图中展示了孙悟空用金箍棒打妖怪的情景。孙悟空的金箍棒一直在发生变化(带单位读数),我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

9、学生从上往下观察,再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常常用到观察法,激发兴趣,引导观察,不但使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而且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语文阅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

10、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是解答问题的前提与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等,学生难以理解,而画线段图等低年级学生更难掌握。而适时、适当地借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形象、生动,学生既有兴趣,又易于理解和掌握。 解决问题一般由情节性语言、数据和问题三个部分构成。由于在数量关系的揭示中,涉及很多名词术语,语言叙述有顺有逆,数据显示有明显、有隐含,题目结构变化多样。因此,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审题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感知进行分析,理解题目内容,对有关条件与问题进行分析

11、,提取有用的信息(如已知数据、问题及其数量间的关系),进而认识题目的本质特征,完整地理解题意。怎样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呢?可借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1.认真审题    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指导学生读题,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并注意语句间的停顿。最后达到仔细读,认真思考。    2.圈圈画画    会读题并不等于理解题意,为了促进学生理解题意,理解题目里每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在应用题上圈圈画画。如用黑线表示条件,用波浪线表示问题,用圆圈表示关键词

12、语。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就学生的错题中被忽略的关键信息进行圈圈画画,引起学生的重视。多措并举,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佳慧超市运来苹果、香蕉各108箱。每箱苹果25千克,每箱香蕉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题目中的关键词:苹果,香蕉。另外题中的“各”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表示“分别”的意思。    这样圈一圈、画一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3.复述题意    通过复述,使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13、程度得以反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目的内容,说明他对题意已经理解了。 复述题意一般先按教师的提问复述,再由学生独立复述,如上题可以这样提问 :(1)题目中讲的一件什么事?(买水果的事)    (2)买了哪些水果?(香蕉和香蕉)    (3)各买了多少箱?(各108箱)    (4)每种水果的重量是多少?(每箱苹果25千克,每箱香蕉18千克)    (5)问题求的是什么?(一共运来多少千克的水果)    4.缩

14、句    有些题目,句子很长,条件前后倒置,而且拐弯抹角,并非直接条件,让学生用缩句的办法,是为了启迪学生化繁为简。能使学生很快抓住题目中的有效条件,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如:学校图书室买来180本科技书和196本文艺书,买来的故事书是科技书和文艺书的一半。买来的故事书是多少本?    其中第三个已知条件就很长,学生一下难以理清,可把它缩成几个小短句:“故事书和谁比?”“和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总数比”,“故事书是总数的一半”,;这 样学生便能很快理清题目之间的数量关系。    5.打比方  

15、  像语文一样,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可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易于接受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审清题意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要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洞察问题的实质,揭示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理清条理,使问题简单明了,用一些“语文教学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学生往往容易被题中某些局部的、表面的数据和题型结构特征所干扰,有的又过分注意了题中的那些重点字、词和关键句,片面地以局部关系为依据解题,反而忽视了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整体联系。老师在教学中应适时加以引导,要求学生注意从整体上思

16、考,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习惯。总之,在审题时,要努力做到深刻理解题意,严密加以推理,这样才能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统学科教学将整个知识领域“科学”地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学科,导致了各学科只是固定不变。导致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被忽略,经验与知识被割裂。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断在探究新的教育方法,让各科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范雪娇.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2011,09;2王璐.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刍议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8;3陈香磊. 现代教育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J. 科技资讯. 2010,13;4方有明. 温州精神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策略的研究J. 科学大众. 2007,07;5刘晓芬.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9;6曹晓春. 浅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0.7张建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10期8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9顾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